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双成 |
释义 | 人物概述满文研究专家——安双成 63岁的安双成先生是一位锡伯族学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员,《满汉大词典》和《汉满大辞典》的主编。 众所周知,满学是近年来国内外人文科学中正在兴起的一门国际性的学科。美、英、法、俄、德、荷、意、日、韩等很多国家的学者都在研究满学,国内也有相当多的满学研究者。在满学研究中,满文具有特殊的地位。面对卷帙浩繁的满文档案资料,如中央民族大学已故语言学专家马学良教授所说,“长期以来,我国满文专业工作者仍使用清代所编的《清文总汇》、《清文鉴》等旧辞书,远不能满足需要。”就在这时,安双成先生历时二十年编著的《满汉大词典》问世了。正如清史界泰斗王钟翰先生所言,这部洋洋大观的《满汉大词典》“是满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学术成果,可以说,它填补了大型满汉辞书的空白”。安双成先生自幼生长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他是怎样成长为一位满文大家的呢?这要从锡伯族的历史说起。三百多年前,即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四月十八日,锡伯族奉命从东北沈阳出发,路经千辛万苦,涉水跋山,来到荒无人烟的西北边陲新疆伊犁地区,驻守伊犁河南岸,用生命和献血保卫了祖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浇灌了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锡伯族使用的是满语满文。随着清王朝的结束,满语满文在全国绝大部分地方都停止了使用。而远在新疆的察布查尔却并未受到影响。锡伯族把满语文从东北带到新疆,世代相传,保留至今。察布查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活的满语的故乡。1947年新疆“伊犁锡索协会”将锡伯族所用满文中的个别字母进行了改革,之后将改革后的满文称之为锡伯文。 学术成就安先生从小习学当时锡伯族孩子的必修课满文。满文就是安先生的母语文字。由于满文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急遽地濒于消亡,1961年,中央民族大学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开办了专门培养具有高等学识水平的满文专业班,学制5年。安双成考入该大学原民语系满文班,攻读满文专业。毕业后他一直从事清代满文档案的整理、翻译、研究。在三十多年的满文专业工作中,他前后参加翻译、编辑、出版了《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清代郑成功家族满文档案译编》、《清初西洋传教士满文档案选编》等多部档案史料书;在国内外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二十多篇有关清史研究、满语文、翻译等方面的文章或论文;在北京满文书院等地进行了近二十年的满文教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参与编写了《满文讲义》、《满文简要语法》,并录制了《满文教学录像》等对抢救满文至关重要的工作。 在做学问的同时,安双成对满文书法艺术情有独钟。由于专业的原因,故宫博物院、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单位都曾经请他书写过满文匾额。他由此研究了满文书法的历史,特别对满文书法32体篆字进行了潜心钻研。他从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五种篆体,按照满文十二字头音节顺序编写而成,并在每一音节下面都写了满文的字头、字中、字尾的写法例词,出版了《满文美术字》一书。该书对研习满文书法者更快地掌握满文篆书的规律是一部十分有效的参考书。安先生的书法作品异彩纷呈,既有以两三个、三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表现豪迈情怀与处世哲学的作品,也有耗时十来天写就的长篇篆字作品。在作品选书内容方面,他是不拘一格的,兴之所致,信手拈来,出手就是一幅十分大气的作品。而长篇篆字,那就需要严谨了。他一般选择一些有较高价值和知名度的诗歌作品,有毛泽东的诗词,也有清代帝王诗人乾隆的著名诗篇,还有一些古籍中的名句。满文书法与汉字书法有所不同。一是由左至右,二是满字呈长条状,根据每个字的长短要事先做好设计。他的一幅取材于乾隆《咏旧忠贤枪诗》的作品,以整幅宣纸创作,设计合理,间距规整,笔画粗细匀称、显得十分清秀雅致,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是满文篆字书法中的上上之作。从他的作品中,人们既能感受到他继承锡伯族祖先豪爽达观的一面,又能品味他作为学者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在他的生活中,做学问的踏实、勤奋与从事艺术创作的冲动、狂放轮番占据他的精神世界。他说,做什么都要做好,对祖国、对后人负责。他书法作品经常使用的一枚闲章“敢对江河照胆”正是他为人的写照。在他最近一次选送作品参加满文书法艺术展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安双成先生主编的另一部巨著《汉满大辞典》已于2006年10月问世,届时将与他的《满汉大词典》珠联璧合,为我国满学研究增添更新的活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