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民场镇
释义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民场镇为四川省省级小城镇试点镇,位于“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地处郫县西北部,距郫县城区6公里,幅员面积达17.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93个农业社,总人口1.61万人。北距“沙西线”2公里,南距国道317线.2.6公里,距成都30分钟车程。距都江堰市30分钟车程,距双流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所处区域交通极为便利。

简介

新民场镇地处四川郫县西北部,距县城6公里,红东路横穿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6439亩,辖10个行政村93个社,农业人口15367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6.51%,是典型的农业村。

新民场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3℃左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05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左右。

新民场镇自然环境优美,各项生态指标居全成都市前列,其中空气质量更被气象专家评为成都市最佳区域之一;徐堰河、柏条河、柏木河等河流横贯全镇,为成都这个大都市提供了多达60%的工业、生活用水,镇内有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总投资4千万元、

占地70余亩的乌木艺术博物馆等。新民场以鹿野苑申报成都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休闲产业和以“西部花乡”为主的集生产、销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产业,将新民场镇打造成有较高文化艺术品味的生态、文化休闲镇。

镇内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猪肉、鸡、蛋、鲜鱼、萝卜、白菜、洋芋等,共有蔬菜面积5700亩。在云桥村、净菊村有上千亩的萝卜,春不老圆根萝卜种远销长江中下游。兴旺?村是全镇最大的白菜基地,全镇种植面积达3000亩,总产量达540万公斤。兴增村是葡萄种植基地,葡萄园更是远近闻名。双凤村成片种植洋芋,一般在早稻收割后,采用稻草覆盖种秋洋芋,秋洋芋收获后采用地膜覆盖种春洋芋。云凌村有全县最大的反季水果基地120亩,除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上市水果外,还一年四季供应果苗。全镇有酿造厂9个,其中前进豆瓣厂规模最大,年产豆瓣2000吨,另外还有“川丰牌”盐渍菜、川味豆 等系列产品,有渔场4个,年产鲜鱼3万多斤,鸡场3个,年产肉鸡10万只。

郫县新民场镇,西部最大盆花基地,出产各种花卉苗圃,其中以盆花为主.以云凌花乡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经济状况

新民场镇被评为2002年度四川省乡镇综合经济200强。新民场镇共有工业企业102个,其中酿造厂9个,产品有豆瓣、盐渍菜、川味豆瓣等;鱼场4个,年产鲜鱼3万多斤,鸡场9个,年产肉鸡10万余只;水力发电站1个,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精密铸造为一体的新民工业园正在逐步形成。2007年,新民场镇实现全口径税收16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90元,2006年新民场镇投入300余万元完成了2个休闲广场建设,5000平方米的城镇绿化工程,500米路灯工程和2万平方米的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发展

新民场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猪肉、鸡、蛋、鲜鱼、萝卜、白菜、洋芋等,共有蔬菜面积5700亩。在云桥村、净菊村有上千亩的萝卜,春不老圆根萝卜种远销长江中下游。兴旺村是全镇最大的白菜基地,全镇种植面积达3000亩,总产量达540万公斤。兴增村是葡萄种植基地,葡萄园更是远近闻名。双凤村成片种植洋芋,一般在早稻收割后,采用稻草覆盖种秋洋芋,秋洋芋收获后采用地膜覆盖种春洋芋。云凌村有全县最大的反季水果基地120亩,除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上市水果外,还一年四季供应果苗。全镇有酿造厂9个,其中前进豆瓣厂规模最大,年产豆瓣2000吨,另外还有“川丰牌”盐渍菜、川味豆等系列产品,有鱼场4个,年产鲜鱼3万多斤,鸡场3个,年产肉鸡10万只。新民场镇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依托县农村发展局、新民场农技中心片站的技术支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无公害辣椒、茄子、蕃笳等大棚蔬菜种植,建成了兴旺村集中成片大棚蔬菜生产示范基地200余亩。2005年镇内已建成占地农副2000亩的红东路鲜盆花生产基地,年产鲜盆花6000万盆,实现销售收入3600万元;建成占地3000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定单农业。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生猪、奶牛、禽、蛋、鱼及各种蔬菜如萝卜、白菜、马铃薯、蒜苔、韭菜、三露菜等,蔬菜面积达7000亩。在云桥村、净菊村有上千亩的萝卜生产基地,其中本地特产“春不老”圆根萝卜更是远销全国各地。全镇白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年总产量达540万公斤。兴增村是葡萄种植基地,葡萄园更是远近闻名。云凌村有反季水果基地100余亩,除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供应上市水果外,还一年四季供应果苗。

花卉产业

新民场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完善“西部花乡”一期3平方公里,4500亩产业发展规划和安置区300亩的新型社区总体规划。基地已有鲜盆花种植面积2500余亩,规模种植大户、企业业主64家,年产销售盆花8100余万盆,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基地转移劳动力500余人,带动农户400余户,从业人员1000余人,农民人均增收达到了1000余元。新民场镇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启动了1000亩核心区的园区道路、排灌系统、川西民居风貌改造基础建设。新建了7公里的园区环形路,对道路沿线的农房进行了风貌改造,拆迁旧房1万多平方米。共改造斗渠2条800余米,安装“U”型槽6条3000余米,标准化整治路边沟3000余米,建木栅栏1200余米,极大地增强了前来考察的投资企业的信心,不少种植大户也慕名而来建立鲜盆花种植基地,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

乡镇建设

新民场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了水、电、气、路、光纤、通讯6通建设。城镇区域经过三年的改造,已建成三条新街,2个综合市场;城镇面积由0.08平方公里扩展到2.4平方公里。完成了红东路(24米宽,国家二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拓宽工程和29.5公里村道黑色路面,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新民场镇投入资金100万元,完善了配套设施,组建了专业城管队伍,进一步健全了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同步推进。新民场镇完成了新团路云凌至兴旺段配套建设3.2公里;完成了三个集中安置点供排水系统建设,改建排水管网长度12千米,新建和改建供水管网长度22千米;完成城镇道路建设2000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新民场镇建成垃圾池39个、配备垃圾桶106个、聘请保洁员29名、配备垃圾清运车29辆,道路养护保洁有序推进,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特色机构

新民场镇卫生院,位于新民场镇治平里18号,自1952年成立联合诊所以来,至今已有四十八年历史。卫生院占地面积为1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05平方米;业务用房为850平方米;生活用房为255平方米。院内有200毫安X光机、160型B超机、心电图机、721分光光度仪等医疗设备各一台;显微镜两台;装备电脑两台作为儿童计划免疫系统和财会电算化管理之用。院内总固定资产40余万元。1998年12月通过综合评审达标为合格镇乡卫生院;又于1999年9月取得科学技术单位档案管理省级合格证,属省市镇乡卫生院首家达标单位。开展科目有中医、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产科、口腔科及骨科理疗等科室,设病床十二张。坚持二十四小时应诊服务。

旅游景点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位于古蜀文化发源地—郫县境内,距成都市区20公里。于2000年落户新民场镇徐堰河畔的云桥村和净菊村,占地面积100余亩,总投资4000万元。属私立的小型主题性博物馆,旨在收藏西南丝绸之路范围内佛教石刻艺术品。馆内石展艺术品已达2000多件,内容丰富,极具文化底蕴。园内绿化较好地保留了川西民居农家竹林的自然风貌,林木茂盛,绿树如荫。

郫县作为古蜀文明起源的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鹿野苑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博物馆集石刻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展览为一体,主要从事石刻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博物馆正逐步建成会议培训型酒店,集文化传播、餐饮、娱乐、会议培训、休闲度假、住宿、商务于一体,吸引了各地各届高层次的文化人士前来参观考

察,为进一步挖掘古蜀文化内涵,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补充 --“鹿野苑”博物馆的发起和投资人是湘财证券的董事长陈学荣,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做人做事上有很高的修为。博物馆主要由三世殿、十方殿、竹林精舍、伽蓝殿、珍极轩、鲁茸吉称艺术工作室及祗园精舍组成,展厅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十方殿采用展厅环绕中厅的布局,其外墙面肌理处理、室内缝隙光、天光和壁面反射光的采用,以及坡道入口的抬高,由上而下的参观路线,都给人以反常化的体验。博物馆在建筑布局上独具一格,设计师刘家琨用极其现代的手段塑造了一个非凡的意境,着力表现的是“从精神上脱离农地,适应传奇”的美学概念,其主体建筑曾先后获国际国内大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4: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