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黄鸣奋 著 出 版 社:学林出版社 ISBN:9787807306450 出版时间:2009-01-01 版 次:1 页 数:498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艺术 > 艺术理论与评论 内容简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是关于研究“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赛伯主体性的建构、图灵测试与对话程序、新媒体革命与虚拟化、新媒体革命与艺术的流动化、虚拟现实及其艺术应用、混合现实的社会应用等内容。《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黄鸣奋,男,1952年6月生,福建南安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戏剧影视和艺术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津贴专家。1997年开设电脑艺术学理论课程,1998年出版专著《电脑艺术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出版教材《电子艺术学》(科学出版社),在国内均为首创。近年来在数字艺术研究领域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社科基金课题5项,出版《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超文本诗学》、《数码戏剧学》、《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数码艺术学》、《互联网艺术》、《互联网艺术产业》等个人专著。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与优秀教学成果奖等。 目录绪论 一、新媒体:本书的切入点 二、人文生态:本书的意脉 三、数码艺术理论:本书的旨归 第一章 人机合一:论数码艺术的电子人取向 第一节 控制论:电子人艺术的指南 一、赛伯主体性的建构 二、电子人理念的影响 三、赛伯艺术的开拓 第二节 数码身体:电子人艺术的热点 一、数字化时代的身体观 二、电子人艺术的类型 三、电子人艺术与人为进化 第三节 数码身份:电子人艺术的基础 一、匿名用户:新媒体革命与身份危机 二、数码艺术:新媒体革命与身份重组 三、数码时代:新媒体革命与身份认证 第二章 心有灵犀:论数码艺术的智能体取向 第二节 图灵测试:从科学实验到文学创造 一、图灵测试与对话程序 二、图灵测试与机器作者 三、图灵测试与创造性 第二节 智能代理:从应用软件到艺术人物 一、智能代理理念 三、从连接性到全媒体:不同媒体系统的整合 第五章 标新立异:论数码艺术的非传统取向 第一节 新媒体革命与艺术的虚拟化 一、新媒体革命与虚拟化 二、虚拟化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 三、艺术虚拟化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新媒体革命与艺术的激进化 一、从人文生态看激进化的含义 二、激进化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 三、对激进化新媒体艺术的研究 第三节 新媒体革命与艺术的流动化 一、新媒体艺术流动化的背景 二、新媒体艺术的流动化取向 三、新媒体艺术流动化的研究 第六章 经天纬地:论数码艺术的织造化取向 第一节 数码艺术 一、数码艺术的由来 二、数码艺术的分化 三、数码艺术的相关范畴 第二节 赛伯空间 一、艺术中的赛伯空间 二、现实化的赛伯空间 三、赛伯空间中的艺术 第三节 位置媒体 一、位置媒体的由来 二、位置媒体的应用 三、位置媒体的研究 第七章 逍遥其间:论数码艺术的游牧化取向 第一节 移动艺术 一、移动艺术的由来 二、移动艺术的类型 三、移动艺术的探索 第二节 遥在艺术 一、遥在艺术的由来 二、遥在艺术的类型 三、遥在艺术的研究 第三节 沉浸艺术 一、沉浸艺术的由来 二、沉浸艺术的特征 三、沉浸艺术的研究 第八章 人工现实:论数码艺术的异构化取向 第一节 虚拟现实及其艺术应用 一、虚拟现实的由来 二、虚拟现实的艺术思考 三、虚拟现实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增强现实及其艺术应用 一、增强现实的由来 二、增强现实的实践 三、增强现实的研究 第三节 混合现实及其艺术应用 一、混合现实的艺术渊源 二、混合现实的理论探索 三、混合现实的社会应用 第九章 时代变迁:论数码艺术的临场化取向 第一节 赛伯女性主义:数字化语境中的社会生态 一、赛伯女性主义的活动背景 二、赛伯女性主义的理论主张 三、赛伯女性主义与新媒体艺术 第二节 互联网之趋老:数字化语境中的媒体生态 一、新媒体的历史性贡献 二、新媒体趋“老”的必然性 三、让新媒体“老当益壮” 第三节 西方网络反文化:数字化语境中的精神生态 一、网络反文化的形成 二、网络反文化的特点 三、网络反文化的价值取向 结语 译名对照表 术语索引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