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刑事证明标准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李玉华编辑、剪辑:卞建林 ISBN:10位[7811098865] 13位[9787811098860]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 定价:¥22.00 元 内容提要本书首次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对诉讼主体及其权利构成的理论辨析中,解析了被追诉人具有诉讼主体地位却权利缺失的悖论。作者将被追诉人的主体性区分为内向性和外向性,概括了被追诉人的三大主体性特质,以函数公式的形式分析了影响被追诉人主体性权利的变量因子,论述了被追诉人主体性权利的构成原理,提出了被追诉人主体性权利由元权利、程序生成性权利构成的主张。本书将最终旨归落脚于法律文化的重塑上,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自主的法律文化才是被追诉人权利保障最坚实而丰沃的土壤。 作者简介李玉华,1972年11月生,河北行唐人。1995年、2001年、200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十和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目录序 导论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刑事证明标准概述 第一节 刑事证明和刑事证明的主体 第二节 刑事证明对象 第三节 刑事证明责任与证明职责 第四节 刑事证明标准 第二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下的刑事证明标准 第二节 英美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大陆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一:认识论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与认识论 第二节 我国的刑事证明标准与认识论 第三节 关于刑事证明标准中认识论的争论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的客观真实 第四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二:价值论 第一节 人权保障 第二节 程序正义 第三节 诉讼效率 第五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 ……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