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州医学院 |
释义 | 1959年4月江苏省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1960年8月经江苏省委批准学院定名为徐州医学院。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 1102.55亩。截至目前为止 ,全日制在校生5747人,其中本科生4433人 , 专科生351人,硕士生833人,成人高等教育脱产班学生 530 人。 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重点学科建设点2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中文名:徐州医学院 简称:徐医 校训:以德载医,博学创新 创办时间:1960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医药 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吴永平 所属地区:江苏徐州 主要院系:临床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公共卫生学系、护理学系等 硕士点:28个 学生人数:17000余人(2010) 学校简介徐州医学院(徐州医科大学(筹))坐落于自古以来有“五省通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地处苏、鲁、豫、皖接壤的淮海经济区、欧亚大陆桥第二个桥头堡及江苏省三大经济带之一的徐连经济带中心。其中,淮海经济区覆盖20个地级市、97个县市、面积17.8万平方公里,0.19亿人口,徐州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该院是该地区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医疗卫生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发展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59 年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196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00 年,徐州卫生学校并入徐州医学院。目前,徐州医学院是江苏省独立设置的两所医学类院校之一,也是苏北唯一一所医学类高等院校。已成为苏北地区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是该地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 2005 年 ,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1 年以来,连续 11 年名列全国医学教育(含综合性大学)排名 50 强。 学校概况学校现有 4 个校区,占地总面积 1250 亩,在校生 15000 余人;设有 12 个本科专业,近 30 个专业方向; 33 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有基础学院、临床医学系、医学技术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研究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6 个系、部(院),有3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7所附属医院,4 所临床学院,51所教学、实习医院,兼职副高以上教师160人,可用于教学的床位8000多张。直属附院三所,分别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原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原徐州铁路医院)。其中徐医附院已有105年历史,是卫生部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省医学重点学科1个,是苏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心。 1985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3 年起,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建校五十年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 30000 多名合格医学人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学校现有教职工 1044 人,其中在编专任教师 539 人,教授 53 人、副教授 174 人,博士 78 人、硕士 275 人,博士生导师 10 人 、硕士生导师 264 人。有“全国优秀教师” 5 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9 人次;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项目资助 2 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3 人;江苏省政“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 47 人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9 人次,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35 人次;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 1 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 1 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1 个。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3 人,江苏省教学名师 2 人,江苏省劳动模范 6 人,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 2 人、银奖 2 人。 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 1 个,省级重点学科 5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3 个, 9 个省临床重点专科,各级各类研究所(中心) 9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个,省品牌专业 1 个 , 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1 个,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2 个 , 省级优秀课程 8 门、优秀课程群 1 个, 1 门课程被江苏省推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省优秀教学团队 1 个,“十五”以来,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3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18 项。获卫生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3 项,新版麻醉学系列教材被确定为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实际课程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获省优秀教材 1 部,省精品教材 5 部,精品教材立项建设 4 部。 2001 年至今,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450 项,课题经费 1557.84 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38 项,重点项目 1 项。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5 项;近 3 年共发表论文 2609 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555 篇,被 SCI 、 EI 收录 147 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 7.535 。 2007 年我校有 2 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现主办《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徐州医学院学报》、《麻醉学科信息报》等学术刊物。 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美国麻省总医院、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医学院建立了经常的双向互访协作关系。在国际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5 年,学校首次招收来自于尼泊尔和印度的20 名外国留学生。 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曾被评为首家“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首批“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办学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确定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系科办学”和“苏北地区乃至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疗、科研的中心地位”的思路。1983—1998年江苏省与原煤炭部对学院实行联合办学,拓宽了办学渠道,扩大了服务面向。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起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层次。1986年率先在国内创办麻醉学本科专业;1995年、1997年分别增设医学影像学、临床药学等专业和专业方向;跨入新世纪,又相继开办了护理学、急救医学、全科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和专业方向。建校47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17369名毕业生,巩固了在苏北地区医学教育、医疗、科研的中心地位。多年来,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院系设置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学系、护理学系、基础医学部、社会科学部、研究生部、体育部、临床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2个系、(部、院),有6所附属医院。共有6个本科专业,其中麻醉学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有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二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研究会主任委员单位、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均设在学院。 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941人,其中在编专任教师456人,其他任课教师48人。教授45人、副教授150人,博士49人、硕士194人,博士生导师11人 、硕士生导师180人(其中院外兼职导师64人) 。有“全国优秀教师”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8 人次,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项目资助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江苏省政府“ 333 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人、第三层次培养人选24人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8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7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2人,江苏省劳动模范6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2人、银奖2人。姚福宝教授当选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因明教授当选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教育教学本专科生教育学院本科生教育始于1958年,建院初期,仅有医疗专业。1986年,学院率先在国内创办麻醉学本科专业;1995年,1997年分别增设医学影像学、临床药学等专业和专业方向;跨入新世纪,又相继开办了护理学、急救医学、全科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和专业方向。目前,学院有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药学、护理学、预防医学6个本科专业。 研究生教育徐州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始于1985年,现有2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至今已独立招收21届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生546人,各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142人;已授硕士学位473人,就业率100%;1993年起分别与中国医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至今已毕业并获博士学位20余人,目前在读16人。 留学生教育随着学院国际教育开展的进一步深入,到目前为止,学院已有来自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三个国家的五十一名留学生。他们也成了校园里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成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始于六十年代,于1960年4月成立徐州医学院“业余大学”,招收学员171名,后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87年恢复招生,设立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两个专业,隶属教务处管理。1999年经学院党委批准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对全校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实行统一的管理。 学术期刊徐州医学院学报 《徐州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16开,季刊,限国内发行;1986年始交邮局公开发行,仍为季刊,16开;1997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改为A4开本,仍为双月刊。学报自创刊至今,始终按照党的出版工作方针出刊,注重内涵建议,紧紧围绕提高学报质量这个中心,瞄准学院省重点学科 “ 麻醉学 ” 和 “ 生物化学 ” ,开辟专栏,全面报道学院医学科学研究状况。尤其是 “ 八五 ” 以来,留学归国和毕业回院的研究生增多,编辑部主动邀请他们为学报撰稿。编辑部提出经编委会批准实施了 “ 国家课题文稿从收稿到发表不超过三个月,省部级课题文稿从收稿到发表不超过四个月 ” 的举措,从而保证了学报文稿的质量,为学报高质量的出刊打下了基础。 学院特别注重编辑队伍建设,在历任主编的直接领导下,1988年以来,补充了5名本科生和 1 名研究生充实到编辑队伍。编辑部为高学历的编辑提供经费和时间的保证,使他们每年能够参加1 ~ 2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编辑部注重制度建设,几年来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保障学报编辑出版质量奠定了基础。随着学报事业的发展 ,从每年收稿不足二百篇到现在千余篇,原季刊改为双月刊,原64页改为96页,原16开改为A4 。1998年始与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合作联合出版医学教材与专著。在院领导和有关处室的支持下,编辑部办公面积扩大了2倍,由原来的40平方米 增加到现在的116平方米 。为解决学报的印刷问题, 在老主任牛宗祥同志的倡导下,1986年始编辑部接管了印刷厂,由于经营得法,第2年就有了利润。1988年开始学院停止学报的事业经费拔款,制定了 “ 以厂养报 ” 的政策,十几年来在历届院领导的支持下,在编辑部和印刷厂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印刷厂的产值、利税和职工工资做到逐年同步增长。 近年来,在省、市及全国举行的各种评比中连连获奖,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2004年获得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2005年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颁发的“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编辑部决心在院党政的领导下,在省科委和省新闻出版局的业务指导下继续围绕提高学报质量这个中心,狠抓编辑队伍的素质建设,加快印刷厂熟练技工的培养,争取使《徐州医学院学报》早日跻身于核心期刊行列。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 陈贵州 院长、党委副书记 吴永平 党委副书记 高嘉玺 党委常委、副院长 赵世鸿 党委常委、副院长 郑葵阳 副院长、 药学院院长 印晓星 副院长、 附属医院院长 徐开林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季红 附属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简介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于1897年,是一所已有113年历史的省属综合性医院,是苏北地区唯一的一所部颁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国内首批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江苏省骨髓移植定点医院。医院服务辐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近20个地市、110个县1亿多人口,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等功能任务,在疑难、危重病人诊疗和抢救方面享有较高的声誉,是江苏省和徐州市医疗工作的对外“窗口”,在《江苏省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被确定为江苏省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33443平方米,建筑面积71227平方米,固定资产4.1亿元,实际开放床位数1000张,年门诊量达80多万人次,出院病人数2.5万人次,业务收入3亿元。现有职工1368人(包括医学院编制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23人,临床医师399人,护理人员536人,博士27人,硕士146人,教授23人,副教授88人,讲师164人,主任医师80人,副主任医师110人。10万元以上的医疗仪器设备有全身伽玛刀、头部伽玛刀、16层螺旋CT、磁共振、INNOVA4100平板D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准分子激光视力矫正系统等182台(件)。设有一级临床科室18个,二级临床科室33个,设有医技科室8个,病区24个,设有骨髓移植中心、血液净化中心、急救中心、泌尿碎石中心、整形激光美容和激光近视治疗等6个中心和麻醉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神经疾病研究所3个研究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麻醉科),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内科、外科),省政府重点实验室1个(麻醉),省135重点学科1个(麻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麻醉科、血液科、心内科、介入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皮肤性病科、医学影像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7个(麻醉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介入放射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皮肤性病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普外科、心胸外科、儿科、内分泌科、耳鼻咽喉科、超声医学专业、CT、MR专业、产前诊断专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省135工程重点人才等省级优秀人才8人,市级医学重点人才9人。徐医附院已有博士生培养点1个,硕士生授予点17个,目前学院已成为具有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同时,也是省卫生厅临床医师进修培训基地。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前身是徐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59年成为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的附属医院。1960年改名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始临床教学工作。徐州医学院临床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其前身是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系教学办公室。临床学院与徐医附院在体制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徐医附院党委石信峰书记任临床学院党委书记,刘彦群院长任临床学院院长,尹忠诚副院长任临床学院副院长。 临床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和2个设备齐全的教学实验中心,包括外科学与外总、内科学与诊断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精神病学、传染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中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教研室,和诊断学、基本外科教学实验中心。 近3年来,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8项,市厅级成果27项。厅级新技术引进奖22项,市级新技术引进奖31项。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12项,市厅级课题4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项,制作完成并由人民卫生出版出版发行多媒体视听教材2部,获全国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1项,省级优秀课程群1个(医学影像学课程群),诊断学教学实验中心2005年批准成为“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总数746篇。 第二附属医院简介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1972年建院,前身为徐州矿务局第三医院。1982年成为徐州医学院及唐山煤矿医学院的教学医院,1989年成为淮南医学院的教学医院,1991年,为加强医疗技术队伍建设,促进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推进医疗、科研工作的开展,与徐州医学院联合办院,同年经江苏省教委及卫生厅批准,成为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院设有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江苏省煤矿创伤急救研究所、徐州市糖尿病防治研究所、徐州矿务集团职业病防治医院、徐州矿务集团急救中心等医疗科研机构。2004年底又增设了徐州淮海肿瘤医院及国家矿山医疗救护徐州分中心。医院现开放病床800余张,现有在册职工976人,其中高级职称146人,中级职称386人,硕士研究生75人,博士研究生5人;医院本部占地面积67.8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14张,临床科室和医技部门配套齐全。截止2004年7月末,医院帐面总资产1.37亿,净资产8008万元。17层综合病房大楼今年将投入使用。拥有菲利浦1.5TMRI、美国GE多排螺旋CT、日本阿克松彩超、1000毫安多功能X光机、C型臂X光机、医用直线加速器、X刀、全球第一台头体合一的伽玛刀、超声聚焦刀、红外线热疗太空舱、钴60、后装治疗机、德国产CRY06超低温刀、钼靶机、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眼底荧光造影仪、Olympus电子胃、肠镜、纤维支气管镜、全套德国WOLF内镜系统、心肺机、血液透析机、日本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高压氧舱等设备650多台(件)。拥有美国福特原装救护车1辆、国产救护车4辆,CCU、ICU室设备齐全。 在科研方面,医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几年,医院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新技术引进奖12项,市级科研成果奖22项,局级科研成果奖43项,省级科研课题6项,每年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30篇左右。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神经内科荣良群主任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省二等奖)、《CT定位锥孔抽血尿激酶溶解血凝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获煤炭部三等奖、省二等奖)、心内科武维恒主任的《右心室起博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省三等奖),肿瘤研究所李丹琼等“鼻咽癌耳前野成角照射对脑干功能影响的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凌等“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宫颈癌的疗效和并发症”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张旭光的“褡裢式X线防护屏”及张旭光、刘伟的“肝动脉留置球囊导管”均获得国家专利。另外,肿瘤研究所还承担了省卫生厅及省教委科研课题三项,即:巢式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微量转移肝癌细胞方法的建立及应用、IL-6免疫辐射保护及肿瘤增敏效应机理的研究、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导单链抗体构建表达的实验研究。此外,还分别承担市级科研课题5项、院级科研课题6项。尘肺科汪鲜医师等研制的XMZ智能胸部X线自动摄片机获煤炭部三等奖及二项国内发明专利。芦来增、陆仲高等研制的MCJ型煤机降尘装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陆仲高、武少春等开展的《徐州地区煤工尘肺患者合并肺癌的发病调查研究》获徐州市科技情报三等奖。 医院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创伤急救及糖尿病防治等为主要特色,其中肿瘤学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学科为徐州市重点学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尘肺科为徐州市重点专科。目前,已开展的主要医疗技术或手术:心脏移植、冠脉搭桥术、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肾移植、胎脑颅内移植、颅内肿瘤切除、肝叶切除、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卵巢肿瘤摘除术、颈椎椎体部分切除术、髋、膝关节植换术、脊柱畸形矫形术,微创抽血治疗脑出血、内镜下乳头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肿瘤的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热疗、冷冻治疗等,白血病的放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眼底造影及激光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等。每年引进或开展40余项新技术、新手术、新疗法。近年来先后与英国索雷霍皇家医院合作成立科灵关节中心,正在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成立关节中心,与北京阜外医院合作成立了心脏病中心,与上海华山医院合作成立功能神经外科。医院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了病人选医生,中层干部、护士长竞聘上岗,职称评聘分开,分配制度改革,护理星级服务,医患沟通制等管理措施,于2002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作为徐州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学院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一直承担医学院临床课的教学任务,其中包括医疗系及影像系本科班,高级护理大专班的诊断学以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耳鼻喉科、肿瘤科等临床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此外,还承担了徐州医学院专升本的成人教育班的教学工作,以及徐州医学院、淮南矿院医学分院、卫校实习生的实习以及基层医院进修生的带教任务。通过教学工作,既显著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又促进了临床工作的规范化和正规化。医院现有专兼教师138人,设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眼耳鼻咽喉科学、影像诊断学、护理学等八个教研室。 第三附属医院简介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简称徐医附三院)成立于2005年12月28日 。其前身为徐州铁路医院,已具有90余年历史。根据 “十一五”规划,徐医附三院将建成一所具有2000张床位规模、全新的、现代化的、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徐医附三院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学博士、硕士16位,教授、副教授24位,正、副主任医师80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位,江苏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1 位。近期投资3000余万元购置16排螺旋 CT 、 1.5T核磁共振、 DSA 、美国科医人60W钬激光治疗仪、瑞士EMS 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美国强生数码超声刀、美国电化学免疫发光仪等一大批国际一流的医疗设备。新建成的徐州市首家现代化内镜中心独家引进胶囊内镜检查系统、电子超细胃镜、电子放大肠镜、治疗型电子十二指肠镜、电子高清晰胃镜和新电子高清晰支气管镜、德国 ERBE 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仪、迈尔集成清洗消毒设备等。新组建的脑血管病诊疗中心、泌尿疾病诊疗中心、消化疾病诊疗中心、皮肤性病诊疗中心、内镜中心和健康体检中心,聚集了一批具有教授职称、博士学位、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形成了专科优势和特色。 附属淮安医院简介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又名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淮安市仁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它于1892年由美国南方长老会创办,定名为“淮阴仁慈医院”,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鼎盛时期,全国解放后迁到现在的地址,并更名为“清江市人民医院”,1983年4月改名为“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2001年2月又因“淮阴市”改名“淮安市”而改名为“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0年10月成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它还是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大学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现有核定床位700张,设立41个临床专业科室和医技科室、23个病区和ICU、CCU、RICU病房,其中普外科、心脏科、呼吸科、消化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全院拥有螺旋CT、直线加速器、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多导睡眠监护仪、流式细胞仪等50万元以上大型诊疗设备30余台,年门诊量30万人次,出院病人两万余人次,年总收入1.5亿元。学院连续13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医院,2001—2003年,医院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2004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全院设有内、外、妇、儿等13个教研室,其中内科教研室根据二级专科又分设9个教研组、外科教研室分设7个教研组。共有教职工98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52人,中级职称361人,硕士毕业22人,博士后1人。学院每年承担徐州医学院约100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临床理论教学以及20余名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还设有徐州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3个(分别为老年病学、内分泌学、普外科学),今年起已正式开始招生。教学工作中各任课老师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在学术刊物发表教学论文3篇,2004年有一项教学科研工作“临床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获徐州医学院教学科研三等奖。 附属连云港医院简介附属连云港市医院已有54年的历史,现为徐淮东部地区规模最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同时为徐州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大学、蚌埠医学院及江苏省职工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医院先后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十佳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荣获江苏省“十佳医院”殊荣,先后两次名列全省行风检查第一名。2002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试点单位。1999年获全省卫生系统唯一的国家“863”计划高科技子课题项目一项;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医院以现代化医院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保了持续健康地发展。目前,以心脏、肿瘤、神经、急救创伤为支柱的四大战略性学科已初步形成,并将逐步成为立足苏北、辐射鲁南、跨地区、有影响的一流学科。医院先后与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等建立密切协作关系,并与韩国合作成立中韩整形美容中心,与日本大阪厚生年金病院成立友好协作中心,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达到了“三赢”目的。 医院建筑面积七万平方米,辐射人口七百余万,开放床位950张。现有职工1210人,其中高级职称228人。年均门急诊量60余万人次,年均出院病人2万人次,2004年实现业务收入2.42亿元。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万元以上诊疗设备300余台(件)。医院专科力量雄厚,技术优势明显。神经外科为省级重点专科,有十二个市级重点专科,九个专业中心,博士、硕士学位4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人,享受连云港市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被省卫生厅确定为“135工程”重点人才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人,担任省级专业学术委员以上职务的专家40余人。近几年来相继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60余项。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60余项。神经外科、骨科为徐医的硕士生培养点,医院还承担徐州医学院大三、大四理论课教学任务及200余人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培养了大批合格医学人才。 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简介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暨徐州市红十字医院、徐州市眼科医院、徐州医学院眼科教学医院,是国家级爱婴医院,也是江苏省临床医师进修基地和白内障手术复明基地,国际“微笑列车”定点唇腭裂手术医院、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徐州市脑血管病研究所和徐州市不孕不育研究所皆设于本院。 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成立于1935年,当时是美国人开设的教会医院,至今已有70余年的悠久历史。1962年学院就承担了第一届徐州医学院学生实习,1984年5月,学院与徐州医学院正式签署教学协作关系协议书。1994年10月学院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卫生部联合授予国家级爱婴医院。1995年10月通过国家三级医院标准评审,被授予三级乙等医院。1997年10月经省卫生厅、省教委评审认定为合格的教学医院,2003年10月正式挂牌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本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承担着本市和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主要的医疗及抢救任务。医院2004年门诊量近488875人次,出院病人15172人次;床位使用率95.5%,实现总收入1.6亿元。 医院座落在徐州市中心,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医院固定资产12825万元,编制床位615张,拥有1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重点学科和8个市级重点专科;在职职工106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96名,享有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3名;研究生129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名、徐州市优秀专家4名、徐州市拔尖人才7名。全院20个病区,24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3个研究室,10个教研室,拥有磁共振、美国16层超级螺旋CT、美国大型数字减影仪、德国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VV7心脏彩超、电子胃肠镜、电切镜、碎石机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近年来,医院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坚持“科技兴院”和“人性化服务”的发展战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眼科是江苏省重点专科,眼科、神经内科、口腔科、骨科是市重点学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耳鼻喉科、消化科、血液科、儿科、医学整形美容科是市重点专科。许多诊疗技术在徐海地区形成明显优势,开展的神经系统遗传病MACHDO-JOSEPH病的临床病理电生理及基因学研究、心脏移植、肺移植、肾脏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双膝关节置换术、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角膜移植、双腕断肢再植、血液净化、LASIK手术等诊疗手段已跨入尖端医疗领域。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江苏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和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5项;近3年来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65篇,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91篇。 在教学工作方面,学院以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医学人文精神、能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解决临床医学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立健全了以院长、分管院长、科教科、十个学科教研室为一体的教学网络,配备了有兼职副教授65名,讲师46名的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队伍,充分重视教学质量、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制作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建立和引进开课前准入制、教学试讲制度和竞争奖励制度,开展教学评估,把教学与科室及个人的年终考核、职务晋升评审挂钩,把教学纳入科室基础管理考核内容,教育与医疗、科研予以同样奖励。为培养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学院采取各种方式提高授课水平,各教研室相互进行教学观摩,优秀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演示,举办教育方法和演讲艺术讲座,强化技能训练,由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开展教学查房,并在有条件的科室举办英语查房,采取积极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英语水平。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完善和健全了教学楼的配备和更新。在实习生教育方面,学院制定了一整套由:进岗前准备(包括轮转表、实习讲座及教学查房计划、岗前培训)、进岗后安排(包括入科教育、专人带教、讲座及教学查房安排、出科考核)等严密的培训制度,并在带教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给予充分关怀与相互沟通,使学院历届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校区设置现有: 1.徐州医学院主校区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2.徐州医学院西校区(老校区)位于徐州市淮海西路84号 。 3.徐州医学院东校区位于徐州市铜山县大庙镇上山村。 4.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民办二级学院)位于徐州市西郊韩山。 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简介: 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于2002年3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属徐州医学院的二级学院。华方学院校园独立,位于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南面云龙湖,北依韩山,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宜人,是求学和深造的理想场所。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实验设备完善。学院以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依托徐州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雄厚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由徐州医学院统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校政策: 学院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富有特色。注重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尊重学生个性,发挥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加强班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探索符合学生特点、家长欢迎的新思路、新方法。 学生入学取得学籍后,按照国家政策,享受普通高等在校生同等待遇。毕业生由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徐州医学院颁发学位证书。 发展壮大: 2005年,学院开设了麻醉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心电与超声医学专业方向)、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临床医学(临床药学专业方向)、药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微创医学专业方向)、护理学9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录取新生700多名。目前,学院在校生1600多人。 学生入学取得学籍后,按照国家政策,享受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同等待遇。2005年招收学生毕业时由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徐州医学院颁发学位证书。 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4人一间宿舍,宿舍装有空调、电话,配有卫生间、洗浴等设施。 华方学院校园独立,位于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南面云龙湖,北依韩山,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宜人,是求学和深造的理想场所。 地 址: 江苏省徐州市西郊韩山 徐州医学院韩山校区 邮 编: 221006 交 通: 徐州火车站(汽车总站)乘68路公交车可直至华方学院(徐州医学院韩山校区), 112室 市内转乘34路公交车可直达。 取得荣誉建院以来,已为国家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等各类专门人才万余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现活跃在徐州、淮、盐、连、宿地区的医疗、科研和卫生管理骨干的80%为该院毕业生。该院自1985年开始相继15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已毕业的195名硕士研究生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工作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仅麻醉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的97名研究生中,有36人攻读博士学位、19人出国深造、25人担任教研室、研究室或临床科室负责人、9人走上医院或部系领导岗位。近3年来,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131篇,其中在国外或英文期刊发表19篇,8篇被SCI收录。2002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经省教育评估院全部被评为“良好”以上等次。近3年毕业硕士生报考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率为100%。由于该院历来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在省内外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历年报考该院本科生、研究生的考生爆满。2002年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661人,比去年增加55.2%,其中麻醉学专业报考人数为录取数的7.8倍。 学院目前承担各项科研课题2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研究项目115项,科研经费1600万元,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九五”以来,学院出版学术专著及主编教材60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70篇,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学院教学设施齐全,用于教学科研的大型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近30万册,中外文期刊1320种。基本联通Internet。学院现编辑出版《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徐州医学院学报》、《实用心电学杂志》、《中国卫生审计杂志》、《麻醉学科信息报》、《苏北城镇医学》及《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等刊物。 近20年来,该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临床学科方面,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率先创建麻醉学专业。经过16年努力,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麻醉学教育体系,从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该院承担的“有中国特色的麻醉学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重大课题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该院是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单位。麻醉学科先后被命名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医学重点专科,担负着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的重任,已成为全国麻醉学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2000年徐州医学院被卫生部指定为“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血液内科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传染科发现了一个新的丙型肝炎病毒缺失突变株及一个移码突变株,已被美国基因库注册;介入放射科在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神经外科成功地克隆了低氧诱导因子,为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泌尿外科几年来先后成功地进行了亲属供体肾移植、多次肾移植、高龄肾移植及儿童肾移植等各种类型手术,成功率达100%,一年存活率在90%以上;心胸外科成功地完成了数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并开展了不停跳心脏冠脉旁路移植术,几年来该科所完成的心血管手术例数在省内领先;普外科成功地完成了多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在淮海经济区居领先水平。 在基础医学方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是省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先后承担近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数十项省级科研课题,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从1996年开始相继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大连医科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生物遗传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家族性亨廷顿氏舞蹈症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先后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学院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先后与中科院、知名的医科大学及其附院建立了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等密切联系,联合培养了15名博士生。麻醉重点实验室每年接收访问学者5名,并且已与国外研究方向相同的实验室(诸如麻省总医院、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建立了双向互访关系。每年主办多次学术会议,从而扩大了对外交流,提高了该院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科研成果2002年至今,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88项,课题经费611.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6项,重点项目1项。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市科技进步奖45项,省新技术引进奖2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95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447篇,SCI、EI收录81篇。现主办《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原《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徐州医学院学报》、 《麻醉学科信息报》等学术刊物。 校风校纪学院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育人环境,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学院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首家校风建设优秀单位、首批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文明学校”称号。 合作交流国际交流 学校一贯注重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使学院的办学与世界接轨,学术交流与国际同步。近年来,学校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德克萨斯州帕克医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维也纳医科大学等国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学术交流关系。学校每年都派送教师赴国外学习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又接收了一批又一批国外学者的来访,在多个学科进行学术交流,并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扩大了学校对外交流的渠道和影响。 国际合作合作交流的学校与机构 序号 国别 机构或学校名称 主要合作交流内容 1 美国 哈佛大学医学院 2 麻省总医院 学术交流,互访 3 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 合作科研,人员交流, 互访 4 德克萨斯帕克医学院 学术交流, 互访 5 纽约州立大学医学研究中心 人员交流,学术交流,互访 6 爱荷华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Iowa Carver College of Medicine 学术交流 7 奥地利 维也纳医科大学 学术交流,人员交流,互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