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用仪
释义

徐用仪(1826年-1900年8月11日),字吉甫,号筱云,浙江海盐人。清朝政治人物。他曾先后担任清廷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吏部侍郎等官,并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起担任军机大臣行走,正式进入军机大臣的行列之中。后因与主张利用义和团排外的爱新觉罗·载漪等人意见相悖,招来慈禧等人更大的忌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与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一起被处斩于北京菜市口,与先前被杀的袁昶、许景澄等五人被称作是“庚子被祸五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追谥忠愍。

人物简介

徐用仪(1826年10月22日—1900年8月11日),字吉甫,号筱云,浙江海盐武原镇人。清咸丰九年(1859)举人。同治元年(1862)为军机章京。次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光绪三年(1877)为太仆寺少卿,迁大理寺卿。曾上《整顿圜法疏》,提出整顿钱法建议,并奉旨议行。二十年,任军机大臣。是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徐用仪和李鸿章、孙毓汶等相结纳,主和,与主战派翁同龢等相抵触,被弹劾为“朋比误国”而退出军机处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二十四年奉命再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并任会典馆副总裁。后擢升兵部尚书。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时,与主张利用义和团排外的载漪等人意见相悖,力主镇压。和立山、联元等认为“奸民不可纵,外衅不可启”,反对围攻使馆和对外宣战。曾奉慈禧太后之命与立山至各国驻京使馆,“令勿进兵”。主战派借此以“私通洋人”罪名入奏,与立山、联元、许景澄、袁昶在北京被处死。宣统即位,赐谥“忠愍”,厚葬于澉浦邵湾(今六里乡)。

光绪二年(1876),徐用仪丁忧回乡,纂成《海盐县志》刊行。另著有《竹隐庐诗存》等。

生平经历

从政经历

徐用仪出生於道光六年(1826年)九月二十二日(10月22日),咸丰九年(1859年)通过顺天乡试。同治初年,担任军机章京,兼职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升鸿胪寺少卿。光绪三年(1877年),担任太仆寺少卿,并升职为大理寺卿,跟过去一样掌管军机处。后来升职为工部侍郎,并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并历任兵部侍郎与吏部侍郎等职,最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月,加封为太子少保。

甲午战争

光绪二十年(1894年),当时在甲午战争前夕,整个朝廷都在争论要和还是要战,主和派枢臣孙毓汶被弹劾罢免之后,由翁同龢接任,翁同龢是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徐用仪在讨论政事时起了冲突,徐用仪被赶出枢廷,并解除所有官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再度亲政,徐用仪复职,并推荐太常寺卿袁昶,刚好许景澄回到京城,两人都被命令与徐用仪一同任职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并为兵部尚书。

庚子事件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最早是光绪帝推动的百日维新新政让中外都赞同,而王储却一直没有人选(光绪帝无子女)。端王载漪掌权之后想要废掉光绪帝,可是害怕外国人反对,听闻义和团“拳民”有神奇的力气,又仇恨西教,想要以此来协助压抑外国人,并召他们进入北京,而义和团因此受到官方的保护而更加壮大。徐用仪提议希望严格禁止义和团的行动,但是不被接受,而在德意志帝国的公使克林德被杀害后,徐用仪害怕的说:“灾祸将由此开始!”,并劝告庆亲王奕劻,厚葬克林德。

后来,各国兵舰到达津沽,朝廷召集廷臣一起讨论是和或战。徐用仪、许景澄、袁昶及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等五人一起上书说:“奸民不可纵,外衅不可启。”认为要严逞肇事的义和拳民,并与八国联军议和。但是载漪等人主战甚力,朝廷大臣都接受了主张。徐用仪奉慈禧太后的命令到使馆讨论缓兵的事宜,被主战派认为是奸邪。

7月29日,许景澄与袁昶先被杀害,徐用仪自知也即将被杀害,但是依然意气自如。8月11日,徐用仪被逮捕,并送到庄王载勋府邸。徐用仪并没有辩驳,只说:“灾祸来临了,死又怎麼样呢”,就和立山、联元一同於菜市口被处死。过了三天,联军就进入北京,而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往西离京。

慈禧后悔当初不听徐用仪等人之言,才招致如此巨大的损失。于是在同年12月,对徐用仪等五大臣“开复原官,以示昭雪”,光绪帝下诏为徐用仪等人平反,恢复旧有的官称。宣统元年(1909年),追諡“忠愍”。浙江人为他设立祠堂於西湖,与许景澄、袁昶并称“三忠”。

人物轶事

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七月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是年,日本在朝鲜大举挑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徐用仪和李鸿章、孙毓汶等相结纳,在对日问题上,徐用仪是主和派,与主战派翁同龢等相抵触,每当主战派翁同龢等主战时,徐用仪等则以“未可轻敌”为借口,反对认真备战。九月间,平壤失守和黄海战败,徐用仪和孙毓汶更加急切求和,于十月六日拜见总税务司赫德,请求各国调停,“自下午四点钟谈到六点钟。他们两个几乎痛哭流涕,愿意听受任何好的建议,答应以后办这样办那样。”被弹劾为“朋比误国”而退出军机处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初,当清政府派赴日本求和代表张荫桓等被拒,二月五日,徐用仪与孙毓汶去见美国驻华公使田贝,请求斡旋。次日,清廷以“使臣被逐,势难迁就,竟撤使回国,免得挫辱”。徐用仪与孙毓汶二人则“嗫懦委婉,谓宜留此线路,不可决绝。”二月十三日,清廷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谈判。二十二日,光绪帝在乾清宫召见李鸿章,军机诸大臣均在座,谈到日本欲割地时,翁同龢坚决反对,徐用仪等却认为不割地,“便不能开办”。李鸿章建议请英、俄出力,徐用仪等虽“以为办不到”,事后却又去访田贝,请求要领。李鸿章到日本谈判时,徐用仪仍常赴各国使馆“商酌”议和事。四月十七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二十二日徐用仪、孙毓汶将条约送交光绪帝,“逼上批准”,光绪“不允”。同日,徐用仪往俄国使馆拜见喀西尼,询问俄廷对签约态度。喀西尼主张“请缓批准约章”。五月二日,喀西尼再致书徐用仪,让徐“阻用宝批准”。徐用仪不睬。且与奕欣、奕 、孙毓汶联合请光绪批准。

光绪无奈,次日在《马关条约》上用宝。翁同龢提出换约展期建议,徐用仪与孙毓汶“坚不可,至于攮袂”。

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戊戌政变后,奉命再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并任会典馆副总裁。明年,迁都察院左都御史,擢升兵部尚书。

参考资料

1.徐用仪像取自1934年珂罗版《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人物大臣清代人物
“徐用仪”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1次
最近更新:2011-12-26
创建者:fuping111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alougoodluck 

飞鹤流年80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