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兴经济体研究所
释义

简况

广东工业大学新兴经济体研究所 (Institute of Emerging Economie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成立于2011年6月,主要依托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和经济系现有的研究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传统优势和强大资源,以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新兴经济体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博弈与互动,中国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经贸合作,新兴经济体之间经贸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为研究范围,以积极申请国家级、省部级重要课题,寻求大型工业企业、外贸企业的合作项目和国际重要学术、社会资金的支持为主要任务,奉行开放、包容的组织原则和运行机制。

背景与意义

(一)新兴经济体在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代表着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是进一步带动全球经济全面复苏一支举足轻重的生力军。很显然,当前新兴经济体已经处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博弈中的较为优先和主动的地位,全球的资源、消费、投资越来越流向了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话语权越来越加强,新兴国家群体性的崛起,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不断的凸显,增加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博弈中的议价力量。

(二)新兴经济体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将会主导未来10-20年的全球学术研究前沿

国内一些高校已经认识到这一趋势,已经或者正在着手准备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例如,2010年天津和北京相继设立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成立新兴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的设立将会提升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术话语权,而作为全国经济开放最前沿的广东省顺势成立新兴经济体研究所,在未来的学术竞争中能够抢占主导地位。

(三)设立新兴经济体研究所能够提升广东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新形势下,国内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色研究、开放式研究、整合式研究、跨学科研究、政产学研互动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内重点高校正在或者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提前布局。成立新兴经济体研究所将有效整合广东工业大学重要研究资源,准确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问题,激活广东工业大学相关研究资源和潜力,不仅为广东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注入新的强劲的动力, 而且为提升广东工业大学在国内外高校中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研究基础

(一)研究力量与基础

研究所主要依托经贸学院现有的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研究优势和资源。经贸学院现有科研教学人员有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5人,分别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技术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硕士点担任导师。近5年来,已经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研究近20项;主持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各1项,省级教学获奖3项。获得省部级奖5项以及其他学术奖5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16部、教材13部。

(二)新兴经济体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已产生较大影响

现有新兴经济体的研究已经积累相当成果,部分成果在国内外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

1、获得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3项和市厅级2项立项

⑴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设计与运行模式研究》(2011,在研项目);

⑵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危机时代”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与对

策:中国OFDI视角》(2011,在研项目);

⑶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项目《如何加强我省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关系建议》(2011,在研项目);

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中心项目《中国与巴西经贸合作研究:基于广东的视角》(2011,在研项目);

⑸广东省规划2006年度一般项目《中国与俄国、印度、巴西等国经贸合作发展研究》(2009,结项);

⑹教育部规划2006年度一般项目《入世后过渡期发展中国家对华“两反两保”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2011,结项);

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7年度一般项目《国际贸易摩擦新问题及我国对策研究》(2011,结项)。

2、出版著作3部

⑴《金砖四国经贸合作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⑵《发展中国家贸易救济措施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⑶《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发表学术论文11篇

⑴《中俄、中印、中巴经贸合作----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08,3);

⑵《中印货物贸易政策比较》(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探析》(国际经贸探索2009.9);

⑷《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路径》(国际经贸探索2011.2);

⑸《抱团崛起才能走得“更好”---对金砖国家合作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思考》(中国经济导报2011.4.11);

⑹《强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凝聚力量 达成共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4.19);

⑺《扩大新兴经济体之间经贸合作规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5.24);

⑻《俄罗斯利用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亚太经济 2008.2);

⑼ 《俄罗斯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东北亚论坛2008.5);

⑽《美国跨国公司与东盟5国的经济发展——一个阶段性动态演化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2);

⑾《美国跨国公司与东盟5国间谈判力的演化》(东南亚研究 2009.4)。

4、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研究奖项4项

⑴《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路径》(论文,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商务部,一等奖,2010年9月);

⑵《中俄、中印、中巴经贸合作----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学术鼓励奖,2008年10月);

⑶《中俄、中印、中巴经贸合作----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第八届全国商务研究成果奖优秀奖,2010年5月);

⑷《中俄印巴经贸合作机制研究》(2009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9年8月)。

5、研究成果被权威网站和期刊全文转载或引用

蔡春林教授有关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论文被《人民网理论版》、《求是理论网》、《光明网理论版》等转载或录用。

⑴强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凝聚力量 达成共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4.19;人民网理论、求是理论网,2011.4.25);

⑵扩大新兴经济体之间经贸合作规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5.24;人民网理论、光明网理论、求是理论网,2011.5.25);

⑶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力比较(《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⑷金砖国家合作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⑸抱团崛起才能走得“更好”――对金砖国家合作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思考(《中国经济导报》,2011.4.11)。

蔡春林教授观点被《香港文汇报》、《财经》等知名刊物引用。

⑴《金砖国家需建有效合作机制》(《香港文汇报》,2011.4.8);

⑵《金砖国家蹒跚前行》(《财经》,2011.10)。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一)对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展开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新兴经济体研究所将紧扣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潮流、体现学术前沿,依托广东工业大学现有的经贸研究传统优势和强大资源,着力于研究新兴市场经济理论、国别和地区比较,以及从新兴市场经济体贸易、投资、金融、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经济政策等领域展开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努力通过学术探讨、人才培养、政府咨询等多种方式,扩大社会影响、服务经济发展。

(二)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向研究

根据IMF的数据统计结果,2010年全球GDP规模达到62.9万亿美元,其中新兴经济体(除发达经济体以外,下同)GDP规模为21.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3。2010全球贸易规模大约为16万亿美元,而新兴经济体所占比重达到1/2。2010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净值达到9080亿美元,预计2011年将达到9600亿美元。这些新兴经济体中发展势头比较快的除中国以外是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等国家。如此繁多的国家,应有其特有的运行模式,其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向需要认真研究。该方向主要是通过对典型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结构,分析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未来走向,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博弈与互动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各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和广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背景之下,新兴经济体均发生了由内向外的重大变化。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变革的世界,面临着深刻的调整。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又加速了这一进程的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多边货币、金融体制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现行国际规则体系的调整过程中,大国之间对利益的争夺比较激烈。利益关系也比较复杂,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和互动明显增强。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博弈与互动研究是未来重要的研究热点。

(四)研究新兴经济体之间宏观层面、产业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借助学校在工业领域的优势,结合我院的管理学科、工业企业学科优势,该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产业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与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找出其中的利益交汇点,寻找合作的路径及方案。积极扩大与新兴经济体相关城市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科技与产业合作,能够使合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国家层面的合作提供基础和前提。还将研究如何维护中国和广东在新兴经济体的现有市场规模,如何培育新的潜在的市场,为扩大经贸合作规模提供现实基础。

(五)研究如何扩大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

在新兴经济体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本所主要研究中国(含广东)应该如何扩大与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规模?如何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如何将解决中国和广东自身经贸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扩大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合作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在与新兴经济体加强合作的同时,为实现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

(六)新兴经济体合作经贸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研究

强化与新兴经济体合作的重点是经贸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的设计。预期目标是就是通过调研,设计出一个能够加强中国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合作机制。而机制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和舆论宣传相互配合。中国与新兴经济体之间既是竞争又是合作伙伴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是经贸关系的常态。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要想达到这样一个平衡状态,所需要做的核心工作就是合作机制的设计。如果机制设计得当,就能够平衡广大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样就能够使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一种良性状态下进行。实现中国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经贸关系的良性互动。

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新兴经济体研究所主要依托经贸学院国际贸易和经济学研究资源,奉行开放、包容的组织原则和运行机制,与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与商务部、财政部等政府机构进行广泛的学术联系和沟通渠道;与商务部研究院和广东双林生物等进行具体的合作共建等。积极申请国家级、省部级重要课题,获得大型工业企业、外贸企业的合作项目和国际重要学术、社会基金的支持。努力通过学术探讨、人才培养、政府咨询等多种方式,扩大影响、服务经济,将中心打造成具有国内外知名度的开放型、政产学研联动的研究机构。

研究所为经贸学院内设科研机构,接受学校和学院双重领导,设专职所长1人,负责日常事务。下设:项目研究部、对外联络与社会咨询服务部。将来必要时设理事会,由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和高校的官员、企业家与学者组成。

名誉所长:张汉林

现任所长:蔡春林

专职研究人员:蔡春林、黄荣斌、马风华、岳鹄、姜新海、左晖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迎龙路161号实验楼B南301室

五、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和企业委托研究课题

获得5项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15项市级和企业委托研究课题。

(二)“政产学研”共建提供经费支持和研究资源

通过与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共建,通过政府支持、学校扶持、大型企业资助和自筹经费获得发展研究资金,为中心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发表高水平优秀论文,获得省部级奖项

发表与新兴经济体有关的系列学术论文30篇,系列著作8部,省部级以上奖项5项,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10人次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

(四)提交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获得中央领导批示

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和教育部《专家建议》等渠道为中央部委和地方相关部门提供新兴经济体方面的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5-10份,争取有1-3份受到中央领导批示,从而在该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我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做出贡献,打造广东工业大学经贸研究领域的名牌和精品。

(五)预期所获成果将为广东工业大学现有学科建设和未来的学术科研发展布局提供重要支撑

“十二五”期间本所将以学校整体科研事业发展为导向,在成果申报、奖项获得、课题研究等方面特别注重为现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支撑,为学校现有学科建设和未来的学术科研发展布局提供重要支撑。力争通过5年建设把研究所建成广东省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