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辛弃疾故居 |
释义 | 为纪念先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历城区政府在遥墙镇四凤闸,修复了辛弃疾故居,兴建了辛弃疾纪念馆。 故居简介在济南小清河畔,有一个乡镇,名叫遥墙镇。遥墙镇偏东南3.5公里处,有个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四风闸。相传建村于宋代。原名四横闸,因地处赵王河建有四个闸口而得名。后沿称四风闸。这里一片平川,风光秀丽;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名胜古迹众多。闻名遐迩的宋代杰出词人辛弃疾,就出生在这里。 个人简介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词作家。他的词代表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其壮声英概,足令懦士为之兴起。本书编撰者曾长期潜研宋史,对南宋史事甚为熟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因爱邀协助邓广铭先生编撰《稼轩词编年笺注》,出史入文,对南宋文人文集广为涉猎,于张孝祥、辛弃疾尤为多心,颇有独造。故本书不但为一辛词普及读本,于治研辛词者,亦当有所启迪。 典诗词名家本套古“典诗词名家”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精选历代诗词名家的名作,汇聚最新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一套兼具学术品位和可读性,雅俗共赏的系统诗词选本。此次出版特意邀约了全国二十多家单位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 一、以传诵程度作为作品入选的首要标准,同时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选文尽量使用权威版本,特别是权威的整理本,不出校勘记,一般异文不作说明,重要异文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三、每种书正文前设“前言”,对入选的作者、作品及其他相关内容作较全面、精到的评介。 四、作品及其注释按编年为序,不能编年的作品集中放在编年作品之后。 五、每篇诗词正文下设“题解”和“注释”,题解根据具体情况对诗的写作背景、主旨、作法、艺术特色及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年号等方面做出介绍;注释则针对一般读者的切实需要,特别注意对典故、名物、典制等专有词和难懂语词的解释,生僻字加注汉语拼音,难懂的句子有串讲。 读者朋友通过阅读这套书,对中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作家、作品能够有比较充分、系统的了解,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增加人生的兴味和体验;或者得到学习、仿效的榜样,有益于诗词的创作。 在济南小清河畔,有一个乡镇,名叫遥墙镇,那就是名闻遐迩的宋代杰出词人辛弃疾的故乡。他就是在那里起身,拉起队伍抗金的。辛弃疾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作家,他不同于一般的封建社会文人,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词人,而且还是一个优秀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人物生平辛弃疾是济南历城人,生于1140年。当他21岁时,金兵大举南侵,山东人民纷纷起来抗金,辛弃疾集合了两千人的队伍,加入了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担任“掌书记”的职务,和金兵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他到南宋后,朝廷不让他从事抗金事业,遭到主和派的排斥和打击。他便闲居江西铅山、上饶二十年之久,后忧愤而死。 辛弃疾一生抗金抱负不得施展,就用词这一文学形式作为斗争武器。作者通过词来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激励人民的抗金意志。辛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风格多样,爱国主义则是他词的基调。艺术风格的特点是雄浑豪放,在词坛上向来是和苏轼并称,他继承了苏轼豪放词的风格,并予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词坛的主流。 为纪念先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历城区政府在遥墙镇四凤闸,修复了辛弃疾故居,兴建了辛弃疾纪念馆。这组仿宋建筑群,大门是巍峨壮观的四柱三门石坊,正门横额有我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辛弃疾故居”五个大字。穿过石坊为六角碑亭,石碑正面刻的是稼轩公遗像,下方碑文是“辛公稼轩,名弃疾,字幼安,宋高宗绍兴十年五月十一日卯时,出生于济南府历城县四凤闸村。”背面刻的是“宋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稼轩历仕始末”。碑亭后面是雄伟的辛弃疾塑像,像高2.8米,用家乡历城特产“绣川绿”花岗石雕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