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刑 |
释义 | 拼写刑 拼音:xíng 部首:刂 (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 五笔86&98:GAJH 仓颉:MTLN 笔顺编号:113222 四角号码:124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211 ● 刑 xíngㄒㄧㄥˊ 字源演变基本字义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 汉英互译刑 punishment torture English punishment, penalty; law 详细字义刑 xíng 〈动〉 (1) 同本义 [kill;cut;dig] 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 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 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 阴为刑。——《易·本命》 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刑马作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 (2)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3) 惩罚 [punish torture] 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 五人之当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彼于刑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从而刑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又如: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 (5) 征讨 [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如:刑殄(征讨消灭) 词性变化刑 xíng 〈名〉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刑者,恶之末也。——《管子·心术》 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白虎通》 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说苑·政理》 严断刑罚。——《左传·昭公六年》。疏:“对文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怒而滥用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因摸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 又如:死刑;徒刑;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刑劫(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2) 通“形”。形容,形体 [appearance;body;form] 死生因天地之刑。——《国语·越语》 夫谅彊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管子·霸言》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吕氏春秋·正名》 (3) 通“型”。法式,典范,榜样 [form;sample] 刑于寡妻。——《孟子·梁惠王上》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周颂·我将》 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管子·侈靡》 (4) 星相术语 [term of astrology]。如:刑克(刑妨,刑蹇。谓三刑,五行相克);刑害(三刑六害的合称);刑冲(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 (5) 刑具 [instrument of torture]。如:动刑;上刑;大刑 (6) 姓 原意1.古代的“刑”字,既有刑法,也有刑罚之意,同时也含有处刑方式的意思。刑字的最早的写法是“井”字,甲骨文中已有发现,主要用于人名、地名,如妇井、井方。 2.刑一方面指的是刑法,如前文所说的禹刑,及《左传》中还提到的汤刑、九刑,《尚书》中的吕刑等。这里的刑就是法的意思。 3.“刑”字另一方面指的是刑罚,以及行刑的方式、方法。 刑事:有关刑法的。 常用词组刑案 xíng’àn [criminal case] 刑事案件 青少年刑案由一般犯罪逐渐升级到暴力犯罪 刑部 xíngbù [the Ministry of Punishments in feudal China] 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 寻移刑部。——清· 张廷玉《明史》 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 刑部系囚之。 余在刑部狱。 刑场 xíngchǎng [execution ground] 对犯人执行死刑的地方 刑罚 xíngfá [penalty,punishment;torture;corporal punishment] 刑,指肉刑、死刑;罚,指以金钱赎罪。后泛指依照法律对违法者实行的强制处分 刑法 xíngfǎ [penal law] 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房 xíngfáng (1) [officials in charge of case files]∶旧时衙门中掌理刑事案件的分署 (2) [torture room]∶用刑的房间(多指非法的) 私设刑房 刑警 xíngjǐng [police] 刑事警察的简称 刑具 xíngjù [instruments of torture] 用刑的器具,如夹棍、绞架等 刑戮 xínglù [punishment and execution] 刑罚或处死 免于刑戮 横遭刑戮 刑律 xínglǜ [criminal law] 刑法 触犯刑律 刑名 xíngmíng (1) [law (esp. criminal law)]∶古时指刑律 刑名之学 (2) [name of penalty]∶刑罚的名称,如死刑、徒刑等 (3) [judicial (assistant)]∶清代主管刑事的(幕僚) 刑名师爷 刑期 xíngqī [prison term;term of imprisonment] 服刑限期 刑辱 xíngrǔ [cruelly injure or humiliate with torture] 用刑罚侮辱;用刑法污辱 刑事 xíngshì (1) [penal;criminal] (2) 有关刑法的 在刑事调查中,任何违犯法规的标记已被消除 (3) 应受刑罚、处罚或惩罚的 刑事罪 刑事犯 xíngshìfàn [criminal offender;criminal] 因触犯刑法,有刑事责任的罪犯 刑事诉讼 xíngshì sùsòng [penal action,penal suit;criminal procedure] 根据刑法的诉讼 刑堂 xíngtáng [torture room] 旧指用刑的公堂 刑庭 xíngtíng [criminal court] 刑事法庭的简称 刑网 xíngwǎng [the arm of the law] 形容刑法的严密如罗网一样,触犯后便无法逃脱 刑讯 xíngxùn [quaestio;inquisition by torture] 根据法律进行的刑事询问或刑事审判 康熙字典【子集下】【刀字部】 㓝 -------------------------------------------------------------------------------- 〔古文〕𠜚【集韵】同𠛬。【说文】罚辠也,国之㓝罚也。从井刀,刀守井,飮之人入井,陷于川,守之割其情也。【韵会】复古篇云:𠛬从刀开声,刭也。㓝从刀井,㓝法也。今经史皆通作𠛬。 说文解字【卷五】【丼部】㓝 -------------------------------------------------------------------------------- 罚辠也。从井从刀。《易》曰:“井,法也。”井亦声。户经切 古代的酷刑1.耐—“耐”通“耏”(ér),古代一种去颊须的刑罚。《汉书·陈庞传》:“今律令死刑六百一十,耐罪千六百九十八。” 2.髡—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楚辞·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 3.刖—古代砍断脚的酷刑,称“刖”也称“跀”。《韩非子·和氏》:“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4.剕—斩断足。古代五刑之一,《尚书·吕刑》:“剕罚之属五百。”属:法律条文。 5.断手—古代截断手的一种酷刑。 6.劓—古代五刑之一,即割去鼻子,《尚书·吕刑》:“劓罚之属于。” 属:条款。 7.黥—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也叫墨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8.膑—古代剔去膝盖骨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报任安书》:“孙子膑脚”。 9.笞—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部的一种刑法。《汉书·刑法志》:“加笞与重罪无异。”重罪:死刑。清·邵长蘅《阎典史传》:“犯法者鞭笞贯耳不稍贳。贳(shì):饶恕、宽免。 10.炮烙—相传殷代的一种酷刑。用铜柱加炭使热,令犯人行其上,顿时血肉焦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11.宫刑—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酷刑,也叫“腐刑”。司马迁《报任安书》“诟莫大于宫刑。” 12.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投入沸水煮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死,臣请就汤镬。 13.大辟—古代的一种死刑,砍头。清·方苞《狱中杂记》:“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14.殊死—斩首之刑。《汉书高帝纪下》:“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15.菹醢—把人剁成肉酱的一种酷刑。《楚辞·九章·涉江》:“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引用《易经·井卦》“井,法也。”这里的“井”字,读音为刑,其写法为“开”。 《越绝书·记地传》“祀白马禹井。井者,法也。以为禹葬以法度,不烦人众。”这里提到的“禹井”,就是我们在《中国法制史》中常常引用的《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风俗通》汉代应劭在《风俗通》说:“井(刑)者,法也,节也。”节是“号令赏罚之节”的意思,也有法的含义。这里的“井”字又可以写作“井刂”。 《说文解字》“井刂,罚罪也,从井,从刀。刑罪也,国之刑罚也。从井刀,刀守井,饮之人入井陷于川,守之割其情也。” 《一切经音义》“刑字,从刀,从井;井以饮人,人入井争水,陷于泉,以刀守之,割其情,欲人畏惧以全命也。故从刀,从井。” 《尔雅》“刑,常也,法也。”刑又与“型”是通假字。古人铸器,要用模具,称为“型器”。 《说文·竹部》“笵,法也,从竹,汜声,竹简书也。古法有竹刑。”注引《通俗文》曰:“规模为笵。”玄应曰:“以土曰型,以金曰鎔,以木曰模,以竹曰笵。一物,材别也。”型器的作用是规范所铸器具的型制,而后引申为法律,是说以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的规则。 《礼记·王制》“刑者,侀(定型)也;侀者,成(成其品式)也,一成而不可变也。”侀字就是指模具,由规范器具,发展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是刑字发展的一条道路。 如《周礼·蜡氏》注:“刑者,黥、劓之属。”又《慎子》:“斩人肢体,凿人脂肤谓之刑。”《玉篇》说:“刑,罚之总名也。”将刑法与刑罚等同起来。 姓氏溯源(一)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公后裔刑官之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二)源于匈奴,出自汉朝匈奴贵族郝宿王,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名人刑未央:公元前?~前60年待考,匈奴族。著名汉朝时期匈奴族执政大臣、郝宿王,刑氏鼻祖之一。 刑升高:汉阳震碑人,望出五台县。 刑天锡:(公元1907~1980年),乳名小和尚,刑长明养子;江苏靖江靖城人。著名刑氏羊肉店继承人。 刑宗仁:(生卒年待考),内蒙古人。著名摄影家。 刑同渊:(公元1964~今),山东昌乐人。著名特种教育专家。 刑显博1944年6月出生,镇安县高峰乡永丰村人。 刑显耀1958年3月出生,镇安县高峰乡永兴村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