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释义 | 概述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系新疆八一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始建于1952年,是八一农学院建院之初设置的六个系之一,也是当时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仅有的七个农业经济系之一。1993年5月农业经济系更名为经济贸易系;1994年3月更名为经济贸易分院;1998年11月更名为经济贸易学院;2003年4月年定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设有农业经济系、国土资源(公共管理)系、贸易经济系、管理系、会统系共计5个系;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推广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产业经济学5个硕士点;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工程)管理7个本科专业,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结构体系完备,涉及博、硕、本科三级,已发展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列为学校优先发展学科。学院设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土地科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2006年学院在校本科生 1253人,研究生151人。 全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专兼职教师71人, 教授9人,占教师总数的13%,副教授26人,占教师总数的37%,讲师29人,占教师总数的4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4人,其中博士5人,占教师总数的48%,目前学院在读博士15人,在读硕士16人。进入学校关键岗3人,重点岗8人,校级骨干教师2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朝气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 学院领导书 记:李放滔 教授 院 长:蒲春玲 教授、博导 副书记:吾吉 副院长:杨俊孝 教授、硕导 副院长: 杨 红 副教授、硕导 组织机构经济与管理学院现设有农业经济系、公共管理(国土资源)系、经济贸易系、管理系、会计统计系等5个系;行政办、教学办、学生办、研究生办、评估办等5个办公室;有土地科学研究所、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干旱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等研究机构;有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实验室、专业模拟实验室(含计算机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统计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以及培训部、资料室、网络建设办公室等辅助教学部门。 团学组织我院学生会是在院党总支、团委的领导下由优秀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群众性组织。它是我院学生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院开展工作,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得力助手,是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学生会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建立新疆农业大学一流的学生会队伍为目标,以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原则;以“年轻没有失败,成功没有终点”为口号。提倡秉承优秀、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精神。增强凝聚力、充实战斗力、提高号召力是学生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工作方向。 我院学生会主张倡导良好学风,协助学校和学院建设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校和学院的管理工作;热情为全院同学服务,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工作,协助学校和学院解决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沟通学院党政与广大同学的联系,通过学校各种正规渠道,反映同学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参与涉及学生的学校事务的民主管理,代表和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权益和要求;发展与兄弟院系的友好关系,加强与其他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联系。 我院团委、学生会由主席团、组织部、学编部、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宣传部、办公室、学习部、体育部、文艺部、生活部组成。 第十二届团委、学生会组织结构图 团委书记:吴俊辉 团委副书记:马昌、王琰 学生会主席:李长安 学生会副主席:查汗、兰玉、买买提 组织部部长:高洁 组织部副部长:冯磊、马晓龙 学编部部长:盛亭菊 学编部副部长:陈家玉 记者站站长:刘乐 记者站副站长:王文丽 青志队队长:李东明 青志队副队长:张川、月花 宣传部部长:陈鹏 宣传部副部长:王少辉、李晓鸥 办公室主任:朱政 办公室副主任 :钱柏如 体育部部长:依力夏提 体育部副部长:韩辰、迪露 生活部部长:韩娜 生活部副部长:依力夏提、胡东宇 学习部部长:张明 学习部副部长:阿依古丽 文艺部部长:糖努尔 文艺部副部长:胡鑫、陆路 科研机构中亚农业经济与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概况 一、主要研究方向 2008年1月成立的中亚农业经济与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依托于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中心结合新疆农村经济实际和需求,设立了农村经营主体研究、中亚农产品贸易研究和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三个研究方向,针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和长期发展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主要研究内容 农村经营主体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新疆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新疆定居牧民经营方式变革研究。 中亚农产品贸易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新疆伊犁河谷蔬菜(设施农业)对外贸易问题研究、中亚农业经济合作研究。 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新疆南疆农村生计策略研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研究。 三、科研梯队 研究中心现共有教授12名,副教授22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名。其中: 农村经营主体研究方向有教授4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名。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为:朱美玲教授、陈彤教授、尼合迈提教授。 中亚农产品贸易研究方向有教授3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名。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为:马惠兰教授、刘维忠教授、李雪艳教授。 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方向有教授5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名。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为:张敏教授、蒲春玲教授、杨俊孝教授。 四、中心负责人 主 任:蒲春玲教授 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 一、科研梯队 2006年5月成立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主要依托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其宗旨是围绕学科援建的目标,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和科研水平。 分中心的学术梯队有:曲福田教授、欧名豪教授、吴群教授、朱亚夫教授、蒲春玲教授、于礼教授、尼合迈提·霍嘉教授、张敏教授、朱美玲教授、杨俊孝教授、马惠兰教授、刘新平教授、彭应金副教授、王子江副教授、杨红副教授、乃吉木丁·艾则孜副教授、马学年副教授、蒋平安教授、恰汗·合孜尔教授、綦群高教授、张小楠教授、刘光远副教授、马瑛副教授、王承武副教授、肖峰讲师、王华丽讲师、邵战林讲师、孟梅讲师、赵俊讲师、周长江讲师、陈前利助教、买买提江助教、杨磊助教等。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 2、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地价问题与不动产评估 4、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5、土地行政与土地法 专业设置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农产品贸易、财政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扎实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生产组织管理、营销、财务管理等基本管理方法; 2.掌握经济与政策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掌握市场信息调查、预测分析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 5.掌握农业政策法规,具有依法处理农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和解答“三农”相关法规政策理论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外语要达到较好地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农(林)业经济管理、经济学。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农业政策学、畜牧业经济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专业文献综述训练、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面。 学制和修业年限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 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土地整理、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技术; 3.具有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8.具有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房地开发与经营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专业文献综述训练、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面。 学制和修业年限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 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科研机构中亚农业经济与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 一、主要研究方向 2008年1月成立的中亚农业经济与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依托于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中心结合新疆农村经济实际和需求,设立了农村经营主体研究、中亚农产品贸易研究和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三个研究方向,针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和长期发展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主要研究内容 农村经营主体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新疆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新疆定居牧民经营方式变革研究。 中亚农产品贸易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新疆伊犁河谷蔬菜(设施农业)对外贸易问题研究、中亚农业经济合作研究。 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新疆南疆农村生计策略研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研究。 三、科研梯队 研究中心现共有教授12名,副教授22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名。其中: 农村经营主体研究方向有教授4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名。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为:朱美玲教授、陈彤教授、尼合迈提教授。 中亚农产品贸易研究方向有教授3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名。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为:马惠兰教授、刘维忠教授、李雪艳教授。 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方向有教授5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名。本研究方向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为:张敏教授、蒲春玲教授、杨俊孝教授。 四、中心负责人 主 任:蒲春玲教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