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志远
释义

徐志远-1.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二级作曲。男,汉族,安徽太和人。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创作部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事,安徽戏曲音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安徽省作曲家协会常务理事。2.徐志远(1923~1946) 出生于山东省贫困农民家庭。1945年日本投降后,徐志远随中共挺进东北的队伍,到达庄河县。同年9月,庄河县民主政府建立,他担任小孤山区区长。后牺牲殉国。

1.革命烈士

人物简介

徐志远(1923~1946) 出生于山东省贫困农民家庭。1945年日本投降后,徐志远随中共挺进东北的队伍,到达庄河县。同年9月,庄河县民主政府建立,他担任小孤山区区长。

人物生平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向辽南进犯。中共庄河县委决定调他到大郑区担任区长,组建大郑区游击队,以形成庄河北部和南部两片游击区,开展游击斗争,打击敌人。10月下旬,国民党乡政权刚建立,他就带领游击队将大郑屯、财主房两处原日伪警察署、所和村公所的房屋全部烧光,又将区内电话线杆锯倒,拽走电线,使敌人通讯中断。他通过侦察,摸清了敌人的巡逻规律,率领十几名精悍的游击队员,组成奔袭小组隐蔽在大郑屯东、刘店东大坡两侧丛林中,伺机伏击敌军从庄河到城子坦的大型吉普车。在他的带领下,游击队经常与敌周旋,袭击敌人,坚决镇压反把倒算分子,阻拦敌军通行,干扰敌军通讯,张贴标语,动员人民与敌战斗,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1946年11月6日夜间,徐志远患病,住在李山咀屯中医李天庆家里,一面就医,一面指挥与敌斗争。次日晨5时许,哨兵报告发现大批国民党军队,正从河西出发向李山咀行进。他和于万洋带领游击队迅速隐于山林中,远远尾随敌人,准备必要时在敌后打枪,迷惑敌人。10时许,游击队正在吃饭,放哨队员发现几个国民党军尖兵就要进屯,便急跑回喊:“敌人进屯了,快撤!”另一队员王森林去换岗,见敌尖兵已进屯北头,立即开枪报警。敌人也开枪回击。后面大队国民党军队听前面打响,立即抢占山岗,架起机枪向屯内扫射。

情况万分紧急,徐志远命令同志们马上向东南沟冲出去,他和李明义、吕秀生抢占东山,掩护同志们突围。他们刚跑到半山坡,就被敌人发现了,火力一下子集中到他们周围。

这时背阴屯和东山咀的庄河游击队听到枪声,迅速抢占东山咀后山与敌交火,王绍凤在敌军后面也向敌打起了枪。敌人听到北、东、南都响起了枪声,以为被包围了,立即混乱起来。由于游击队人少火力弱,敌人很快清醒过来,集中火力向东山扫射,并开炮轰击。

英勇牺牲

此时,大部分同志已冲出敌人的包围,徐志远却不幸中弹,腿负重伤,身边的两个队员中弹牺牲。郝振富等二人冒着敌人的炮火,爬到他的身边,要强架他冲出去。他把手枪甩给郝振富,握着一颗手榴弹,喊道:“不要管我,快撤,这是命令!”他们刚把他架起,也被敌人炮火击中身负重伤。徐志远怒火满腔,口衔着拉出线的手榴弹,拖着被打折的双腿,用双肘向敌军爬去,准备同敌人同归于尽。终因失血过多,只爬出十几步远就牺牲了,时年23岁。

2.黄梅戏作曲与研究家

人物简介

徐志远(1955— )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二级作曲。男,汉族,安徽太和人。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创作部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事,安徽戏曲音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安徽省作曲家协会常务理事。他作曲的黄梅戏舞台戏《红楼梦》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本人获文华音乐创作单项奖,安徽省人民政府贡献奖并获银质章一枚。黄梅戏电影《徽商情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电影“华表奖”。黄梅戏电视剧《貂蝉》获广电部“飞天奖”。黄梅戏小型器乐组曲《黄梅情调》获上海第五届国际音乐节“听众喜爱的十套节目”奖。黄梅歌舞《四季美人》获中央电视台’95MTV大赛铜奖,上海戏曲MTV大赛银奖。另作曲的有黄梅戏电影《母老虎上轿》,电视剧《赊官》、《狐女婴宁》(合作)、《劈棺惊梦》,广播剧《桃花扇》、《凤灵》,黄梅歌舞《一曲梅梅祭英雄》、《生旦净末丑》、《黄梅谣》等。在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中任责任编辑,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小组颁发的编撰成果一等奖。

生平经历

徐志远生于岳西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父亲是中学校长。

少时生活在闭塞的山区,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中学时开始自己摆弄一些乐器,如二胡、口琴、笛子等,慢慢也摸到了一些音乐的窍门。“我当时喜欢做竹笛,下放时还喜欢抓蛇,抓住后把蛇皮剥下来蒙胡琴。”“文革”期间各地都在演“样板戏”,岳西剧团因此要扩大招生,“我几乎是被他们抓来的。”当时徐志远学习成绩很好,一心想着考大学,家里也反对他从艺。虽然不是自己的选择,徐志远最终还是“歪打误撞”地进入了剧团,成了一名鼓手。

为了团里表演的需要,渐渐地,他开始尝试作曲,没想到写出来的唱段和歌曲很受演员们的欢迎,这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21岁,他就可以写出小戏,作曲、配器、指挥都能独立完成。恢复高考后,徐志远考大学的想法又开始萌动了。1981年,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进修班招生,竞争非常激烈,华东地区只有8个名额。徐志远通过了层层考试,作为安徽唯一被录取的学生进入了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提琴家何占豪(该人乃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梁山伯跟祝英台)作者)、刘如曾教授等。“上海音乐学院的学习氛围特别好,我当时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不是为自己,而是想把中国音乐搞好。”毕业后,徐志远放弃了留校机会,回到岳西,走上专业黄梅戏作曲的道路。

1991年推出的黄梅戏舞台剧《红楼梦》,是徐志远参与创作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当时在为《红楼梦》作曲时,徐志远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让其有时代感,与时俱进”。在音乐上,他吸收了一些电声音乐,还吸收了一些淮剧的元素,把宝玉在黛玉棺材前的心理活动层层揭示出来。他说:“在这里,突然的张弛和突然的停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是用‘形散神不散’的原则来打造的。”这部戏剧在音乐创作上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徐志远也因此获得“文化部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而1998年创作并引起轰动的《秋千架》,更加证明了徐志远有着把其他音乐元素融入黄梅戏中的超强实力。他充分发挥黄梅戏的抒情特点,并借鉴西洋歌剧和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艺术特色,努力为当代戏曲注入娱乐、喜剧性。《秋千架》成了中国地方戏与音乐剧结合的一个“试验”,徐志远成了戏剧作曲界“前卫”的代表,并被看作是“很好的叛徒,很好的继承者”。

主要成就

徐志远在进行戏剧创作的同时还进行学术研究。他的主要论著、论文、编著有:《黄梅戏通论》音乐章节、《试论程长庚对京剧音乐的贡献——兼及皮黄腔在安徽的合流》、《黄梅戏角色的音色造型》等,并担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的责任编辑、岳西高腔分支主编。“黄梅文化是吴楚文化、质朴文化、青春文化、通俗文化。经典是黄梅戏宝贵的财富,但是要想发展就不能仅仅依赖于经典剧目。现在是一个多元的时代,艺术需要有个性、有地方性,要有更多的尝试,更多的跋涉。现在我们的民族艺术遇到了空前的压力,我真切地感觉到年轻人对戏曲艺术的轻视和远离。我们如何与年轻人对话?不能光满足于戏曲艺术的老腔老调,而是要创新。作曲家应该根据剧本、根据观众的需要去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常变常新。”

主要戏曲音乐作品

其主要戏曲音乐作品:黄梅戏舞台剧《红楼梦》、《秋千架》、《风雨丽人行》、《孔雀东南飞》等;黄梅戏影片《徽商情缘》、《母老虎上轿》;黄梅戏电视剧《貂蝉》、《朝霞满天》、《平湖秋月》、《诗仙李白》;黄梅歌舞《四季美人》、《美江南》;儿童剧《男子汉行动》。

曾获单项奖

文化部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中国文联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创作奖、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上海年会论文奖、安徽省第二届社科成果论文奖。集体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次)、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国家广电总局华表奖、飞天奖。

3.企业家

人物简介

徐志远:1966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

任职简历

历任无锡供销大厦经管部团支部书记、无锡市外经委科员、江苏省服装进出口公司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财会部科员、江苏省服装进出口公司佳美特酒店副经理、江苏舜天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舜天大酒楼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舜天国际集团国内贸易公司总经理、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审计部副总经理、江苏舜天国际集团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上证代码:600287)董事长;兼任该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舜天国际集团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