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许斌
释义

不孕不育专家

介绍

苏州同济医院不孕症主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从事临床工作10年,对男性泌尿、生殖、性功能及前列腺的诊断及治疗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诊治男性不育症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多次参加学术交流会,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职称

:主治医师、男性不育症顶级权威专家

擅长疾病

:擅长中西结合及显微微创技术诊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无精、少精、弱精、死精、畸精、精液不液化、不射精、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性欲障碍)、及泌尿生殖感染(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在精子体内优化、显微手术(睾丸穿刺,附睾穿刺,介入治疗)等

荣誉成就

:从事不孕不育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各种男性疾病常规及疑难手术,尤其在微创技术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独树一帜,在治疗男性不育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概述

湖北巴东人 土家族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三维重构

目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被EI收录8篇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金、国家863项目、高校博士基金项目等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湖南沅江人.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1997年7月至1998年9月留校任教。

1998年10月至2003年9月就读于东京大学数理科学研究科,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于东京工业大学数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于Johns Hopkins大学数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于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访问。

2005年12月起至今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任教。

2007年9月-08年1月于北京国际数学中心访问。

2009年担任少年班数分习题课老师

科研状况

已有的科研工作涉及偏微分方程, 流形上的李变换群和流形上的分析, 主要论文为

1. Gradient estimate of an eigenfunction on a compact Riemannian manifold without boundary. Ann. Global Anal. Geom. 38 (2010), no. 1, 21–26 (joint with Yiqian Shi)

2. The Riemannian manifolds with boundary and large symmetry. Chin. Ann. Math. Ser. B 31 (2010), no. 3, 347–360 (joint with Zhi Chen and Yiqian Shi)

3.The degree of symmetry of certain compact smooth manifolds. II. Chin. Ann. Math. Ser. B 28 (2007), no. 2, 195–204

4. Asymptotic behavior of $L\\sp 2$-normalized eigenfunctions of the Laplace-Beltrami operator on a closed Riemannian manifold. Harmonic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99--117, Yokohama Publ., Yokohama, 2006.

5. Compact Lie group actions on closed manifolds of non-positive curvature. Internat. J. Math. 17 (2006), no. 1, 119--127.

6. Derivatives of the spectral function and Sobolev norms of eigenfunctions on a closed Riemannian manifold. Ann. Global Anal. Geom. 26 (2004), no. 3, 231--252.

7. The degree of symmetry of certain compact smooth manifolds. J. Math. Soc. Japan 55 (2003), no. 3, 727--737.

现在的研究兴趣为

a. 紧致 Kahler 流形上的 Kahler-Einstein 度量与极值度量的几何

b. 流形上的变换群理论

c. Euclidean 空间与紧致 Riemann 流形上的调和分析

湖南大学教授——许斌

湖北孝感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

大型复杂结构系统的监测与控制、新型传感技术

非线性动力结构系统识别

混凝土结构的动力本构

人工智能和智能计算

学历

1988年9月-1992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2年9月-1995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8年1月-2001年3月,受日本文部省国费奖学金资助到日本国立茨城大学都市系统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2001年4月-2003年3月,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科研奖励费资助,作为JSPS特别研究员(博士后)在日本茨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2003年4月-2003年10月,作为日本文部科学省研究员,在日本茨城大学参加日本文部科学省重大项目研究工作

2003年11月-2005年6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2005年起受聘为湖南省“芙蓉学者”,任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2006年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2007年受邀以Gledden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到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2008年受邀以访问教授身份到美国休斯敦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主要学术组织兼职

国际学术组织委员会委员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结构动力与控制委员会委员与秘书长

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日本土木学会桥梁振动监测及其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日本土木学会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研究委员会(328委员会)委员

国际学术组织会员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日本土木学会、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国际光学学会、国际桥梁与结构协会、国际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结构协会

国际学术杂志编委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JE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 Computing (IJSC)

Online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RJAS)

The Open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OCIE)

The Open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Journal

Disaster Advance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JETR)

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审稿专家

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CACAIE) (from 2002)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 (from 2004)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stitute of Physics (IOP) (from 2004)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 (from 2004)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from 2005)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from 2005)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rom 2006)

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from 2006)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from 2007)

WSEAS Transactions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Open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The Open 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 Journal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The 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期刊论文(2004年以来)

(1) Bin Xu, Zhishen Wu, Genda Chen, and Koichi Yokoyama: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from Dynamic Responses with Neural Network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7(8), 931-943, 2004 (SCI, IDS Number: 881NI; EI, Accession number: 8356375)

(2) Bin Xu, Zhishen Wu, Koichi Yokoyama, Takao Harada, and Genda Chen: A Soft Post-earthquak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ology Using Vibration Time Series,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4(3), S116-S124, 2005 (SCI, IDS Number: 947BS; EI, Accession number: 8356375, ISTP)

(3) Zhishen Wu, Bin Shi, Takao Harada, Tuyoshi Ishii, and Bin Xu: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TDR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38(8), 56-60, 2005

(4) Bin Xu: Time Domain Substructural Post-earthquake Damage Diagnosis Methodology with Neural Networks, Lecture Note in Computer Science, 3611, 520-529, 2005 (SCI, IDS Number: BDA23; EI, Accession number: 05439427229; ISTP)

(5) Zhizhen Wu, Bin Xu, Keiji Hayashi, and Atsuhiko Machida: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ing for a Full-scale PC Girder Strengthened with Prestressed PBO Sheet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8(7), 1049-1059, 2006 (SCI, IDS Number: 031UU; EI, Accession number: 06129768559)

(6) Bin Xu: Element Level Parametric Identification Using Axial Macro-Strain Time Series, WSEAS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17(3), 1260-1265, 2006 (EI, Accession number: 8983269)

(7) Bin Xu: Neural Networks Based Structural Model Updating Methodology Using Spatially Incomplete Accelerations, Lecture Note in Computer Science, 4221, 361-370, 2006 (SCI, IDS Number: BFH67; EI, Accession number: 9156327; ISTP)

(8) Bin Xu, Genda Chen, and Zhishen Wu: Parametric Identification for a Truss Structure Using Axial Strain, 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22(3), 210-222, 2007 (SCI, IDS Number: 131ZB; EI, Accession number: 070610417307)

(9) Bin Xu and Zhishen Wu: Decentralized and Localized Identifications of Large-scale Structures, Computer Assist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14(2): 361-378, 2007 (EI, Accession number: 9698629, 074010845018)

(10) Bin Xu: Vibration-based Substructural Inverse Analysis Approach for Large-scale Discrete Structural Systems,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 Series B: Applications and Algorithms, 14(S3): 646-655, 2007 (ISTP)

(11) Zhishen Wu, Bin Xu, Takahashi Takatada, and Takao Harada: Performance of a BOTDR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ique for Crack Detection in Concrete Structures, Structure &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Life-Cycle Design & Performance, 4(4): 311-323, 2008(SCI, EI Accession number: 081911237488)

(12) Wei-Jian Yi, Yun Zhou, S. Kunnath, Bin Xu: Identification of localized frame parameters using higher natural mode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30(11): 3082-3094, November 2008 (SCI, EI)

(13) Genda Chen, C. Courtright, L. R. Dharani, Bin Xu and B. Hartnagel, Engineering lessons learned from fracture failure of the Paseo suspension bridge,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adras), 35(1):73–81, April-May 2008(EI, Accession number: 082511329642)

(14) Li-li Zhang, Bin Xu, Gang-bing Song, Parameter and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ology for a model frame structure using displacement response time series,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rban Science Edition), 25(3): 184-187, 2008

(15) 许斌、卢平、宋钢兵:基于加速度时程的结构参数直接识别方法及验证,工程力学(已接收)

编著书目

参编中文专著2本、日本土木学会专著2本,受邀独著英文专著“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New Research”一章,主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部。

(1) 编委,《现代科学知识热点问题450例》, ISBN 7-110-04692-3, 1999年6月,科学普及出版社

(2) 编委,《基于监测的桥梁性能评估指针》,日本土木学会结构工程系列16,日本土木学会桥梁振动监测及其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编写,ISBN 4-8106-0534-5,2006年出版(日文)

(3) 编委,《混凝土结构物的健康监测技术》,日本土木学会混凝土技术系列76,日本土木学会混凝土委员会混凝土结构物的健康监测研究委员会(328委员会)编写,ISBN: 978-4-8106-0623-2,2007年3月出版(日文)

(4) 章节独立作者,《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New Research》,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美国,ISBN: 1-60021-107-0,2006年出版

(5) 主编,《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印刷版ISBN: 978-7-03-022705-8/TU.607,CD版ISBN: 978-7-900249-56-2/TU.4,2008年10月,科学出版社

(6) 章节合作作者,《结构防灾、监测与控制》,ISBN: 978-7-112-10301-0,2008年10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消防烈士---许斌

(1971—1992)原湖南长沙市消防支队二中队战士。男,1971年出生,1991年入伍。1992年9月29日,湖南省建筑技工学校教师宿舍楼发生火灾。1号水枪手许斌同志第一个冲进火场,全力阻止火势。当听到三楼还有液化气瓶时,冒着爆炸的危险,从楼中抢出两个液化气瓶。当晚长沙市大华五金交电商店又发生特大火灾,正在供水的许斌接到阻止火势命令后,迅速爬上三楼屋顶。突然,一股浓烟卷着烈火迎面扑来,使许斌重重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1992年被批准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

新兴镇副镇长

分管农业、农机、农技、畜牧、农村财务、电力、水利、气象、渔业、园林绿化、粮贸、商务、统计、农调、合同、质监、工商、供销、金融、邮政、防洪、电信、统筹等工作。驻:井坝村。

上海大学研究员

职称:研究员

学历:博士

职务:副系主任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5.9 - 研究员、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化学系

2002.9 - 2005.8 Staff Scientist,美国纽约 VivoQuest, Inc. 药物公司

2000.9 - 2002.8 博士后(VFA),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美国国立糖尿病、消化道及肾脏疾病研究所 (NIDDK)

生物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 导师:Kenneth A. Jacobson

1997.8 - 2000.7 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金属有机化学, 导师:麻生明 院士

1994.8 - 1997.6 理学硕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元素有机化学, 导师:朱士正 研究员

1988.9 - 1992.7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主要获奖情况]

2009年 上海大学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优秀奖 (2007 - 2009学年)

2009年 上海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贡献奖

2009年 上海大学“十佳杰出青年”提名奖

2007年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2002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 美国NIH Visiting Fellow Award

2000年 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博士一等奖

[主持科研项目]

1. 金属催化的1,1-二溴-1-烯烃的多中心反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20972093) (2010.1-2012.12)

2. 含氮分子库的多中心构建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 (No. 10YZ06) (2009.10-2011.9)

3. 含氮杂环中的多碳-氮键形成反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20672071) (2007.1-2009.12)

4. 抗丙肝病毒含氮分子库的定向多样性合成及活性研究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No. 07pj14043) (2007.10-2009.9)

5. 导向嘌呤受体P2Y的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 (2008.1-2009.12)

6. 多中心法构建含氮杂环的反应研究

上海教委发展基金 (No. 06AZ095) (2007.01-2008.12)

7. 国内外企业科技合作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

1. 过渡金属催化的惰性化学键活化反应研究

2. 多中心反应研究

3. 导向生物活性分子和功能材料的有机化学研究

[学生获奖情况]

孙彩云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 (2010年)

宋炳瑞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 (2010年)

郑晓建 上海大学光华奖学金硕士二等奖 (2010年)

邵俊 上海大学第九届英语演讲比赛暨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选拔赛优胜奖 (2010年)

赵添堃 上海大学今井嘉夫奖学金 (2010年)

郑晓建 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2010年)

孙彩云 上海大学优秀毕业生 (2009年)

翁 飞 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2009年)

孙彩云 上海大学光华奖学金硕士一等奖 (2008年)

宋炳瑞 上海大学光华奖学金硕士二等奖 (2008年)

[主要社会团体任职]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大学分会理事、副秘书长

九三学社上海大学四支社副主委。

龙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许斌,男,生于1974年3月,汉族,江西南康人,1998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农学学士学位。现任龙南县政府副县长。

1994.09—1998.0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保护专业学生

1998.08—1999.08 南康市金鸡镇人民政府干部

1999.08—2001.06 南康市委办政务秘书

2001.06—2003.03 南康市委办副科级秘书、综合科长

2003.03—2005.01 南康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2005.01—2006.07 通过“公推差选”竞争上岗任浮石乡人民政府乡长

2006.07—2010.07 南康市凤岗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10.07—2010.09 赣州市第18期离岗考察培训班学员

2010.09—2011.06 龙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11.06— 龙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龙南镇党委书记

通信行业

许斌服务营销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广州睿真国际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余年营销沉积

十余年的外资、世界五百强企业一线销售与营销管理经验,曾任民营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法国、美国、香港上市公司的华南区业务发展总监、销售部经理、高级客户经理等职位。

从事咨询培训六年,培训企业三百多家,学员近两万人。

在过去的三年中,一直专注在运营商行业的营销研究,已为全国70余家集团、省、市分公司实施200余场500多天内训,培训管理人员和政企、集团客户经理超过10000人次。

精于新产品推广

足迹遍及欧、亚、澳三大洲二十余个国家地区,对于商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阶段理解深刻;

近十年的销售职业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所服务的企业进入中国的初期或早期,国内市场空白的情况下做市场培育和新产品推广工作的。因此在新产品推广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熟悉运营商业务转型的目标行业

职业生涯是在广告,IT,服务外包和咨询四个行业度过,而这四个行业恰好是运营商转型产品开拓的三个领域。目前主要开发的标准课程体系为电信运营商行业的大客户销售。

精典标准培训课程之一大客户销售课程系列

《尖峰销售队伍孵化器》、《全业务销售管理之道》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许斌,山东建筑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教学工作

曾荣获校级教学名师、校级师德标兵等称号。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生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指导的2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曾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

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承担(第二位)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50371048、50372035)、省级项目4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中国专利山东优秀发明家提名奖。以首位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绝大多数被SCI和EI核心刊收录。现主持国家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50972084,ZR2010EM05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