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平力 |
释义 | 徐平力,1964年2月6日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满族。82-87年在中国音乐 学院本科上学,专业为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自1987年留校任教以来,一直担任作曲系和声主科教学工作。 主要成就: 1989年参与了电影《开国大典》的音乐创作,该片获广电部最佳影片音乐奖。 1991年完成了电影《决战之后》的音乐创作(与施万春合作),该片被评为第一届(1991年)“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 1992年创作了电影《剑吼长城东》音乐(与施万春合作)。 2000年12月出版了《多彩的和声》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专项资助(D类)。 2005年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和声研讨会,并提交一篇论文:《大小调和声的解体与新的调性思维的发展》。 2005年12月,完成了研究课题——《浪漫乐派后期的和声研究》,该课题为中国音乐学院04年院级课题。 2005年12月出版了《浪漫乐派后期的和声研究》一书(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年——2006年,完成了研究课题——《和声对位化写作及综合性分析》,该课题为北京市委组织部D类科研课题。 2006年3月获北京市市属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连续三年)。 2006年3月被选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北京市市属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团队计划”项目中的成员。 2006年9——12月为本科及研究生新开一门选修课——《浪漫乐派后期的和声分析》。 目前正在进行下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20世纪和声研究》,该课题为中国音乐学院06年院级课题。 在教学方面,共担任过12届作曲系本科和声课,4届指挥系、3届音乐学系本科和声课,1届作曲系、1届钢琴系、1届声歌系、1届器乐系本科曲式课,2届艺管系的音乐构成课(包括和声、复调、曲式)的教学工作。在1998-1999年度、2004-2005年度的教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曾编写了和声教材《和声分析谱例》、《和声学》讲义、谱例,《曲式学》讲义与谱例等。 在创作方面,在电影《欢乐英雄》、《阴阳界》、《世界屋脊的太阳》,电视剧《邯郸起义》、《梅女》、《南疆草》、《师魂》、《重返沂蒙山》、《大梦醒来迟》、《铸情岁月》,电视记录片《黄河》、《血沃中原》,广播剧《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大型歌剧晚会《中国歌剧之魂》等数十部影视作品中,担任过重要的音乐创作工作。 目前主教和声、副科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