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仲佳
释义

徐仲佳

1971年出生,山东青岛人,文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先习医后从文,从1998年到2004年先后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暨南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已在《新文学史料》、《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08年入选第二批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讲授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新文学运动史》、《20世纪性爱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中国爱情小说欣赏》等必修、选修和公选课程。

获奖情况

著作《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获海南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著作《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获海南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系列论文《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现象研究》获海南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海南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十佳,2005年12月

学术成就

专著

《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初版,2006年5月重印。

论文

2000年

《小二黑结婚》的悲剧意蕴,《石油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001年

形式:启蒙的意义,《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0年代性爱小说的历史考察,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发表时间:2001年4月

2002年

张资平著译目录,《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4期

性爱的现代性与文明的再造——茅盾早期性爱思想浅探,《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拨开历史的迷雾——近年来张资平研究评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

理性的消隐——当下爱情小说的后现代状况,《鸭绿江》,2002年 第10期

2003年

郁达夫、张资平性爱观差异论,《齐鲁学刊》,2003年第4期

无爱时代的困惑与思考——关于盛可以的写作,《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他引5次)

前先锋文学主将先锋不再?——关于马原、残雪的对话,《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13日第七版(合作)

回到历史现场,《中华读书报》,2003年12月17日第10版

理性的消隐——当下爱情小说的后现代状况,《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回到现象本身,立足理性重构——张光芒启蒙思潮研究述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

2004年

新道德的描摹与建构——张资平性爱小说新论,《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道德形而上主义:形式与原则之争——近来启蒙论争的两个焦点,《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权力与性——《玉米》解读的一种可能,《名作欣赏》2004年第7期

道德形而上主义?!——一场关于启蒙研究的深入论争,《中华读书报》 2004年2月4日第9版

注:此文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3期、《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转载

“奸杀”·怨恨·孩子的眼睛——电影《五月八月》的叙事与大众接受,《连云港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启蒙,《黄河》2004年第1期(合作)

2005年

欲望与理性悖论的调适——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革命+恋爱”思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性爱思潮与现代中国启蒙的崛起,《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中国都市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性爱观念与市民形象的塑造,《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5期

性爱中的女性:20年代男性小说家的物化想象,《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

论王蒙杂文的雅与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浅谈爱情小说欣赏在大学生性教育中的作用,《新教育》2005年第12期

2006年

论中国小说现代性流变与性爱问题的关系,《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无爱时代的精神流浪者——鲁敏论,《小说评论》2006年第5期

论《新青年》“贞操问题讨论”的现代性意义,《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3-37

孤独与忧伤: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论须一瓜写作的深度,《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第3期45-46

对反叛的宽容——论王蒙眼中的大众文化,《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69-72

探寻张恨水小说的现代性意义——评温奉桥著《现代性视野下的张恨水小说》,《文艺报》2006年7月29日第三版

审丑的意义——评王洪岳著《审美的悖反》,《华夏文坛》2006年第2期51-53

性:先锋与通俗的纽结点——论余华的转向兼及《兄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三个层次,《杏坛教思录》(教研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6

2007年

解放的力量——论新时期前期小说中的爱情,《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

直面启蒙的伦理陷阱,《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1期

思想史的文学写法,《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008年

革命时代自我定义权的丧失与女性主义写作的溃败,《南京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王蒙“季节”小说的性权力文化逻辑,《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

刘心武论——爱情、性描写的变迁,《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

《啼笑因缘》的道德叙事,《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009年

论前期创造社文学观的文化生成,《名作欣赏》2009年第2期

挪拉的出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个人的发见”——论现代性爱思潮与20年代小说现代转型之关系,《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课程教学的两点浅见,《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01期

情与性:五四文学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03期

思想革命的利器——论周作人的性爱思想,《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 第05期

他者及其性政治叙事策略——论郁达夫的女性书写,《文学评论》,2009年 第05期

现代性爱思潮徐仲佳,《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 第06期

2010文化工业兴起与精英文化的溃败——以《废都》为例,《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发表时间:2010-11-27

周作人现代性爱思想探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发表时间:2010-09-21

性描写的意义:从新时期到世纪末,《文艺争鸣》2010年 第19期

探幽发微 条分缕析——评朱寿桐先生新著《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影迹》,《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05期

2011

中国现代文学人性系统的修补者——论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齐鲁学刊》,2011年 第02期

浅论王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以《庄子的享受》为中心,《文艺争鸣》,2011年 第11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0: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