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来 |
释义 | 1 汉衡山国王后徐来(?~公元前122年),衡山国王后。 ◎ 简介王后乘舒死了,衡山王立徐来为王后。厥姬也同时得到宠幸。两人互相嫉妒,厥姬就向太子说王后徐来的坏话。她说:“徐来指使婢女用诬蛊(gǔ,古)邪术杀害了太子的母亲。”从此太子心中怨恨徐来。徐来的哥哥来到衡山国,太子与他饮酒,席间用刀刺伤了王后的哥哥。王后怨恨恼怒,屡次向衡山王诋毁太子。太子的妹妹刘无采出嫁后被休归娘家,就和奴仆通奸,又和宾客通奸。太子屡次责备刘无采,无采很恼火,不再和太子来往。王后得知此事,就殷勤关怀无采。无采和二哥刘孝因年少便失去母亲,不免依附王后徐来,她就巧施心计爱护他们,让他们一起毁谤太子,因此衡山王多次毒打太子。 元朔四年(前125年)中,有人杀伤王后的继母,衡山王怀疑是太子指使人所为,就用竹板毒打太子。后来衡山王病了,太子经常声称有病不去服侍。刘孝、王后、刘无采都说他的坏话:“太子其实没病,而自称有病,脸上还带有喜色。”衡山王大怒,想废掉他的太子名份,改立其弟刘孝。王后知道衡山王已决意废除太子,就又想一并也废除刘孝。王后有一个女仆善于跳舞,衡山王宠爱她,王后打算让女仆和刘孝私通来沾污陷害他,好一起废掉太子兄弟而把自己的儿子刘广立为太子。太子刘爽知道了王后的诡计,心想王后屡次诽谤自己不肯罢休,就算计与她发生奸情来堵她的口。一次王后饮酒,太子上前敬酒祝寿,趁势坐在了王后的大腿上,要求与她同宿。王后很生气,把此事告诉了衡山王。于是衡山王召太子来,打算把他捆起来毒打。太子知道父王常想废掉自己而立弟弟刘孝,就对他说:“刘孝和父王宠幸的女仆通奸,无采和奴仆通奸,父王打起精神加餐吧,我请求给朝廷上书。”说罢背向衡山王离去了。衡山王派人去阻止他,不能奏效,就亲自驾车去追捕太子。太子乱说坏话,衡山王便用镣铐把他囚禁在宫中。刘孝越来越受到衡山王的亲近和宠幸。衡山王很惊异刘孝的才能,就给他佩上王印,号称将军,让他住在宫外的府第中,给他很多钱财,用以招揽宾客。登门投靠的宾客,暗中知道淮南王、衡山王都有背叛朝廷的谋划,就日夜奉迎鼓励衡山王。于是衡山王指派刘孝的宾客江都人救赫、陈喜制造战车和箭支,刻天子印玺和将相军吏的官印。衡山王日夜访求像周丘一样的壮士,多次称赞和例举吴楚反叛时的谋略,用它规范自己的谋反计划。衡山王不敢仿效淮南王希冀篡夺天子之位,他害怕淮南王起事吞并自己的国家,认为等待淮南王西进之后,自己可乘虚发兵平定并占有长江和淮水之间的领地,他期望能够如愿。 ◎ 结局元狩元年(前122年)冬,负责办案的公卿大臣下至沛郡搜捕与淮南王共同谋反的罪犯,没有捕到,却在衡山王儿子刘孝家抓住了陈喜。官吏控告刘孝带头藏匿陈喜。刘孝以为陈喜平素屡次和衡山王计议谋反,很害怕他会供出此事。他听说律令规定事先自首者可免除其罪责,又怀疑太子指使白嬴上书将告发谋反之事,就抢先自首,控告救赫、陈喜等人参与谋反。廷尉审讯验证属实,公卿大臣便请求逮捕审讯衡山王。天子说:“不要逮捕。”他派遣中尉司马安、大行令李息赴衡山国就地查问衡山王,衡山王一一据实做了回答。官吏把王宫都包围起来严加看守。中尉、大行还朝,将情况上奏,公卿大臣请求派宗正、大行和沛郡府联合审判衡山王。衡山王闻讯便刎颈自杀。刘孝因主动自首谋反之事,被免罪;但他犯下与衡山王女侍通奸之罪,仍处死弃市。王后徐来也犯有以诬蛊谋杀前王后乘舒罪,连同太子刘爽犯了被衡山王控告不孝的罪,都被处死弃市。 在闹市,一同被枭首示众。 2 30年代电影明星中国早期影星,1909年出生在上海,原名小妹,又名“洁凤”,出身小康,但家道中落,一度潦倒,曾经去蛋厂做过女工。1927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专修学校,毕业后加入明月歌舞团,并与黎锦晖结婚。 徐来长得很标致,有“东方标准美人”的绰号。明星影片公司负责人之一周剑云看中了她,1933年聘请她加入“明星”。1933年,她主演了无声片《残春》,因此片一举成名。 1933年,她主演了《泰山鸿毛》,1934年主演了由程步高导演的宣传抗日的影片《华山艳史》,同年还主演了《到西北去》、《路柳墙花》等片,这几部影片都很卖座。 1935年,阮玲玉的自杀对徐来刺激很大,在主演了《船家女》后,便息影。此后,经杜月笙介绍,结识唐生明,与黎离婚。此后她与丈夫唐生明一直住在上海。四十年代末,全家迁居香港。1956年底,回北京定居。1973年4月因文革迫害而去世,终年64岁。 ◎ 歌舞生涯徐来祖籍是浙江绍兴,1909年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商人家庭,父亲在南市老城厢里经营一家量具店(秤店)。徐来小名叫小妹,上学后学名叫徐洁凤。在小学念书的时候,就喜爱唱歌和跳舞。十八岁那年,徐来报考了黎锦晖创办的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习艺,艺名为徐来,取自“清风徐来”之名句。翌年,徐来参加了中华歌舞团,赴南洋一带巡回演出,演出的节目为歌咏、舞蹈、歌舞表演以及儿童歌舞剧,所到之地有香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雅加达、万隆等,演出为期十个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29年底,歌舞团回到上海,主持人黎锦晖又重新组建明月歌舞团。1930年,徐来随团到天津、北平、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同样受到国内观众的热烈欢迎。 1931年9月,“明月”更名为联华歌舞班,隶属联华影业公司,拍摄了一些歌舞短片。当时,正值有声电影兴起,有好几位主要演员先后登上银幕,其中包括“四大天王”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茄等,徐来也是其中之一。 关于徐来这一时期的歌舞生涯,王人美曾经回忆说:“徐来长得瑞丽、秀美,更难得的是心地善良,性格温存。我记得她虽然唱歌声音低哑,但跳起舞来姿势很优美。她好像在歌舞剧里扮演过雨和露珠,身上挂着亮晶晶的珠子,很有点飘飘欲仙的味道……” ◎ 进步影人《残春》是徐来的处女作,她演一个生性浪漫的富家小姐,一进大学就成为校花,身边围绕着垂涎其美貌和家财的男人,在经历生活挫折后,最终她却决定为爱牺牲。这个角色很好发挥了徐来的美艳姿色与不俗气质,观众很快记住了这位影坛新人。片中有“徐来出浴”的镜头,引来轰动话题。 徐来与左翼影人有很多合作,先后拍摄《华山艳史》、《路柳墙花》、《到西北去》、《女儿经》、《落花时节》等进步影片,或是受尽压迫的底层妇女,或是追求民族解放的革命青年,徐来在银幕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为近代中国留下了毫不矫饰的影像。 阮玲玉的自杀对徐来震动很大,在主演《船家女》后,她决定息影。《船家女》由沈西苓编导,沈西苓后来编导的《十字街头》成为影史上的名作。《船家女》上映后获得好评,影片描写西湖畔一个摇船姑娘的悲剧,一边是绮丽柔美的西子湖,一边是流氓阔少欺压百姓的丑恶社会,出任女主角的徐来,在表演上融入内心体验,真实可感,受到观众赞赏。 ◎ 标准美人徐来容貌美丽,体态婀娜,她的五官和身材都符合东方女性的“标准”,因此媒体给她以“标准美人”的称号。明星影片公司的老板有鉴于此,就特地邀请她加盟“明星”拍戏,并将她列为“台柱”之二(当时“明星”的主要“台柱”是胡蝶),以便增强实力,和其它公司进行商业竞争。自1932年起至1935年止,徐来在“明星”先后拍摄了八部影片。《残春》是徐来的电影处女作,影片讲述一位聪明美丽的大学“校花”金梅丽(徐来饰),周旋于追逐她的四名男性之间。影片上映后,徐来的美貌吸引了大批观众,上座率很高,徐来也因此一炮走红。第二部影片是《泰山鸿毛》,影片讲述一个宦海浮沉的故事。第三部影片是《华山艳史》,由程步高编导,是宣传抗日的。影片描写了二十年代北京几名大学生不同的人生道路。徐来在片中的戏不多,由此缺少发挥演技的机会。《到西北去》也是程步高导演的。影片讲述青年工程师顾策(龚稼农饰)响应“开发西北”的号召,到西北水利局去工作;但是到了西北,所看到的不是“开发”和“建设”,而是井枯渠干,民不聊生的荒旱景象……徐来在片中扮演青年农民柏福寿(赵丹饰)的妹妹。影片揭露了统治阶级所谓“开发”和“建设”,只是一派谎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五部影片《路柳墙花》讲述的是村妇阿毛娘带领她的媳妇、两个女儿以及邻家女一同来到上海寻饭吃。“荐头店”将她们五人分别介绍到五户人家去帮佣,她们各自经历了一段辛酸的生活之后,又回到了农村。徐来在片中扮演阿毛娘的女儿三宝。 《女儿经》是一部“集锦片”,剧本的构思巧妙,用一根很简单的线索(校友相聚)贯穿了八个小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形形色色的妇女生活。“明星”的编、导、演全体出动,阵容坚强。徐来在片中扮演一名交际花。徐来主演的第七部影片是《落花时节》。该片由吴村编导,徐来、龚稼农、赵丹联合主演,影片描写一小队义勇军败退到某山村,两名战士(龚稼农和赵丹饰)同时爱上了山村姑娘阿萱(徐来饰),后来三人又在战火中失散。阿萱沦落城市,不幸坠楼身亡,两名战士同往阿萱的墓前扫祭后,又重上前线。《船家女》是徐来在“明星”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也是她的代表作。影片讲述了一个逼良为娼的故事,是编导沈西苓根据自己在西子湖畔所见所闻演绎而成。影片以严密的结构、含蓄的画面、缓慢的节奏、沉重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徐来在片中扮演阿玲一角,她的表演有一定的内心体验,表情和动作都比较真实。她的演技超越了以往的表演水准,受到舆论和观众的赞赏,声誉也扶摇直上,和“明星”的“台柱”胡蝶齐名,当年上海蝶来照相馆,即以胡蝶的“蝶”和徐来的“来”二字合成,生意兴隆。1935年3月8日,著名影星阮玲玉服毒自杀,徐来在哀悼之余,深深地感到:“一个有了顶高地位的艺人,她的结局竟是这样,自己也不高兴再干电影了!”于是拍完《船家女》之后,毅然告别影坛,《船家女》也就成为她的临别纪念。 ◎ 委屈厄运徐来所拍摄的影片并不多,从影时间也只有三年,但是美貌让她在电影圈和社交界大出风头,走到哪里都是人们目光所聚、议论所集的大明星。这“标准美人”的光环,不仅为她赢得了“美名”,同时也为她的生活带来了名声之累。 徐来喜欢跳舞,喜欢热闹,喜欢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她时常出入舞场等交际之所,与多位国民党高官来往密切,很多人为其风采所倾慕,拜倒在石榴裙下。大明星的一举一动本来就容易招惹是非,何况是已嫁为人妇的徐来,流言蜚语渐渐聚拢包围了她。丈夫黎锦晖比徐来大18岁,年龄差距所形成的隔阂或多或少一直存在;加之非议困扰,夫妻情缘渐渐走到尽头。 徐来的第二任丈夫是家族显赫的唐生明。唐生明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是湘籍风云人物。其兄唐生智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明在历史上曾有一段曲折悬案。 抗战时期唐生明作为国民党高官,携妻徐来至上海投靠汪伪,与日本人颇多合作。如此举动无疑被认为是大汉奸,为人垢病,直到最近还有人撰文指摘唐生明在这一时期的“不齿”之举。 抗战胜利后,唐生明战时身份才披露出来,他其实是重庆方面派到上海的卧底,秘密打入汪伪政府从事地下情报工作。为了假戏真做,迷惑敌人,其兄唐生智将军还公开在报上发表声明与他脱离关系。唐父是大地主,湖南东安有名的“唐半城”,唐生明一贯生活讲究,出手阔绰,为获取日本人信任,他在南京、上海结交亲日权贵,更是挥金如土,行事招摇,爱国人士见之尤为愤恨。徐来作为唐生明的妻子,一直陪伴左右,和唐生明一样,背负着骂名,又丝毫不能泄漏绝密重要的任务,夫妻俩受了诸多委屈。以前曾是众人仰慕的大明星,这时为了民族大义身陷敌巢,敢于舍身掩护唐生明,徐来之所为是十分让人钦佩的。 退出影坛后,徐来和丈夫唐生明住在上海,40年代末迁居香港,1956年底他们夫妇携同子女到北京定居。因从影期间徐来和江青(当时的女演员蓝苹)多有共事,文化大革命爆发,她和丈夫一同被捕,在狱中徐来不幸被折磨致死。“标准美人”的一生竟含冤告终,悲凄之极。 ◎ 作品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船家女》(1935) .... 阿玲 《落花时节》(1935).... 阿萱 导 演:吴村 主 演:徐来 龚稼农 赵丹 王献斋顾梅君 类 型:爱情 产 地:中国 《华山艳史》(1934).... 余兰 《到西北去》(1934) 《路柳墙花》(1934) .... 三宝 《女儿经》(1934) .... 徐莉 《残春》(1933) 《泰山鸿毛》(1933) 3 当代文人徐来,江苏人,神话谶纬爱好者,博客“钱烈宪要发言”的主人。 曾供职于京沪多家媒体,担任记者、编辑、评论员。作品曾获得第三十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 《想象中的动物》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曾以专栏的形式发表于《上海一周》、《新京报》等多家报刊。本书以博尔赫斯式的笔法书写远古传说中的动物,玄妙动人,深受读者喜欢。 现担任果壳网主编。 4 复旦大学教师◎ 个人简介职务:复旦大学语言学讲师、文学博士 教育背景/学术经历 1993年9月——1999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和文学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5年7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译介学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对外汉语教学、英汉翻译与对比、译介学。 所授课程 -- 汉语言专业 一年级 精读、口语、听力、泛读、写作 ◎ 研究成果1,英汉对照《两千年前的哲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月。(英译者之一) 2,《古籍英译的起始性原则——纪念“信达雅”提出100周年》,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作者之一) 3,《法国汉学家巴斯蒂夫人》,载《汉学研究》2000年第5期。 4,《中外文化交流(上)》,载许光华主编《中国文化概况》,汉语大字典出版社,2001年3月 5,《容易用错的词语》,贺国伟、纪晓静主编,文汇出版社,2002年6月。(作者之一) 6,《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新成果——评〈比较诗学丛书〉》,载《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4期。 7,《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 8,《伦勃朗》,(世界经典画家珍藏系列丛书)(英译汉),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9月。 9,《〈诗经·国风〉比兴手法英译初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学林出版社2006年7月。 10,《英译〈庄子〉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11,《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的编写原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二作者)。 5 儿童感统教育专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