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娜·弗洛伊德 |
释义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1895年12月3日生于奥地利,1938年随其父移居英国,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先后获得美国杜克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担任过《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主编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她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其父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其父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 中文名:安娜·弗洛伊德 出生地:奥地利 出生日期:1895年12月3日 职业:儿童精神分析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杜克大学 主要成就: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 生平简介安娜·弗洛伊德,她是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创始人之一,并较早应用游戏疗法,对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心理治疗技术的改进起过积极作用。著有《儿童的心理分析治疗》(1946)、《儿童期的常态和病态》(1965)等书。1982年10月9日逝世。 安娜·弗洛伊德于1895年12月3日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她是弗洛伊德六个子女中年龄最小的,据说也是他最宠爱的。 在安娜出世以前,弗洛伊德曾希望她是个男孩,1895年10月他曾给好友威廉·弗立斯写信说:“您不会反对我把即将出生的儿子取名叫威廉吧?如果他是个女儿,就取名叫安娜。”安娜出生以后,弗洛伊德又写信告诉弗立斯:“如果生的是个儿子我就会打电报通知您,因为他要按您的名字来取名。但是由于生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小姑娘,所以您只能迟些得到消息了。她是在我进行咨询时于今天3点15分出生的。” 1912年安娜在维也纳的考泰季中学毕业,此后她没有上过大学。中学毕业后,她曾担任过小学教师。从1918年开始,她开始参加父亲的精神分析工作,还被允许参加著名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星期三研讨会,并在弗洛伊德的朋友魏格纳·乔莱格教授的维也纳精神病教学医院里参加古典精神分析的学习。1923年开始做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1925—1928年曾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并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教育学院院长,她还积极参加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活动,并担任过该会的名誉主席。1928年她发表了《儿童分析技术导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她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的治疗法。1936年她发表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1938年,由于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安娜陪同父亲逃离维也纳,流亡到英国伦敦定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伦敦的汉普斯特德战时保育院工作,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在此期间她和一位同事,美国人多萝西·伯林海姆合著了三本书,《战时的幼儿》(1942)、《无家可归的婴儿》(1943)、《战争与儿童》(1943)。战争期间她创办和领导了汉普斯特德·韦尔保育室,战后她又创办了汉普斯特德儿童诊护所,在那里她开设了儿童心理治疗课程,并对精神紊乱的儿童和成人进行临床诊断和分析治疗。此外她还开办了一个健康儿童科,一个因社会案件而设的幼儿班和一个专收盲童的幼儿班。1952年起她担任这个诊疗所的所长直到1982年逝世。由于安娜·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特别是儿童分析的卓越贡献,许多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其中有美国的克拉克大学(1950年),杰佛森医学院(1964年),芝加哥大学(1966年),耶鲁大学(1968年),她父亲的母校、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197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8年),英国剑桥大学(1980年)。此外美国政府还曾授予她“麦迪逊奖”,英国政府也曾授予她大英帝国骑士爵位。1982年10月9日,安娜·弗洛伊德逝世于英国伦敦,享年87岁。 安娜·弗洛伊德长得很美丽,是弗洛伊德的指环门徒。于1918年她23岁时开始接受弗洛伊德的分析。直到1922年中断,Anna每周接受6个小时的分析,时间在晚上10点钟。另一阶段的分析从1924年开始。尽管其他资料描述了在1925年后分析的终止,但从Anna和EvaRosenfeld的信可以清楚地看出,Anna直到1929年9月仍在接受她父亲的分析治疗。在1927年9月给JoanRiviere的信中,弗洛伊德用明显的紧张感将自己描述作为“控制性的分析治疗师”。直到1970年,Anna的分析师的身份才被人知道。就在那时候,作为一个成年人,Anna以前的被分析者PeterHeller(弗洛伊德的被分析者DorothyBurlingham的女婿)在Dorothy在场的情况下,问Anna谁是她的分析师,她会意地和Dorothy交换了一下眼色,但保持了沉默(P Heller personalcommunication,4月6日,1991年)。 在给他女儿分析的最初时期,弗洛伊德也为AbramKardiner作分析,在一次为Kardiner分析的时间里,弗洛伊德提到了Anna及她的未婚状况,请Kardiner为他参谋。Kardiner已经听说了Anna接受他父亲精神分析的传闻,但他并没有问这个问题。Kardiner相信弗洛伊德的很多男性追随者都企图成为他的女婿。Anna一生未嫁,她一直陪伴她的父亲度过他的余生,作为一个同伴、打字员、合作者、保姆。尽管她未受过大学教育,但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师,她还是得到认可,而且非同一般。到底是怎样的不平常呢?那就是她的分析非常实在。在她获得学位时,弗洛伊德已62岁高龄了。他认为Anna的分析非常有效体现在两篇理论性文章里,那就是“一个被打的孩子”(1919年)和“性别之间解剖学差异的若干精神结果”(1925)。在1935年弗洛伊德给EduardoWeiss的信中,他显然是用成功来形容她的治疗。 研究成就安娜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 S.弗洛伊德六个子女中唯一继承父业的人。在她出世以前,S.弗洛伊德曾希望她是个男孩。自幼不受父亲重视,她自己曾在与朋友信函中称当时如果有避孕药,她是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 但她并未让父亲失望,自幼对学术有兴趣,15岁以前已经开始阅读父亲的论文,自行研习精神分析。14岁即出席旁听父亲主持的精神分析研讨会。1912年安娜在维也纳的考泰季中学毕业,此后她没有上过大学。中学毕业后,她曾担任过小学教师。23岁曾因连夜恶梦而陷入情绪困扰,经由父亲连续分析治疗达4年之久,这时她才她真正接触心理学。当时她每周接受6个小时的分析,时间在晚上10点钟,直到 1922 年中断,但从1924 年开始后的几年中,她仍断断续续接受其父的精神分析。1920年,父女两人一块儿参加了在海牙举行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1922 年安娜获准参加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并取得正式会员资格。1924年首次在学会提出研究报告,题为《击败幻想与白日梦》,引起精神分析学界重视。该报告内容时她对白日梦患者的个案研究,实际上那个患者就是她自己。 1923-1938 年,她在维也纳私人开业,从事精神分析治疗工作。1925-1928年曾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并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教育学院院长,她还积极参加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活动,并担任过该会的名誉主席。1938 年,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之初,安娜曾被德军逮捕,获释后陪同父亲赴英国伦敦避难,一面照顾已患口腔癌多年的父亲,一面继续在伦敦从事儿童精神治疗工作。 1939-1945年,她在维也纳创办了一所私立小学,将原来用于病人的精神分析理念扩展用在教育上以研究儿童。后来成为著名心理学家的 E.艾里克森,当时即在该校任教,并跟随安娜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研究。与此同时,她还在英国伦敦创办汉普斯特战争疗养院。机构创办初期,照顾在战争中和双亲失散的小孩,战后她改为儿童诊护所[1],开设儿童心理治疗课程,并对精神紊乱的儿童和成人进行临床诊断和分析治疗。这一时期她还走遍欧美,作专业和通俗的精神分析讲演,并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和儿童研究中心的访问教授。此外她还开办了一个健康儿童科,一个因社会案件而设的幼儿班和一个专收盲童的幼儿班。1952年起她担任汉普斯特诊疗所的所长直到逝世。 安娜未接受大学教育,无正式学历,学术成就全靠自修,她终身未婚。一般认为,安娜在心理学上最大的贡献乃是她对父亲的牺牲奉献,当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尚未得到重视,唯安娜仍坚守在父旁。1923 年弗洛伊德患口腔癌,开始依赖安娜的照顾及看护工作。当他需远赴柏林进行治疗,陪伴他的只有安娜。因为弗洛伊德患重病,一个保护心理学的秘密组织成立,安娜是其中一个组员,她要求其它组员捐出一只指环以示信任。那年开始,安娜便成为弗洛伊德的秘书及代理了。而当奥地利被德国纳粹入侵时,安娜还为了保护父亲,代父接受盖世太保的侦讯。此外,她协助S.弗洛伊德使其晚年著作得以出版,并编纂了24卷的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准版。安娜本人在心理学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我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对儿童的心理分析与她的自我心理学说很有些关系。弗洛伊德把自我当作“本我的佣人”来看待,自我把绝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因而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本我影响的,安娜·弗洛伊德则不同,她反对过分强调本我,而强调要给予自我以应有的重视。她认为从临床的角度,更应该重视自我。 安娜认为人在幼儿时期,个体的自我十分软弱,行为常常受本我驱使。随着儿童的发展,在社会现实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自我和本我都发生了变化。自我不再是一味地服从本我,它对客观现实的态度逐渐超越了俄狄浦斯情结。 儿童进入青春期之后,他(她)就不再完全依赖父母,认同作用开始取代他的客体爱(object—love)。此时他的自我能够控制本我的愿望满足了,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希望、要求和理想等都在儿童的内心发生了心力内投。这时超我开始建立起来,就是说,青春期的自我在控制本能过程的斗争中获得了一个新的同伴——超我。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就不再无节制地满足本我的欲望,否则它就会同超我发生冲突,而受到良心的谴责。然而自我和本我之间并未停止斗争。随着生理过程的发展,出现了本能过程的新刺激,这就是力比多参与到青春期的生理过程中来了。使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关系遭到了破坏,心理平衡被打破,这两种结构之间出现了新的内部冲突。最初,受本我控制的力比多还比较少,随着青春期生理过程的发展,受本我控制的力比多数量日益增多。如攻击性冲动,嗜食,顽皮,对口欲和肛欲的兴趣,粗鲁野蛮的行为,以及童年早期的某些性观念等都开始表现出来。不过,现在的情况与童年期不同,青春期的自我一方面要满足本我,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超我的要求(即按照社会道德标准)办事,有时为了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或者为了防止由此而引起的焦虑,自我便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防御机制,力图以此来改变心理上的失调,进一步适应环境和使心理得到安慰。 她认为,自我是一个媒介,要了解本我和超我,必须通过自我。这样的自我观,自然让她的治疗观也不同,她说:“研究本我及其活动方式永远不过是达到目的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始终如一的:及矫正心理异常,使自我恢复其统一性。”据说她的自我观是她父亲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她给父亲做了16年的秘书,这种说法也是可信的。弗洛伊德在写《论自恋》(1914)的时候就提出了自我本能,就描述了自我依照现实原则行事的功能。到1923年的时候,在《自我和本我》中,他就已经不把自我仅仅当做一种本能形式来处理,而把自我当作一个独立的结构。但在《精神分析纲要》中,他还是坚持认为自我的能量来自本我。 安娜·弗洛伊德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观点有些近似,但出发点不同。弗洛伊德到死都不忘他的科学心理学的任务,这离开了他的metapsychology是不行的。安娜则只想用理论说明、解释、指导临床工作,自然是研究ego就够了。安娜是哈特曼和埃里克森的老师,这两个人的理论中都有安娜的理论的影子。他们的理论又对客体关系学派有重要的影响。由自我心理学出发,安娜论述了她的两大理论成就——防御机制和儿童精神分析。 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断断续续地提出了一些自我防御机制。安娜·弗洛伊德对此做了系统的归纳。她整理了其父亲提出的十种防御机制,又补充了她自己提出的五种防御机制。在安娜看来,这些自我防御机制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志,作为探讨神经症起因的必要手段。 安娜在伦敦的时候,观察了一些战争创伤后长大的儿童,这些孩子一、两岁就失去父母,颠沛流离。她说“这些 孩子非常神经过敏,心神不安,富有攻击性,难以控制。他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体性欲行为(autoeroticism),有些人甚至出现了神经症状的萌芽,但是他们既不是有先天缺陷者,也不是有违法犯罪行为者,更不是精神病患者。”从这些观察和分析中,安娜坚定地认为生命初期的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甚至认为“个性的一切特征在五岁以前就确定了。”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安娜愈益清楚地认识到,对儿童的精神分析比单纯把正统的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到儿童之中更为复杂。安娜认为,儿童正在向成熟发展,他的身心既是脆弱的,又隐含着巨大发展的可塑性。所以儿童分析者不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神经症状上,而应该集中在儿童未来的心理健康这一发展目标上。在安娜看来,具体的神经症状只是儿童心理问题的一小部分,而真正威胁儿童心理发展的障碍却主要在于他所关心的对象,是它导致和控制着儿童的神经症状。此外,即使儿童在行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时,这些症状在儿童的生活史中也具有和成人大不相同的含义。因此,儿童精神分析决不能完全照搬正统精神分析的方法。安娜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体系,它强调的是人格的形成,探索的是造成人格畸形发展的原因,高度重视的是对人格健康发展的严重威胁,而对那些给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的不太严重但又不可避免的伤害则不予理睬。 安娜在她 1936 年的《自我与防卫机制》一书,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其父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指出人类的最重要的防卫机制是压抑。所谓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是指个体习惯性的一种带有潜意识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自我因挫折冲突引起焦虑的压力,安娜一共论述了 15 种: 压抑(repression) 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是最古老的和最危险的防御机制之一,也是使用其它防御措施的先决条件。 否认(denial) 是指“当对外部事件的知觉象征性地与有威胁的冲动相联系时,人们会潜意识地阻止外部事件进入意识”。否认就是通过拒斥而把危险排除在外。 禁欲(asceticism) 是指青春期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点。在安娜看来,青春初期的青少年常常对出现的性冲动感到不安,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因此而做出越轨行为,他们便通过放弃一切欲望和快乐来保护自己。 投射(projection) 是指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思想转移到别人或其它对象身上。使这些冲动脱离自我,好像它们不是自我的一部分。人们经常用这种方法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情或想法。 利他(altruism) 在安娜看来,利他主义也是一种投射作用。她认为,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 转移(displacement) 是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由于含有危险(或其它原因)而无法直接向该对象表达时,人们有时会把这种情感或冲动转移到其它对象身上,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心理得到平衡。 自我约束(turning - against - self) 是把冲动向内转向自我,而不是向外转向某一对象。这种自我约束的结果通常会导致心理不适、罪疚感、抑郁以及受虐癖的情感。 反向(reaction - formation) 是指把别人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它们的反面,使之成为可接受的。 反转(reversal) 是一种类似于反向作用的防御机制,它可以把冲动从积极主动的方式变成消极被动的方式。这是因为原来采纳的行为方式是社会所不容许的,为了求得心理的平衡,人们便采取了这样一种反向作用的防御手段。 升华(sublimation) 是把某些冲动和欲望通过某种高尚的行为转变为社会所接受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目的替换作用”。 心力内投(Introjection) 是把外部对象或自己所赏识的某些人物的特点结合到自己的行为和信仰中去的一种防御机制。 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 安娜把它也视为一种心力内投的防御机制。它是对自己所恐惧的人或对象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使人在心理上感到自己就是那个令人恐惧的人或对象,以此来消除自己的恐惧心理。 隔离(isolation) 是强迫性神经症的一个典型特征。指人们把社会所无法接受的冲动或欲望在意识中保留下来,但与此同时却剥夺了其中的情欲和意义,以此来达到一种理智型情绪隔离,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抵消(undoing) 是指一旦发生了一些令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人们常常以某种魔幻般的姿态或仪式来抵消由此而造成的心理不安。 退行(regression) 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儿童精神分析安娜对人格的发展深感兴趣,前后花了 50 年时间把她父亲的精神分析理论用于儿童心理分析和教育工作。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要以成年人为对象,虽然其人格理论提到儿童的心理发展,但实际上并未深入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的经验。安娜则不同,她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分析和教学工作,她的《儿童精神分析技术导论》一书,就是她对儿童实施精神分析的经验之谈。 由于儿童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实施自由联想或释梦技术,安娜创造应用游戏观察和家庭访问观察方式进行。1938 年随父定居伦敦后,她就在居家附近开设儿童精神分析诊所,一面对儿童实施精神分析,一面训练精神分析人员。她的《儿童精神分析治疗》一书,即在该所工作的研究记录,对儿童精神分析贡献极大。 由于安娜·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特别是儿童分析的卓越贡献,许多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其中有美国的克拉克大学(1950),杰佛森医学院(1964),芝加哥大学(1966),耶鲁大学(1968),她父亲的母校、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197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8),英国剑桥大学(1980)。此外美国政府还曾授予她“麦迪逊奖”,英国政府也曾授予她大英帝国骑士爵位。担任过《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主编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 个人轶事噩梦“女孩子最初表露的感情,就是对父亲的爱慕。”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著名论断。在弗洛伊德的六个孩子中,小女儿安娜始终珍藏着对父亲的崇拜与依恋;虽然弗洛伊德没有向他的孩子们灌输自己的精神分析的理论,们是安娜自幼对精神分析学就产生了日渐浓厚的兴趣。在14岁的时候,她得到了父亲的首肯,被允许坐在图书室的楼梯上,旁听了父亲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著名的“星期三讨论会”。到了17岁,她已经阅读了一些父亲的作品,并且常常与父亲讨论精神分析用语的含义。这些对尚处于豆蔻年华的安娜来说,无疑为她今后的精神分析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不知道是因为年轻人的热情与梦想,还是因为对父亲的那种深深的依恋,高中一毕业,安娜便义无反顾地展开了对精神分析的热切追求。她经常出席父亲的演讲会,为他做记录,逐渐成为了父亲身边的得力助手。 如果不是22岁那年一连串的噩梦侵扰,安娜的事业也许并下会那么早就有了里程碑性的转折。正是那连夜的噩梦,使安娜陷入了严重的情绪困扰,也迫使父亲弗洛伊德本人不得下违背自己早有的禁令,在1918年破例将安娜作为自己心理研究的对象之一。虽然这并不是很正统的实验,但是弗洛伊德的不少同行都批评他这样的安排,指责他的行为有修于其所倡导的“禁止分析各对亲朋好友进行精神分析”的中宗旨。甚至连弗洛伊德自己也十分苦恼,生怕别人认为他是打着亲情的幌子,拿自己女儿作试验品,因为这样儿会直接影响到父女间的感情。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经过长达四年之久的连续精神分析,安娜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直接从父亲那里学到了许多心理分析的方法。更可喜的是,在1922年治疗结束之后,安娜向维也纳消神分析学会提交了一篇关于儿童幻想(也许就是她自己)的论文,两周后她被这一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团体批准为正式会员,1923年她在维也纳私人开业,开始了自己精神分析的医疗实践之路。 1924年,她首次在学会上提出了题为《击败幻想与白日梦》的报告,引起了精神分析学界的重视。这篇报告的内容是有关她对白日梦患者的个案研究,事实上文中所指的患者就是她自己。她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打开了精神分析学之门,并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30岁的时候,她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1925—1928),同时也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院讲授她的专长——儿童分析。此时,安娜已经克服了与她的“双胞胎兄弟”——精神分析——之间的冲突,并且与之融为了一体,可以说那是安娜事业生涯的一个高潮。然而,世事往往难遂人意,要不是父亲弗洛伊德的癌症,孝顺的安娜之后的人生历程或许完全不同。 恋父情结就在安娜刚成为一名开业的精神分析师之后一年,在她的个人发展之路刚有起色之时,1923年,父亲弗洛伊德被诊断患了下颌癌。从此,安娜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精力奉献给了父亲,父女俩的关系更为亲密。对安娜来说,母亲从来就没有父亲重要,随着父亲健康状况的恶化,她成功地取代母亲,成为父亲的私人护士。在父亲的生命最后的16年里,安娜一直陪伴在弗洛伊德身边。安娜与父亲就精神分析进行了富有意义的讨论,而观点看成是一种色情作品。由于共同的事业,安娜与父亲的关系变的更加紧密,安娜成为了父亲与世界各地精神分析学会联系的代言人:为弗洛伊德递送论文,代写日常信件,并与父亲的好友一起协助医生给予父亲必要的医疗护理。 父亲的小孩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一生的工作,与荷妮以母性为中心、拒绝弗洛伊德父系主义的一生极端相反。尽管安娜和母亲同住超过半个世纪,却几乎完全忽略了她,只忙于扮演父亲的秘书、护士和父亲想法的解说者。但是她仍然超越了他。令人惊讶的是,她特别注意自己性别上的母性经验,而这原是她最为逃避的。她帮忙带大好友桃乐丝的小孩,这个经历使她成为儿童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的开创者;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桃乐丝一起照顾小孩的经验使她依据早期母性经验修正了父亲对儿童发展的说明。 安娜早年的生命全然被父亲所主宰。她的受胎正好与他发现精神分析是同一个时期。那年,他和当时的老师布鲁尔(Josef Breuer)描述了谈话治疗(talking cure)和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 method)。这是弗洛伊德在治疗一位正在照顾濒死父亲的中产阶级妇女的心理冲突时发展出来的。这样的命运后来落在安娜身上。弗洛伊德曾经注明他发现潜意识的日期,是在她出生前四个月。 安娜出生在1895年12月3日,一个不吉利的日子。弗洛伊德的临床业务正因至交兼同事威廉·费力思对依玛手术失败而备受困扰。弗洛伊德似乎对安娜的性别感到失望,他告诉费力思:“如果是一个儿子,我就可以发电报送消息给你了,但只是一个小女孩……所以你比较晚知道。” 之前他因为死亡的预感而痛苦,而在她出生后一年内,他宣称他的性生活已到了终点。 他的太太玛莎,得了产后疾病,所以安娜不是被哺乳,不像哥哥姊姊玛丝塔、马丁、奥立佛、恩斯特和苏菲。在她出生后几个月,玛莎第一次没有带着小孩而是独自去度假。那之后,玛莎的妺妺米娜搬进来住。弗洛伊德为小孩介绍他们有“两个母亲”。安娜很少依恋她们,反而常依恋其他母亲形象的人,开始是乔瑟芬--她出生时的褓姆。 乔瑟芬和安娜的母亲不同,她喜欢安娜甚于其他小孩。对母亲而言,安娜是“令人讨厌的人”,她觉得常常被母亲“遗漏”,例如有一次:“ 她们都出门搭船,把我留在家中,可能是因为船上太多人了,或是太小了。这次我没有抱怨,父亲看到这个情景,称赞我并安慰我。这点让我十分高兴,再也没有什麽事是重要的了。” 弗洛伊德喜欢这样的忍耐性格。她在精神分析世界第一次出现的形象,是在《梦的解析》一书中,一个贪心的、正在牙牙学语的小孩,在她睡梦中大叫“安娜·佛以德,早莓,野早莓,蛋卷、布丹!”。另一次,弗洛伊德十分着迷地写道:“安娜抱怨玛丝塔把苹果全部吃完,要求别人把她的肚子打开(像小山羊的神话故事)。”他补充说:“小安娜的调皮凭添了她的美丽。” 后来,他赞赏她对“知识的兴趣”、她对“纯粹女性活动”的不满足,但是他没有送她到可以考大学的学校,反而让她到当地的乡村学园。后来她形容那个地方十分没有意义。无论如何,她很快且自然而然地被父亲的工作所吸引,与他所有重要的追随者见面,请求加入他和荣格在1909年前往美国的访问行程。 安娜被留在家里时,母亲只与玛丝塔和苏菲比较亲近。三人都沉浸在亮丽的衣服、手工艺和编织,从中获得很大的乐趣……后来弗洛伊德将这些娱乐的动机草率地视为是女性想要“隐藏性器官缺乏”的欲望。不论他的态度如何,安娜也努力想在母亲编织的领域中获得一席之地,但最终还是把这个领域让给苏菲,因为苏菲更想要美貌、男人和小孩。她后来回忆到,这些愿望只能替代式地完成,藉由帮忙苏菲和其他人准备衣服和照顾小孩。她觉得自己“衣衫褴褛,毫不引人注意”。 不论她怎么尝试, 都无法赢得苏菲的情感。相反地,她们常常争吵,以致与弗洛伊德在苏菲结婚的时候(1913年元月),建议安娜留在远处的意大利(安娜毕业后,因为体重下降和月经问题被送往意大利休养)。 失去了苏菲和玛丝塔之后(苏菲住在玛莎的出生地汉堡;玛丝塔在1909年结婚),弗洛伊德将安娜比喻为李尔王忠实的女儿可洛蒂亚(他之前也以此比喻过她的母亲),他写道:“李尔王的女儿代表一个男人生命过程中三种母亲的形式:母亲本身、依据母亲模式所选择的爱人,以及最后再一次接受他的大地之母(Mother Earth)。” 预言式地,弗洛伊德将许多母性特质归诸于安娜身上,他是十分依附她的。在一所工人阶级小孩的日间照顾中心工作并参加了第一次的教师考试之后,她于1914年夏天前往英国。离去之前,弗洛伊德警告她要小心恩斯特·强斯对她的兴趣,但是她更害怕的是父亲会不想念她。她顺从地无视强斯的追求,认为他的追求是为了弗洛伊德,而不是为了她,反倒与强斯的旧情人琳奥·肯来往频繁,她父亲也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因为琳奥·肯,她才可以平安返回维也纳。她常常梦见她。 在工作时,安娜一直都像个小孩。她在以前的学校教书,因为身高不够高,几乎和学生无所区别。战争及其余波带来了严重的贫穷。随着1919年古老奥匈帝国的瓦解,首都维也纳也跟着失去了原有的光荣。以前,皇帝法兰兹·约瑟夫(Franz Josef)帮忙牵制了维也纳的反犹太主义,如今他死了,弗洛伊德担心战争中的儿子们。当食物短缺的时候,他常常被迫用文章来换取马铃薯。安娜也为了生活超时工作。战后,她帮助伯费德照顾失去双亲及无家可归的犹太小孩。1918年的夏天,她带领一个学校社团到匈牙利,受到卡塔·蕾薇母亲般的照顾。 在战争期间,她还是与父亲保持紧密连结。她加入他的星期六精神分析夜间讲座,看到费力斯身着白色外袍,有那麽短暂的片刻,她想成为一名医师,弗洛伊德劝阻了她。1918年的秋天,因为不确定接下来要做什麽,她跟着卡塔·雷薇和海伦娜·朵伊契,接受她们的分析。同年的布达佩斯会议中,正式规定个人分析是成为分析师的条件之一。两年之后,表面是因为战时罹患肺结核,身体一直不好,安娜放弃了教书,开始为父亲的〈精神分析期刊〉做翻译。1920年,她陪同父亲参加海牙会议,他成功地为她推辞掉另一位求婚者汉斯·蓝波。 弗洛伊德比较鼓励她和年纪大的女性做朋友。他曾邀请琳奥·肯到海牙但遭到拒绝,因为害怕失去安娜,他在1921年底邀请老朋友莎乐美来陪伴安娜。莎乐美和安娜的母亲同龄,曾经是尼采和里尔克的亲密伴侣,后来则成了安娜的知心密友。 莎乐美指导了安娜在1922年5月进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资格论文。分析师艾丁格将这项资格认定,视为她可以以分析师身分参加那年柏林会议的一项必要条件。那年的演说她模仿父亲,不带任何备忘小抄,再次重述了父亲关于挨打幻想的观点。基于弗洛伊德对安娜和其他人的分析,他认为这样的幻想表达了女孩对父亲性的欲求。通常女孩隐藏这个欲求的方式,就是把自己想像成男孩,而挨打幻想则牵涉到一种自虐立场,弗洛伊德后来将之等同于母性的女性特质(包括“被阉割,或被迫性交,或生小孩”)。 数年之后,安娜认知到她同母亲及米娜竞争父亲。例如,她梦到在一个极辛苦的旅行中,却发现在她之前,两位姊姊已经跟着父亲了。而在1922年的演讲中,她一点也没提到母亲的角色,她由自身经验阐述其父的挨打幻想理论。她形容自己很小的小孩时,常会因为想到“一个男孩被另一个成人打”而性兴奋。后来她把这种单调重复以及充满罪恶感的自慰模式加以修饰,成为一种中世纪的罗曼史:有关一个高贵的年轻人,被一个骑士(代表她父亲)囚禁于邪恶且暴力的城堡中。年轻人被各式各样的苦刑所威胁,包括被送上拷问台(一种以转轮牵拉四肢,使关节脱离的旧时刑具)。而主要的兴奋在于,事实上在每次要施加苦刑的关键时刻,骑士就会变得友善而宽大:“在长时间的囚禁过程中,他差点杀死这个年轻人,但是刚好在为时已晚的前一刻,这个骑士都会命人照顾年轻人,好让他回复健康。” 安娜将这个以父亲为中心的故事改写成一本未出版的小说《忍受苦痛的亨利》(原文为Heinrich Muhsam,英文名为Painstaking Henry)。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的同事蒂葛萝特(她于1922年接受弗洛伊德的分析)利用安娜挨打幻想的论文来说明自己的理论(基于其个案将她视为母亲的经验),她认为女孩的第一个爱恋对象是母亲,而非弗洛伊德和安娜所宣称的是父亲。安娜所描述的那些挨打幻想,是女孩由母亲转向父亲的一种方式,她们让自己变得受虐式地屈从,以使自己对父亲更有吸引力。 安娜的论文使她成为一名分析师,也让她离母亲更远。玛莎·弗洛伊德把分析师简单称为“某种形式的黄色书刊”的专业。正如安娜曾经提过的:“精神分析至今所在意的一切,我母亲都从未点头同意过。”包括她阻挠安娜想要做与弗洛伊德相反的研究。但安娜还是占了优势,和她父亲共用同一间候诊室。 虽然安娜的首批个案是成人,但不久后她就开始治疗小孩。那时她已经有了一些来自教书、战争时期的救援工作以及照顾侄儿恩斯特的经验。(恩斯特的母亲苏菲于1920年初,因流行性感冒遽逝之后,安娜甚至打算收养他。) 在汉堡照顾恩斯特,以及对于到艾丁格新成立的柏林门诊中心工作的兴趣,似乎让她跟父亲的关系不再那麽紧密,但事实不然。1923年4月,就在她在维也纳学会发表第一个儿童分析个案的演说后不久,弗洛伊德因颚上痛苦的肿胀去找费力斯。却因费力斯不相信他可以接受癌症的诊断,又去寻找另一位医师,这位医师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帮他安排门诊的开刀。开完刀之后,弗洛伊德大量出血,被一个智能不足的侏儒病患路人跑去求助所救。 弗洛伊德侥幸逃离险境,并借此说服了安娜永远都不能离开父亲。接下来的十年间,她取代了母亲,陪同父亲多次至柏林接受治疗,帮他补充各式各样的物品,成了他的安提歌尼(Antigone,希腊神话中伊底帕斯忠实的女儿,她的父亲不只一次这样称呼她)。她不只是照顾他,也编写、成为他作品的主要代言人,包括参与主持维也纳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活动。 隔年的复活节,她再度接受父亲的分析。这可能是弗洛伊德在女性性特质的论文中重要的资料来源。安娜决定在那年的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中宣读1925年的一篇文章。其中,弗洛伊德提及女孩对自慰强烈的压抑(正如安娜的挨打幻想中提及的),其原因是没有阴茎所形成自恋的屈辱。他提出现在众所周知的名称:“女孩的阴茎羡嫉”,转变成“想要一个小孩。为了这个目的得以实现,他将父亲视为一个爱恋的客体”。 在某种层面上,弗洛伊德和安娜内在的欲望串通共谋。虽然他抱怨“我无法让她从我身边离开,没有人可以帮忙我这点”,却又让她更依附自己。当地报纸指出,安娜前任的求婚者汉斯·蓝波和蒂葛萝特订婚了,在这个紧要时刻,弗洛伊德送安娜一只狗,两人宠爱它如同宠小孩,安娜的母亲因此恼怒不已。安娜只有在与大自己很多的母亲交往时,才能冲破父亲的束缚获得自由,不论是在个人或专业上。也唯有如此,她才可以不再重复他的作品(如她挨打幻想论文一样),而获得超越——开创儿童精神分析。 个人评价安娜·弗洛伊德为了和父亲的事业“争宠”,她不惜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跟随父亲,几十年来致力于精神分析事业;为了照顾晚年患病的父亲,为了将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她甚至终生未婚。安娜·弗洛伊德为心理学做出的贡献早已载人史册,尽管她未曾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最终成为了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创始人之一,并被后人评为“20世纪100位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 个人荣誉由于安娜·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特别是儿童分析的卓越贡献,许多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其中有美国的克拉克大学(1950),杰佛森医学院(1964),芝加哥大学(1966),耶鲁大学(1968),她父亲的母校、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197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8),英国剑桥大学(1980)。此外美国政府还曾授予她“麦迪逊奖”,英国政府也曾授予她大英帝国骑士爵位。担任过《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主编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