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绣球藤
释义

为毛茛科藤本植物。绣球藤的干燥藤茎名为川木通,可治水肿、膀腕炎、久痢脱肛、尿道炎、乳汁不通等症。花期4-6月,果期7-9月。生于海拔2200-3900米的山谷、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西南、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它不仅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植物介绍

【英文名】Clematis montana

【中药名】川木通

【别名】铁线牡丹、小九头狮子草、小九股牛、回龙草

【来源】毛茛科绣球藤ClematisranunculoidesFranch.,以根或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归经】淡、微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活络,利尿。主治疖痈,并治尿闭,乳腺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煎水外洗。

【形态特征】毛茛科铁线莲属木质藤本植物。叶为三出复叶,对生,长5-14厘米,草质,顶生小叶卵形或狭卵形,长2-6厘米,宽0.9-2.6厘米,不分裂或3浅裂,边缘具少数牙齿,侧生小叶较小并稍偏斜;叶柄长2-8厘米。5-6月开花,花直径2.5-6厘米;花梗长4-10厘米;萼片4,白色,开展,椭圆状卵形至卵形,长1.2-3厘米。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2200-3900米的山谷、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台湾、湖北、甘肃、陕西、河南等省区。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也有。

【化学成分】绣球藤叶含以齐墩果酸为甙元的绣球藤皂甙A、B。还含无羁萜,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正二十五烷,正二十八醇。另有报道绣球藤还含有以常春藤皂甙元为甙元的六糖皂甙及三糖皂甙。

【用途】茎药用,清热利尿。治水肿、膀腕炎、久痢脱肛、尿道炎、乳汁不通等症。

原形态

绣球藤,木质藤本,长达8m。茎圆柱形,有纵条纹;小枝有短柔毛,后脱落变无毛;老茎外皮剥落。叶对生,或数叶与花簇生;叶柄长5-6cm;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长2-7cm,宽1-5cm,先端急尖或渐尖,3浅裂,边缘有锯齿,两面疏生短柔毛。两性花,1-6朵与叶簇生,直径3-5cm;萼片4,开展,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1.5-2.5cm,宽0.8-1.5cm,外面疏生短柔毛,内面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1cm,无毛;心皮多数。瘦果扁,卵形或印圆形,长4-6mm,无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约2.2cm。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绣球藤茎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3cm,表面黄绿色至暗紫红色,具纵沟及核脊,近无毛,有的外皮呈纵向撕裂;节部膨大,有叶痕及枝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有放射状纹理及导管孔,髓部黄白色或黄绿色,有空隙。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

绣球藤落皮层和木柱层多已除去,有的残存。韧皮纤维束与射线厚壁细胞相连接构成厚壁组织环带,通常为二层,同心排列,每条环带有1-3层细胞;射线厚壁细胞向内延伸,使整个厚壁组织环带呈波浪形,有时其各部不连接,两条环带间有切向排列的纤维和颓废的筛管群。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占绝大部分,除射线细胞外,壁均木化。年轮明显,春材导管大型,环状排列,秋材主为纤维和木薄壁细胞;初生射线约12条,次生射线少而短。髓部较小,细胞壁木化。

药(毒)理学

急性毒性试验

LD50测定:选用18-22g小鼠(雌雄兼有),ip,记录72h内的小鼠死亡率,按改良寇氏法测定LD50。结果川木通为25.95±2.89g/kg。

死亡率测定将药物的0%、100%死亡率组数据,换算为成人口服量(按小鼠为人的100倍、口服量为ip量的2倍换算。人体重以50kg计算)。结果发现引起小鼠100%死亡的剂量,成人口服量川木通为40g/50kg。因此,临床中毒病人服用的剂量为60g以上,超过了引起100%死亡率的剂量。O%死亡率是换算的成人量川木通为20g/50kg。

亚急性毒性试验

取55-100g的健康大鼠40只,均分为川木通和对照组。按小鼠ipLD50的1/2量给药(相当poLD50的1/4量)。川木通为12.98g/kg,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ig20d。每天观察外在行为表现,给药前、中途及处死前称体重1次,停药次日全部断头取血,查血小板、白细胞、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取心、肝、肾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一般情况:动物行为、对外界刺激反应、皮毛、粪尿均无明显变化。体重各组均有增加。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肝肾功能在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改变。心、肝、肾病理组织学检查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改变。

川木通(绣球藤)的栽培与管理

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择在温暖、湿润、肥沃处,深翻整地,每亩施堆肥或厩肥3000kg,作1.3~1.5m宽的畦,畦面平整后再泼施1500kg清淡人畜粪水,待播种。栽种地一般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半阴半阳的山地栽培。为有利于川木通生长和节约土地,以高土坎边或林边栽培为好,选地整地后,按株行距1~1.2m挖穴,做到穴大底平,并与底肥混匀待种。

繁殖方法

川木通生产上主要采用种子育苗繁殖和茎藤扦插繁殖。

(一)种子育苗繁殖春分至清明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薄盖一层细土或草木灰,出苗后进行浅松土除草、间苗、施肥及病虫病害等管理,至藤茎长50cm以上则可移栽定植。

(二)茎藤扦插繁殖“雨水”后,割取川木通2~3年生茎藤,切成长30cm左右的节子,每节均需有芽苞,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45~50cm开沟,深7~10cm,将节子分2行平放沟壁,节头相接,芽苞错开,泼洒人畜粪水,覆土平畦(沟),按上述常规管理,秋未冬初或翌年春季则可掘苗移栽定植。扦插繁殖亦可按大田栽培规格要求,将川木通节子直接栽插种植。

(三)定植秋未冬初或“雨水”前后,均可移栽定植。种苗分蘖较多的可视生长情况,剪成单株移栽。栽时,穴中所施土杂肥必须混匀,每穴1株,覆土,踏实,浇水即可。

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与追肥移栽后封行前,每年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于春季进行,并施足追肥如人畜粪尿(可加适量尿素);第二次于秋未冬初进行,并施腐熟堆肥或厩肥及培土越冬。

(二)间套作幼苗期株丛较小,地内空隙较大,可在郁闭封行前,于行间间种玉米、冬小麦等作物,亦可间种其他阔叶树种与川木通伴生。

(三)修剪整型植株生长2~3年后,株丛增大,枝叶繁茂。应视株丛情况进行剪修整型,剪去过密、过弱枝或病枝,亦可剪下过密而符合药用要求的枝条作药用,以利生长。

病虫害防治

川木通病虫害均较少,目前主要发现的有蚜虫虫害,多在春季发生,危害叶腋的幼芽,致使生长发育缓慢,甚至萎蔫死亡。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枯枝落叶深埋或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发生期喷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数次。

采收

川木通栽种3~5年即可采收。春、秋季均可采收,但以秋季为好。采收时,割取较老茎藤,并注意对留存部分加以管理,以便以后再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