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虎 |
释义 | 1 上海西部企业集团物业总监徐虎,中国常用人名。较为著名的有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男,1950年12月生,汉族,大专文化程度,1969年参加工作,1975年分配到普陀区房管系统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西部企业集团物业总监。徐虎同志曾于1986年、1988年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9年、1995年、2000年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工人代表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作为党员代表光荣出席了党的十五大。徐虎在水电修理工岗位,主动地为居民排忧解难,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谱写新时代的雷锋之歌。被誉为90年代活雷锋。 ◎ 人物介绍徐虎,男,1950年12月生,汉族,大专文化程度,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5月被分配到普陀区房管系统工作,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西部企业集团物业总监。徐虎同志曾于1986年、1988年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9年、1995年、2000年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5月和7月相继被评为全国优秀工人代表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作为党员代表光荣出席了党的十五大。 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徐虎,在水电修理工的平凡岗位上,长期积极主动地为居民排忧解难,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他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的活雷锋。 ◎ 生平经历徐虎同志曾以夜间义务挂箱服务的方式,成为全国房管行业的标兵和新时期的学习楷模。1998年以后,徐虎同志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历任徐虎物业经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支部书记等职,2002年5月,调任上海西部企业集团任物业总监。从普通的水电维修岗位到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徐虎坚持角色变了,“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信念不变,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敬业、钻研和奉献精神,在物业管理工作中作出了新的贡献。他积极钻研“本帮”物业和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结合自己的物业实践,撰写了多篇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论文。他主动带徒,手把手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理念传授给徒弟,形成了广泛的“徐虎效应”,促进了员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他经常深入社区听取意见,及时处理群众来信,解决了多起物业维修方面的疑难杂症,受到了居民群众的称赞。他参与物业市场的拓展,努力扩大社会物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踏上管理工作岗位的徐虎,从来都保持着工人阶级的本色。虽说身份变了,地位变了,但他一直牢记着江泽民同志对他的亲切勉励:“为人民服务点滴做起,贵在坚持。”徐虎朴素地认为,物业管理和服务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真正要做到位、做到家,经验和窍门很多,非下苦功不可。由于工作职能发生了变化,客观上他直接上门为居民群众服务的机会少了,为弥补这个缺憾,他主动向组织提出挂牌授徒,以使“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徐虎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近年来,徐虎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已遍布西部集团的各个物业企业。徐虎经常到徒弟所在的小区管理处走走看看,遇有棘手的报修单,他都会拽着徒弟上门,亲自示范,悉心指导。小蔡是徐虎2004年收下的新徒弟,工作的普陀物业公司距集团本部有10余公里,徐虎每个月都要抽空去上二三趟,与小蔡促膝交流,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更注重传授爱心。每每在徐虎指点小蔡时,身边的人会越围越多,大家都怀着尊敬和急切的心情,以能得到徐虎的口授心传为荣。在徐虎的倡议下,2004年11月,西部集团还特意举办了物业员工拜师授徒签约仪式,徐虎师徒在内的数十名员工喜结对子,再次掀起了“三学”热潮。 一对一的传授固然好,但涉及面终究有限,徐虎是多么希望能把自己对工作的深切体会和丰富经验掏出来,以发挥更大作用啊!1999年底,徐虎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业余大专学业,怀揣着红彤彤的毕业证书,他萌发了一个念头,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笔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建议写下来。5年多来,徐虎勤学苦练,笔耕不止,在《支部生活》、《解放日报》、《上海房地》、《城市开发》、《中国建设报》等报刊发表管理论文和工作体会30余篇近4万字,其中不乏观点新颖、思路超前、可操作性强的文章。徐虎2002年撰写的《论物业管理将走入大盘时代》一文,曾引起业内外的高度评价,被多家报刊转载,《解放日报》2002年8月22日还特地向徐虎作了《做好准备迎接物管大盘时代》的专访。在蓬勃开展的上海市物业行风评议活动中,徐虎除认真履行物业总监职责,做好分内事外,还在集团的《物业行风专报》上开辟“徐虎观点”专栏,先后发表了《小区物业需要超常服务》、《用社区文化营造物业管理新亮点》等7篇文章,给物业员工以极大的启迪。他的研究成果为2004年集团物业行风评议由以前的中游水平一举挺进全市三甲,起到了积极作用。 ◎ 个人事迹1975年,徐虎从郊区农村来到上海城里,当上了房修水电工,担负起管区内6000多户居民的水电维修、房屋养护工作。徐虎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菜农,过去的家境并不宽裕。徐虎读书时,一直都靠学校发给的助学金。因此,父母经常教育徐虎,不要忘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干房修水电这一行,虽然脏一些,累一些,总还是个技术活。“身有一技之长,不怕家中断粮”。徐虎记着父亲的话:“阿拉是普通工人出身,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话是这么说,可是,当徐虎第一次去居民家修阻塞的抽水马桶时,还是傻了眼:粪便、草纸、污水淌了一地。别说干活,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但是,看看居民焦急的样子,想想自己干的就是这一行,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徐虎忙着干活,居民在边上忙着端茶、敬烟。马桶修好了,居民连声道谢。事后,还特地给房管所写了感谢信。这件事,给徐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想,自己干了分内的工作,居民就这么感激,真的应该尽心尽力做好。从此,只要一有空,徐虎总是认真学习房修水电技术。碰到居民报修,徐虎一喊就到,及时解决。碰到难做的活儿,徐虎千方百计做到居民满意。每次修理完毕,徐虎都主动做好清洁工作;对居民的酬谢,他笑着谢绝;碰上挑剔的居民,还要耐心说服。一来二去,徐虎和居民们的关系从生疏变得熟悉、融洽了。从居民的欢笑声、赞扬声中,徐虎体验到了人生的欢乐、工作的价值。再脏、再累,心里也是高兴的。 一个大热天的上午,一位中年妇女急匆匆地赶来报修。一进门就嚷嚷开了。原来,头天晚上6点多钟,这户居民家的楼面上突然断电。3户居民家里的电扇、冰箱全都不能用。孩子点蜡烛复习迎考。白天上班没空报修,晚上报修又找不到人。她说:“今天特地请事假出来报修,请你们无论如何要帮忙修好。”徐虎以前也碰到过类似情况。但是,那时总认为,维修工能做到“你来报,我去修”,并且保证维修质量,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这次,徐虎却心头一震。他想,修修电线,捅捅马桶,对自己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居民却是关系到正常生活的大问题。如果能在当天及时为居民们解决水电急修的困难,就可以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徐虎从警民联系箱得到启发,萌生了业余时间为居民挂箱服务的念头。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同在房管部门工作的妻子侯梅英。并得到了她的理解和支持。房管所所长徐裕鑫也热情地鼓励徐虎保持荣誉,更好地为居民服务。1985年6月23日是个星期天,徐虎在房管所以及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光新二村、石泉路75弄和石泉六村,挂上了3只“夜间水电急修特约服务箱”,上面写着“凡属本地段的公房住户如有夜间水电急修,请写纸条投入箱内。本人热忱为您服务,每天开箱时间晚上7点。中山房管所徐虎”。打那以后,每天晚上7时,徐虎总是骑着“老坦克”,带着工具包,走向3个报修点。然后按照报修的纸条,挨家挨户上门修理。 打从挂箱服务的那天起,在徐虎的心里就没有了“星期日”和“节假日”,只留下“为民服务”4个字。小小“报修箱”受到居民们的热情称赞,徐虎却谦虚地说:“我是平凡人,只不过努力做好平凡事。”但是,受到徐虎服务的居民不这么认为。华池路35号居民陈敬泉说:“徐虎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这平凡就是伟大。”10年的风风雨雨,徐虎都坚持下来了。那些一开始对徐虎挂箱服务持怀疑态度的人,风言风语的人,也从中受到了教育,改变了态度。10年,本身就是一种磨练。徐虎挂在墙上的小木箱已经磨出了本色。 ◎ 个人精神徐虎精神是社会主义历史条件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徐虎精神是共产主义光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时代先进的民族精神。徐虎精神是“心系群众,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地体现在他“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实际行动中。徐虎精神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并反映出这一特定时代的鲜明特征。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引起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变化。然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与之相适应的仍然是提倡包括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勤劳俭朴、不畏艰难等高尚品德在内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徐虎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融的,而弘扬徐虎精神则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优质服务,市场经济要求人们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确保产品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如此。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发扬徐虎的全心全意、一丝不苟的精神,树立“消费者至上”,“顾客至上”的观念,尽心尽力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只有服从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为重,才能获得保障和最终的满足。徐虎曾经十分形象地阐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去奉献?”“你要索取,我要索取,向谁索取?”他始终把自己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与社会的健康发展自觉地联系了起来,在平凡工作中,使人生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无私奉献,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按劳取酬,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提倡徐虎那种无私奉献精神。我们的国家还不很富裕,需要全体人民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倘若人人都以分配原则为借口,在报酬上斤斤计较,不肯尽半点义务,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就很难迅速发展起来。我们要按劳取酬,但更要无私奉献。 ◎ 人物评价踏上管理工作岗位的徐虎,从来都保持着工人阶级的本色。虽说身份变了,地位变了,但他一直牢记着江泽民同志对他的亲切勉励:“为人民服务点滴做起,贵在坚持。”徐虎朴素地认为,物业管理和服务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真正要做到位、做到家,经验和窍门很多,非下苦功不可。由于工作职能发生了变化,客观上他直接上门为居民群众服务的机会少了,为弥补这个缺憾,他主动向组织提出挂牌授徒,以使“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徐虎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近年来,徐虎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已遍布西部集团的各个物业企业。徐虎经常到徒弟所在的小区管理处走走看看,遇有棘手的报修单,他都会拽着徒弟上门,亲自示范,悉心指导。小蔡是徐虎2004年收下的新徒弟,工作的普陀物业公司距集团本部有10余公里,徐虎每个月都要抽空去上二三趟,与小蔡促膝交流,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更注重传授爱心。每每在徐虎指点小蔡时,身边的人会越围越多,大家都怀着尊敬和急切的心情,以能得到徐虎的口授心传为荣。在徐虎的倡议下,2004年11月,西部集团还特意举办了物业员工拜师授徒签约仪式,徐虎师徒在内的数十名员工喜结对子,再次掀起了“三学”热潮。 一对一的传授固然好,但涉及面终究有限,徐虎希望能把自己对工作的深切体会和丰富经验掏出来,以发挥更大作用。1999年底,徐虎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业余大专学业,怀揣着红彤彤的毕业证书,他萌发了一个念头,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笔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建议写下来。5年多来,徐虎勤学苦练,笔耕不止,在《支部生活》、《解放日报》、《上海房地》、《城市开发》、《中国建设报》等报刊发表管理论文和工作体会30余篇近4万字,其中不乏观点新颖、思路超前、可操作性强的文章。徐虎2002年撰写的《论物业管理将走入大盘时代》一文,曾引起业内外的高度评价,被多家报刊转载,《解放日报》2002年8月22日还特地向徐虎作了《做好准备迎接物管大盘时代》的专访。在蓬勃开展的上海市物业行风评议活动中,徐虎除认真履行物业总监职责,做好分内事外,还在集团的《物业行风专报》上开辟“徐虎观点”专栏,先后发表了《小区物业需要超常服务》、《用社区文化营造物业管理新亮点》等7篇文章,给物业员工以极大的启迪。他的研究成果为2004年集团物业行风评议由以前的中游水平一举挺进全市三甲,起到了积极作用。 ◎ 社会影响1996年4月17日,中宣部、国家建设部和上海市委在北京联合举行徐虎先进事迹报告会。1996年4月18日,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首都各家新闻媒介纷纷在头版头条位置大篇幅地介绍徐虎的先进事迹,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徐虎的热潮。上海市委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学习徐虎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 ◎ 社会作用徐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用自己辐射的光为别人导航,出现了“徐虎效应”,涌现了“徐虎班组”、“徐虎群体”。中同物业公司第一公司是徐虎所在的班组。10余年来,班组成员在徐虎精神的感染下,牢记“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的服务宗旨,在设施陈旧、管道老化、报修矛盾极为突出的地区创出一流的服务质量。该班组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班组、红旗班组,并在1993年荣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殊荣。水电工王耀齐自1986年调入徐虎所在的班组后,跟着徐虎学艺,他耳濡目染师傅的言行,于1989年1月在管弄新村以个人的名义挂出了3只夜间特约报修箱,并把家中的地址公布于众,被居民称为“徐虎第二”。1992年,他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并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4年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在普陀区东新地区,出现一个被誉为“徐虎第三”的黄卫国,在普陀区曹安地区,出现了一个被誉为“徐虎第四”的蒋德宽,他们或挂出了报修箱,或索性将铺盖搬到了所里值班室,热情地为地区居民排忧解难。1994年,他们双双当选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在普陀区曹杨地区还出现了一个被誉为“徐虎第五”的水电工冯宝荣,他在服务地区公开报修电话和自己的BP机号码,推出了急修流动服务车。1996年,他获得了上海市劳动模范的殊荣。 徐虎精神,不仅在房管系统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也在跨行业中引起了社会的瞩目。在上海戏剧家协会的会场里,众多的剧作家聆听过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在大学校园的主题班会上,学生围绕着徐虎探究人生、青春。明星似罗盘指引着这些“天之骄子”的生命风帆。在工厂、商店、机关……在北京、大连、长沙……徐虎,以一颗金子般的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 ◎ 上海徐虎社会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简介:以全国著名劳模徐虎参与并以“徐虎”命名的上海徐虎社会服务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18日正式营业。上海徐虎社会服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物业管理、交友、婚庆、劳务、家政、家庭企事业单位设施维修,装饰装潢、速递、疏通捉漏、会展会务、绿化等各种项目的社会服务。为了更好的体现“徐虎”品牌的社会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上海徐虎社会服务公司将有选择地欢迎一些有诚意的社会服务企业(个人)加盟,为青年学生毕业创业提供创业平台,如今,广大市民已能看到服饰统一,并经过严格培训,挂牌上岗的上海徐虎社会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以对事业认真负责的姿态活跃在他们从事的各条服务战线上,为各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为广大市民的生活需求提供令人满意的优质服务。 ◎ 获得荣誉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 影视演员◎ 个人简历徐虎 ( 获奖童星,演员,影视工作者 ) 1969年11月24日生于青岛 1977年就读于青岛市四川路小学 1982年就读于青岛市第一中学 1984年儿童电影制片厂 1989年青岛市法制艺术团演员、外联主任 1993年中国电视剧艺术制作中心历任制片主任、副导演 2003年创建深蓝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03年拍摄《中国式离婚》电视剧工作中,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0月25日辞世,享年34岁 ◎ 主要作品《十四、五岁》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1984 《火车从我家门前过》中国电视剧艺术制作中心1993 《蓝眼睛 黑眼睛》 中国电视剧艺术制作中心17集电视连续剧 刘艳臣编导1996 《第六演播室》 中国电视剧艺术制作中心 6集电视连续剧 刘艳臣编导1997 《忠诚的伙伴》 中国电视剧艺术制作中心 上下集电视剧 刘艳臣编导1998 《我要做好孩子》 中国电视剧艺术制作中心16集电视连续剧 刘艳臣编导1998 《黄河渡》 中国电视剧艺术制作中心16集电视连续剧 刘艳臣编导1999 《梦幻青春》 上海永乐影业集团1999 《现代诱惑》 青岛电视台20集王大鹏执导2001 《不要以爱的名义》福建电视台22集导演马晓颖2003 《中国式离婚》南京电视台2003 ◎ 获奖情况因《十四、五岁》,获第一届中国儿童电影铜牛奖获最佳男主角 《我要做好孩子》获第十九届(1998年度)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少儿电视连续剧一等奖 3 电视剧《雪豹》中人物《雪豹》中原为方胜利的警卫员,后来被方胜利派给周卫国。 南京保卫战中带着受伤的周卫国一路寻找国民党军队,后和周卫国一起救了范小雨,遇上刘远赵杰,上了虎头山。 一直追随着周卫国,忠心不二,在虎头山受怀疑时又跟着周卫国到了清风寨。 后来成为周卫国特战队里一员,虎头山游击支队副队长(虎头山独立团副团长),个人单兵作战能力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