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宣阳驿
释义

宣阳驿是河南省获嘉县徐营镇的一个村。宁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世太》、《姓篡》等载明宁姓的出现源于周初分封诸侯时,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建立卫国,至卫武公,又封他的小儿子季亹于宁,其后裔以其地为姓,遂有宁姓。因此宁姓也被认为姬姓宁氏,并以季亹为始祖。

中文名称:宣阳驿

行政区类别:河南省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

地理位置:获嘉县徐营镇

方言:河南话

简介

获嘉县作为宁姓的发源地,近年越来越受到专家们的关注,特别是2005年12月份,由黄河文化研究会、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由河南社科院、河南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承办,有来自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参加的50多专家在获嘉县召开了“宁氏历史文化研讨会”。经过专家们的认真研讨,形成了三条共识。其中第一条明确指出:“宁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著名姓氏,历史悠久。商周时期,由宁地与宁邑衍生出宁氏。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获嘉一带应该是早期宁地与宁邑所在地,亦即中华宁氏祖根地……”(见《黄河文化》2006年第二期)。

追溯古发源地分析

由此可见,宁姓发源于获嘉一带,应是一个可靠的结论。但是宁邑的具体位置,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经过查阅个别专家的有关文章,具体说法虽大体一致,但也不尽相同。一曰在获嘉县徐营镇宣阳驿村,一曰在距宣阳驿村东五里的齐州故城,还有的认为是县城西一里的南阳屯村。笔者经过认真的比较、分析、探求,认为宣阳驿村为古宁邑应该是较为合理、可靠和准确的。

笔者认为,查找古宁邑,应紧紧抓住古宁邑的沿革与变迁,把时间的定位作为关键,严格比对、梳理、筛选、摒弃。尽管历史漫长,变迁复杂,但还是可以把那些概念混乱,容易混淆的线索理清的。

一、古修武源于宁邑

1.《韩诗外传》卷三云:“武王伐纣,兵至邢丘,楯斩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惧,召太公问曰:'意者纣不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楯斩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王兵也。’……乃修武勒兵于宁,更名邢丘为怀,宁曰修武,行克纣于牧之野。”又,郑杰祥在《释商》中说:“修武在商代称宁,西周改称修武。”

这就是说,上古之宁,武王伐纣时改为修武。商周断代在公元前1046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个修武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修武,尽管后来修武的名称还有他地,但只有这个宁邑改名的古修武,才和宁姓、宁邑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查找这个古修武的具体位置应该十分关键。

2.《史记·高祖本记》卷八载:“汉王跳,独于腾公共东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出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引兵临河南飨军小修武,欲复战。”对小修武的注解:“晋灼曰:小修武在大修武城东。”清道光20年《修武县志》整理本载:“其曰城东则相去甚近,在今宣阳驿村东五里有小修武城,密迩获嘉。”

这就是说,太史公在史记中明确记载:在西汉初,楚霸相争之时,就存在修武和小修武。“驰宿修武”与“飨军小修武”就是两个概念。太史公不会把修武少记一个小字,把小修武多记一个小字。同时其他文献也有记载,如上“晋灼曰:小修武在大修武城东”。《修武县志》明确记载相距甚近,在宣阳驿村东五里。现宣阳驿村东五里有一古城遗址,呈四方形,边长不过400米左右,规模很小,有专家初认为是齐州故城,后专家确定为这就是小修武城,这就同时为小修武西五里的宣阳驿为大修武城提供了初步线索。

《魏书·地理志》载:“南修武有宜阳城”。民国24年《获嘉县志》卷四建置下整理本第173页对“南修武有宜阳城”有一按,按中说:“吴城,宜阳城,就《水经注》考之,吴城在今刘桥之侧,宜阳城之“宜”字,或为宣阳之讹。晋河内太守阮德如答嵇康诗有'夕宿宣阳城’句”。自注:“宣阳城在小修武西。”清道光20年《修武县志》卷一(舆地志上)中《地形志》有同样记载,其注曰:“南修武有宜阳城。”恐是宣阳之讹,旧志载,晋河内太守阮德如答嵇康诗有'夕宿宣阳诚’句”。自注:“宣阳城在小修武西。”又《水经注》载:“汉封都尉魏遬为侯国,亦曰大修武,以解前注修武县故城句。然则,宣阳城当即大修武,而南修武亦即大修武也。……又宣阳驿地处孔道,是县治扼要之区,县废后置驿,而浊鹿城正在其北,此北修武名。核与《后汉书》形势相符……然则殷、周、春秋、战国之宁,秦之修武皆在此地。”

修武何以又叫大修武、南修武,后又叫宣阳城呢?据史记载:石敬瑭天福七年废南修武改称宣阳城,改驿则是以后由于宣阳城地属国道、孔道、扼要之地而设驿,又称为宣阳驿的。称大修武则是在修武城外又建小镇,《后汉书·郡国志》载:“修武有小修武聚。”并注:聚,村镇的意思。俗称小修武,而把修武叫大修武的。至于南修武则是由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又分置北修武而产生的。民国24年《获嘉县志·地理》载:“北魏孝明帝孝昌中分置北修武于清阳城,以此地为南修武。”清道光《修武县志》载:“孝昌二年将修武分为南修武、北修武。南修武在今获嘉县宣阳驿村,新置北修武在修武县李固村。”1986年版《修武县志》62页载:“西汉大修武城在县城(今修武县城)东南9公里,今获嘉县宣阳驿村。”又载:“南北朝(北魏)南修武城,同汉大修武城,即今获嘉县宣阳驿村。”《大清一统志》怀庆府志古迹条中载:“后魏孝明帝孝昌中分置北修武于山(清)阳城(今修武县东北25里五里源乡李固村南浊鹿故城),因此大修武称南修武”。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宣阳驿村与李固村正好南北相对。《水经注》同样明确记载:“宣阳城即大修武,而南修武亦即大修武也!”现在的修武县城是由北修武迁去的,史志有明确记载。

同时,1992年《获嘉县志》第七页还有记载:“北周武帝宣政元年于南修武置修武郡。”92年《新乡县志》载:“开皇四年,废修武郡复置获嘉县,郡治改为县治。”这与宣阳驿为获嘉县现境内第一个获嘉县城存在56年正好相符。

宣阳驿村民国间地处修武、获嘉、武陟三县交界;一村三县。清朝以前统属现修武县管辖,现宣阳驿村西路北观音堂内(此观音堂在《修武县志》古迹条列)保存有清道光年间修武知事淄川冯继照所立“秦汉间大修武遗址”碑一统,碑正面右侧有序文“汉高帝都尉魏遬为宁侯,驻守大修武城时,高帝命魏豹挂帅与项羽大战与荥阳。兵败,幸而韩信用金蝉脱壳计,救高帝出城皋渡河奔大修武城,并宿在此城东五里小修武城。”又则,道光20年《修武县志》里甲五里东南路图中明确标定,东南路所属村(12个),并标明寺、冢、庙之位置。在宣阳驿村的位置上明确标定有“观音堂”、“大修武碑”。碑志相照。修史立碑乃为了达到存史、资治、教化的目的,该碑是获嘉境内发现唯一最有力的物证,此物证正好与其他诸多历史文献相印证。

由此可以说:在西汉初,楚霸相争之时,宣阳驿作为修武是唯一的最初的修武。修武城之侧又建小镇俗称小修武,此修武则名为大修武,孝明帝分置新县北修武,宣阳驿又称南修武,后置修武郡,以后又废南修武称宣阳城。所以说宣阳驿是最早的古修武、应该是合理准确的。武王勒兵于宁改称的修武就是宣阳驿,宣阳驿为古宁邑应该是不争的史实。

二、宣阳驿村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重地

1、宣阳驿村从历史上看,就是一个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古城。曾称殷、宁、修武、大修武、南修武、修武郡、南阳、宣阳城、宣阳驿(站)之名。她又是今获嘉境内第一个获嘉县城。从武帝获吕嘉首命名获嘉于新乡县新中乡(张固村)后,迁入辉县共城又迁入宣阳驿作为县治,存续56年,最后才迁入今县城。她在历史上属国道,是扼要之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十分繁华,直至清朝,仍是一个大镇,是方圆数十里各村赶集赶会的云集之地。她是一个有历史根底,有文化积淀的重地,她又为“历史”提供了佐证。

2、宣阳驿村是所知豫北地区村拥有古冢、大冢最多的村。村东北角有妲己冢、纣王嬖妾冢。两冢相连,至今规模颇大。村西有姜尚冢、青王冢及大大小小十多座(其中青王冢两冢相连)冢。尽管经过漫长历史的长期削切,其规模仍十分可观。(上接第4页)其中在村西南半里许一大冢被无意挖掘发现有大型石门两扇,其横梁有早期图腾样蛇形龙,老百姓讲,这个龙和蛇样差不多。其墓可见之古老。

3、在宣阳驿村南,窑场挖土时还发现诸多早期文物,其中出土了几个青铜鼎,由此又掀起了盗挖探查文物潮。据说又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盗挖行家云集于此,所用仪器十分先进。大地上到处可见晚上偷偷探查的孔洞,由此引起公安部门的注意,被追查者光本地达几十人,有数人由于青铜鼎出关被扣而被逮捕。

4.在村西南通往武陟县北小段村的大路沟两侧,发现很多葬洞,百姓俗称“穿丧墓”,笔者也亲见过,其洞为土质拱形略比棺材大,只容人躺坐。每个洞内放有陶碗、罐、盆。洞只留一小口。据老人讲,上古时人过六十就送入其内,家人每天通过小窗口往里面送饭,直至老人死亡封口了之。其村西南角不少家户都有这些洞出土的陶制品,过去作喂养鸡鸭等之用。此墓制早在十多年前《人民日报》上登载武汉有发现,其说法和此地之墓制完全一致,大约为夏之制。

5、宣阳驿村南有宁姓老坟。尽管宣阳驿村现无宁姓人家,尽管坟地早成庄稼一片,但其责任田种植者及生产队的人都知道是宁坟。“往宁坟摘花”、“往宁坟耙地”。可见宁姓在宣阳驿村聚居很早。

6、距宣阳驿村500米的李村发现有被认为的季亹墓。此墓只能说与宣阳驿宁邑有关,按规制季亹作为侯王国之首脑,其墓只能埋在其周围,不可能埋在城内。这只能作为宣阳驿为宁邑的佐证。

7、原籍山东现任辽宁营口市司法局退休老干部宁长占先生,2006年专程由辽宁赴宣阳驿寻根问祖,并称其族上及祖上留言说,有妲己冢的村是我们老家,其人各地宁姓族人联系甚广,至今不信他地,仍坚持宣阳驿为老家。

综上所述,尽管历史漫长变化繁杂,通过鉴别足以说明宣阳驿这个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地方就是古修武、古宁邑。宣阳驿是古宁邑所在地应该是合理可靠的。但由于知识有限,供专家们参考。子,这个村子是宁氏的发源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