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左派电影理论 |
释义 | 新左派电影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西方激进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形成的电影理论观念。 简介新左派电影理论 20世纪60年代,西方激进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形成的电影理论观念。 “新左派”是极左倾向的文化政治运动,曾对西方文学艺术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不仅表现在美学与理论方面,而且表现在政治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为这一运动提供理论基础的是一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中包括美国的米尔斯、马尔库塞、弗罗姆,联邦德国的霍尔克海默、阿多尔诺,法国的列菲弗尔、戈尔德曼、萨特,英国的《新左派评论》杂志周围的一批作者。60年代下半期,在民主运动普遍高涨的背景下,新左派运动曾以争取公民权利、反对越南战争、争取教育改革等主张而获得国际政治意义。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和1968—1969年美国学生造反行动中,这一运动达到了高潮,但不久就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死胡同。“新左派”电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电影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和法国《电影手册》杂志的一批评论家。戈达尔原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主将之一,此时他随着让—保罗·萨特等“新马克思主义者”从存在主义跳向极左,声称“重要的不是拍摄政治影片,而是政治地拍摄影片”,并接二连三拍出大批直接图解“左”的政治概念的影片。《电影手册》在50年代安德烈·巴赞担任主编期间,着重以“影像本体论”的原则来研究电影,既远离政治,也反对从思想—美学方面解释现实,而热中于银幕上生活“自我展示”的原则。此时,随着社会和政治斗争的激化,该刊的思想和美学路线也发生了急剧变化。自1969年起曾先后发表一些长文(《电影·意识形态·批评》、《约翰·福特的〈青年林肯〉》),自称为“唯物主义电影”的拥护者,并对巴赞的“本体论现实主义”原则进行重新考察。 新左派电影理论的特点: 1将文化与“资产阶级性”加以等同。戈达尔曾声称,电影本身就具有“资产阶级性”,因为它最初诞生于资本主义国家。《电影手册》评论家们则认为,电影“所再现的并非具体现实中的事物,而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能予以接受的事物”,因此“电影再现具体现实”亦即“本体论现实主义”的理论是“极端反动的”; 2对电影摄影机的性质和作用做“左”的解释。巴赞强调摄影机的“工具性”,反对艺术家意识的“干预”,认为纯客观地、无动于中地摄录现实才是一种“真正的工具性活动”。“新左派”理论家们则声称,把摄影机视作真实再现现实的工具是不正确的,摄影机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性”,是一种“意识形态机器”,反映出在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3主张废除一切传统的电影形式,实行“革命的非结构化”。“新左派”电影理论对70年代初包括美国先锋派电影在内的西方各国电影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产生过一定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