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行苦
释义

词语出处

为三苦之一。行是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亦即除可意非可意以外的舍受法,为众缘所造,难免生灭迁流,故圣者观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一切有漏之行皆无常而生灭迁流,故皆为行苦所摄,则非可意之法有苦苦、行苦二种,可意之法则有坏苦、行苦二种。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词语解释

【名称】:行苦

【拼音】:xíng kǔ

【注音】:ㄒㄧㄥˊ ㄎㄨˇ

详细解释

释义:行事勤苦。

【出处】:《吕氏春秋·本味》:“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 高诱 注:“苦,勤也。”

【示例】:唐 崔兴宗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诗:“行苦神亦秀,泠然溪上松。”

释义:货物脆薄不牢固。

【出处】:《周礼·地官·司市》“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 汉 郑玄 注:“利,利於民,谓物实厚者;害,害於民,谓物行苦者。”

【示例】: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饰行”:“古人谓物脆薄曰行,或曰苦,或曰行苦,或曰行敝,或曰行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