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旭升村
释义

旭升村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区南郊,胡山山麓以西,西巴漏河东岸。西隔巴漏河与埠村镇相邻,东耸青云岭与胡山相望。辖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6100亩,山林面积5500亩,1396户,4776口人,8个党支部,222名党员,是章丘市第一个村级党委,连续十四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是省级文明村居示范点,全国争创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先进单位。

山东省章丘市旭升村

目前全村总产值突破4亿元,缴纳税金85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6100元,旭升村始终坚持“自强不息、不甘人后、与时俱进”的理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村风和谐,村民富庶。

历史沿革

旭升村立村历史悠久。早在后唐时期,东张官庄、山周家庄曾在这一带建庄。东、西鸠坞村定名于明代,因村内杨树高大,鸠鸟飞鸣而得名。村内周、王、张、谢、李等支脉,大都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一带迁徙至此。

自然状况

旭升村位于章丘市区南郊,胡山山麓以西,西巴漏河东岸。西隔巴漏河与埠村镇相邻,东耸青云岭与胡山相望。全村东面地势较高,山峦起伏;西面沃野平畴,方圆数里;森林茂密,米粟飘香,沟壑纵横,水光山色,适宜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全村辖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拥有可耕地406.7公顷,宜林荒山233.3公顷。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杂粮及温带蔬果。全村森林覆盖率达36%,植被状况良好。

境内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村北紧靠济王公路(309国道),村东距章莱公路明水仅4公里,明旭公路从村中穿越,三路公交车往来其间,是投资建厂经商择业的良好去处。境内现有中小企业38家,其中济南市锻造厂、章丘市第二水泥厂位列章丘市乡镇企业三十强。济南市城建局建材服务中心、福建省福清市旭升加油中心落户这里。

2000年,全村共有1317户,总人口471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1‰。现有周、王、张、谢、李、马、刘、魏等20多个姓氏,均为汉族。

主要经济状况

195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仅为26.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6.7万元;200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已攀升到3.78亿元,人均纯收入4068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之比为3.6∶81.4∶15,共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52亿元,全村纯收入1400万元。

强村由来

旭升村是章丘市十大经济强村之一,农村经济总收入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连续9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是全省文明村示范点,先后荣获济南市明星村、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章丘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是章丘市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来该村视察,对该村两个文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产业

新中国建立前,该村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生活极度贫困。为了祛邪避灾,留下了过“半年”的风俗。建国初的1955年,粮食平均亩产不到138公斤,总产119.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仅26.5万元。1955年成立高级社后,王立业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经过积极探索旱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旭升发家,棉花地瓜”为主攻方向,基本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从60年代初,王立业又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掀起寻找地下水源、钻打机井的高潮。经过连续十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钻打机井69眼,开挖水渠2万余米,修筑水库塘坝7座,改造平整土地4500余亩,购置各种农机具53台(套),总共搬运土石方量达250万立方米。不仅实现了水浇地零的突破,而且实现了人均一亩水浇地的奋斗目标。粮食产量显著提高,单产突破千斤大关。1970年以来,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50万公斤,皮棉10万公斤,成为章丘农业发展的一面红旗。1978年,平均亩产380公斤,总产204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16.7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1994年以来,周显义带领党委一班人,着眼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精心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以推广优质面包麦等优良品种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积极推行微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措施。2000年,平均亩产418公斤,总产213.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718.3万元,比1999年增加177万元。其中林业产值37万元,畜牧业产值608万元,渔业产值1万元。

林果业以推广名、特、优、新果树新品种为切入点,坚持生态、效益双向发展的原则。经多方努力,和省农科院达成合作意向,1998年着手规划建设高科技观光农业生态示范园,并以此为契机,在全村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截至2000年底,规划建成观光农业生态示范园近1000亩。园区以山林、水面为主,向四周可以辐射该村近5000亩山坡旱地,分采摘园、观光垂钓园和休闲农庄几大部分。经过精心培育,目前园区内已引种九个系列6万余株特有经济林木,且普遍成活。为启动示范园建设,该村规划建成占地50余亩的园艺苗圃,引种20几个品种10万余株绿化树和特有经济果木,为群众致富造绿提供了方便。同时,无偿提供资金5万多元购置苗木,供果农示范实验。全村群众积极投入示范园建设,利用山坡、荒地、砖厂复耕地到处栽花种果,使全村绿树成荫、花果满园。

第二产业

该村工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00人,产值128万元,利税不足30万元。1980年靠两盘红炉起家建起全村第一家工业企业。随后,章丘市第二水泥厂、旭升加油站、章丘市型钢总厂、旭华轧钢厂等一大批企业相继建立。旭升村由始走上了工业强村的道路。至2000年,全村工业从业人员30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3.28亿元,年末固定资产1.52亿元,上交税金500万元,人均上交税金1000余元,名列章丘市前茅。

90年代中期,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旭升村的企业同全国乡镇企业一样陷入低谷。为此,该村党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了“嫁接改造”。1993年,完成D65-125B径向锻造机械技术改造;1995年,完成一吨模锻电液锤改造;1996年投资800余万元从俄罗斯引进2500吨热模锻生产线,形成了3500吨热模锻件生产能力。1998年从青海省齿轮厂引进27台总价值468万元的先进加工设备,紧接着引进俄产NC800加工中心,使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1999年在强化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的同时,一举获得自营出口权,一大批机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美、英、法和新加坡、香港等地,实现年出口创汇50万美元的能力。1999年3月,该厂年产值1400万元,年产10万吨花砖、路沿石,带动了旭升建材企业的发展。2000年11月,与福建省福清市达成合作议项,引入资金500万元,合作重建旭升加油中心。

建筑业

70年代初,村建筑队开始盖房建楼。1975年在4个自然村先后建成4幢居民楼,1982年建成旭升水泥厂办公楼,1984年建成旭升加油站办公楼,1986年建成旭华轧钢厂办公楼,1990年建成村委办公楼。1992年,建筑队晋升为三级建筑公司。1996年、1998年先后建成中心中、小学教学楼,期间建成农民文体活动中心。2000年,建筑业完成产值279万元

第三产业

旭升村工矿企业较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缓。90年代中期,村党委确立了以工哺农、以企养民、有退有进、活跃商贸经济的发展思路。通过企业改制,全村共盘活存量资产1000余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500余名,有力地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全村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运输业;依托较多的工业企业和繁荣的集贸市场,兴办商铺、饭店;摆摊设点,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显著增加。2000年底,全村共有各种运输车辆300余部;商业店铺50余家;集市摊位达700余个,从业人员500人之多,成为旭升村的新兴产业。

旭升村是个工业村,也是全市的老典型,工业是旭升的特色,也是旭升村的支柱。早在91年旭升村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亿元村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培育,目前已形成机械加工、锻造磨具、建材橡塑和资源开发四个主导产业,全村80%以上的劳动力,在村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上班。较强的工业优势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使旭升村及早的成为全市农村纳税大户,目前全村完成工业税收850万元,出口创汇50万美元。

集体企业是全村经济稳定的基石

旭升村的支柱集体企业有济南市锻造厂和旭春集团两大企业,也是我村主导产业的王牌。其中锻造厂有专业技术人员78名,是大型二档乡镇企业、中国锻造协会成员一常务理事。主要产品有汽车配件、工程机械配件、农机配件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具有年产锻件10000吨、成品配件50余万件的生产能力,现已形成了专业化、大规模、高科技的现代化锻件生产基地。目前该厂创出了工业总产值1.4亿元,销售收入1.1亿元,自营出口15万美元,利税370万元的效益。并且该企业采取大力节能降耗,走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之路,改造了全部燃煤加热炉,进行了电液锤改造。集体企业的稳定发展已经成为旭升村经济大发展的基石。

民营企业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新主流

旭升村散落于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近60余家,因为厂房占地等种种原因制约了发展的后劲,村两委在多次党员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上听到群众要求建立工业园的呼声,因此通过多次论证及程序以后,04年我们依托济南市锻造厂为中心成立了旭升村工业园区。园区以锻打为主导产业,现已形成锻造、机械加工、橡塑、电机等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目前村委已投资260余万元,形成了园区水、电、路三通。现已入住园区的企业18家,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06年实现税收300余万元,同时为旭升村解决劳动力500余人。旭升村的园区企业既有本村的也有引进的,目前园区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招商引资过度到招商选资的工作思路上,06年我们园区新上的两家企业均为无污染劳动密集型,既济南东新木业有限公司(出口企业)和章丘市德龙电器有限公司,为全村解决劳动力近300名。目前尚有多家企业正在入住洽谈之中,村两委将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开拓思路,激情创新,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整体形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力争五年内形成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超3000万元的工业园区。

文教科技

建国前,旭升村文化科教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5%。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办学条件逐步改善。1977年建起旭升乡中心小学,1982年,建成旭升乡中心中学,学校绿树成荫,暖气、电扇安装齐全,冠名为“育才园”。90年代,新一届党委班子为实现“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的基本目标,共投资近300万元,于1995年和1998年,先后建起高标准的中、小学教学楼,教室宽敞明亮,仪器设备添置一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先后有300人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本科50余名。多年来,先后有1000余名农民接受各类种养技术培训,共计有500人次到高等院校参加培训,培养了种养能手、科技大户200名;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300余名。

人民生活

建国前,大多数村民为谋生计辛苦劳碌、颠沛流离。建国后,自合作化时期人们初步解决吃饭问题后,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逐步由温饱步入小康。195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50元,1978年达到360元,2000年已攀至4068元。人们普遍住上小康屋,开始向富裕生活迈进。截至2000年,全村共拥有机动车辆1300辆,个人拥有汽车、摩托车1000辆;程控电话普及率达7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

村庄建设

建国前,群众住的是土坯墙、草毡房,村野不分,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建国后,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砖厂、水泥厂的建立,自70年代以后,开始建设以钢筋、水泥、砖瓦结构为主体的楼房。1979年全村一次建起90户标准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余平方米。为了把村建纳入总体规划,新一届“两委”班子,着眼于建设新农村,立足于美化、绿化、净化,确立了“梅花五朵,卫星拱月”的村建思路,对五个居民点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条理化布局。先后专批了两个小康楼建筑区、四个新村规划区,并分别于1996年、2000年先后两次将村中主要道路、街衢修葺一新。同时组织成立了专门清洁队,对主要街道定期清扫。2000年,全村群众全部搬进了新居,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中心居初具规模以后,进一步加大了美化、绿化、净化的力度,使中心居街道整齐,楼舍俨然,绿树成荫,清新亮丽。2000年,三峡移民落户旭升后,村党委视移民如兄弟,待移民如家人,把全村最好的地段全部预留给三峡移民。现在,全村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

集体福利

70年代全村用上自来水。自80年代开始,为鼓励村民拆旧建新,赡养老人,村里规定每建一处房屋,由村里补贴红砖3万块,水泥2吨,石灰3吨;凡赡养老人者增批两间房屋。同时,建立了老干部退休制度,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党员实行奖励补助。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村党委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先后出台了婚丧嫁娶、喜事俭办的制度。领导干部身体力行,举办集体婚礼十年不辍。为了深化依法治理,及时颁布了村规民约,并向群众进行“双向承诺”。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最早在农村安上闭路电视;为了宣传计划生育,较早的创建了“宣传一条街”;为了带领群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村委领导率先创办示范服务基地。

党组织结构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55年5月,成立第一届高级农业社党总支,王立业任党总支书记。1958年11月,人民公社时期,成立旭升大队党总支,王立业任党总支书记。1984年5月,成立旭升小乡,陈宜忠任书记。1992年11月,成立章丘市第一个村级党委,陈宜忠任党委书记。1997年10月,全村共建有1个党委、10个支部。至2000年,全村共有党员218名。2000年旭升村党委由11人组成。党委书记周显义,副书记周德公、孟凡泉、张和仁、吉?,委员周承山、邢介林、周立三、豆书和、孟祥莲、周殿祥。

基层组织建设 1955年5月,成立旭升高级农业社,王立业任社长。1958年11月成立旭升大队,王立业任大队长,下设25个生产队。1967年3月,成立旭升大队革命委员会,王立业任主任。1984年5月,成立旭升小乡,谢玉勤任乡长。1985年11月,成立旭升村村民委员会,周义泽任村主任。2000年,旭升村民委员会由7人组成。主任周德公,副主任曹凤武,委员邢宪良、刘成宝、吕有财、王恩钦、豆书和。

主要官员

王立业 (1921~1986)1955年入党,1955年旭升成立高级农业社,任第一任总支书记。为使人们记住旧社会的苦难,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他为高级社起了“旭升”这个名字。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初步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改变了全村的自然面貌。从60年代初,团结带领群众掀起寻找地下水源、钻打机井的高潮,实现了人均一亩水浇地的奋斗目标。王立业带领群众立下“秋整麦田冬深翻,春天大战向阳山,青云岭下变水浇,四沟变成米粮川”的誓言,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1970年以来,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50万公斤,皮棉10万公斤,成为章丘农业发展的一面红旗。他本人于60年代被评为华东地区劳动模范,当选山东省第四届人大代表,是旭升创业的主要领导人,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缅怀。

大事记

1955年5月,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王立业任第一任总支书记兼社长。

1958年11月,全社粮棉大丰收。

1963年11月,章丘南部山区第一个用上电。

1964年7月,王立业被评为华东地区劳动模范,当选山东省第四届人大代表。

1969年11月,全村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

1970年11,全村从此开始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50万公斤,皮棉10万公斤,成为章丘农业发展的一面红旗。

1979年11月,全村一次性购置拖拉机25台,全村进入农业机械化时代。

1985年4月,建成章丘农村最大的水泥厂。

1988年8月,全村安装闭路电视,成为章丘有线电视第一村。

1991年12月,农村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章丘市第一个名符其实的亿元村。

12月,被评为章丘农村第一个省级文明村。

1992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省长赵志浩先后来旭升村视察。

11月,成立章丘市第一个村级党委,陈宜忠任书记。

1994年5月,旭升锻造厂晋升为济南市锻造厂,并加入中国锻造协会,其后,获得自营出口权。

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来旭升村视察,对村党委取得的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1996年7月,该村建成集休闲、娱乐、体育运动于一体的大型游乐场,周显义书记亲自冠名“逸民亭”。

1996年7月,该村中心中学办公楼竣工。1998年7月,中心小学教学楼落成,同年老年公寓完成主体工程。

1998年6月,旭升村党委被中共济南市委评为“五好村党委”。

1999年8月,全村初步建成1处占地1000余亩,集休闲、观光、示范、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1999年3月,全村引进济南市城建材料开发服务中心。

2000年11月,全村引进福建福清市500万元资金,合作重建旭升加油中心。

现况

12月,全村初步做好接收三峡移民的思想、物质准备,为三峡移民的全面安置奠定了基础。

12月,全村筹措资金,将文旭路、移民路、明旭路及村庄主要街道纳入2001年上半年修筑计划。

河南省洛阳市廛河区瀍河乡旭升村

旭升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洛阳东大门,中州路、九都路穿村而过,东依焦枝铁路,北上洛阳东站,南临滔滔洛水,西插东关鼓楼。全村现有人口9056人,耕地面积近1000亩。其中有回、满、汉三个民族。村党委下辖5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现有党员280名,全村34个村民组。近年来,旭升村群众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谱写了一曲兴村富民的凯歌。目前,旭升村拥有村企业15个。商贸汽车城17个,产值1.9亿元,税收2000余万,人均纯收入3700余元。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王军安获市级杨岳式党支部书记。

建强班子 凝聚人心

旭升村村两委在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每月20日的党员活动日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及河南省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开展学党章、学科技活动,组织班子成员传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观看电教片、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开展“两双强”活动,结合组织发展标准,把先进分子纳入党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06年发展党员9名,全都是35岁以下的致富能手,为党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坚持定期召开党员评议会、党员代表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倾听群众意见。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动员示范户与贫困群众进行“结对帮扶”,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帮扶资金等。

抢抓机遇 发展经济

旭升村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对村现有企业进行整顿巩固,加强领导管理,老企业焕发新的活力,产值连年提升;同时对旭升宾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一座现代化的高级宾馆已焕发新颜;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发展,九都路和启明南路名车苑和百年家居建材城等现代物流贸易区迅速崛起,为旭升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6旭升村在原有10个4S高档轿车展厅的基础上,引资奇瑞、九州丰田等多个4S高档汽车展厅,用地74.84亩。完成百年家居配套工程,建成总面积4900平方米的储藏室。

艰苦实干 温暖人心

旭升村新一届两委班子明确思路,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大力开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集中整治,06年,旭升村先后筹资50余万元,硬化道路2679米,面积14834平方米。同时为村主干道安装了路灯。清运垃圾5450立方,同时落实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各支部主要街道设定了保洁人员,全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搞好村庄绿化,砌绿化池139处,绿化池总面积12800平方米,栽植各种绿化树木2000余株。拆除违章建筑11处,拆除旱册115座,新建公厕28所,建卫生隔离墙面积245平方米。硬化水渠1300米,建密封式垃圾池4个,治理污水坑4个。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建设软环境 树立新风尚

旭升家村在优化硬环境的同时,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着力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为方便广大村民,旭升村社区服务中心设在旭升大厦,实行集体办公。做到老有所养,开展为老人办福利,从2002开始累计发放月补助约49万元,每年村委还出资组织老人外出旅游,每月20号给老年人搞一场文艺演出,让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资助学生上学,逢节日对困难户进行补助。每年,村上都要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致富能手”等评比活动。去年,村党委组织组建了“双龙”舞龙队,促进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开展。下辖支部还成立了法律宣传队、村级巡逻队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队,通过快板、小品等艺术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建章立制 民主管理

旭升村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发挥“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老工人)作用,为村级事务务建言献策、监督监管,认真当好群众的宣传员、组织员、示范员、指导员、协调员和监督员,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并根据旭升村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努力做好“凝聚力”工程,形成了回满汉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民族经济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0: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