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家镇
释义

徐家镇为一地名,在我国四川省(2个)、山东省以及重庆市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另有一章丘市体育运动健将名叫徐家镇。

1、四川省蓬安县徐家镇

基本概况

徐家镇距蓬安县城北端25公里,在营山、蓬安、仪陇三县交界的仪华公路线上,东顺仪华公路而直通华蓥、重庆,南由仪华公路经南充可达成都,北至仪陇且远通南江、巴中,西渡嘉陵江经南部而通广元到陕西。镇域面积39.2平方公里,2.2万人,耕地面积1031.6公顷,辖18个村,1个居委会,175个社,场镇面积1.8平方公里,居民4000余人。

海拔600余米的凤凰山脉南北走向,属深丘、浅丘、平地交错的典型浅丘地貌。四季气候分明,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约1000毫升,日照约1200小时。全镇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51个社,7335户,31336人(其中:城镇人口1556户,5867人)。耕地面积21121亩,其中田11670亩,土9451亩。

徐家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1814

男 11363

女 10451

家庭户户数 5783

家庭户总人口(总) 21158

家庭户男 10889

家庭户女 10269

0-14岁(总) 5658

0-14岁男 3090

0-14岁女 2568

15-64岁(总) 14471

15-64岁男 7479

15-64岁女 6992

65岁及以上(总) 1685

65岁及以上男 794

65岁及以上女 89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459

自然资源

徐家镇气候温和,土质肥沃,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山高水长,名、特、优、新农产品丰盛。金融、工商、中小学校、医院、保险、农经、农技等各种服务机构齐全,系川陕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川东北农业大镇之一,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四川省百强镇之一。

徐家镇围绕“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题,确立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凭借丘陵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巩固制种业,壮大水产业,开发劳务输出业,强化退耕还林,加快林业、绿化建设、村道公路建设”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了镇域经济的发展,2002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559.37万元,财政收入1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0元,依次年递增为7%、8%、10%,综合实力居全县乡镇前列。

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徐家镇近年来新开发了五条大街,占地面积300余亩,城镇面积为改革前的10倍,常住人口是改革前的20倍,如今的徐家镇已成为仪华公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徐家镇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达486户,日贸易额达20余万元,年贸易总额7200余万元,年创利税295万余元。

经济发展

产业化道路越走越广:徐家镇以基地生产为龙头,一是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业,面积3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30%,制种玉米总产量达68万公斤,成为该镇第一大骨干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生猪年出肥达3万余头,人平1.8头;山羊10万余只,年出栏达5万余只;鸡、鸭50余万只,年出栏达30余万只,远销成都、重庆、南充和蓬、营、仪三个县。三是优质水果锦橙100号、新柚3号及苍溪雪梨,年产优质水果10万公斤,远销省内外。四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业,全镇农业人口中剩余劳动力达3000多人,采取政府搭桥、亲友引路等形式,外出务工达2000多人,年总收入达2300余万元;五是大力发展餐饮、建筑等行业,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及下岗人员就业达500余人;六是积极引进业主,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已引进规模较大的业主5个,承包土地面积1000余亩,集生态农业、种养殖业、科技示范园于一体,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并促进了全镇退耕还林、绿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各类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镇内高完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村小14所,幼儿园10所,在校学生达3000余人,该镇在全县率先实现“普九”,荣获省级“普九”先进单位称号;1个中心卫生院、1个镇卫生院、合作医疗服务点20余处,城乡居民享受卫生保健达80%;计划生育名列全县前茅;邮电、供电、自来水、有线电视设施齐全,程控电话社社通,闭路电视覆盖面达70%,日供水量达150吨;镇政府大楼、九龙广场、政府招待所三大形象工程在县内乡镇中独领风骚;村道公路村村通、社道公路大部通,投资80余万元的居民新村工程即将启动。

徐家镇抓住西部大开发良机,不断开拓创新,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先后荣获“四川省百强乡镇”、南充市“红旗乡镇党委”、市级“扶贫先进单位”、县级“六好班子”等称号。

梨花旅游艺术节

2009年3月15日,由蓬安县徐家镇人民政府主办,蓬安县委宣传部、蓬安县文体旅游局协办,蓬安县相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梨花旅游艺术节在蓬安县徐家镇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梨花旅游艺术节开幕式由蓬安县徐家镇镇长王荣民主持,镇党委书记陈爱民致欢迎辞,蓬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蔡良斌应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由蓬安县委副书记、县旅发办主任陈鹏泉同志庄重宣布本届梨花旅游艺术节开幕。同时,出席此次梨花艺术节的蓬安县人大副主任刘伦莉、蓬安县统战部部长李光辉、蓬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罗靖等人和上述领导及徐家镇乡友代表们一起为本届梨花旅游艺术节隆重剪彩。

2、山东省乳山市徐家镇

概况

徐家镇徐家镇地处胶东半岛东南端,南临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东属联合国人居奖得主——威海市,北临烟台,西近青岛,海陆空交通便捷。辖域面积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公里。镇政府驻地东王家庄村,辖23个行政村,全镇常住人口1.9万人。

徐家镇是工业基础雄厚,食品加工、电子加工、机械、服装加工等产业门类齐全,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6年园区建设实施东西并进,全面拉开徐家工业园建设大框架,实现东西对接、合二为一。2007年开始投资5000万元对园区的道路、照明、绿化等项目进行配套完善,现已投资3000万元,调整土地360亩,修筑道路两横三纵总长度为23公里,大小桥梁及涵洞58座。在抓好基础设施配套的同时,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现已入驻的食品企业有:华隆(乳山)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东方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乳山裕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乳山裕友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乳山隆相食品有限公司、乳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威海金蚂蚁水产有限公司、乳山市禧丰达渔业高技术有限公司、乳山市海昌渔业有限公司、青岛天勤乳业有限公司、威海泰丰食品有限公司。

徐家镇地处国家AAAA级银滩旅游度假区东端,南临黄海,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青威全封闭高速公路横贯全镇东西,向东至威海机场40分钟路程,向北、向西分别至烟台国际机场和青岛国际机场也均在1小时左右。旅游区内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海碧滩平,沙质洁白,海边有天然海水浴场3处,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

宜居乐园

徐家镇是一座宜居的乐园。这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境内盛产苹果、葡萄、无花果、大樱桃等优质水果以及对虾、海参、河蟹等高档水产品。作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他们致力于发展中心小城镇功能的完善提升,全镇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超亿元。徐家镇的规划和建设起点高、手笔大,一批重点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上海龙悦集团、山东创新房地产、威海天阳房地产、山东大安置业、青岛龙海集团等著名房地产和商业企业纷纷入驻,是人们理想的居住之地。

所辖村

徐家明洪武年间,徐姓由荣成县白马迁此以姓立村。正统年间,姜姓由峒岭迁入。现800户。

桑行明天启五年,姜姓由峒岭迁此建村,因此地多桑树,故名。之后,林姓从林家庄迁入。现58户。

圣石前清乾隆元年,马姓由莱州马家围迁此建村,因村后有一巨石人称圣石,故名。现68户。

车门口清乾隆年间,徐姓由莱阳县东朱皋迁此建村,因位于车家寨山口,故名。后有兰姓从兰家迁入。现85户。

光明顶明崇祯年间,夏文秀由夏村迁此立村。据传村东有一土堆形似鼎,太阳初出,光照于顶,故取名光明鼎,后演作今名。现40户。

辛家口明弘治八年,辛本德由海阳县大辛庄迁此建村辛家,后更今名。清嘉庆年间,吕、于姓先后由文登县吕家集、士子于家迁入,孙姓由孙家埠迁入,刘姓由海阳县刘连庄迁入,王姓由牟平县王格庄迁入。现460户。

黄疃金代,黄姓居此(明嘉靖年间迁走)。明洪武年间,刘姓由文登县鸭湾崖迁此定居,袭原村名黄疃。清初,姜姓由峒岭迁入。现550户。

峒岭(2村)秦始皇二十六年,姜姓由夹河下游公鸡岛(今烟台市区西)迁通天岭(今寨山) 隐居,始皇三十七年,择此地定居,念先祖通天岭隐居历史取名峒岭。明隆庆元年夏,洪水将村庄分为东西两村。现东峒岭634户,西峒岭712户。

大浩口明隆庆年间,刘姓从河东迁此立村,因村后有石硼取名石硼前,后因村旁蒿草繁茂,更名大蒿科,1910年更今名。现535户。

小浩口明万历年间,张姓由云南迁大蒿科村西南定居立村,取名小蒿科,1910年更今名。清末,于、刘、王姓先后从午极、黄疃、文登县口子迁入。现90户。

杨家屯明万历年间,杨姓由云南迁此建村。后李、吕、姜姓先后由大崮头、文登县葛家、桑行迁此。现465户。

邢家屯清顺治年间,邢姓由文登县岛集迁此建村。后李、丁、于姓分别由念头、河东、王家口迁入。现240户。

许家屯明洪武八年,许姓由湖北省黄冈迁此建村。民国十四年,姜姓由东珠?迁入。现175户。

吴家屯明万历年间,吴姓从云南迁此建村。后吴姓迁走,姜姓于清顺治年间和康熙年间分别由峒岭、南斜山迁入。现200户。

马场明万历年间,裴姓由云南迁此建村。清初,罗姓由胶南县迁此,因此地为宁海州官府的牧马场,故名。后有冷、马、焉、于姓分别由冷家庄、圣石前、焉家、洋村迁入。现340户。

四甲明万历年间,姜姓由西珠?迁此立村,以当时户籍编制取名。现107户。

东王家庄明嘉靖二年,王姓由云南迁此立村王家庄(后迁走)。万历三年,姜姓由西珠?迁入。后有于、孙姓迁入,袭旧名。1980年更今名。现291户。

东刘家庄明万历年间,刘姓迁此建村刘家庄。天启年间迁走,许姓由许家屯迁此立村,沿用原名。清顺治年间,于姓由洋村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176户。

洋村明嘉靖年间,于姓由荣成县斥山迁此建村,因濒临海洋,故名。现750户。

老庄清康熙年间,于姓由洋村迁此立村,当时因村后林内乌鸦很多,故名老鸦庄。后王、刘、李姓由李家疃、大浩口、莱阳县小埝迁入。1983年更今名。现324户。

东南?明万历年间,于成海由洋村迁此立村,因位于洋村东南?之上,故名。清初,张姓由东南寨迁村北建村,后并入东南?,姚姓由文登县姚山头迁来,后又有马、卢姓迁入。现384户。

东南寨明崇祯年间,张姓由烟台初家迁此建村,后于、王姓从洋村、万家迁入。因明代曾在此屯兵设寨且位于徐家南,故名南寨。1980年更今名。现304户。

3、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

概况

徐家镇位于巫溪县东北部,渝、陕、鄂三省交界地,是重庆市边贸集镇。距县城35公里,东南接白鹿镇,西连鱼鳞乡,北靠湖北、陕西两省。全镇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57个社,3个居民小组,5340户,总人口17420人。(其中农业户3835户,14703人;非农户1505户,2717人)。幅员面积158.2平方公里,现有林地面积 142810亩,耕地面积5369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599元。

旅游的胜地

奇山异景,风光丽人。“七蟒峡”一峡锁通瞿;“一线天”天光一线,清溪流淌,卵石搓脚;“牛角洞”犀牛含羞,牛头埋土,牛角直刺苍天;“纱帽岩”威风凛凛,俯视人间善恶;“古炮台”残垣断壁,当看犹存,青山环抱,清溪嬉乐,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百鸟齐鸣,凉风习习,乐而忘归,野果满枝,垂涎欲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是人们踏青、观景、避暑、休闲、娱乐胜地。

丰富的资源

全镇拥有天然林面积106000亩,常年栖息着獐、麂、兔、鹿、野羊、野猪、野鸡、山鹰等野生珍稀动物,间生着党参、冬花、黄连、天麻、首乌、独活、黄姜、金银花、云母香、杜仲、黄柏、腊梅等20多种野生中药材,有野生蕨菜、薇菜、绿色干菜、八角、花椒香料。猕猴桃、杨梅、板栗等到干果。

全镇退耕还林面积36861.7亩,形成高山干果,中山中药材,中低山蚕桑基地。林下土地已种植党参2000亩,款冬花6000亩、优质牧草12000亩,开发潜力很大。

5369亩口粮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于各种宽农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生长,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薯、洋芋等粮食作物,红小豆、爬山豆、黄豆、花荞、苦荞等优质杂粮。

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十分有利于水产开发。已建有保障电站、峡门口电站、双金电站、青龙电站、岔路电站;现正动工修建龙泉、茂溪、肖家电站,现又在规划东溪河梯级水力发电站两座,建成后全镇总装机容量可达16000千瓦。

矿藏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的盐、铁、铜、磷矿石和石灰石,现有保障、大屋、龙泉、龙头煤矿,年产煤达70000吨;设计年开采量30000—60000吨的姚家沟煤矿现正在申办相关手续,探明储量达1000多万吨。

坚实的基础

交通便捷。徐家至县城全长35公里,水泥硬化;徐家至镇坪县,巫溪段水泥硬化,陕西段油化。近三年来,镇紧紧抓住开发扶贫机遇,加大村级公路建设力度,共修村级公路320公里,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为经济快速发展构筑了平台。

商贸繁荣。镇内有4家通讯连锁店,6家家用电器批发店,5家五金、副食批发店,12家药店,12家家具店,180个零售店,18家餐饮、宾馆,16家美容美发、歌舞厅。

宽松的环境

徐家镇被巫溪县定为中心镇、边贸重镇。有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加强小城镇建设和退耕还林的机遇,镇党委、政府明确的思路是建设“生态名镇、边贸重镇、经济强镇、工业大镇”。良好的机遇和优惠的政策,给徐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徐家镇

基本概况

绵阳市游仙区辖镇。1941年置徐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城区28.3公里。面积82.5平方公里,人口2.7万。108国道横贯镇境。辖宣化铺、书房、安乐、白鹤、和阳、鸿禧、响水、竹林、柳塔、清辉、建效、星光、七一、文风、李河沟、鱼泉、健康、新合、飞龙、永乐20个村委会和场镇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

徐家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5296

男 7933

女 7363

家庭户户数 4970

家庭户总人口(总) 15274

家庭户男 7917

家庭户女 7357

0-14岁(总) 2803

0-14岁男 1395

0-14岁女 1408

15-64岁(总) 11253

15-64岁男 5950

15-64岁女 5303

65岁及以上(总) 1240

65岁及以上男 588

65岁及以上女 65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5060

经济发展

徐家镇是远近闻名的蚕桑基地,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瞄准蚕茧市场逐渐复苏这一商机,毅然将蚕桑列为该镇的当家产业,及时将境内3000亩坡地全部退耕还桑,为鼓励农民规模栽桑养蚕,该镇还建立了20亩桑树种苗基地,引进良种桑220万株,将原来6000多亩普通桑树全部嫁接改良。如今,每株桑树产叶量比过去多了两三倍。同时,该镇还邀请市、区的专家来镇授课,组织有经验的农户相互传授经验,先后在全镇11个村、1个居委会举办了栽桑养蚕培训班,向农民讲授桑树嫁接、修枝、施肥、治虫、防病等科学养蚕技术。该镇2000多农户养蚕达5000多张,创产值15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0多元,蚕桑业已成为支柱产业。

山西省文水县徐家镇村

徐家镇村位于文水县东南部,毗邻平遥县,是文水的主要粮食产区和牛肉屠宰加工专业村,传说是白眉大侠徐良的家乡。

人物-徐家镇

徐家镇,1967年生,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鲍庄村人,体育运动健将。在上海体育学院学习期间,连续5年获67.5公斤级华东六省举重邀请赛冠军, 两次在上海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冠,全国城市运动会获第4名,上海第九届运动会上获金牌。1992年,在山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获67.5公斤级举重金牌。现为济南市体校教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