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许基全 |
释义 | 许基全 工程师。男,1940年9月出生,浙江东阳人。1963年毕业于浙江丽水林业学校。现任职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农经委农林局。主要业绩:撰写论文:试论我国林业发展的对策。论文简介:森林是维护地球陆地生态平衡的主体。我国由于森林资源少,而且分布又很不均匀,导致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风、旱、涝、沙、霜、雹等自然灾害此起彼伏,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对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使我国木材和其他一些林产品供应严重不足。根据1987年完成的中国林业区划的论证认为:为了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全国需要47.12亿亩森林;为了满足我国木材等林产品供应,全国又需要48亿亩森林。两项合计,全国就需要95.12亿亩森林。而全国现有森林面积约为20亿亩,远远不能满足上述需要。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0万 km2(不包括海洋面积),即144亿亩。如果按照我国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木材等林产品供应的森林面积为95.12亿亩计算,则我国森林面积需要达到占国土总面积的66%。这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森林经营方式,把我国改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森林面积与提供木材等林产品供应所需要的森林面积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本人从事30多年“综合型高效益沿海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研究”的成果作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引种优良速生高效益树种,采用先进适用的造林技术措施,搞好荒岛、荒地、荒山的造林绿化。就能够达到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森林旅游景观效益的目的。要求在充分发挥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良土壤等改善生态环境需要的前提下,实行防护林,经济林、特用林,用材料相结合。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与林分郁闭度、树木高度及叶面积指数密切相关。选择优良速生高大的用材树种营造防风固沙林及选择树冠稠密的经济树种和观赏树种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涵养林,就可以达到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森林旅游景观效益的目的,就可以把我国改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森林与提供林产品供应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很好的结合起来。 论文背景:在《科学中国人》杂志1999年第10期刊登。 其他著述:《试谈综合型高效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综合型高效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浅析》《综合型高效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初探》《走综合型高效益林业发展之路》《我区综合型高效益林业建设初见成效》《发展综合型高效益林业是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对策》。 许基全 男,1940年9月生,浙江东阳人。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农林局工程师。1963年毕业于浙江丽水林校。1963年至1984年在玉环县大鹿山林场任技干、负责人、工程师。1984年任椒江市农林局副局长。现任台州市椒江区农经委调研员。中国林学会会员,椒江园林花卉协会会长。负责绿化了大鹿山等荒岛,使其成为全国基岩海岸绿化的先进典型。1984年5月,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赞扬。负责在玉环县黄泥坎塘等海涂地上营造防护林和试种玉环柚获得成功。研究总结出沿海地区绿化造林10项技术措施,首创了“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综合型高效益”三个防护林建设模式。主要著作有《综合型高效益沿海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已发表论文70多篇。完成多项研究成果,主持完成的“大鹿山岛绿化及木麻黄引种训化”、“海岛绿化技术应用及林木引种”、“综合型高效益沿海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浙江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完成的“木麻黄受冻原因分析研究”和“桉属树种引种栽培的研究”项目,分别获浙江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4年1月,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林业部授予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同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