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叙利亚伊斯兰教
释义

叙利亚伊斯兰教(a1—Islam fi-Suriya)测试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阿拉伯语为国语。首都大马士革。面积18.5180万平方公里。人口1171.9万(1989)。主要民族有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和吉尔吉斯人等。全国85%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宗教由来

叙利亚是一个有4千多年历史的古国。曾先后受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统治,国内居民原信奉基督教。636年,伊斯兰教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派阿拉伯军队攻占大马士革,翌年征服叙利亚全境,从此,叙利亚开始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

背景知识

661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夺取政权,定都大马士革,建立倭玛亚王朝(661—750)。叙利亚成为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源流开始汇合,初步形成“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取代了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

阿拔斯王朝(750~1258)时,叙利亚在发展伊斯兰文化方面,仍然占有重要地位。9世纪下半叶,阿拔斯王朝开始分裂。此后图伦王朝、伊赫什德王朝、哈姆丹王朝、法蒂玛王朝、塞尔柱帝国、赞吉王朝、阿尤布王朝、马穆鲁克王朝及伊儿汗国先后占领并统治叙利亚。

11世纪,叙利亚已完成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过程。11~13世纪,叙利亚人民积极参加了萨拉丁领导的遏止十字军侵略和拜伯尔斯收复十字军占领的部分失地,并打退蒙古人进攻的战争,捍卫了民族独立和伊斯兰文化。13世纪末,十字军被赶出后,受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统治3个世纪,叙利亚的经济和伊斯兰文化得以复兴和发展。16世纪起,叙利亚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达400余年(1516~1918)。19世纪下半叶,伊斯兰教学者阿卜杜·拉赫曼·卡瓦基比等倡导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在叙利亚蓬勃发展,大马士革成为该运动的中心。1916年后受英、法殖民者的统治。

1946年叙利亚正式独立。叙利亚是一个受伊斯兰教传统影响很深的国家,有古老的清真寺、伊斯兰学校和贤哲陵墓等古迹。坐落在布斯拉城的欧麦尔清真寺、大马士革的伍麦叶清真寺等是伊斯兰建筑艺术上举世闻名的杰作。

两大教派

叙利亚的穆斯林分属逊尼派和什叶派。逊尼派占全国穆斯林的82%,分别遵奉哈乃斐、罕百里、沙斐仪、马立克学派的教法。什叶派占穆斯林总数的18%,分属阿拉维派、德鲁兹派、伊斯玛仪派、十二伊玛目派等。伊斯兰教法是立法的主要依据。设总穆夫蒂为宗教领袖。全国建有千座以上清真寺,仅大马士革就有260座。

在国民教育中,将《古兰经》、伊斯兰教法列为各级学校的宗教必修课。大马士革大学附设的伊斯兰教法学院,专门培养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学校的教师。叙利亚为“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世界伊斯兰大会”、“伊斯兰世界联盟”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