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许三观卖血记 |
释义 | 《许三观卖血记》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度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恶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作品简介《许三观卖血记》是著名作家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余华表示,《许三观卖血记》的创作是受了德国作曲家巴赫和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影响。他说,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如此庞大的音乐,里面却只有一两支主旋律,“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艺术作品,用非常简洁的东西,却表达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主题。这是我的梦想”。余华还说,在更早前,他在阅读乔伊斯的名著《青年艺术家画像》时,被那种通篇只用对话的形式震撼住了。当时就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够用对话写作啊”。而《许三观卖血记》就是受到了这两部作品的启蒙而创作的。 内容详情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有着好奇心,责任心……生活成了他活下去的动力,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虽然卖血可以成为他生活的经济来源,但是他没有用卖血来维持,除非在非常无可奈何或者无助的时候,他才会想到用卖血来解决。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琐事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 作者个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可对于他来说卖血已成为他度过生活难关的唯一办法,无法卖血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他坐着,哭了。 小说的具体情节非常生活化,就像讲述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词汇,不过,在这个迷茫的时代,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一些什么,只要存在着感觉,就已经足够了! 分章介绍第一章 许三观回村看望他的爷爷,遇到了跟龙和阿方,知道他们去卖血,就和他们一起去。知道了一些卖血的道理。 第二章 许三观坐在瓜田上吃瓜,和叔叔说准备娶妻。 第三章 许三观用卖血的钱娶了一个叫许玉兰的女人。 第四章 许玉兰生了三个儿子 。叫一乐 二乐 三乐 第五章 许三观发现一乐不是他的儿子 第六章 许三观不干活都让许玉兰干 折磨她 第七章 一乐打了方铁匠的儿子。 第八章 许三观想要一乐的亲生爸爸赔钱 第九章 一乐的亲生爸爸不赔钱 第十章 方铁匠搬东西抵钱 第十一章 许三观卖血准备还钱 第十二章 许三观还钱 第十三章 许玉兰与一乐的亲生爸爸何晓勇的女人吵架 第十四章 许三观强奸了林芬芳 第十五章 许三观卖血 第十六章 林芬芳的男人来找许三观 第十七章 许玉兰把卖血的钱买了衣服 第十八章 大食堂 第十九章 自然灾害过后 许三观家天天吃玉米粥 第二十章 许三观卖血 第二十一章 许三观卖血吃面条 一乐没吃 第二十二章 一乐为没吃面条大闹 许三观带他吃面条 第二十三章 何晓勇被撞 第二十四章 一乐找何晓勇的魂 第二十五章 批斗许玉兰 第二十六章 一乐回乡下 许三观卖血 第二十七章 一乐出事 许三观卖血救一乐 第二十八章 许三观到别处卖血 第二十九章 一乐好了 几年过后许三观想去卖血 结果血头不收 获奖情况入选美国巴诺书店——新发现杰出作家(2004年) 入选韩国《中央日报》——100部必读书(2000年) 《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一起,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作者简介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中国浙江杭州,3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在海盐读完小学和中学,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3部,其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等。现为杭州市文联专业作家。 书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颇具形式美感的作品,阅读中的愉悦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作品的叙述方式,可以说,叙述本身的独特魅力对作品的阅读效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阅读的最初,作品已给人非常轻松的感觉。简洁的叙事、单纯拙笨的人物、大段略带傻气的对话,使全文透着风趣、幽默,让人笑着心酸。余华说,“这本书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而鲜明的节奏感在主题展开之前,先攫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转型期的作品,转型首先是从语言的变革开始,作品的语言一改作者过去夸张奇崛的风格而变为平白质朴。为了接近人民的口语,作品中多用短句,少用长句,不用繁复华采的词汇,使老百姓都能读懂,作品就为自己赢得了最广大的读者群。他采用对话、重复的叙述模式,以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使“客观的叙述”、“单纯的对话”、“简单的重复”达到“心动”的效果。比起人物描写、情节结构来,作品的语言艺术更有许多妙处,不少地方读时令人拍案叫绝。“首先是以无夸张、无议论、无感慨的纯客观冷静的叙事贯串始终,只在很少的地方运用了描写的方法,可谓好钢用在刀刃上。”例如许三观六十岁卖血被拒绝后流下了眼泪:“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像裂缝爬上了快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一连串的五个比喻句看来寻常,并无文采,但却切合人物的文化水平和性格特点。叙述人站在中立状态,进行包孕着温情与人道精神的客观描写,显示出对于民间生活状况,和人们生存环境的极大关注,由此透露出余华对贫苦老百姓的深切关怀。 版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第2版 (2011年2月1日) 平装:264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32 ISBN:7506356252, 9787506356251 条形码:978750635625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