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杏花天 |
释义 | 作品名称:杏花天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文学体裁:词牌名 作者:李商隐 简述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东侧,虽然只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胡同,却是北京最富有意境和诗意的名字之一。其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早年间地安门外曾有一私家花园,种有10余棵杏树,每至阳春,满园杏花盛开,香飘大街小巷,于是有雅士将临近这家花园的胡同叫成了“杏花天”,后被称为“杏花天胡同”。另一种是说在明朝的时候,在胡同的西口儿有一“杏花天酒家”,所售的酒均为自酿,醇香宜人,许多人慕名而来,日子一长,人们就将附近的胡同叫成了“杏花天胡同”。 相关名词1.杏花开放时节。指春天。 唐 李商隐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诗:“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全元散曲·水仙子过折桂令·行乐》曲:“来寻陌上花钿,正是那玉楼人醉杏花天。”《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白雪遗音·南词·义侠英雄》:“绣衣郎走进闲观看,千红万紫杏花天。” 2.词牌名。有三体,一为五十四字,二为五十五字,三为五十六字,均双调,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3.词牌名。《念奴娇》的别名。 清 陈廷敬 等《词谱·念奴娇》:“﹝念奴娇﹞《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唐圭璋所辑《全宋词》中仅存一首作为《念奴娇》别名的《杏花天》,作者为无名氏,是一首祝寿词: 侄寿姑 三月廿七 婺星呈瑞,对春馀几许,日临三九。正属我姑初度旦,帨设当年门右 。绿鬓犹新,红颜未改,真月宫仙友。柏舟节义,富而荣贵长守。 况有诜桂青春,潜心黄卷,指日功名就。女郎乘龙全四德,未老得闲仁寿。天命方知,岁饥常赈,阴德还多有。麻姑王母,年年同宴春酒。 4..地名。地安门外大街东侧。 简介蒋氏《九宫谱目》入越调,辛弃疾词《杏花风》。此调微近《端正好》,坊本颇多误刻,今以六字折腰者为《端正好》,六字一气者为《杏花天》。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诗文例举朱敦儒 浅春庭院东风晓(韵) ⊙⊙◎○⊙● 细雨打(读)鸳鸯寒悄(韵) ⊙○⊙● 花尖望见秋千了(韵) ⊙○◎●○○● 无路踏青斗草(韵) 人别后(读)碧云信杳(韵) ⊙◎● ◎○◎● 对好景(读)愁多欢少(韵) ⊙○⊙● 等他燕子传音耗(韵) ⊙◎◎○⊙● 红杏开还未到(韵) ⊙●⊙○◎● 杏花天 诗人:姜夔 朝代:南宋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赏析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侯词、卢词之添字,皆变格也。 按,宋、元人俱照此填,惟汪莘词,前段起句“残雪林塘春意浅”,周密词,后段第三句“一色柳烟三十里”,平仄全异。谢懋词,后段起句“琵琶泪揾青衫浅”,句法全异。至江开词,前段第二句“四无人、花梢转影”,高观国词,后段第二句“怕行人、秋千径里”,两人字俱平声;周密词,前后段第二句“眉柳嫩、不禁愁积”、“歌舞梦、欲寻无迹”,眉字、歌字俱平声,不字、欲字俱仄声;后段结句“日暮石城风急”,石字仄声,风字平声。又,高观国词,换头句“春禽静来窥晴昼”,禽字、晴字俱平声;前结“舒卷清寒时候”,清字、时字俱平声。平仄各异,谱内据之,余参侯词、卢词。 代表作·宋·谢懋 海棠枝上东风软。 荡霁色、烟光弄暖。 双双燕子归来晚。 零落红香过半。 琵琶泪搵青衫浅。 念事与、危肠易断。 馀酲未解扶头懒。 屏里潇湘梦远。 胡同名杏花天位于地安门外东侧。只有西口而无东口。据说,胡同的西口,原有一座酒楼,也有说是酒坊的,称杏花天。自从晚唐的杜牧之将酒叠印到纷霏的细雨与清明时节的杏花之后,杏花便成为酒的代称而包蕴了一种美妙的意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