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许小铭
释义

许小铭,山西青年报社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记者协会会员、中国一级画家。1949年2月生,汉族,山西省运城万荣县里望乡西张村人。从小爱好画画,擅长国画和漫画。

个人履历

1968年入伍,在海军政治部当文艺兵。曾创作过无数的伟人画像,被解放军报誉为“万军丛中一神童”,后任报社美术编辑30余年。共发表美术作品近万幅,文章千余篇,摄影作品800多幅。1986年作品《心往一处想》获“扬子杯”大赛一等奖,1987年作品《三顾茅庐》获辽宁青年杂志特等奖,1989年作品《无题》获日本读卖新闻国际漫画大赛一等奖,1991年作品《能源》获法国巴黎国际漫画大赛三等奖等。有40余幅作品在海内外国际展览中获奖,还有许多国画作品被海内外美术馆及个人收藏。他创作的不少巨幅国画悬挂在省、市、县各级政府机关的会议室和宾馆大厅。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山西电视台、黄河电视台、临汾电视台、太原电视台都作过多次专题报道,由著名作家路遥为许小铭先生撰写的文章发表于《中国报刊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人民日报》、《央视网》、《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中国文艺报》、《新闻出版报》、《经济日报》、《山西日报》、《贵州日报》、《烟台日报》、《临汾日报》、《运城日报》、《服务报》、《重庆晚报》等全国100多家新闻媒体介绍了他的事迹和作品。许小铭先生的大名已经载入《美术辞林》、《世界漫画知识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美术家录》和《山西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

个人作品

《许小铭作品选》

《许小铭漫画选》

《瞧这一家子》《瞧这一家子》

《一路雄风奔小康》

《三嘎的故事》

《万荣笑话精选》一,二卷

等等

梅花香自苦寒来——访画坛奇才许小铭

近日,笔者在临汾采访,在八一宾馆拜访了中年画家许小铭,提起许小铭,虽早有耳闻,但一直未见其人。只知道他是个著名漫画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闻名全国,在国内许多知名报刊上都能见到他的漫画作品。今日一见,我才知道,他不但漫画有名气,其国画也很叫绝,尤其是他画的梅花,更是新颖别致,与众不同,梅花枝干苍劲、刚健,花朵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画面意境高远,赢得了许多画坛同仁们的众口赞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许多美术爱好者、书画收藏者都把眼光盯在他创作的国画作品上。

许小铭是万荣人,从小就喜欢画画,当过文艺小兵,放过电影,任过宣传干事,当过记者、编辑,但无论干什么,他总离不开那枝随身携带的画笔,早在动乱的年月,他在部队就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先是在《临汾日报》任美编,后又调到山西青少年报刊社,主管三刊两报美术编创工作,那时,他的作品在全国几十家报刊上频频亮相,成为我国画坛发表作品最多的“满天飞”画家之一。

他的漫画,技法精练,举笔似飞,三笔五笔就是一幅维妙维肖的人像,他思想触角敏锐,作品大都取村现实。他始终以真挚的感情,积极的思想为时代的主旋律讴歌,其作品生动地记录、善意地批评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无论是针砭时弊的讽刺画,还是反映民俗的幽默画,都令人拍案叫绝。 “生活上知足常乐,事业上自强不息”这是许小铭的座右铭。在生活中,他是个乐天派,性格洒脱,豪爽,平易近人,爱交天下朋友,事业上永不满足,精益求精,为了在大自然中吸取营养,他不硕身体劳累,经常到名山大川写生作画,为了一朵花、一只鸟,他常常是几十遍,上百遍地揣摩练习。在传统技法基础上,他努力把西洋画的一些技法融入自己作品中,使其形神兼备,生动鲜明,独具一帜。梅花香自苦寒来。至今,许小铭在全国及海内外大报刊上发表的美术作品已达5000余幅,文章900篇,照片1000余张,出版美术画册24本,其中20余幅美术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他创作的国画《迎春图》、《富贵图》更是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他的名字已载入《世界漫画知识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 原载 《山西经济报》曹锦迁 黄三元

黄土高原的一棵虎刺——记怪才许小铭

许小铭是现代中国具有代表性,且又发展全面的著名青年画家。

他诞生在黄土高坡,从小喜欢涂涂画画。他当过文艺小兵、放过电影,任过宣传干事,当过记者,无论干什么,他总离不开那支随身携带的画笔。小铭仿佛生就是一位艺术型的才子,一踏入丹青世界,就有飞快的进步,他性格开朗、直爽、聪敏、幽默、且有极好的悟性,画笔到了他的手里也格外的自由,任其在纸上吟诵、歌唱、舞蹈、奔跑。在那动乱的岁月,军舰上他画过毛主席,北京城他画过难以数计的传人巨像,幅幅逼真,在海军部队是出了大名的小画家,解放军报早年就载文“万军之中一神童”,介绍他自学成才的事迹。

许小铭多才多艺,画国画,画油画,画漫画,又爱好摄影,他拍摄发表的杂志封面和挂历少说也有上百件。写文章也是把笔锋犀利、入木三分的的刀吏。他自成一体,不循旧轨,时常拿出他那独特怪招,使人大惊不已,他写的文章笔法幽默,妙语连篇,而且善用百姓语言,读者朗朗上口,引得人们一看前头,便爱不释手,许多报纸开辟专栏,请他又画、又照,再配之侃侃“怪语”,奇人奇画奇文,让人一饱眼福。他画技精练,举笔似飞,用他那双敏锐的眼睛一瞄,三笔五笔就是一幅精妙绝伦的一像,国家、省的领导、著名人士、影视明星、党政委员、工人、农民甚至宾馆的服务员,找上门求画者门庭若市。画者自得其乐,求者广识其闻。山西省两会一节期间,他被邀在迎泽公园现场表演,每幅画400元,求购者里三层外三层,包围得密不透风,场面之恢宏,观众之众多,都是空前的创举,外国艺术家看得眼红,每幅画1500美元竟抢不到手。

思想触角敏锐,这是小铭漫画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无论是政治题材,还是风土人情,都是他对人生、对社会爱的倾泻,他的题材广泛,思路不凡,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从他的作品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他的画以真挚的感情,积极的思想为时代的主旋律伴奏,生动地记录、善意地批评了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人们不仅得到愉悦,而且受到启迪,所以群众常为他针砭时弊的作品拍案叫绝,也为他作品的诙谐风趣而喷饭。

可贵的是不单在于他高超的选材技法,还在于他对艺术创作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勤奋精神,许小铭在艺术追求上是刻苦的,刚学画时他仅有12岁,但他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失败的精神,不断地进行勤奋、刻苦的探索。他画中的人物,笔法简练,造型特别,其技巧之娴熟, 同行都是佩服的。更为难得的是,他作画无论大小、简繁,用笔一丝不苟,笔笔求精,并善于用意到笔不到,虚中见实的技法。看来是寥寥几笔,便将人物的动态画得十分生动,神态又表现得格外明显,他创作的《东方巾帼百图》长达20余米,画中的人物神采非凡,百人百貌,百人百态,就连服饰、发型、职业、眼神、手势也百人各异。这与他平日的细心观察、不断积累分不开。为了准确地反映社会、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他时常深入各个角落,随身带着采访本,速写本,随见随访,随见随画,广采博收,不断探索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截止今年5月,他已在全国及海内外各大报刊发表美术作品5000余幅,文章800多篇,照片600多张,出版美术书籍24本,其中有18幅美术和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还有大批作品参加省级展览,许多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报刊转载和收藏。他的名字已著入《世界漫画知识辞典》、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出版报》、《经济日报》、《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黄河电视台、贵州省的《电影评介》、《山西青年报》、《烟台日报》、《陕西工人报》、《重庆晚报》、《遵义晚报》、《运城报》、《临汾日报》、《侯马报》等四十多家新闻单位介绍他的事迹和作品。他现在是山西青年社记者、编辑。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会员、中国新闻漫画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山西漫画协会理事、山西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青年摄影协会会员及全国三十二家报刊的特邀记者和特邀编辑。

祝小铭同志“大名鼎鼎”,愿他在事业上硕果累累!

路 遥

原载1989年《中国报刊报》

传奇画家——许小铭

许小铭有很多头衔,高级记者、漫画家、摄影家、国家一级画家、 梅花王子等等等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在部队期间,因为画伟人像被誉为“万军丛中一神童”;七十年代在电影队画幻灯全省挂了号;八十年代漫画作品铺天盖地,誉满全国;九十年代搞摄影,几乎“垄断”了山西所有的杂志封面;从上世纪末开始,他又涉足国画,巨幅的山水、精细的工笔、浓墨淡香的梅花,他无所不能,无所不精。

他很狂傲,他说“画画的时候我就是神仙,我可以要山得山,要江得江。” 他很朴素,他常说“我是个农民,我走到哪都是个万荣娃。”

他很超脱,他说:“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必须具备一颗宽容的心”他是何许人也?他便是大名鼎鼎的许小铭。

出身农家,从一个油漆匠成长为大画家许小铭出生在我县里望乡西张村的一户普通农家,自幼就喜欢涂涂画画,是油漆师傅跟前的常客。常常是为了看油漆师傅画棺材整天整夜的蹲着看,家人为了让他学画画,就让他拜了个油漆师傅为师,虽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但他就此踏上了艺术之路。

1967年,乡镇招考通讯员,许小铭因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赢得了领导的赏识。1968年海军征收新兵时,进入部队。在海军部队的8年,许小铭几乎画了8年的伟人像,部队成千上万的宣传海报,大大小小的伟人画像,几乎都出自他一人之手,他也因此成了部队小有名气的“大画家”,解放军报还以“万军丛中一神童”为题,对他自学成才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在部队期间,许小铭还放过电影,画过幻灯,做过演奏伴音,当过临时演员,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许小铭度过了他8年的海军生涯。

1975年,他从部队回到地方后,被分配到侯马纺织厂工作。期间,因为报纸上的一张漫画作品,使他又对漫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在报纸上发表许多漫画作品,不久便调到《临汾日报》任美术编辑,后又调到《山西青年社》工作,主管三刊两报的美术创作。为了进一步为时代的主旋律伴奏,他更是手不离笔、笔不离纸,走到哪画到哪。在工厂、在农村、在机关、在街头,画山、画水、画人、画物,三晋大地无处不是他的画坛。他的作品在全国各大报刊每每见报,成为全国漫画界发表作品最多的“满天飞”之一。

他的漫画技艺精炼,举笔似飞,用他那双敏锐的眼睛一瞄,三笔五笔就是一副精妙绝伦的人像。名人名士,党政要员,影视名星,工人农民,找上门求画者门庭若市。画者自得其乐,求者广识其闻。1993年,山西省两会一节期间,他被邀在迎泽公园现场表现,求购者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的密不透风。 思想触角敏锐,这是小铭漫画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无论是政治题材还是风土人情,都是他对人生、对社会爱的倾泻。他的题材广泛,思路不凡,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从他的作品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他的画以真挚的感情,积极的思想为时代的主旋律讴歌,生动的记录、善意的批评了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人们不仅得到愉悦而且受到启迪。所以群众常为他针砭时弊的作品拍案叫绝,也为他作品的诙谐幽默而喷饭。

因为在报纸上发表许多漫画作品,不久便调到《临汾日报》还在于他对艺术创作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勤奋精神。许小铭在艺术追求上是刻苦的,靠着油漆画的底功,他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用顽强的毅力,不断地进行勤奋刻苦的探索。从一个工厂的宣传干事,成为全国知名的漫画家。更为难得的是,他做画无论大小、繁简,用笔一丝不苟,笔笔求精,并善用意到笔不到,虚中见实的技法。看是寥寥几笔,便将人物的动态画的十分生动,神态表现的格外明显。他创作的《东方巾帼百图》等巨幅漫画长达20余米,画中的人物神采非凡,百人百貌,百人百态,就连服饰、发型、职业、眼神、手势也百人各异。这与他平日的细心观察,不断积累分不开,也是他广采薄收、精益求精的必然结果。

2000年以后,随着万荣笑话的开发大潮,作为“万荣娃”的许小铭又积极的参与了万荣笑话的创作和编绘工作。绘制了全国第一本漫画挂历,同时也是全国第一本万荣笑话挂历。在宣传万荣笑话的同时,也介绍了优质的万荣苹果。首次印刷一万册被一抢而光,后又增印了5000份也很快销售一空。紧接着,他又为万荣笑话扑克、万荣笑话手绢、《三嘎的故事》和笑话台历绘制了精美的漫画插图,并出版发行了彩色插图的《万荣笑话精选》一,二卷,在万荣笑话书籍的出版史上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之后,许小铭先生又为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绘制了笑话挂历、笑话卡片、健康笑话书籍,给万荣政协出版的《万荣笑话库》画了插图,提供了笑话文字资料。还给中国万荣笑话博览园设计了漫画组像,免费给《万荣人》报提供了近百幅漫画作品,在山西许多报刊上发表了无数图文并茂的万荣笑话段子。他用漫画,为万荣笑话的传播打开了一扇门。并且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七台,四台和山西电视台的多次采访。他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千方百计的把万荣笑话传播到省内外,笑遍了全国,有效地提高了万荣的知名度。为拓宽万荣笑话的发展领域,丰富“中华笑城”的深刻内涵,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年来,万荣笑话走出了娘子关,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赢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桂冠,和许小铭先生不计报酬的无私贡献分不开,其中凝结着他的许多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此外,许小铭还应邀到临汾乡宁为当地“结义庙”创作大型壁画;2007—2008年,许小铭又应安泽县政府之邀,为安泽新落成的荀子庙创作巨幅壁画《后圣荀子》。为了了解荀子的生平,单是学习相关历史,许小铭就用了半年多时间,他白天画壁画,晚上创作草稿,利用空闲研究《史记》,对春秋七国的文化、社会、经济、服饰等有了细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其创作的大型史诗壁画《稷下学宫图》受到了书画界和学术界的共同赞誉。

钟情梅花,用浓墨淡彩书写性情人生 外表白净,身材细瘦的许小铭,骨子里却透着一股万荣人“争强好胜”的精神。1993年,他搞三维动画去北京荣宝斋购买颜料时,简直被王成喜先生的梅花作品摄去了魂。他在作品前久久伫立,细细品味,惊喜赞叹不已。惋惜没有早些见到这些艺术佳品,真巧,被誉为“中国梅花王”的王成喜先生来了,看着这位求知如渴的学生,王成喜喜从心来。他将西洋画的写真与中国画的写意在绘画的应用技巧,向小铭做了简明扼要的传授,小铭茅塞顿开,并得到了老师赠送的大型画册《百梅辑》,决心重操旧业---学国画,拜师学梅。返晋后,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画梅上。一次寒风习习,雪花飘飘,他为了画好树枝的写生,在迎泽公园一画就是几个小时。由于腿脚长时间不活动,想拔腿走时,鞋、袜和脚被雪冻在了一起,脚已麻木的失去知觉。但他心里却是热乎乎、美滋滋的,因为他确信自己渐渐悟到了梅花的骨气和刚毅。为了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他去南京,奔武汉、上黄山、下昆明。为了一朵花,一只鸟、一个构图,他经常在灯下几十遍、上百遍的揣摩练习,还到处求教,从不满足。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他努力把西画的透视、明暗、空间、质感等表现方法融入中国画的笔墨趣味中,以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他鲜明生动、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尽管他所画的梅花这个题材,是古今上千个名家所经常画的题材,然而你从他的画面上看那苍劲的枝杆、刚劲的新枝、充满活力的花朵以及技法的熟练和意境的深邃等,在他的创作中都迈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与众迥异,别开生面,而且气息洋溢,生机盎然,在我国梅花史上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小铭从自学开始,在艺术的苗圃里辛勤耕耘,从而得到今天的收获,凝结着他多少执着和追求的艰辛啊!“生活上知足常乐,事业上自强不息。”这是小铭的座右铭,学习上的永不满足更是他的追求。近来,他又向南韩国画大师学习新派山水画法,巧妙的运用水粉画笔绘成了一副又一副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西洋山水,一时间画坛同仁和许多观众有口皆碑,不约而同地称道:“怪才,鬼才!” 梅花香自苦寒来,许小铭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至今,他已在全国及海内外各大报刊发表美术作品近万幅,文章千余篇,照片1000余张,出版了美术画册30本,其中有20余幅美术作品在国内外美术展览中获奖,还有许多作品被海内外美术馆收藏。他创作的不少巨幅国画悬挂在省、市、县各级政府机关的会议室,他为安泽县荀子文化园中绘制的大型壁画长达160多米。他的名字已载入《世界漫画知识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山西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出版报》、《经济日报》《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黄河电视台、《贵州日报》、《烟台日报》、《重庆晚报》等全国70多家新闻媒体介绍他的事迹和作品。他现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漫画艺委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西漫画协会理事等。

许小铭先生常说:“我喜欢梅花,喜欢她愈挫愈奋、坚毅不拔的奋斗精神,喜欢她朴实、俏不争春的品格,喜欢她洁骨不受尘的高洁、雅逸。喜欢她凌风傲霜踏雪来,不尽生机布新香的风骨。”先生的性格不正如着梅花一样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