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性命 |
释义 | 1、词语词目:性命 拼音:xìng mìng 基本解释 [life] 指生物的生命 偷性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身心性命。——清· 刘开《问说》 详细解释 1. 中国 古代哲学范畴。指万物的天赋和禀受。 《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孔颖达 疏:“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天寿之属也。” 朱熹 本义:“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 五代 齐己 《酬元员外见访》诗:“《易》中通性命,贫里过流年。” 宋 明 以来理学家专意研究性命之学,因以指理学。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举一世安于君父之讎,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所拘者又复高谈性命,衍说仁义,细析毫芒,而至于钱谷财赋之事,茫然罔晓也。” 2. 生命。 《荀子·哀公》:“故知既已知之矣……则若性命肌肤之不可易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 唐 韩愈《东都遇春》诗:“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清·范阳询《重修袁家山(袁可立别业)碑记》:“神仙者以金丹永保性命,以宝筏普渡众生,独善兼善,亦出世之圣贤也。” 曹禺 《雷雨》第二幕:“ 蘩漪 :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 3. 本性。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所谓隐者,盖谓其人之性情,宜於幽,洽於静,癖好清闲,不欲在荣华富贵中,汩没性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2、人的生命代名词大部分指人命,有时候泛指一切有生命体的生物。 3、古代哲学名词原为先秦儒学的重要哲学范畴。《易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处性指个人情志、个性,命指天命。其后道教养生家以性命指人的生命。而内丹学又予性命以独特解释。即性指人心的本性,又有元性、真性、元神、真心、本来一灵等别名;命指物质形体方面的气、元气。宋元以来的内丹书中,性命实际上是元神元气的代称。王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元明以来的内丹家还取理学之说,谓性即是理。《玄宗真指万法同归》:“性在天地间谓理。” 《简易经》里所言:“物,有性之命,呼性命,无性之命,呼生命。”意思为:万物中,以性行为诞生的命,称为性命,不是以性行为诞生的命为生命。 人们通常只把有性行为的动物,称为性命,把植物类,静物类,还有些抽象团体或单位名称类,称为生命。 中国文化中,道家讲究两个东西——“性”与“命”,性就是精神的生命,命就是肉体的生命。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