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友渔 |
释义 | 徐友渔,男,1947年生于四川成都,1977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为杜任之、洪谦(维也纳学派领导人石里克的学生)。获硕士学位后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1986—8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指导教师为当代语言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达梅特。徐友渔在本学科研究处于前沿地位,其著作《“哥白尼式”的革命》在1995年获金岳霖学术奖,与人合著的《语言与哲学》在国内和海外均获得较高评价。 中文名:徐友渔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47年 毕业院校:四川师范大学 生平经历徐友渔出版有《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维特根斯坦文集第6卷:《论数学的基础》。 1995年其研究发生了明显转移,他开始就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喧嚣的作用发言,并写出一系列关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学术性论著,并于1999年出版专著《形形色色的造反》。他是中国学术界对给现代思潮在中国的负面作用发出最早、最有力抨击的人之一。 1997年他开始梳理90年代中国的各种社会思潮,并主张对自由主义的研究应大大加强。在中国知识分子出现思想分化和对立,在关于中国目前的社会性质、主要问题,以及有关市场经济、社会公正等问题方面出现分歧和争论时,他积极地投入论战。在启蒙和理性遭到质疑时,他毫无含糊地表明捍卫的立场。 新自由主义学派由于徐友渔的观点偏向于新自由主义学派, 近年来遭受到不少学者的批评. 工作领域及经历徐友渔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学术领域对分析哲学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地位。1994年出版的著作《“哥白尼式”的革命》于1995年获“金岳霖学术奖”;1996主持完成并与陈嘉映、周国平等合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与哲学》在当代汉语语言哲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1999年于香港出版的《形形色色的造反》被称为是研究红卫兵问题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1]。 作为亲历大陆社会风云并于恢复高考后首批进入学术的知识分子,他同同辈学人一样,对时代有着深刻的体会,对传统有着深入的反思。在学术有所积累和造诣后,徐友渔致力于将分析哲学之逻辑与经验(实证)的方法和精神融入中国当代现实,并在学术上开始关心社会、政治与民生问题。1995年后其兴趣发生了明显转移,学术重心转向对当代英美政治哲学的研究,迄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开始就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大革命、文化传统主义、宪政、共和等时代焦点问题发声,投注了极大的勇气和热忱,并贯之以启蒙、理性和自由主义立场。徐友渔掌握四门外语,良好的数学背景以及有素的逻辑训练,使得他的努力富有成效并引人注目。2004年,徐友渔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5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2]。 徐友渔的观点倾向社会自由主义,也是学界最早对后现代思潮的负面作用有所揭示的学者之一 主要作品《“哥白尼式”的革命》,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 《罗素》,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 《精神生成语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告别20世纪》,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蓦然回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自由的言说》,长春出版社,1999年 《直面历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人文立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 《重读自由主义及其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合著《语言与哲学》,三联书店,1996年 主要论文作品精神和文化记录片断,《花城》,1999.1月号 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开放时代》,1999.5月号 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文化定位,《现代与传统》,1996.3,总第10期 昆德拉、哈威尔与我们,《上海文学》,1998年第10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