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熊通 |
释义 | 1.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公元前690年),芈姓,熊氏,名通,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蚡冒之弟。熊仪之孙(熊仪,号若敖,西周末楚国国君,公元前790至前764年在位,楚都位于丹阳),熊坎次子(熊坎,号霄敖,春秋初楚国国君,公元前763年至前758年在位,都于丹阳),熊旬之弟(熊旬,号蚡冒,熊坎长子,公元前757年至前741年在位,都于丹阳)。《世本·居篇》云:“楚国惯例,继任国君“必伯实立”或“必长实立”。然熊通杀其兄熊旬之子自立为楚国国君(在楚国约八百年的历史上,幼弟杀其兄而自立的有三例,即熊旬杀仲雪,成王杀庄敖,平王逼杀灵王和公子比,公子干;小叔杀其侄而自立的也有三例,即熊延杀熊挚红,熊通杀熊旬子,灵王杀郏敖)。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自称颛顼的后裔。 2.苗族革命先烈熊通(?——1908年5月),云南文山(时称开化)人,苗族。时任河口清军守备,深受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思想影响,并作为孙中山、黄兴、黄明堂等革命先驱者亲自指挥并发动河口起义的重要内应者之一。 1908年4 月牙30日凌晨2时许,熊通部下秘密策应由越南老街新坡攻入河口之黄明堂、王和顺、韦云卿、李佑卿等率300余名革命军,革命军4时许攻陷河口,管带黄元贞投降。革命军转而进攻河口周围之炮台,河口副督办王镇邦诈降,暗中命随亲射杀上山说降之革命党人王槐廷,紧要关头,守备熊通用枪押着副督办王镇邦率部反正。于是,革命军完全攻克和控制河口。革命军随后处死王镇邦,成立了云贵都督府。 5月2 日—4日,熊通被任命带兵随王和顺等沿铁路北上,沿途连克南溪,白河、古林箐等地,后与闻讯南下镇压义军之清军开化总兵白金柱一部于上述地方作战,他作战勇猛非常,在起义军无后勤保障和援兵的情况下,他率部奋力拼杀,最后战死于南溪。 熊通在辛亥革命大爆发前夜之河口起义中,对攻克河口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旧军队中的一名苗族军人,能够在那么早的年代里受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并亲自参加了那场震动中外的有积极影响的河口起义。虽然,熊通本人也许并不是自觉的,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与这里的各民族人民在这场起义中的行为是一致的,即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是作为苗族人应当自豪的。同样,在此起义中也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如壮、瑶等)的参与,他们的后代也应当为他们的英雄自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