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释义
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图书

书 名: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作 者:张正钊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ISBN: 9787300108575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4版)》共四编十二章。第一章行政法的概念,包括行政与行政法的含义,行政法的渊源与分类,行政法的地位及作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第二章行政主体,包括行政主体的含义与类型,行政主体的资格、地位与职务关系,行政主体与相关组织或个人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章行政职权,包括行政职权的含义、特征与类型,行政职权的设定与授予,行政职权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协助,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行政权限。第四章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行为概述,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第五章行政程序,包括行政程序概述,行政程序基本原则,行政程序基本制度,行政程序法治化。第六章行政赔偿,包括行政赔偿的含义及特征,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行政赔偿的范围,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行政赔偿的程序,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行政追偿。第七章行政补偿,包括行政补偿的含义与特征,行政补偿责任的构成条件,行政补偿的范围与方式,行政补偿的标准与程序。第八章行政复议,包括行政复议的含义与特征,行政复议的原则与作用,行政复议参加人,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管辖与复议机关,行政复议的程序。第九章行政诉讼概述,包括行政诉讼的概念与构成要件,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与功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第十章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包括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管辖。第十一章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行政诉讼原告、被告和共同诉讼人,行政诉讼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第十二章行政诉讼程序、证据、法律适用及涉外行政诉讼,包括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诉讼证据,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涉外行政诉讼。

2 中山大学出版社图书

出版信息

作者:陈咏梅

ISBN:10位[7306030248] 13位[9787306030245]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平装: 400页

开本: 16

定价:¥39.90 元

内容提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法学学科。 本书包括六编共29章,较系统地阐述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制度;各章均按“学习目的与要求”、“案例”、“司法考试试题测试”、“复习思考题”的体例安排,体现了理论与实用性的统一。本书既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作教材,也适合法官、律师等司法界人士使用。

作者简介

陈咏梅女,1974年8月生,湖南人,先后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中山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及法律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现任教于高校法律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诉讼法领域。已在《人民检察》、《政法学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曾参与《国际商法》(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精品教材)等法学专业教材的编写;近年来参与多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

目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概念

一、行政

二、行政法

三、行政法学

四、案例

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

五、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六、规章

七、国际条约

八、法律解释

司法者试试题测试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概述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司法考试试题测试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行政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三、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第二节 依法行政原则

一、合法行政

二、合理行政

三、程序正当

四、便民高效

五、诚实守信

六、权责统一

七、案例

司法考试试题测试

复习思考题

第二编 行政法主体

第三章 行政主体

第一节 行政主体概述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主体的类型

三、行政主体资格的界定

四、行政主体的范围

五、案例

第二节 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征

二、中央行政机关

三、地方行政机关

四、案例

第三节 其他行政主体

一、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三、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国家公务员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概述

一、国家公务员的概念和特征

二、国家公务员的分类

三、案例

第二节 国家公职关系

一、国家公职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国家公职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三、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及其双重身份

四、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行政相对人

第一节 行政相对人概述

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及特征

二、行政相对人的范围

三、行政相对人的分类

四、行政相对人的主体资格

五、案例

第二节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一、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概念及特征

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三、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四、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第一节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概述

一、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概念及特征

二、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第二节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种类

一、权力机关监督

二、行政监察

三、司法监督

四、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三编 行政行为

第七章 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三、案例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二、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三、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四、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五、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六、附条件行政行为与不附条件行政行为

七、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八、平时行政行为与紧急行政行为

九、案例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与效力表现

一、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二、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三、行政行为的生效与失效

四、行政行为的瑕疵与效力后果

五、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行政程序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程序的法律意义

三、行政程序的分类

四、案例

第二节 行政程序基本原则

一、行政公开原则

二、行政参与原则

三、公正、公平原则

四、效率原则

五、案例

第三节 行政程序基本制度

一、行政回避制度

二、行政听证制度

三、说明理由制度

司法考试试题测试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行政立法与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第一节 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行政立法体制

三、行政立法的原则

四、行政立法的程序

五、行政立法的技术

六、案例

第二节 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一、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分类

三、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四、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五、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

第一节 行政许可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许可的原则

三、行政许可的分类

四、行政许可的设定

五、行政许可的实施

第十一章 行政给付与行政奖励

第十二章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第十三章 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

第十四章 行政裁决、仲裁与调解

第十五章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第四编 行政复议

第十六章 行政复议概述

第十七章 行政复议范围

第十八章 行政复议机关与管辖

第十九章 行政复议参加人

第二十章 行政复议程序及决定

第五编 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章 行政诉讼法概述

第二十二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二十三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四章 行政诉讼证据

第二十五章 行政诉讼程序

第二十六章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与裁判

第二十七章 涉外行政诉讼

第六编 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第二十八章 行政赔偿

第二十九章 行政补偿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书摘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行政、行政法、行政法学的含义及其特征,了解行政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明确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构成要素,以及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概念

一、行政

行政是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共同研究的课题。要了解什么是行政法,就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行政。

行政一词的英文是Administration,它来源于拉丁文Administrate,其原意是“执行事务”。我国《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行政包括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以及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的管理活动。美国《社会科学大辞典》认为,行政是国家事务的管理。行政是组织的一种职能,任何组织要存在和发展,都必须要有机构和人员行使执行和管理的职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政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执行行为或管理行为。行政包括一般行政和公共行政两种类型,前者是指企业、团体和组织的执行和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企业、团体和组织的利益;后者是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实施的执行和管理活动。

行政法学所指的行政是公共行政,即为了公共利益而实施的执行和管理活动。传统的公共行政职能是由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其他组织不能行使公共行政职能。但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公关组织,如各种社会团体,有些公共组织也履行部分国家行政职能。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不仅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和管理活动,而且还包括社会公共组织依法实施的执行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行政法是实体法,行政诉讼法是程序法

3 人民大学出版社图书

书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基础教材·必修课)

图书编号:2077326

出版社:人民大学

定价:28.0

ISBN:730004462

作者:叶必丰

出版日期:2003-07-07

版次:1

开本:

简介:

行政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门之一,其规范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行政诉讼法则是保证行政法贯彻落实和发展完善的最重要的程序法。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教材以行政职权的拥有和行使为主线,对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救济及行政诉讼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通过对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力图勾勒出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轮廓与主要内容,旨在使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树立依法行政的法治观念。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

第三节 行政法的效力

第四节 行政法律关系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行政合法性原则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一节 行政主体

第二节 行政权限

第三节 相对人和第三人

第四章 行政行为原理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特征与分类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和合法要件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和时间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错误和瑕疵

第五章 行政立法

第一节 行政立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分类

第三节 行政立法的原则和程序

第四节 行政立法的监督

第六章 行政立法

第七章 行政规范

第八章 行政征收

第九章 行政许可

第十章 行政监督

第十一章 行政处罚

第十二章 行政强制

第十三章 行政给付

第十四章 行政奖励

第十五章 行政裁决

第十六章 行政合同

第十七章 行政指导

第十八章 行政程序法

第十九章 行政法制监督

第二十章 行政救济概述

第二十一章 行政赔偿

第二十二章 行政补偿

第二十三章 行政复议

第二十四章 行政诉讼概述

第二十五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二十六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七章 行政诉讼的证据

第二十八章 行政诉讼程序

第二十九章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第三十章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

第三十一章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第三十二章 涉外行政诉讼

参考书目

4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5版 (2011年8月1日)

外文书名: Administrative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Law

丛书名: 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平装: 65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1099490, 7301099495

条形码: 9787301099490

商品尺寸: 22.8 x 16.8 x 2.4 cm

商品重量: 780 g

品牌: 北京大学出版社

ASIN: B005MUZFIU

内容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高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编写的专门教材之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则及行政法、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行政法主体的一般理论及行政主体的职责、职权、管理手段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及行政行为的性质、特征、构成要件、合法要件与各种类别行政行为的运作程序;行政救济的一般理论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性质、功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管辖、程序与裁判标准;行政赔偿的一般理论及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赔偿范围、方式、标准与程序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主要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在继承、批判和扬弃国外行政法学的控权论、管理论、行政权力本位论、相对人权利本位论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框架。

目录

第五版说明

第四版说明

第三版说明

第二版说明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与编写分工

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简称与全称对照表

简目

细目

正文

附录参考文献

一、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5-2010)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1989-2010)登载的案例

二、国内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科书、专著和案例评析的选读书目

三、国外行政法著作和我国学者编著的关于外国行政法著作的选读书目

索引

文摘

1.工资。公务员工资是公务员的基本劳动报酬。

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1)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2)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职级之间的合理工资差别。

(3)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四个部分组成。

(4)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5)公务员工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讽、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6)任何机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自行更改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待遇。任何机关不得扣减或者拖欠公务员的工资。

2.福利。公务员的福利因各国的国情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包括所在机关为其提供的住房、交通、小孩入托等便利条件或补助以及各种带薪休假和培训进修等。我国在公务员住房,交通、小孩入托方面,计划经济时代都由政府全包下来,直接向公务员提供,现在则已经改革或正在改革,由政府“全包”改为行政机关仅提供补助(并相应地增加工资,改变过去的“低工资”政策),由公务员,自己出钱购房、乘车和供小孩入托。在休假方面,公务员除享受各种节假(如春,节、元旦、国庆节、劳动节等假日)外,还根据职务和任职年限,享受一定的年休假。在培训进修方面,行政机关通常为公务员提供各种脱产和不脱产、定期和不定期的带薪学习机会。现行《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