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星耀村 |
释义 | 星耀村坐落在兴梅交界处,方圆3平方公里,四面群山环绕,青山绿水,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和“华侨村”,有4个自然村,16个合作社,140户662人,耕地面积561亩,其中水田435亩,旱地126亩,山地面积2700亩,人均收入3846元。26名党员。 星耀村径南星耀村,旧时称新坳背,据传说,罗氏祖先梦见村西南梅子窝上空出现巨星,光亮耀眼天地,遂改名为“星耀村”。星耀村人才辈出,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出过多名举人,每户都曾出过大学生。著名教育家、方言学家罗蔼其即出生于此。现任梅江区计生局局长罗尚君,现任北京航天部第二研究院主任罗烈,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罗炳权,曾任梅州外贸局局长罗衍桂,现任南海军区海军团级干部罗衍怀,曾任乐昌交通局局长罗其雄,曾任正处级清远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罗其瞻,曾任深圳大学党委书记罗广文,现任石马镇副镇长罗誉。 现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罗文杰(是兴宁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副主任罗云珍,村委委员罗子玉、罗涛新。2005年10月以来多方集资17万元铺设了星耀4公里的水泥公路硬底化,引来了星耀生态养殖场。2005年被市委市府评为文明村。 历史文化 星耀村的文化氛围浓郁。研究客家文化的先贤罗蔼其生于斯长于斯,以该村的生活语言为基础而撰写的十二卷《客方言》,是系统研究客家方言的权威著作。村人以读书为荣,文风丕盛,“据五十年代末统计,该村自民国以来共有大学生一百多人,平均每户有一名大学生。”这个只有百来户人家的偏僻山村,成了有名的文化村。处处对联则是该村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对联,作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艺形式,它以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字一音,一音一义,构成了字形、字音、字义两两相对的句子,看起来美观,读起来琅琅上口,细琢磨意味深长,给人以对称美、音韵美、意境美的美学享受,素来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星耀村人更是钟情于斯,家家户户有对联,有的房屋,不仅有大门联、侧门联、斗门联,甚至连放杂物的屋子也贴上对联。他们的对联,除了一部分是袭用社会上流行的联语外,更多的是村人自撰的。通过对联,他们抒情写意,表达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对前途的展望,也反映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总结生活的经验和教训。这些对联既是星耀村人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星耀村人文化心态的生动、形象的表现。从中可窥见客家文化之一斑。 1998年夏,笔者在星耀小学罗权箴老师和热情村民的帮助下,对124户人家及该村祖屋的对联进行了分类整理。按对联的作者,可分为三类:一、当代村人自撰的对联;二、祖先传下来的对联;三、借用社会上流行的对联。第一类对联具有时代气息,很有现实意义。如“十五大绘蓝图”、“国策清明”、“实事求是”皆入联语,这类对联多重在意义的表达,而不讲究格式的要求;第二类是祖传的对联,都是固定下来的,每年春节时,用大红纸重新抄写一遍贴上。这类对联具有历史感,可说是历史文化的沉淀,都是工整的对句,耐人寻味。第三类对联非村人自撰,故略而不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