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平一中
释义

新平一中概况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27年,迄今已有80年的办学历史,是新平县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2001年被市教育局评定为省二级一等高级中学。80年来,由于历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历任校长的薪火继传,代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广大学子的孜孜以求,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共同创造了新平一中的辉煌

新平一中原名新平县初级中学,创办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三月,在时任县长张雅南的支持下,新平籍光绪举人马太元倡办了新平县初级中学并任校长,选址县城东岳庙,学制三年。当年招生1个班,学生共24人,次年又招生1个班,学生20余人,鉴于当时历史条件,学校招生两年空隔一年,学校为两个班的办学规模。

学校的创立,若一道耀眼的闪电,划开了愚昧贫穷的大门,给莘莘学子带来了绿色的生机,从而揭开了新平教育史的新篇章。为记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望重儒林”的马太元亲题校训“勤朴弘毅”,并撰写碑记,铭石为志。另外,为选就中坚人物,勉励学子努力精进,以成栋梁,还赋校歌一首。

1940年,学校代办师资培训,新招学员60人,学习期为一年。1940年增设师范班招生60名,学制一年。1949年,学校有教职工8人,在校学生70余人,从建校到1949年,学校共招生19个班,毕业16个班,毕业生总数400余人。

在那个时代,马太元及其同辈艰苦创业,服务桑梓,为新平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峥嵘岁月,兼程并进

1949年6月,学校从东岳庙迁到县衙门(今县委党校),改称新平县人民中学,1950年8月学校又改称云南省新平初级中学,并逐年扩大招生,至1958年全校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3人,教师13人,校名改为新平县第一中学。1960年在原云南省委文教书记马继孔的建议下,下拨专款亲选校址黄坡头新建校舍,并于1964年建成迁入。1965年9月,为解决建兴、平掌两个边远高寒山区学生入学困难,增办双沟街新平中学分校,招生一个班学生58人,一年后分校停办,师生并入新平县第一中学。

1962年学校创办了一个半工半读高中班,1971年学校开始普通高中招生1个班,1978年受玉溪师范学校委托开办师范班,至1982年共招生5个班,毕业186名师范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划时代的历史机遇。学校逐年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现学校占地108亩,在校学生62个教学班近3000人,全校教职工256人,其中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52人。2001年学校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高级完全中学,学校1992年与北京156中学结成民族团结心连心学校,2007年与福建晋江市季延中学结为结对帮扶学校,与北京24中结为友好学校,与市内外兄弟学校加强校际交往,开展教学研讨。

走内涵发展之路

“培养名生、造就名师、打造名校”是新平一中的办学理念。

近年来,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新平一中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2003年以来分别建盖了一幢综合办公楼、一幢综合服务楼、一幢学生公寓、一幢教学楼,铺设六块篮球场,总投资860.32万元。办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2003年招收新生12个教学班600人;2007年招收新生20个教学班1100人。现全校已发展到62个教学班,在校生达3100多人,是目前玉溪市规模较大的一所高级中学。

优质的生源和师资是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要求。随着近年来普通高中扩招和提质增效的普遍推进,新平一中的发展面临着全市范围内的生源竞争。作为山区民族县,生源的竞争处于明显劣势,面对种种严峻的考验,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强高中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新平一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新平第一中学于2004年设立教科室,专门负责学校的教科研、教师培训等工作。在市县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新平一中教师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教研工作,撰写教育科研论文150多篇,其中有10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有36位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技能大奖赛,其中4人获市级一等奖。

新平县第一中学始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到目前已被认定为市级骨干教师14人,县级25人,为新平一中造就各学科名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平一中正在起动的名师工程,将进一步推动新平一中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各类校本教研。实施“青蓝工程”。要求所有近三年来参加工作的新教师都参加此项工程,该工程有明确的考核和奖惩制度。通过实施“一年适应,三年合格,五年胜任,八年成为骨干教师”的“1358提高”战略,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近几年来,新平一中青年教师共作100多节公开课、汇报课,骨干教师共作40多节示范课。通过此项工程的开展,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新平一中高考战线上的中坚力量。

这些年来,云南省新平县第一中学紧紧抓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狠抓内涵发展,始终坚持“转化后进生,优化中层生,强化尖子生”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高上线、多本科、出重点”的高考奋斗目标,踏踏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坚持“重责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合理拉开分配档次,树立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2003年高考报名545人,上线227人,上线率41.6%,其中,本科82人(含重点9人),专科145人;2004年高考报名541人,上线327人,上线率60.44%,其中,本科17人(含重点21人),专科156人;2005年高考报名786人,上线614人,上线率78.02%,专科229人;2006年高考报名825人,上线率733人,上线率88.85%,其中,本科457人(含600分以上8人,重点43人),专科276人,文史类考生邱剑同学625分,在全省58158名考生中进入前226位,文综277分,并列全省第一名;2007年高考报名932人,上线706人,上线率75.72%,其中,本科442人(含600分以上9人,重点34人),专科284人。

哀牢山乡代代人才的摇篮

回顾八十年的风雨历程,玉溪市新平县第一中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不论是在新政权的夺取和巩固,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为社会的进步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有的师生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1950年学校部分师生为保卫新生人民政权,参加了中共新平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的征粮剿匪工作队,在与暴动土匪的殊死搏斗中,新平一中教师景刚、公孙聘贤,学生邓华贵、赵明星、朱荣华、李镇纲面对暴动土匪临危不惧,英勇献身,六位烈士的英名如巍巍哀牢传万代,似滔滔戛洒江水流千秋。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一中学学生大都来自哀牢山中的彝家山寨,戛洒江衅的傣家竹楼,恢复高考后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合格新生。同时也为社会输送了24586名毕业生。学校被社会誉为哀牢山乡代代人才的摇篮。

十万珍珠高,千秋儿女心,在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当中,他们有的成为社会中坚,引领时代的朝流,造福于一方百姓。有的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级劳模,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更多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默默地奉献着,在改革开放的平凡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何止十万珍珠。

哀牢青山纾灵脉,红河清江育英才。学苑八十载,薪为砥相传。学校历经20任领导班子的薪继火传,代代教职工的耕耘和莘莘学子的艰苦努力,与历史风雨兼程,与时俱进,抬首前瞻,学校困难与优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新平一中将老树春深,根深叶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