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许建平 |
释义 | 许建平,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重庆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在三甲医院从事皮肤性病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担任该院皮肤性病科主任;现在任职于重庆迪邦皮肤病医院。对各种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感染的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疣体、顽固性皮炎、性传播性疾病等疑难重症的诊治有独到见解,疗效显著。 中文名:许建平 国籍:中国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第三军医大学 主要成就: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品:补肾法为主治疗白癜风62例 1、 重庆迪邦皮肤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 擅长领域 擅长医疗技术 国际交流) 2、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简介 著作目录 主持课题 参与完成的课题 社科获奖 主要论文目录 讲授课程) 6、重庆新桥医院病理科主任(简介 学术任职 专业特长 学术成就) 10、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许建平(个人简历 获奖情况 科研方向 兼职及称号) 1、 重庆迪邦皮肤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重庆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在三甲医院从事皮肤性病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担任该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对各种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感染的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疣体、顽固性皮炎、性传播性疾病等疑难重症的诊治有独到见解,疗效显著。曾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擅长领域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感染的皮肤病,尤其对疣体、顽固性皮炎、性传播性疾病等疑难重症的诊治有独到见解 擅长医疗技术PDL生物光波互融疗法 PDL生物光波互融疗法采用量子非破坏性磁场共振感知器,将HPV病毒分子运动的磁波频率、振幅强弱、波长等信息量化,再采用特定波长的生物光波进行足量照射,使其与HPV病毒分子磁波共振叠加,影响病毒细胞的膜性结构,干扰病毒细胞的复制过程;然后导入波长为635NM的高能量红外光照射病变组织,依靠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单态氧靶向灭杀HPV病毒细胞,致使其坏死、凋亡、病变组织脱落;系统同时注入超强免疫因子,修复细胞免疫系统缺陷,激活自体免疫功能,避免HPV病毒复发,达到临床治愈尖锐湿疣、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疣类疾病的目的。 CHM中药熏蒸汽疗系统 CHM中药熏蒸汽疗系统是中西医有机结合的产物,该系统配合特效中药成分使用,在加热产生药气的同时,可在形成高浓度药物离子,从而更有利于药物通过皮肤表层浸润,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而被吸收,以达到治疗各种皮肤病的目的。 CHM中药熏蒸汽疗法经由皮肤给药,可有效避免药物刺激口腔粘膜、消化道及胃肠系统,从而减轻肝脏、肾脏负担,全面提高药物利用度。临床证实,中药汽疗在治疗皮肤病的同时,还能有效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国际交流2010年11月24日耶鲁大学医学博士、伯明翰大学著名皮肤病学教授、国际知名皮肤病研究专家JAMES STERN莅临重庆迪邦皮肤病医院,考察牛皮癣最新治疗技术临床应用新进展。 论文列表补肾法为主治疗白癜风62例 祛风散寒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66例临床观察 祛风活血方为主治疗银屑病84例临床观察 扶正固本法治疗白癜风268例 辨证分型治疗脱发185例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荨麻疹216例 相关介绍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生职称的一种,居主任医师之下,主治医师之上,为副高级职称。一般,也简称为“主任”,患者均以此为尊称。一般冠以姓氏,例如:李主任。 副主任医师是职称名,其级别相当于医学院校的副教授。部分副主任医师,同时也被评为“副教授”或“教授”职称,承担一定的科研与教学任务。 皮肤病在医学上,皮肤病是有关皮肤的疾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皮肤病是皮肤(包括毛发和甲)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病理过程,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先后表现。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多比较轻,常不影响健康,但少数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常见皮肤病病种 皮肤病种类繁多,大约有1000多种皮肤病。常见的皮肤病有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化脓菌感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婴儿尿布疹、鸡眼、雀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湿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脱毛、黄褐斑以及性传播疾病有梅毒、尖锐湿疣、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 2、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简介许建平,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师从章培恒先生),原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申报博士点方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中心”主任,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人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三级教授。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上海古代文学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古代小说、明清文学与文学史理论研究,尤其在李贽研究、《金瓶梅》研究和经济生活与文学关系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提出了系列观点,处于国内外前沿,引起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重视文献、实证研究和理论创新。已在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2篇(《中国社会科学》2篇,《新华文摘》2篇,《文学评论》2篇,《文学遗产》2篇、《学术月刊》2篇,《中国哲学前沿》1篇、《文艺研究》1篇),在《中语中文学》、《国际中国学研究》(创刊号)《复旦学报》、《江海学刊》等国内外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著作14部。 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其他社科基金项目1项。已参研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古委会项目一项。获教育部、上海市、河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9项。 近几年,提出从经济生活视角研究文学的新思路,日渐成为新世纪文学研究的新增长点。主持召开全国学术会议2次,主编相关丛书1套(已出版15部中的5部),主编相关论文集2部。一些报刊杂志对此表现出较高兴趣:《文学评论》开辟专栏,《学术月刊》组织两组名家笔谈,《社会科学报》先后三个版面报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学术月刊》分别在封面、封底加以介绍。该项研究在学界引起较多关注。 2000年7月23日,河北卫视《燕赵之子》节目播出“许建平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专题片”(30分钟)。 2008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探索发现》节目播出《金瓶梅与王世贞》专题片,主讲人之一。 著作目录专著5部 1、《<金>学考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山情逸魂──中国隐士心态史》 东方出版社1999 3、《李卓吾传》 东方出版社2004 4、《李贽思想演变史》 人民出版社2005 5、《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合著4部 1、《商风俗韵——<金瓶梅>中的女性》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2、《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1 3、《中国小说研究史》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4、《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复旦出版社2008 编著2部 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文学史方法论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小说戏曲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主编3部 1、《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去蔽、还原与阐释——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丛书》(5)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主持课题1、李贽思想接受史——以“晚明”至“五四”的文学接受为论述中心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005,05JA750.11-44016) 2、明清小说意图叙事与意味形式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08BZW043) 3、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学关系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项目子项目2007) 参与完成的课题1、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6AZW007) 2、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方法论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01JA750.11—44050 3、 中国小说研究史 (古委会项目) 社科获奖1、河北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 《<金>学考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河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 《三国演义的阅读效应与民族精神》 3、河北省高校(1994-1997)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 《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立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4、河北省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青年佳作奖(1994) 《试论<金瓶梅>艺术结构在中国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5、河北省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 《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实现转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6、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 《货币观念的变异与农耕文学的转型》 7、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 8、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 9、第三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 主要论文目录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立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 1996.6 货币观念的变异与农耕文学的转型——以明代后期市井小说为论述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 2007.2 “狂怪”和“与世无争”——论李贽的双重文化人格《文学评论》 2005.6 货币化场景-酒宴-在明清小说中的叙事功能 《文学评论》2007.4 《新华文摘》2007.18 《金瓶梅》流通货币质态与成书年代补证 《文学遗产》2006.5 南宋词史研究的可喜创获 《文学遗产》 1995.5 李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论 《文艺研究》 2004.6 文学生成与传播的经济动因 《学术月刊》2006.5 中国人学美学思想从理性到非理性的一次异变 《学术月刊》2006.11 A transition of Chinese humanism and aesthetics from rationalism to irrationalism-With a focus on the debate between Li Zhi and Geng Dingxiang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2008年第4期 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述评 《新华文摘》 1996.11 《童心说》的义理结构与中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之发轫 《河北学刊》2005.2 《新华文摘》 2005.6 《金瓶梅》的新叙事范式 《河北学刊》 2002.4 《金瓶梅》作者研究八十年 《河北学刊》 2004.1 《金瓶梅》价值的经济文化解读 《河北学刊》 2006.2 佛经与李贽思想之启蒙 《河北学刊》 2007.4 李贽思想在周作人接受过程中的演进 《河北学刊》2009.2 文学发展动力分析 《江海学刊》 1999.3 文学形式与文学研究的新方法 《江海学刊》 2002.2 建立心态文学史学刍议 《江海学刊》 1998.3 经世致用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文化沉思 《复旦学报》 1998.3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路径与方法的新思考 《复旦学报》 2002.5 文学评论中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辨析 《复旦学报》2005.2 《焚书》刊刻过程、版本及真伪 《复旦学报》2008.5 《金瓶梅》是一部探讨人生的小说 《明清小说研究》 1991.4 《儒林外史》:一部意在言志的诗化小说 《明清小说研究》 1997.1 《临清州志》与《金瓶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明清小说研究》 2008.4 《金瓶梅》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云南社会科学》 1998.3 关于实现古代文学研究转型的方法刍议 《云南社会科学》 2002.2 百年《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云南社会科学》2004.2 《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新进展 《人民日报》 1994.5.7 《红楼梦》作者研究热点透视 《人民日报》副刊《大地》 1994.9 元剧大团圆模式定型时间探考 《中国学研究》创刊号(韩国)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化悲凉 《中语中文学》(韩国) 1997.12 试论《琵琶记》创作的双层心理意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1 试论元代南北剧曲的文化特征及其成因 《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版 百年小说戏曲研究略论 《苏州铁道学院学报》1999.5 古代小说理论不及曲论发达原因初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1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3 《金瓶梅》中的近世文化意蕴 《文史知识》 2002.7 建立心态文学史学的理论思考 《文艺报》(理论版) 1998.11.17 切忌盲信与忙说 《文艺报》(理论与争鸣) 2002.8.6 《红楼梦》的原始作者 《读书》 1995.2 《红楼梦》作者研究又有新进展 《作品与争鸣》 1994.8 《三国演义》的阅读效应与民族精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古代小说研究三十年简说 《苏州大学学报》1997.2 试论《金瓶梅》的艺术结构在中国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从“清空”说到“自然清空“说 《中国文学研究》第8辑 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 《中国文学研究》第12辑 《金瓶梅》成书新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金瓶梅词话》“这五回”情节与作者探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 文本分析派的创立与俞平伯在红学史上地位的重估 《社会科学》2004.6 王世贞与《金瓶梅》的著作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经济生活与文学活动之关系及其研究路径 《社会科学》2008.3 二十世纪《儒林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上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3.4 《金瓶梅》中清河县地理位置考辩 《金瓶梅研究》第五辑 《金瓶梅》中货币现象与审美价值的逻辑走向 《金瓶梅研究》第八辑2005.12 明清小说人欲表现的特征及其嬗变 《河北师大学报》1999.2 讲授课程1、中国文学研究方法论, 2、中国文学史 3、中国文化概论 4、中国小说史 5、中国小说文献学 6、中国小说美学 7、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史 8、《金瓶梅》与《红楼梦》研究 9、小说与人生 10、戏曲的文化解读 11、《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3、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59年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 硕士 所属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贸易系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 招生专业 国际贸易学 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商务 个人简历 1982年1月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0年1月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2年1月起在高校任教,1999年7月任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务、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旅游经济管理。主讲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世界经济》、《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商务谈判》等课程。曾获山西财大教学改革创新二等奖、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育人”先进个人,省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青岛科大《国际贸易实务》校级优秀课程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独立作者30篇,第一作者10篇,许多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财贸经济》、《国际经济合作》、《财贸研究》、《经济问题》等学术水平和知名度较高的刊物上,并有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和子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加了10多项国家级或省级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标课题和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研究项目等。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6部。 4、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男,1958年,河北省鹿泉市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师从章培恒先生。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上海古代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与明清文学研究。尤其潜心于《金瓶梅》,李贽和货币化生活世界的文学表现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30多篇。出版《金学考论》,《李贽思想演变史》,《李卓吾传》等学术著作11部(专著5部,合著4部,编著2部)。主持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4项。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3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5、原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神经外科教授男,1936年出生于上海。 50年代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原上海东南亚医学院——安徽医学院)。60年代初于苏联留学(导师:Kandel E,1.)归国后,先后任安徽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神经外科学教授。安医大附院、安徽省立医院主任,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山东济宁、吉林省及延边等地精神病院名誉院长。南京脑科医院、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广东微侵袭神经外科中心主任。中国立体定向及功能性神经外科学会理事长、中国立体定向及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主编、卫生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脑血管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委。安徽省气功研究会副理事长、广州三九脑科医院、深圳罗湖医院伽玛刀中心顾问…等。现任:中国癫痫外科协会、中国微量元素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精神外科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香港会员联合会创始会长,香港国际传统医学会会长,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顾问,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联合会理事,美国华人发明家协会医学顾问,香港发明家协会专业委员,世界名医编辑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会安徽省神经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临床神经外科医学杂志、亚洲癫痫杂志、中国立体定向及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顾问。中华现代医学杂志编委、编辑部主任。世界泌尿肿瘤杂志编委、编辑部主任。中国神经肿瘤杂志荣誉编委、编辑部主任。广州中医学大学二附院(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客座教授、主任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他四十年如一日,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诊治大量疑难病症,做了各种颅脑手术万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科研资料,他也是我国第一个应用立体定向仪进行脑病手术的先驱。参与主编了我国第一本中国人脑立体定向图谱及立体定向及功能性神经外科学和第一个计算机三维人脑图谱数据库。在临床上颅内金属异物定向摘除,癫痫、精神病、扭转痉挛、恶痛、脑瘫、脑瘤定向活检、脑内血肿排空、三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巴金森氏病等,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对上述病种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以及国内首台瑞典伽玛刀、Leksell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和美国x刀等的引进和应用,也无不直接出于他的努力。他还走遍全国各地,帮助建立了二十多个立体定向及功能性神经外科研治基地。为各地培养专科医生、研究生四百多名,他特别重视结合实践来进行人脑功能的研究。并成功地完成了多项“六五—九五”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在立体定向技术的综合研究、立体定向仪、帕金森氏综合症、癫痫、精神病、疼痛、脑肿瘤、计算机辅助脑手术、中国人脑立体定向图谱、计算机三维人脑图谱数据库、立体定向手术中的电生理靶点定位、神经递质、微量元素等方面取得国家级、部省级科技进步及成果奖三十多项,专利三项,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3部。60年代初发明了我国首台人脑立体定向仪(许氏定向仪),并成功开始了我国帕金森氏病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因而成为我国立体定向手术的开拓者。70年代通过国家鉴定并向全国推广。80年代初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全国这专业的人员培训基地。并筹建了中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学会及中国精神病外科学会,并任上述两学会理事长。1986年创刊了中国立体定向及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比国外同名专业杂志早了三年)并任主编。所以说这位被评为我国中青年突出贡献的专家,对我国这门新兴学科的创立、建设、普及、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得国际上的肯定和赞赏(可见美国杂志:Neurosurgery volume56:number4 p.851-860,April.2005)。为此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医疗卫生技术先进个人、中共十二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其业绩已被国内外数十种世界名人录、名医录,中华人物大典,中华劳模大典,中华功臣大典,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东方之子”,二十世纪杰出人士—IBC,世界优秀专家人才证书—CTR,新时期杰出贡献纪念奖(2004),华夏精英金奖(中国记录年签2005),Top 100 scientists-2005,Leading Scientist of the World-2006(IBC)……等所入编。为洞察揭示人脑奥秘和解除广大脑病患者的疾苦仍在继续努力。 6、杂志编辑河南郑州人。198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河南《妇女生活》杂志编辑,副编审。河南青年诗歌协会常务理事。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星星和星星的距离》、《中学同学》、《大师的诞生》,中篇小说《冬天记忆》、《秋天的闲话》、《许建平小说散文选》等。中篇小说《永远的夏天》获河南首届文学新人新作奖,报告文学《阅读刘桂青》获全国首届女性题材好作品奖。著有传记文学《吴祖光悲欢曲》、《金山传》(合作),主编《百万个为什么·戏剧卷》(话剧部分)。 6、重庆新桥医院病理科主任简介许建平,重庆新桥医院病理科主任、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5.09生,中共党员。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熟悉科研工作,具备丰富的临床病理工作经验。擅长于肿瘤病理诊断,对肺癌的形态学诊断及病因学研究方面有深入钻研。 学术任职中华病理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病理分会会员 专业特长擅长于肿瘤病理诊断,对肺癌的形态学诊断及病因学研究方面有较深入钻研 学术成就以第一作者共发表统计源期刊的论著8篇,其中3篇发表在中华系列杂志。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影响因子6.0 8、南通特级教师简介许建平同志自1979年起在江苏省南通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三十年,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教改探索和实践,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的学识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许多重要成果,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并为学校语文学科的建设及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学校教育科研的深化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突出成绩,在南通市和江苏省内产生积极影响,有较高的知名度。 成就及荣誉自93年以来,许建平同志一直担任南通市高中语文学科基地的业务责任人,主持基地的教学、高考研究及高中教师培训工作,主持每年两次模拟测试的命题,为南通市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历年语文高考成绩均保持在省内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多次应邀赴陕西、内蒙、南京、常州等省市进行交流讲学,获良好反响与高度评价。曾主持或参与主持学校“导学式教学研究”等三项省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编著达数十篇(部),总计超过150万字。其中《学习与学习品质研究报告》被评为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许建平同志现担任江苏省南通中学教务处主任,是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南通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语会常务理事,南通市中语会常务副理事长,04年荣获南通市政府首届“园丁奖”。 论文、专著情况序号 名 称 交流、发表和出版的情况 承担内容 1 《试论阅读的心理过程》 省教科研工作会议获奖 独立 2 《阅读理解三部曲》 省中语会获奖 独立 3 《按部就班与节外生枝》 收于省教委《中学语文教学优秀个案》 独立 4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南通教育》 独立 5 《课堂教学的定向与策略》 收于省教育出版社《导学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独立 6 《课堂教学的激励与强化》 同上 独立 7 《取例于此 瞩意于彼》 同上 独立 8 《在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南通师专学报》 独立 9 《学习和学习品质研究结题报告》 收于河海大学出版社《学习和学习品质》 第二作者 10 《初中学生学习习惯达标实验报告》 同上 第二作者 11 《问题驱动——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华师大专家委员会答辩通过 独立 12 《中学生作文方法大全》 省少儿出版社 撰写4万字 13 《新高考Pass · 语文》 省教育出版社 撰写12万字 14 《高中语文学习手册》 省人民出版社 副主编 15 《古文选读》 省人民出版社 主编 16 《导学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省教育出版社 副主编 17 《学习和学习品质研究》 河海大学出版社 编委 18 《2002高考学科能力测试》 东南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19 《2002高考说明的说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审 20 《初中阅读》 省教育出版社 主编 21 《活动化作文指导》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主编 9、全国劳动模范许建平,男,1970年1月出生,现年40岁,个头不高,体形瘦小,体重不过百十来斤。1988年12月份被原安徽省黄山机床厂(本公司的前身)招收为学员工,后由工厂选送到屯溪技校学习、培训,毕业后分配到装配车间,一直从事机床车头箱的组装工作。该同志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而又枯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和职工的赞誉,2005年度获得市级劳模荣誉称号,2007年4月被授予省级劳动模范,2008年1月被推荐为黄山市人大代表,2009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许建平一贯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集体活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为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但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还积极推荐和鼓励生产一线骨干和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申请,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做出积极努力。平时加强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并落实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利益。积极为构建和谐企业尽心尽力,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不可避免面临困境,他不但自己努力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还主动做好班组和同事们的稳定工作,并积极投身到公司为应对金融危机开展的同舟共济、开源节流、内强素质、稳中求好、持续发展、以老带新、建功立业的活动中。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后,结合自己所学,努力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师傅求教,并能在生产中努力实践,很快成为装配车间的生产技术骨干。该同志工作积极主动,踏实认真,一丝不苟。无论是定额内的,还是定额外的,只要是生产需要,分配给他都毫无怨言,有时看到车间生产任务重,他就主动请战,加班加点,为车间解难,为公司分扰。如在开发新产品AT520工具机工作中,公司为尽快拿出新产品,抢占商机,开展“大干一个月,拿出新品520”的活动,为不影响生产进度,在炎热的7月份,他硬是每天仅休息3、4个小时连续日夜工作十五天,在他的带动下,班组成员也都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勇挑重担,直至完成生产任务,为企业新产品投放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做出了重大贡献。 许建平不仅自己努力工作,保证产品质量,他身为尾架车头箱组的组长,能以身作则,处处带头,事事领先,注意加强班组建设,充分发挥班组作用,团结带领本组的6名成员,共同努力,认真抓好装配质量和安全生产,在他的带领下,该组没有发生过质量和安全事故,装配出来的部件总检合格率达到100%。许建平同志在生产上是技术骨干,班组管理上也是一把好手,他带领的班组,工件摆放有序、整齐、统一,装配出来的产品质量过硬,外观美观清洁,现场环境整洁,如每年春节、五一节、国庆节放假假期较长,他们组的工件、工位器具不但清洁好、整理好,还认真做好防尘、防锈,并用塑料膜覆盖,防止落下灰尘,公司每次先进班组评选都少不了他们这个组。许建平就是这样一个名不经传,乐于奉献的平凡的人,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工作中闪闪发光,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领导,感动了员工,感动了一个小社区。 10、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许建平教授、博导 个人简历学习经历 · 1980 –1984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 1984 –1989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学位(免作硕士课题,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9.6–1991.11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方向:电力电子技术,职位:讲师 ·1991.11–1993.2 德国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University of Federal Defense Munich)电气工程系,方向:电力系统谐波分析,职位:博士后 ·1993.3–1994.7 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方向:电力电子技术,职位:博士后 ·1994.7–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方向:电力电子技术,职位:教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7月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获奖情况·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97年) · 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95年) 科研方向1. 现代电力电子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 2. 电力电子系统的数字控制技术研究 3. 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系统研究 4. 新型开关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研究 5. 智能电源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兼职及称号·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EE Proceedings: Circuits, Devices and Systems、Electronics Letters等学术刊物的论文评审人 · 2007年ICCCAS国际会议分会主席 · 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技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第三届电工技术学会理论电工专委会委员 · 全国工科电子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 全国高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非线性电路与系统专委会委员 · 第三届铁路高等工科院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四川省电子学会通信与信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11许建平(浙江大学教授)个人简介许建平,男,浙江慈溪人。1963年12月出生。1981年考入杭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1985年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生班,1987年毕业,分配至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升讲师。1994年5月调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工作。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6年获兰州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当年晋升教授职称,2007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2009年9月-2010年1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学术方向为敦煌学、经学、训诂学。著作有《敦煌文献丛考》、《敦煌经籍叙录》、《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合著)、《敦煌音义汇考》(合著),另在《文史》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敦煌经籍叙录》获2007年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敦煌经部文献合集》获2009年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前在研课题:1、《杭州八旗驻防营志略》等五文献点校,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2、敦煌子部文献汇辑集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项目 3、敦煌古籍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百年敦煌学史研究》子项目 开设课程:古代汉语 敦煌学 古音学 文献学原典导读 主要成果:著作 1、《敦煌音义汇考》(合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2、《敦煌文献丛考》,中华书局2005年 3、《敦煌经籍叙录》,中华书局2006年 4、《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合著),中华书局2008年。 主要论文 1、《伯三六Ο二残卷作者考》,《文史》第40辑,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唐写本〈礼记音〉著作时代考》,《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3、《唐写本〈礼记音〉所见方音考》,《俗语言研究》第4期,1997年,京都:禅籍俗语言研究会编。 4、《北图藏殷42〈论语音义〉残卷跋》,《敦煌吐鲁番研究》第2卷,季羡林、饶宗颐、周一良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中古碑志与大型辞书编纂》,《唐研究》第3卷,荣新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唐刺史考〉阙误补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1999年。 7、《〈汉语大词典〉义项阙漏举例》,《古汉语研究》第3期,1999年。 8、《〈日藏宋本庄子音义〉校证》,《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第1辑,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9、《〈淮南子〉补笺》,《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0、《敦煌本〈尚书〉叙录》,《敦煌文献论集: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郝春文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碑志释词》,《汉语史学报》第2辑,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北敦14681号〈尚书〉残卷的抄写时代及其版本来源——与王煦华先生商榷》,《敦煌学辑刊》第2期,2002年。 13、《BD14681〈尚书〉残卷考辨》,《新世纪敦煌学论集》,项楚、郑阿财主编。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14、《BD09523〈礼记音义〉残卷跋》,《敦煌研究》第2期,2003年。 15、《敦煌出土〈尚书〉写卷研究的过去与未来》,《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季羡林、饶宗颐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6、《敦煌〈诗经〉卷子研读札记二则》,《敦煌学辑刊》第1期,2004年。 17、《法藏敦煌〈毛诗音〉“又音”考》,《中国俗文化研究》第2辑,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18、《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载《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19、《唐写本〈周易经典释文〉校议》,《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中国文物研究所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0、《跋国家图书馆藏〈春秋谷梁传〉集解残卷》,《敦煌研究》第1期,2006年。 21、《关于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周易正义〉写卷》,《甘肃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甘肃省博物馆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22、《试论法藏敦煌〈毛诗音〉写卷的文献价值》,《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3、《英藏敦煌〈毛诗音〉写卷所见〈毛诗〉本字考》,《敦煌学辑刊》第3期,2007年。 24、《从敦煌写本〈礼记音〉残卷看六朝时郑玄〈礼记注〉的文本》,《文史》第4辑,2009年。 25、《〈毛诗〉文字探源四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工作研究领域敦煌学、经学、训诂学 12、许建平主任许建平,男,高级工程师,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卡通中心主任。曾任南京财经大学设备处副处长。 研究和任课: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导师介绍导师姓名 许建平 导师性别 男 职务职称 学科带头人. 所在院系 媒体与设计学院 所属学科 工商管理(媒介管理)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 叙事文化学 个人简介许建平,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曾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中心”主任,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通讯评审专家。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申报博士点方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金瓶梅学会(筹)副会长,上海古代文学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元明清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尤其在李贽研究、《金瓶梅》及明清小说研究和经济生活与文学关系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外前沿。重视实证研究和理论创新。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15部。 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其他社科基金项目1项。已参研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古委会项目一项。 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8项——教育部1项(合作),上海市2项,河北省5项。 2000年7月23日,河北卫视《燕赵之子》节目播出“许建平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专题片(30分钟)。2008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探索发现》节目播出《金瓶梅与王世贞》专题片,主讲人之一。 代表性论文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立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 1996.6 货币观念的变异与农耕文学的转型——以明代后期市井小说为论述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 2007.2 “狂怪”和“与世无争”——论李贽的双重文化人格《文学评论》 2005. 6 货币化场景-酒宴-在明清小说中的叙事功能 《文学评论》2007.4 《金瓶梅》流通货币质态与成书年代补证 《文学遗产》2006.5 南宋词史研究的可喜创获 《文学遗产》 1995.5 李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论 《文艺研究》 2004. 6 中国人学美学思想从理性到非理性的一次异变 《学术月刊》2006.11 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述评 《新华文摘》 1996.11 《童心说》的义理结构与中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之发韧《河北学刊》2005.2 文学发展动力分析 《江海学刊》 1999.3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路径与方法的新思考 《复旦学报》 2002.5 学评论中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辨析 《复旦学报》2005.2 《焚书》刊刻过程、版本及真伪 《复旦学报》2008.5 文本分析派的创立与俞平伯在红学史上地位的重估 《社会科学》2004.6 文学研究不应忽视的另一面:富贵幻想 《河北学刊》2010.6 明清小说叙事意图类型研究 《社会科学》2011.1 代表性著作1、《<金>学考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李贽思想演变史》 人民出版社2005 3、《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许建平解说金瓶梅》 东方出版社2010 5、《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史.小说卷》 东方出版中心2006.1 现主持课题1、李贽思想接受史——以“晚明”至“五四”的文学接受为论述中心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005,05JA750.11-44016) 2、明清小说意图叙事与意味形式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08BZW043) 3、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学关系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项目子项目2007) 社科获奖1、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与人合作)(2009) 2、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2008):《货币观念的变异与农耕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2 3、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与人合作)(2008):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 4、河北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2000)《<金>学考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5、河北省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实现转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6、河北省高校(1994-1997)社科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1998)《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立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中国社会科学》1996.6 7、河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1996) 8、河北省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青年佳作奖(199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