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诚弘毅
释义

国立武汉大学校训(1928-1952)为:明、诚、弘、毅

1)引经据典,内涵深厚

我校在国立武汉大学时期的校训“明诚弘毅”,其前后用语分别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两部儒家经典——《中庸》与《论语》。其中,“明诚”语出《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几句话内涵极为深刻、复杂,不少专家学者对此的研究与诠释也不尽相同,若仅就其字面含义用现代汉语加以简单解释,“明”就是说要明白道理,“诚”就是说做人要真诚。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便是教化的结果。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弘毅”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中曾释之曰:“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至其远。……程子曰:‘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道。’”

从儒家经典中撷取名言佳句,并将其凝练成一校之训,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尊重与虚心继承,而这又反过来为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增添了厚重的砝码。

2)言简意赅,高度凝练

国立武汉大学校训虽然只有短短四字,却字字珠玑,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言近旨远。“明”即明晓事理,系对学问、智识的要求;“诚”即内心真诚,系对德行、品质的要求;“弘”即抱负远大,系对理想、志向的要求;“毅”即刚毅坚强,系对意志、毅力的要求。在如此少的篇幅之内,竟能表达出如此丰富和深刻的意蕴,实在是令人叹服不已!诚如某些武大学子所言,如果一个人真能努力做到“明”、“诚”、“弘”、“毅”这四个字,我们还能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吗?!

此外,与武汉大学现行的“四词八字”校训相比,“四字四词”的老校训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更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前所述,所谓“自强”,其大体含义实已包含在“弘毅”之中;而与内涵更加丰富的“明诚”相比,那所谓的“求是”、“拓新”,不过是治学的具体态度与方法论罢了。两相比较,高下立见!

3)形式完美,音律和谐

在“明诚弘毅”的老校训中,“明诚”与“弘毅”的出处虽然不同,然而搭配起来却是如此美妙和谐。其中,“明”和“诚”出自一处,相互对仗;“弘”和“毅”出自一处,也相互对仗;在互相搭配、合为一体后,“明诚”与“弘毅”同样是相互对仗!如此工整与和谐的对仗形式之美,在中国大学校训中实属罕见!除了形式上的完美之外,老校训还具有韵律上的美感。“明诚弘毅”四字,读起来琅琅上口,顿挫有致,也非常便于记忆和传播。

4)个性十足,独一无二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的是,“明诚弘毅”的四字校训,不与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的校训相重复或雷同!就具体的用字而言,其他兄弟院校的校训,或有与此校训重复一、二字者,但重复率则相当之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就整体而言,这条校训绝对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可谓充分体现与彰显了武汉大学个性魅力,从而将武大独特的文化传统、精神遗产与基本校风,与其他兄弟院校较好地区别开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