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兴山围鼓 |
释义 | 兴山围鼓又名“宜都梆鼓”、“枝江楠管”,俗称“八音子”、“八人班子”。是一种说唱、吹打相间的民间艺术形式。流传于“峡江”地区的“兴山”、“秭归”、“宜昌”以及与之相邻的“保康”、“谷城”等地。其中以兴山最为兴盛,围鼓班子遍布全县的十二个乡镇。 基本简介兴山围鼓的前身是流传在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包括鄂豫陕交界地区的打火炮,约在清咸丰年间(1855年左右)传入兴山。150年来,与兴山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兴山围鼓”。它既保留有北方吹打乐粗犷的气质,又具有南方吹打乐委婉的风格,更不同于鄂、川等地的“围鼓”而独树一帜。兴山围鼓传承脉络清楚、谱系完整,现今已至第11代传人。兴山围鼓曲牌极其丰富,有300多首,可分为三类,其中武曲子类来源于道乐,这类曲牌不多,约有40首,是兴山围鼓中的珍品,一般是成排演奏,有一定的禁忌性,围鼓艺人对它有神秘感。艺人们都知道,榛子板舍著名艺人张连新吹奏武曲子,曾数次使人“发马子”(不自觉的身体失控行为),这不是孤例,古夫平水的秦家耀,也曾数次使人“发马子”。这在我国民间吹打乐、锣鼓乐、丝竹乐中是闻所未闻的。围鼓的文化含量很大,除鄂西北民间音乐外,还含有豫、陕、川等地的民间音乐及道乐。围鼓不但只用唢呐吹奏,亦曾伴有笙、箫、管、笛等乐器,不仅吹打,而且歌唱,表现形式多样,表现力极强。广泛用于民俗各方面,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历史渊源围鼓(又称“打火炮”)分布在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区,以武当山周围,特别是兴山、谷城、宝康、房县、神农架等地流传最为广泛。围鼓应用于红白喜事、年节玩灯、集会游行、寿诞庆贺、生儿打喜、砌屋上梁、朝山拜佛等各种民俗活动以及平时自娱,已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围鼓音调明亮,气氛热烈,时而欢快奔放,时而清新婉转,使人百听不厌;演奏手势(特别是打鼓的“手印”)夸张,动作优美多变,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是深得当地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 兴山县有着辉煌、丰富的文化历史,至今仍教多的保留着文化艺术遗产。兴山围鼓仅就器乐而言,有“六音子”(唢呐只用上方六孔演奏,打击乐仅有大锣一面)、“叫点子”(唢呐也用六音吹奏,打击乐有小鼓、大锣、大帽钵、马锣各一面。锣鼓牌子只有十二只。曲牌名为“一点”至“十二点”,故名“叫点子”。)“火爆家业”(乐器只有大锣、大帽钵、马锣三种。锣鼓牌子仅十数首)等。由于围鼓的曲牌丰富,多在百首以上,音色富于变化,气氛热烈,乐曲即有欢快活泼的,也有抒情委婉的,还有诙谐风趣的,故当地人民对它情有独钟。现今其他器乐已极少流传,而成为围鼓的一统天下了。 围鼓起源于武当山周边(包括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区,特别在谷城附近,是有其根源的,这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汉末年道教形成后,武当山即是我国道教名山胜景之一,从唐代贞观年间开始建祠,历代营建武当道场,至明代永乐年间,武当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道教音乐也随之盛极一时,“神乐观”的乐舞生就有四百之众,音乐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此外,还有山下火居道的乐师活跃于广大民间,其规模更为壮观。这些都给围鼓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影响,从围鼓的曲牌来看,充分说明了这点。谷城紧旁武当山麓,是道乐的活跃地,民间器乐演奏活动相应繁荣,早年围鼓老艺人皆知,围鼓所用的大锣,数谷城及老河口出产的最为有名,还有铜制的唢呐杆子也不同凡响。从这个侧面可充分反映出当地围鼓演奏活动繁荣兴盛的景象。这儿民间艺人深受道乐的强烈影响,更何况当地众多火居道道人本身就是民间器乐活动的骨干分子。他们在民间活动(如朝山拜佛,红、白喜事,生儿打喜,砌屋上梁,年节玩灯,集会庆典以及自娱自乐等)中,自然而然地将地方器乐、民歌、地方戏曲和道乐结合起来,于是,一个既能演唱又能演奏的民间音乐班子——围鼓,就初步形成了。 过去,鄂、豫、陕等地的善男信女,一年两度结成数十、上百人的朝武当山的拜佛队伍,在浩浩荡荡的朝山队伍中,围鼓班子必不可少。到达武当山后,信徒们进香拜佛,而各地围鼓艺人则聚集一起,相互比、切磋技艺,为各地围鼓艺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大好良机,从而也使围鼓以武当山为中心,向四周辐散开去。 围鼓流传地域,一般是在朝武当山盛行之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豫、陕东及鄂西北。围鼓向西南传播,仅到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北部少数地区。其传播途径是由两条路线传入兴山。一条是从谷城经房县传入:谷城人王兴五授徒房县的李兴善、石天福等人,石又授徒兴山榛子的甘大荣;一条是从河南经保康传入:河南人老张师傅(人称“老张喇叭”)授徒保康的王二师、王三师到兴山教了后坪的古白荣、水月寺的王思举、黄粮的刘兴安三班围鼓。由于兴山人有结队朝武当山的习俗,有的朝山者甚至虔诚得烧“锁口香”(在朝山的途中,用一把金属小剑穿过嘴巴旁的两腮),因此兴山盛行围鼓。而宜昌人没有结队朝山的习俗,故过去流传不广。 围鼓的盛衰与武当山道教的盛衰有紧密的关系,围鼓盛衰史与武当山道教的盛衰史相吻合。我们暂从明永乐年间大肆营造武当道观,道乐进入鼎盛期(1424年)算起,围鼓至今应有500年的历史了。它从初期形态及鼎盛时期共经历了400多年,到了清末明初,在文革期间,又跌入了低谷,后来围鼓又进入到“处处闻唢呐,时时听锣鼓”的兴盛时期了。 据1962年统计,五十年代兴山约有围鼓班子15个,经文革后,1975年调查时全县不足9各班子,八十年代又发展到50多个班子,改革开放后,无论在人民的经济生活上,还是社会的大环境中,都为围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今已有围鼓班子近百了。老者70多岁,少者尚只八、九岁,曲牌进一步丰富,并出现了不少新的曲牌,演奏技巧有很大提高,更可喜的,是围鼓的演唱开始复苏,出现了歌唱家乡,歌唱新生活的围鼓唱段。 《兴山县志》记载:兴山“风气淳朴,民俗野陋”,“尚淫祀”。这为围鼓的应用展开了广阔的空间。朝山拜佛是信徒的一件大事,一般都要请数班甚至数十班围鼓沿途吹打,以显其隆重、虔诚;结婚办喜事,迎亲队伍中围鼓不可缺少,否则新娘子不肯出门;死人办丧事,除丧鼓外,围鼓也不可缺,否则守灵、出殡太冷清;砌屋是件大事,上梁时要挂红放鞭炮,围鼓也不能少;围鼓还广泛应用于生儿庆典,老人庆寿,年节玩灯,集会游行,平时自愉等,已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伴奏乐器兴山围鼓的乐器有:鼓一架。由一个小鼓、一个单皮的嘣子及鼓梁、鼓叉、担子等组成。演奏时将“担子”担于肩上,“鼓叉”叉于腰间(或腹部),极其便于行走中演奏。在红喜事或庆典场合,可于鼓梁前端点上红腊烛,办丧事时,可于鼓梁前端点上白腊烛。 鼓槌的握法,最常见的是握于大指与食指之间,拳眼朝上。此外;还可握于食指与中指之间,或是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甚至握于无名指与小指之间。手背朝上击鼓,称为阴手手势,手心朝上为阳手手势。 大锣一面。锣面较大(约36公分左右),无锣膛(锣光、锣脐),锣边较窄,发音较“苏”(浑厚而悠长)。据老艺人称,建国前围鼓的大锣以老河口出产的最为有名。 叶子一付。叶子近似于道教法器之大铙,只是叶片平直。叶子演奏时双手也可舞动,它在围鼓音乐中具有重要作用,围鼓艺人皆知道:“围鼓打得巧不巧,只要叶子花得好”,也就是叶子演奏重在加花。 马锣一个。马锣槌的握法与鼓槌一样,可握于各手指之间,用阴手或阳手敲击,抛起演奏并不多见。 唢呐1—2支(多为二支)或更多。现在多为木杆,从前以产于老河口的铜杆为贵。唢呐吹奏使用八个音孔,故又称“八音子”,不用循环换气法。哨子有两种含法,既可平放(哨子与嘴唇平行)于口中,也可竖放(哨子与嘴唇垂直)于口中。哨子较硬,多用平放的含法;哨子较软,为避免“堵音”多用竖放的含法。 两支唢呐吹奏的配合。吹“宫调”由于音域所限,两支唢呐只能同度演奏,吹“平音”多用八度(一支唢呐在高八度上,一支在低八度上)吹奏,俗称“上下手”、“老配少”或“双吹”。 “平音”在低音区吹奏,称为“满手”或“下手”,“宫调”在高音区吹奏称为“上手”。“满手”起音的曲牌为“正”的,“上手”起音的曲牌是“反”(或“翻”)的。现以曲牌《雪花飘》为例,“满手”起音的,叫《雪花飘》,而“上手”起音的则叫《翻(反)手雪花飘》或《雪花飘翻(反)手》。 后来的围鼓一般多为吹打乐,很少演唱了。而鼎盛时期的围鼓,据老艺人介绍,称作“八人班子”,乐器编制除了上述乐器外,吹奏乐还有笙、箫、管、笛,打击乐还有小镲、汤锣(旋子)等,鼓在现今形制的鼓梁前端再加一个小鼓。“打起来非常动听,唱起来优雅得很”。当时的围鼓,除于各种民俗活动之外,还演唱于茶馆、街头。行走时演奏,围桌而坐时演唱,“围鼓”之名由此产生。 演奏曲牌围鼓曲牌丰富,一个较好的围鼓班子,一般皆可演奏120首以上传统曲牌(围鼓曲牌在“宫调”与“平音” 两个不同的调式上演奏,唢呐旋律稍有不同,锣鼓伴奏也微有差异,故艺人习惯将它们算作两首曲牌。本文沿此俗)。围鼓曲牌主要来自当地流行的民歌(特别是情歌),其次是地方戏曲,再就是道教音乐中的耍曲三个方面。据此,我们可把围鼓曲牌分为玩曲、戏曲、武曲子三大类: 玩曲这类是围鼓的主要曲牌,数量最多,皆是将各地民歌化而演奏,如《探郎》、《陪郎》、《五更》、《梳妆台》、《蛮腔》、《肚儿疼》(又叫《王大嫂》)等。围鼓的风格较杂,涵盖面较广。由于围鼓艺人过去每年都1—2次受聘于香客朝五当山拜佛,每次都有数十、上百班围鼓聚会到一起,艺人们免不了要比赛一番。方法是,甲班的“捏家”(唢呐演奏者)到乙班去吹奏,乙班的“捏家”到甲班去吹奏,若是甲班“捏家”所吹的曲牌,乙班的“打家”(打锣鼓者)配合不了,即甲班获胜。这为鄂、豫、陕各地围鼓艺人相互学习、交流、磋切技艺创造了绝好的机会,也因此使围鼓曲牌融这三地的风格于一身,如《蛮腔》(或叫《蛮曲》)是围鼓的常用曲牌,就有《老蛮腔》、《河南蛮腔》、《陕西蛮腔》等。 民歌进入围鼓,艺人皆谙此道:“将民歌化成喇叭曲,再拿来打围鼓”,关键在一个“化”字,将民歌旋律器乐化,以利于唢呐性能的发挥、技巧的运用和锣鼓的演奏。民歌进入围鼓后,艺人不外对它们进行两种处理,一是对歌腔基本不动,只是将结束句化成“接风槌”形态,并为其配上锣鼓伴奏。 另一种处理,是在艺术实践中,化其民歌旋律,使曲调更适合唢呐的吹奏,更富于围鼓的特色。 在围鼓中这类曲牌不多,皆是被吸收进来的地方花鼓戏的唱腔,如《四平》、《陶腔》等来源于湖北的花鼓戏,《八岔子》等是来源于陕南的八岔戏,虽然已化作了围鼓曲,但仍保留着它们原来曲牌、剧种的名称。有趣的是,在围鼓中将这些曲牌串联起来演奏,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了一支“大曲”。如:《四平头子》(徵调式)→《四平》(徵调式)→《乔大娘》(羽调式)→《打腔》(煞声于商)→《补丁一》(徵调式)→《补丁二》(商调式)→《放流》(徵调式煞于宫音)。在多为短小结构的围鼓曲牌中,像这种组成结构庞大、复杂、调式色彩多变的“大曲”还极为少见。(《放流》并不属于花鼓戏范畴,而常作为武曲子的结尾,这里将它借用过来,以造成结尾的高潮。) 武曲子又称神曲子,按规矩都应成“排”(3—4首武曲子联在一起演奏称作一排)演奏,在围鼓中具有特殊地位。一般是不随便演奏的,只有在朝山拜佛到了武当圣地时才成排演奏,以及办喜事新娘出门上轿之时、办丧事棺木下坑之时才能演奏一排。 武曲子来源于道教音乐的耍曲。围鼓的形成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围鼓的盛衰,与武当山道教的盛衰紧密联系。特别是武当山周围地区的火居道,深入人民的生活之中,对围鼓的影响极大,实际上,许多有名的围鼓艺人本身就是火居道的道士。因此道教音乐进入围鼓,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故而围鼓曲牌与道教耍曲有诸多相同相似之处,如道教耍曲《背靠背》、《雪花瓢》、《海白菜》、《水乐音》等与围鼓曲牌一样,皆结束在弱拍音上,在锣鼓牌子上,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表演范围兴山围鼓主要在红白“喜事”、生儿“打喜”、老人“祝寿”、新屋“上梁‘、年节“玩灯”之时演唱,也有“休闲自娱“者。它何时传入峡江地区,无典籍可考。 发展现状兴山围鼓已衍变成了融“南锣北鼓”为一体,汇“蛮腔”、“楚调”为一炉,具有峡江地域特色的说唱艺术品种。经常演唱的传统曲目有《昭君和番》、《山伯访友》、《兰桥汲水》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