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卷 |
释义 | 背景古代科举习俗。唐代,科举中的礼部试不糊名,糊名但用于考中后在吏部的释褐试。因此,知贡举等主试官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去取。当时,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及与主试官关系特别密切者,皆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谓之“通榜”。因而。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 简介行卷之风与诸科中前途最好的进士科紧密联系,所重在文词的优劣高下。应明经等科则不须行卷。此一风尚的兴起,据考在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进士加试杂文成为制度以后,安史之乱以前。由于进士科录取人数甚少,下第者众,登第艰难,准备独特的题材从事行卷,是应举者的重要活动。 内容行卷的内容,贵精而不贵多,少者一卷,诗数首,赋几篇,多者连篇累牍,如杜牧行诗一卷,一百五十篇,皮日休以《皮子文薮》十卷二百篇作为行卷。卷首多安排最精彩之作,以引起注意,行文中尚要避国讳、宰相讳、主试官讳、投献对象之家讳及自身家讳,须严格恪守。资料表明,举人不可直接向主试官行卷,而须经显达者之推荐,向谁行卷,须郑重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政治面貌。所行之卷用熟纸,不可涂改添注,要字迹端正,应有标轴的装饰,投送时须附呈书信,表达求知的愿望。若隔时日再呈书信及投卷,则称为“温卷”。当时,文坛前辈对待呈献行卷的青年或后进士人,多加以热情鼓励和指点,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创作都起有积极的影响。中唐贞元、元和以后,举人又以传奇小说行卷,因其体包括史才、诗笔议论,兼备三长,著名的《玄怪录》、《续玄怪录》、裴铏《传奇》等作品的创作,文学史家认为,皆与行卷有关。至宋代,进士科考试,先后期采取糊名及誊录之制,除诗典型策论外,不需以其他文学创作来谋取科第,因而严格意义上的行卷也随之消失。《通典》卷十七载赵匡《举选议》:“进士者,时共羡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早:“薛保逊好行(指行卷)巨编,自号金刚杵。大和中,贡士不下千余人。公卿之门,卷轴填委,率为阍媪脂烛之费。因之平易者曰:‘若薛保逊卷,即所得倍于常也。’”《全唐文纪事》卷一一八:“[罗隐]尝以《谗书》上郑尚书,上蕲州裴员外,上太常房博士,上秘监韦尚书,可谓汲吸于遇合矣。唐世士子,温卷求知,即贤者不免如是。”参阅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