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信贷市场 |
释义 | 信贷市场是信贷工具的交易市场。对于属于货币市场范畴的信贷市场交易工具的期限是在一年以内,不属于货币市场范畴的信贷市场的交易工具的期限在一年以外。信贷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生产日益扩大和社会化,社会资本的迅速转移,多种融资形式和信用工具的运用和流通,导致信贷市场的形成,而商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又离不开完备的信贷市场体系的支持。 信贷市场的作用信贷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调剂暂时性或长期的资金余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信贷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信贷总量宏观调控,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一)信贷市场的基础功能是调剂暂时性或长期的资金余缺 在经济生活中,资金盈余单位有多余的资金,而它们又并不想在当前作进一步的开支;而赤字单位想作更多的开支,但又缺少资金,计划不能实现。信贷活动的实质就是储蓄资金从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有偿的转移。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体系的介入形成了信贷市场机制,极大地推动了这个转移过程,对经济体系的顺利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二)信贷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信贷市场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的平均化。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靠的是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而这主要是通过资本自发转移来实现的。资本总是从利润低的行业向利润高的行业流动,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然而资本并不能够完全自由流动的,信贷市场的出现使这些限制不复存在,从而使得一国国民经济能够较为迅速的发展。 (三)信贷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信贷总量宏观调控,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中央银行对货币和信用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货币政策是收缩或放松两个方向调整信贷市场上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信贷的总量。另一类是用各种方式干预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从而引起货币信贷结构变化。不难看出,这两大类政策都主要发生于信贷市场,离不开信贷市场的支持。 信贷市场的构成主体信贷市场上的市场主体可以划分为信贷资金的供给者和信贷资金的需求者两大类,信贷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上述双方间融通资金。 信贷资金的供给者1、商业银行 信贷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者主要是商业银行,资金融通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业务。商业银行是信贷市场上最活跃的成分,所占的交易量最大,采用的信贷工具最多,对资金供求与利率的波动影响也最大。目前在我国信贷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这个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不过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表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另外,在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农村信用社是最主要的资金供给者。 2、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以外的城市信用社、金融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也是信贷市场的重要资金供给者。在混业经营的金融市场上,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积极的在信贷市场上拓展信贷业务,实现业务和收入的多元化。在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的格局下,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不能直接进入信贷市场,但是也存在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其他渠道间接进入信贷市场的情况。 3、企业 企业由于销售收入的集中性会形成企业资金的暂时闲置,它们通过与合适的贷款对象以私下约定的的形式向信贷市场注入资金。在我国私募融资市场上,具有闲置资金的企业在解决中小企业非主流渠道融资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信贷资金的需求者信贷市场上的资金需求者主要是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 1、企业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经常出现临时行和季节性的资金需求,同时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经常产生各种长期的资金需求,于是就在信贷市场上通过借款的形式来筹集所需的资金。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信贷市场是它们融资的最主要渠道,但是广大中小企业在这个市场上的融资难度还比较大。 2、个人 个人由于大额消费和不动产投资也经常产生短期和长期的信贷需求,他们也经常到信贷市场中通过借款的形式筹集所需的资金。我国信贷市场上个人业务最主要的一块是住房信贷业务,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提高,汽车信贷和信用卡信贷业务也正快速的发展起来。 3、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一样,各类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也经常会产生短期和长期的融资需求,例如我国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一度曾经是信贷市场的重要资金需求者。 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也是信贷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通常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信贷市场上通过准备金率、贴现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信贷市场的规模与结构。目前,我国的信贷市场由中国人民银行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 2、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监管部门作为保证金融机构合规运作业务的主管机构,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着监控,防范化解金融业务风险。我国信贷市场上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挥着金融监管职能。 信贷市场工具贷款是信贷市场上的最主要的市场工具,贷款业务至今为止也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资产业务,贷款的利息收入通常要占到商业银行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根据不同的标准,贷款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一)按贷款抵押与否分类 按照贷款抵押与否,可以划分为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二)按照贷款的定价分类 按照贷款的定价,可以分为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 (三)按照贷款对象 按照贷款对象,可以分为工商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者贷款、同业贷款等。 (四)按贷款金额分类 根据贷款量金额,贷款可以分为批发贷款、零售贷款和其他贷款。批发贷款由工商业贷款、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一部分不动产贷款。农业生产用途贷款。 1、批发贷款 批发贷款可以是抵押贷款或无抵押贷款,贷款期限可以是短期、中期和长期。其中,工商也贷款比其他批发贷款种类变化较多。工商业贷款包括季节性的短期库存商品贷款,对机器、建造物的基本建设部分的长期贷款等。工商业贷款是批发贷款业务的主要部分。 2、零售贷款 零售贷款包括个人贷款以及某些种类的不动产贷款。个人贷款的使用包括购买汽车,信用卡,循环周转限额贷款,购买住房的分期付款,以及其他零售消费商品。消费者不动产贷款主要用于占有不动产及其追加设施等。 3、其他贷款 其他贷款是指在实现之前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外项目。包括贷款承诺、信贷限额、备用信用证、商业信用证等。 信贷市场发展的原因自2002 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一反前几年"惜贷"的局面,开始出现加快势头。进入2003年以后,贷款更是"超常"增长,2003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已超过上年全年增长水平,贷款增速一再创出新高。截至8月末,本外币并表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9%,是1996年8月份以来最高的。在2003年8月 23日央行宣布调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9月末,贷款增速出现微降,但本外币并表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仍达23.7%,比年初高5.3个百分点。1-9月份,本外币各项贷款累计增加2671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24766亿元,同比多增加10714亿元,比上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多增6240 亿元。2003年以来贷款的"超常"增长与1998年开始的贷款增长减速运行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分析,可以认为以下原因造成了中国信贷市场由“惜贷”向扩张的格局突变。 (一)汽车、房地产等高增长行业了扩大有效贷款需求 2002年以来,我国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自主性增长因素不断增强的良好势头,与近年来采取的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有关。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行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经过数年努力,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对国内需求的引导、培育逐步见效,累积政策效应在2002年开始明显释放。此外,经过几年的累积发展,特别是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不懈努力,房地产业与汽车这两个针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高增长行业发展迅猛,显现出巨大活力。宏观经济向好及新的高增长行业的出现彻底扭转了经济无热点、贷款无投向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升温使得企业贷款需求更加旺盛,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高增长行业的出现也促使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二)融资结构过于单一,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银行信贷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直接融资比例偏小,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于银行融资。2002年以来,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相反,股市基本上萎靡不振, 资本市场筹资力度下降。2003年前6个月,贷款在企业融资格局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72.8%大幅攀升到97.8%,而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由于受股市低迷的拖累呈下降态势。 (三)金融体系流动性偏松 2002年上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形势还不明朗,在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较多的情况下,央行为支持经济增长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货币回笼,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偏松。这为2002年下半年贷款局势的突变创造了条件。2003年以来,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张,使得外汇占款增长大幅加快。此时,尽管央行尽力采取了"对冲"措施,但由于疲于应付,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仍在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仍相当充裕。 (四)地方政府扩张欲望强烈,从外部推动贷款扩张 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但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最明显的特点是贷款扩张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齐头并进"。需要注意的是,贷款扩张与固定资产的增长提速与2002年下半年地方政府换届基本完成,在时间上基本一致。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城市化滞后是国民经济诸种矛盾的根源,决定下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这为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城市基本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契机。 新一届地方政府上任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政绩,更是不遗余力地推进地方城市化建设。各地纷纷兴建汽车城、大学城、电子城、工业园区等大规模投资项目,市政设施、路桥建设、园区开发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张态势达到沸点。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其直接领导的"金融工作"机构对央行地方分支机构和商业银行施加影响,从外部推动了银行体系的信贷扩张。 (五)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出现变化 目前,商业银行一反前几年的"惜贷"而一举变为积极放贷,除了由于放贷的外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外,还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机制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有关。首先,银行业内的生存竞争加剧,各银行对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争夺。近年来,股份制银行日渐壮大,在国内存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四大国有银行无疑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国有商业银行在2002年下半年开始奋起直追,积极发放贷款。与上半年相比,2002年下半年新增贷款的格局发生逆转,国有商业银行一举占到贷款增量总额的55%。2002年下半年新增贷款占全年的79%,远高于上半年。2003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持续上升,直到7 月份央行进行多次"窗口指导",提示贷款风险后,国有商业银行才对贷款偏快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比才略有下降。 其次,商业银行内部考核标准的变化,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策略与以前相比大为不同。银行的内部激励机制一直是影响银行信贷的最重要的因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大为加强,在内部考核上要求严格控制信贷资产的质量,强调信贷员的责任制,从而导致银行放贷面临很强的风险约束,出现相当长时期的"惜贷"局面。但是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纷纷将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放到首位,并相应加大相关考核力度。另外, 2002年年初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目标。为争取早日上市,商业银行必须尽早满足对不良贷款比率的有关要求,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意愿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降低不良资产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减少贷款发放,而是贷款加速扩张。通过增加贷款,不仅可以加大不良贷款比率的"分母",从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还能同时增加账面收益。此举可以"一石二鸟",成功、便捷地达到考核目标。 2003年以来,基础建设贷款和票据融资成为商业银行新的贷款增长源。这两项业务均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贷款额,压缩不良贷款率,同时完成收息指标,成为利润增长源。基建贷款由于期限长,且主要面对有政府背景或担保的基础设施投资,收益较为稳定,而且短期内不会出现不良资产。而对票据融资而言,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票据贴现业务被视为信贷业务,并占用信贷规模,但却不会出现逾期现象,传统意义上该类信贷业务的不良资产几乎为零。因此,各家银行把大力发展票据贴现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手段。 再次,2002年下半年以来,各国有商业银行不动体制动机制,为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一方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下调系统内资金上存利率,同时对基层行授权授信额度扩大,信贷审批权限不断下放,有力促进了基层行贷款营销;另一方面各行纷纷加强利润指标考核,奖金与利润挂钩比以往显著加强。 除以上原因外,2002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酝酿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央行各分支机构的监管部门等待分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青黄不接",也造成了短期的监管真空,为商业银行快速扩张信贷提供了机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