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钢 |
释义 | 1 泉州市委书记◎ 1.泉州市委书记◎ 简介徐钢,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福建南平浦城徐厝人(福州出生),唐朝状元尚书徐晦四十八世孙、徐钟陵字玉诚(徐元伟次子)迁浦城徐厝十世孙。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2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泉州市委书记。 ◎ 履历1976.12——1978.10,福州发电设备厂工人; 1978.10——1982.08,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82.08——1986.06,福建省经委综合处干部; 1986.06——1988.09,福建省经委综合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其间:1987.07—1988.06在龙岩卷烟厂挂职任副厂长); 1988.09——1991.02,福建省建阳县政府科技副县长; 1991.02——1992.03,中共南平地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1992.03——1992.07,福建省经济委员会(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室正处级调研员; 1992.07——1995.06,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1995.06——1996.10,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助理、办公室正处级调研员(其间:1995.08—1996.10公派英国利兹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进修); 1996.10——1997.08,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助理、技改处处长; 1997.08——1999.12,莆田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1999.12——2000.09,中共莆田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2000.09——2003.07,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 2003.07——2005.11,福建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 2005.11——2008.04,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 2008.04——2011.02,中共福建省委委员,泉州市委书记、泉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1.02——2012.01,中共福建省委委员,泉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泉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12.01至今,中共福建省委委员,泉州市委书记、泉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八届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福建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2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徐钢 1978年生于苏州东山 1993年师从亚明先生学习中国画 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2002年分配至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任教至今,现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2005年参加“学院前后第二回展” 2006年作品《宜兴竹海》获“美在新江苏”优秀奖 2007年参加“两京之间”中国水墨大展 2007年参加“妙契同尘”山水画五人展 2007年作品《一线天》获“中国﹙南京﹚国际书画艺术博览会”金奖 2007年参加永恒的经典——《中国画苑》当代中国画邀请展 2007年出版画册《妙契同尘·徐钢》 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品在《画刊》《中国水墨》《艺术界》《书画艺术》《书画世界》等多种专业美术刊物上发表 3 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华东交通大学学生◎ 背景:个人简介徐钢,男,中共党员,南京军区签约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交通工程专业2006级国防生,世纪英才学校首期学员。 他是一个特困生,却连续4年推让助学金;他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并资助家庭,将获得的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省下来的钱,捐给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和白血病患者;他创办“爱心超市”,为3700多人送去温暖,让爱心在校园和社会传递;他自强不息,品学兼优、军政兼优,先后16次获各类奖学金或表彰……以“自强、感恩、奉献”谱写了一名当代青年的灿烂人生。入学以来,他把自立、自强作为立身之本,努力在克服困难挫折中创造希望;把感恩组织、服务人民作为责任担当,努力在奉献爱心中实践自身价值;把不辱使命、建功军营作为人生追求,努力在勤学苦练中打牢从军报国的素质基础。他先后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志愿者协会实践部部长,专业班级团支部书记,红色青年协会副会长,模拟连班长、指导员、副营长等职务,获评二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新东方励志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项,荣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茅以升铁道希望之星”,南京军区“优秀国防生”,江西省“三好学生”、“十佳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2009年底,代表南京军区参加了全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国防生主题演讲比赛,并获优胜奖。 ◎ 直面困境的“阳光男孩”与同龄人相比,徐钢有太多的“不幸”。 徐钢1987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的一个小山村。2003年,徐钢的父亲外出打工时因车祸致残。高中,徐钢在学校靠为食堂洗盘子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寒暑假,他与乡亲们一道上山砍柴烧炭,贴补家用。 2006年,徐钢以高出录取线28分的成绩被华东交通大学录取。喜讯传来,不幸却同时降临——徐钢的母亲也遭遇车祸,肇事司机逃逸,使原本贫困的家境雪上加霜。 “山旮旯里出个大学生不容易,可不能荒废孩子的前程呀。”在乡亲们的资助下,临近开学,徐钢带着东拼西凑的800元,抹着眼泪走出了大山。 报到时,学校得知徐钢的困境,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先报名上学。 父母的期盼、乡亲的资助、学校的关心,给了徐钢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作为一名大学生,自强自立的最好办法是勤工俭学。第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让徐钢刻骨铭心。 到学校报到不久的徐钢,找到一份在校门口发宣传单的工作。发3000份宣传单,挣30元劳务费。开始,看到穿着时尚的同学来来往往,徐钢有些自卑,头埋得低低的。 是退缩还是继续?一想到贫穷的家境,徐钢咬了咬牙。第一天工作是个周末,他在烈日下连续坚持10多个小时,双腿麻木了,嗓子沙哑了,终于发完3000份传单。 这几年,他先后做过家教、卖过电话卡、发过广告传单、送过报纸等,解决了自身学习生活费用并补贴家用。 2006年12月,学院开展评定助学金活动,最高5000元,最少也有500元。徐钢是特困生,按标准可申请到5000元助学金。很多同学都递交了申请,徐钢却迟迟没有动静。辅导员找到徐钢了解情况,他回答说:“我勤工俭学的钱够用了,还是把名额留给其他困难同学吧。” “人生都可能遇到阴霾,阴霾之后必定是晴天”,生活的窘迫和艰难,没有压倒徐钢。入学第一学期,他凭着良好的成绩和素质被选拔为国防生。 自强自立使徐钢心态阳光、充满自信,在学校很有人气。在华东交通大学校园网上,有一个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自强源于自立”QQ群。加入的用户,都亲切地称QQ群发起人徐钢为“阳光男孩”。在“自强源于自立”QQ群上,申请加入“好友”的总是络绎不绝,大家都想和他讲讲自己的故事,说说现在的境况,谈谈未来的理想。他先后帮助96人走出心理困境。 ◎ 感恩社会的“志愿者之星”创办“爱心超市”,是徐钢传递爱心的一个缩影。 2007年6月,他看到毕业生离校时,有的同学把衣服、鞋子、书本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丢弃在宿舍,感到非常可惜。 “有些衣服,贫困山区的孩子过年都穿不上呢。”徐钢专门找到校团委和选培办,提议创办一个“爱心超市”,将这些物品收集起来,捐赠给那些需要的同学和群众。 校领导给予大力支持,专门腾出两间房子,作为“爱心超市”活动场所。那个暑假,徐钢骑着一辆脚踏三轮车,一个学生公寓一个学生公寓地收集。一个假期,共收集了鞋子500多双,衣服4000多件,被褥100多床。他把这些收集起来的物品洗干净、整理好,常常是干到深夜。新学期开始了,一些困难学生纷纷前来领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土木建筑学院2007级学生邓文红说:“徐钢把这里打理得很精致,物品分门别类地摆放得很整齐,感觉像是新东西一样。” 现在,华东交大的“爱心超市”从一家发展到南北校区各一家,成员也由徐钢一个人发展到30多人,捐助对象从贫困学生拓展到农民工、孤寡老人,受助对象达3700多人。如今,“爱心超市”已经成为江西省高校学生社团的一个知名品牌。 一路走来所遇到的艰辛、所受到的帮助,让徐钢心怀感恩。他始终有一个信念:人们给我一份情,我献大家一生爱。2007年3月29日,徐钢在学校的支持下,倡议发起了“无清洁工日”活动,组织国防生和志愿者代替清洁工打扫卫生一天。如今,学校把每年3月29日定为“无清洁工日”,成为教育学生尊重劳动、关爱校园的一个平台。 ◎ 勇于担当的“戎装学子”“5·12”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军民的心。在这场爱心大救援中,中国青年向世界展示了敢于担当的新一代形象,徐钢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地震发生后,徐钢主动向学校请求,承担组织志愿者为灾区募捐的任务。他带领116名志愿者,从开始在校内募捐,到走上南昌街头、走进社区街道募捐,最后还发动志愿者义卖报纸。在徐钢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共为灾区募集了127万元捐款。 心中有大爱的徐钢,每当国家有大事、喜事、难事时,总想着出一份力、尽一份心。今年(2010年)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在部队见习的徐钢给学校打电话,将刚刚获得的“茅以升教育希望之星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共5000元,全部捐给了玉树灾区。作为一名国防生,徐钢认为,回报社会、回报军营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要练就一身过硬的军政素质,成为一名军政兼优的新型军事人才。 由于从小行走山路的习惯,徐钢双腿有轻微的“外罗圈”。为纠正这个动作,在2007年暑期军训时,徐钢找来两块夹板,用背包带捆在双腿上。经过半个多月的咬牙坚持,“外罗圈”消失了。集训结束时,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大一阶段军事课目考核。 射击,是每个军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但想当一个“神枪手”,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今年(2010年)3月,在部队见习锻炼期间,为了练就据枪的稳定性,徐钢在自动步枪枪管的前端挂一个装满水的水壶,一开始,强迫自己一次至少端10分钟。见习结束时,他射击考核5发子弹打出47环的好成绩。 既要练好“打”的技能,更要掌握“谋”的本领。4年间,徐钢在学好规定的军政课程以外,还通读了《孙子兵法》、《将帅带兵方略》、《基层干部带兵艺术》和《士兵心理指南》等军事书籍,写下6本、1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 打开徐钢的成绩档案:专业文化课全部按时修满学分,都在良好以上;13门军政训练课目,考核成绩全优。2009年10月,徐钢参与《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加强交通工程专业国防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通过江西省教育厅立项审批。 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困境,以顽强的意志自强自立,以感恩的情怀传递大爱,一个普通的青年学子书写了大学生活的传奇,成为当代青年的楷模。临毕业之际,徐钢向组织递交申请:志愿到艰苦边远的作战部队去…… (本文部分来源于2010年5月23日的《人民日报》头版、4版,部分图片来源于日新网) 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师徐钢,男,教授,主任医师,现担任湖北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管理分会全国委员、美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美国肾脏病学会会员等职务,以及《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血液净化》等多种杂志编委。 1990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0-1999年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科任住院医师,主治医生,讲师。1999赴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生物系从事分子医学研究工作。2003年8月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生物学硕士。2004年6月回国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2007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 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并参与国家973项目,曾获中华科技奖一等奖。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以及慢性肾脏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