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虚假行程单 |
释义 | 针对国家审计署2010年度审计报告中披露的虚假机票行程单泛滥的情况,由中国航协主导的一场行程单打假活动在开展了近两个月后,2010年9月20日对外公布了第一阶段的整治成果。包括中青旅朝阳分公司等在内的全国共计36家正规票代因出现违规操作受到相应处罚。 事件简介中国航协“虚假行程单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长、中国航协副秘书长柴海波介绍,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正规票代共有八九千家。“由于机票代理数目庞大,市场鱼龙混杂,某些企业缺乏行业自律,即便是正规的票代,也被查出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在中国航协有针对性的第一阶段检查中,就有共计36家代理企业违规被查,查出的虚假行程单近3000张。 新闻背景目前,电子机票最常见的造假行为是将三折、四折的低价票开成全价票骗取差旅费,旅客需向代理人支付一定比例的造假“手续费”。记者咨询多家街头小广告的机票销售电话,都表示可以虚开行程单,收费标准为100元左右。 更为恶劣的欺骗手段是,旅客明明付了8折机票的费用,却被代理偷偷改成了三折或四折票,如果航班正常,旅客浑然不觉,当行程延误或航班取消后,才发现自己的机票根本无法改签。相对于正规代理一张机票只能获得票面价格3%至4%手续费的收益,虚开行程单一次就能赚取上百元甚至数百元差价,自然令不少黑心代理趋之若鹜。另有少量完全伪造的电子客票,纯粹骗取钱财,旅客根本无法登机。 民航部门提醒,旅客在购买机票时,要尽量到正规的机票销售网点购票,并索取电子票号。未拿到行程单时,旅客就可将电子票号和本人身份证号码通过电话报给航空公司客服人员辨别机票真伪。 事件评论电子机票为旅客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饱受行程单造假的困扰。27日,记者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简称“中航协”)获悉,继36家机票代理人遭处罚后,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将于10月、11月在全国范围展开行程单违规情况的抽查,抽查情况汇总后,将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规范行程单的使用。 行程单是电子机票的唯一报销凭证,目前造假现象有多严重?业界人士估算,假行程单可能接近正规行程单总量的10%至20%。中航协方面表示,从国资委、公安部、民航局等部委均介入行程单打假行动的高规格来看,电子客票造假已经非常严重,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简称“华北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孙德富透露,从前一阶段的专项整治情况看,西南地区电子机票造假现象较为严重,华北地区尤其北京地区还很少接到行程单造假的投诉。 记者了解到,去年中国民航的旅客运输量攀升至2.3亿人次,正规行程单使用量约1.4亿张。而根据全国民航电子客票服务热线的统计,自动验真不符率2008年为39.78%,2009年为43.86%,2010年上半年达到了约50.15%,说明假行程单日渐泛滥。不过,这并非意味着目前电子客票一半涉嫌造假,毕竟采取验真手段的旅客比例还是很小一部分,多数旅客可能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机票,对领取的行程单深信不疑。 其实,在纸质机票时期,民航机票造假现象就屡见不鲜:一种是“鸳鸯票”,即有资质的代理人向旅客提供正规机票,但机票的乘机联与结算联内容不同,修改了票价等信息;另一种则是伪造机票,造假者多是一些没有资质的“黑代理”。电子机票推行后,行程单造假比纸质机票造假更为容易,一些网站甚至兜售可以在家中自行打印行程单的造假软件。 对于此次大规模整治行动的实际效果,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中航协只能处罚正规代理,而大部分造假者却是无资质的黑代理,民航根本管不了,这也是此前机票市场屡屡整治无效的死结。”一位机票代理商表示。目前,中航协授权的正规代理只有9000多家,而全国大大小小从事机票销售服务的公司却多达10万家。 有专家建议,要根治电子机票造假,只能将行程单改为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打印,或者取消行程单的报销功能,将登机牌打上机票价格作为报销凭证。对此,北京机票销售代理人协会副会长张宝从表示,这既需要中航信对系统进行技术调整,又需要航空公司承担服务成本,协调难度很大。 实际上,电子机票推行之初,航空公司就强烈抵制在机场集中打印行程单的服务,迄今只为航空公司自营渠道销售的机票提供机场打印行程单的服务,旅客通过代理商购票,必须向机票代理索取行程单。与此同时,大型机场也心存顾虑,每天数十万旅客进出,如果都在机场领行程单,会明显增加旅客办理登机手续的排队时间。 考虑到财务报销的规范性,机票行程单报销功能会不会被取消?游易网市场总监王一力预测,得到税务部门认可的行程单应该还是会继续成为机票报销的唯一凭证,而且继国内机票之后,国际机票目前也在推行标准行程单,以替代此前沿用多年的国际机票专用发票。 律师看法云南大韬律师事务所主任、专职律师王绍涛认为,低价高报行程单、买卖行程单跟虚报发票、买卖发票一样属于贪污行为,会把国家、集体财产据为己有,公务消费中类似现象最多,这涉及个人诚信问题。一般的处罚方式是单位进行内部处分,金额高的则涉嫌经济犯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