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北区 |
释义 | 新北区位于常州市北部,北濒长江,南至沪宁铁路,与武进区、钟楼区接壤,东与江阴市和天宁区交界,西接丹阳市和扬中市。面积439.16平方千米。总人口42.21万人(2006年底)。区人民政府驻河海街道河海中路。邮编:213001 代码:320411 区号:0519 拼音:Xīn Běi Qū,Xinbei Qu 中文名称:新北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常州市 电话区号:0519 邮政区码:213001 面积:439.16平方千米 人口:42.21万人(2006年底) 方言:吴语太湖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常州站 车牌代码:苏D 基本概况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新区是在开发区的基础上于1995年正式成立的,新北区与开发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常州新北区位于常州市城北,北濒长江,南至沪宁铁路。现辖6个乡镇,3个街道,总面积约439.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0万人。规划布局上分成三大区域: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之间,面积约32平方公里,由高新科技园区、新区工业园、商贸生活区、行政中心区、旅游休闲区等园区组成,是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新城区。二是港口工业区,濒临长江黄金水道,面积约37平方公里。该区重点发展重化工和原材料工业。三是综合经济区,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港口工业区之间,面积约47平方公里,近期重点发展乡镇工业和现代农业,也是未来新北区城市建设的预留用地。 常州新北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靠上海,西邻南京,与苏州、无锡、镇江连袂成片。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101省道、常澄路等形成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距远洋运输港口张家港和常州民航机场分别仅48公里和26公里。京杭大运河傍区而过,澡港河贯穿全区,位于新北区的长江常州港已开通国际远洋运输航线。 常州新北区具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和高效的管理体制。她享有国家、省、市赋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扶持政策。常州新区管委会享有相当于省辖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实行“封闭式管理”和“一幢楼办公、一门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具有较高的办事效率。 常州新北区建立以来,累计批准进区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3个,进区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17.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5亿美元。重点项目有台湾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25家协作厂投资的摩托车项目,日本国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投资的装载机项目,意大利蕾迪斯集团投资的工程塑料项目,美国亚什兰精细化工项目,瑞典卡特门--瑞福通信设备项目,美国华生制药(亚洲)有限公司投资的医药制剂项目等。在新北区内已建成投产的项目都已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自然地理新北区大地构造属于江阴-溧阳复背斜、东台-溧阳地震带,基岩以上分布着140米~200米的第四纪冲积土层,属相对稳定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重要建筑按七度设防。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面坡度小于0.5%,地面青岛标高一般为3米~6米,区内水网遍布,河流纵横,最高洪水位标高3.69米,设防水位标高3.9米。 历史沿革国务院2002年4月3日批准: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常州市郊区更名为新北区。新北区辖原常州市郊区的河海街道、三井乡和龙虎塘、新桥、百丈、圩塘 4 个镇以及原县级武进市的薛家、安家、魏村、罗溪、西夏墅、小河、孟河 7 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河海中路。 2003年10月,新北区由原有的11个镇、1个乡、1个街道调整为6个镇、3个街道:(1)将圩塘、魏村、百丈、安家4个镇合并设立春江镇,镇政府驻圩塘。行政区划调整后,春江镇行政区域面积139.12平方千米,人口11.26万人,辖2个居委会、41个村委会。(2)将孟河、小河两个镇合并设立孟河镇,镇政府驻小河。行政区划调整后,孟河镇行政区域面积为 88。26平方千米,人口为7。54 万人,辖3个居委会、39个村委会。(3)撤销三井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三井街道办事处,办事处管理9个(社区)居委会。(4)撤销龙虎塘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龙虎塘街道办事处,办事处管理10个村委会。(5)保留新桥镇、薛家镇、罗溪镇、西夏墅镇、河海街道原建制不变。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风土人情清明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节前后太平洋上空的暖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频频相冲,形成了滋润万物的“雨纷纷”天气。好雨令人喜,丽春断人魂,此时节柳桃绣野、芳景如屏。 关于“清明”,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淮南子》中的“天文训篇”,而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民间就已有“吉日良辰,郊祀野祭“的活动了。古人以为先有“寒食“,后有“清明“。清明节前一天(或说前二日)是为“寒食节”,有禁火、寒食之俗。由于两节毗连,后逐渐合二为一。到了唐代,“扫墓、踏青“始成定俗;宋代寒食与清明已融为一节;元代“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见《析津志》);明清两代,除了沿革扫墓、踏青等习俗外,常武地区又增加了吃团子、佩带柳条桃花等风俗;到了近代,人们只知有“清明节”,而不大知道还有一个“寒食节”了! 寒食节来历若问寒食节的来历,素有两种说法: 一谓系周代焚火旧制。《周礼》“司?氏“有“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当时,逢季放火,在春季出火前,先让人们禁火、吃冷食。 二谓纪念具有高尚情操的介子推。相传,春秋时介子推辅佐晋公子重耳,流亡落魄时曾割股供养,对重耳有救命之恩。后来重耳当了晋文公,一度忘了子推。子推不计名利、不求图报,洁身自好地奉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山逼之。岂料子推在大火中与母一起合抱参天枯柳而亡。文公懊悔莫及,遂厚葬子推,将绵山改名“介山”,定子推亡日为“寒食节”,令举国上下禁火、寒食,以寄托绵绵哀思。 “龙城无处不飞花,寒食清明柳桃佳。”绚丽多彩的春花给清明与寒食营造了生机勃勃的氛围,寒食与清明又以源远流长的传统风范给予了人们无限丰富的情思。常武地区的农民还将这天看作是播种测天的重要时日,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春耕植树莫迟延。”生活在城市的人,则又将“清明节“视为一年一度凭吊革命先烈的“扫墓”祭祖活动和郊游观光“踏青”的大好时机,为清明习俗增添了新的内涵。 经济概况建区以来,通过大力实施“国际化带动、城市化推进、科教兴区、区乡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加快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全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各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3亿元,同比增长24.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30.2%,占全市份额达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7亿元,同比增长25.76%;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完成2150亿元、2110亿元、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6%、25.47%、17.41%。三次产业结构从2007年的2.5:73.7:23.8发展成为2011年的1.8:66.2:32,在全省开发区中的综合排名列第3位。2011年,全区年销售超亿元企业达28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23家。天合光能公司成为全市新兴产业中首家销售破百亿元企业,年销售收入居全省光伏行业第一。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恐龙园年营业收入居全省主题公园业界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2%,占GDP比重2011年较2007年提高8.2个百分点。高效生态农业稳步发展,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累计完成农业总产值52.9亿元。 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建设,高新区已成为常州市最大、最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最大的高新技术辐射源和产业基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态势强劲,成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建区以来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历年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95家,合同外资超过46.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3亿美元。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01个,超亿美元项目6个。一批国际著名大企业、大公司相继落户,如日本的小松制作所、美国的亚什兰、唐氏公司、伟创力,意大利雷迪斯,德国莱尼,韩国新湖,台湾光阳、永祺、东森媒体、台光科技等。 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沿江开发新优势。科学谋划沿江开发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产业带建设,正在形成“一城四带”发展大格局。一城,即在高速公路以北规划建设高新区新的行政、商贸、文化、服务中心。四带分别是:沿长江,依托中国精细化工(常州)开发园区和滨江工业园正逐步形成化工能源产业带,重点发展精细化工、能源、新材料等;沿通江大道,依托国家高新区,正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半导体等;沿机场路,依托韩国现代、日本小松等,正逐步形成机电一体化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和工程机械及配件等;沿常州大西环线,正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带,重点发展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 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特色明显,有力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技术创新的源头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已建有江苏省农用激素、江苏省半合成抗生素、江苏省手性生化、江苏新科数字视听设备、江苏省有害生物防治等6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1个企业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了软件研发中心、留学生创业园、“三药”研发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等专业孵化器,科技创业中心孵化面积达6.2万平方米,先后被科技部、省政府评为“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省先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历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2家,高新技术产品202只,软件企业32家,软件产品63个,承担各级火炬计划项目53项,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软件、智能仪器、动力机械、“三药”及其中间体、新材料等6个高新技术产品群,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5%。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通过大力实施“城市化推进”战略,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2011年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形成了“五纵七横”城市道路主框架,供水、供电、供热、污水处理、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区内相继建成了一批宾馆、写字楼、公寓、别墅、旅游休闲设施。社会事业日益完善,拥有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工学院、建东学院等三所高校,公办民营常州国际学校教学成绩斐然,占地500亩的常州体育中心已经启动建设,部分场馆已投入使用。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主题乐园——中华恐龙园已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商贸、金融、教育、医疗、信息服务等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行政区划2007年底辖3个街道、6个镇:河海街道、三井街道、龙虎塘街道;新桥镇、薛家镇、罗溪镇、西夏墅镇、春江镇、孟河镇。 春江镇 面积 146 平方千米,人口13万。 孟河镇 面积 88.24平方千米,人口8万。 新桥镇 面积 27.14平方千米,人口2.26万。 薛家镇 面积 37.57平方千米,人口3.75万。 罗溪镇 面积 53.51平方千米,人口4.2万。 西夏墅镇 面积 51.96平方千米,人口4万。 河海街道 面积 7.82 平方千米,人口6.5万。 三井街道 面积 17.08平方千米,人口11.6万。 龙虎塘街 面积 16.9 平方千米,人口4万。 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