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性之耻,还是伤之痛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龙迪 著 ISBN:10位[7563365168] 13位[9787563365166]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1 定价:¥39.80 元 内容提要本书采用社会建构主义立场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家庭为研究单位,以系统—个人—文化(性别)—抗逆力多重视角为概念框架,通过民族志、家庭访谈、夫妻访谈、个人访谈、参与型及非参与型观察等方法,分别在个人层面及关系层面收集资料,在6个月内比较全面、深入地追踪探索6个中国北方农村家庭披露自家女孩遭受家外性侵犯后13个月的家庭整体经验。 编辑推荐中国内地第一个儿童性侵犯的社会工作研究文本。 深描特定时空下的个人及家庭创伤经验,解构中国乡村社会流传的“贞洁耻感”民间话语。 扩展西方主流学术传统建构的个人心理病理专家论述;挑战普遍存在的“责备个人及家庭”的文化实践。 马丽庄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主席) 龙迪的研究历程充满波折。她单人匹马,到东北农村进入现场,困难重重。她气馁过、沮丧过、愤怒过、悲伤过、无助过,也感受过无限的喜悦。她喜悦,因为研究历程虽然荆刺满途,她终于有效地与受访家庭建立起互信关系,开始聆听到孩子们的个人故事,也亲身体验到她们的家庭生活,感受到她们的能耐。 今天,我非常欣慰地看到龙迪的研究成果得以出版。这本书凝结着她的心血和成就,实践了一位年青学者的梦想——开始在中国内地发展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对象,回应家庭面对困难所引发的家庭需要,以便提升家庭功能。专业评估与介入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更要针对整个家庭,针对影响家庭功能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好的家庭社会工作需要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第一是评估家庭需要的知识,第二是有效专业介入的知识。龙迪所做的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家庭在回应及应对儿童性侵犯事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这样本土化的专业评估知识可以协助社会工作者,特别是专长于家庭社会工作及家庭治疗的专业人员,在家庭评估时尽快理解遭受性侵犯的儿童及家庭的需要,而不必从头开始。不过,我们在帮助那些受害儿童及家庭时,仅仅停留在理解层面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本土化的专业介入知识。但愿龙迪继续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推动和发展祖国的家庭社会工作,协助建立专业队伍,裨益于求助的家庭。 陈向明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 众所周知,这是一项很难做的研究。儿童性侵犯在当代中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难度很大。如何进入现场,获得儿童及其父母的信任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获得“真实”的资料?如何知道获得的资料是“真实”的?如何用合适的方式言说当事人的故事?本研究对他们到底有什么用?——这些都是研究中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龙迪采用了社会建构主义立场的质性研究方法。就传统意义上的“真实”问题而言,她的研究更加关注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和群际“关系”及其交往是如何建构出特定“真实”的。她与被研究者通过不断的对话与协商,逐渐扩展了双方原有对儿童性侵犯现象、对自身及他者的生存状态以及对彼此关系的理解。这种扩展性理解反过来又改善了研究关系,进而又不断扩展了双方共识性理解的范围。选择社会建构主义立场的质性研究方法,还使她有可能在不伤害受害儿童及家庭的前提下,打开性侵犯这个敏感话题的“黑匣子”。 此项研究不仅在本体论、认识论上挑战了传统的研究范式,在伦理上照顾到被研究者的感受与利益,而且在方法论上超越了前人研究的局限性。当质性研究刚刚在我国系统介绍时,大家都非常兴奋,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研究人文社会现象的工具。特别是对那些畏惧或讨厌数字计算的人,质性研究方法似乎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救星”。但随着尘埃落定,泡末散去,国人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质性研究是一个好的研究?仅仅对现象进行描述是一项好的研究吗?如何将个人困扰与社会结构和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如何将前人的理论整合到自己的经验研究中,而不被这些理论所淹没?如何从少数个人经验和事件的分析中,提升出研究者自己本土化的理论线索? 而龙迪的研究可以说很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虽然她关注的现象是6个女童及其家庭的经验,但是她并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简单描述上,而是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将自己的研究与现有理论之间展开对话,从关注个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转向关注建构这些心理现象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过程。她不仅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而且超越了以往研究采用个人心理病理视角、呈现直线因果逻辑的限制,从系统-个人-文化(性别)-抗逆力多重视角,探索了自家女孩遭受家外性侵犯的中国北方农村家庭经验。她的研究在为我国的社会工作提供背景化、本土化的知识基础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社会科学质性研究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 作者简介龙迪,现任: 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家庭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国妇联国际部反对针对儿童的暴力合作项目伦理审查委员会专家。专业及研究方向:家庭社会工作,家庭治疗及心理治疗,质性研究方法,文化与性别。 1981-1986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6-1989 中国医学大学医学心理专业,获医学硕士 1989-1994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育系,讲师 1994-2000 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督导,副研究员 1997-1999 参加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家庭治疗) 2001-2005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目录序一 序二 自序 第一篇 研究背景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三章 初步概念框架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篇 家庭故事 第五章 敬家:“这孩子不管不行了!” 第六章 沈家:“生活又有一股劲儿。” 第七章 李家:“眼前没有一点亮儿。” 第八章 周家:“谁也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 第九章 吴家:“孩子没留后遗症。” 第十章 张家:“别提,慢慢就会淡忘了。” 第十一章 六家整体画卷 第三篇 研究者的理解 第十二章 讨论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本人为寻找样本撰写的新闻稿件 附录二 给家庭的邀请信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家庭经验访谈提纲 附录五 家庭观察提纲 附录六 研究过程的反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