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
释义

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是一种具有强大火力、较高机动性和一定装甲防护能力的届带式自行反坦克炮,主要用于摧毁敌坦克、自行火炮和其它装甲车辆,还可用来破坏敌野战工事和永备防御工事,压制或歼灭敌有生力量和火器。这种自行反坦克炮由火力系统、火控系统和履带式底盘三大部分组成。由于炮车采用了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前置的总体布置方案。可为战斗室提供更大的空间,以便布置弹药、各种设备和乘员的工作位置。

简介

于80年代末装备部队的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自行反坦克炮,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现役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该炮的出现,弥补了我军大口径自行反坦克炮的空白,也为未来我军新一代大口径自行反坦克炮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探索历史

1967年春,中国展开了新型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战技指标论证工作。不久,作为二代坦克的主要武器,120毫米(低膛压)火炮也展开了论证和相关的研制工作。由于技术起点与技术储备反差太大,中国冲击前二代坦克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而与之配套的120毫米火炮系统的开发也被无限期搁置起来。1969年"珍宝岛”事件的爆发,让中国意识到了自己的反坦克武器与强敌装甲力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并随即在70年代初展开了规模宏大的反坦克武器研发工作,12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1977年春,五机部和十几个单位组织展开了自行反坦克炮的系统论证工作。

1978年12月,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作为新型主战坦克和自行反坦克炮的研制任务由五机部和装甲兵正式下达。年底,3门高膛压弹道炮问世。1979年2月19日,伴随样炮的一声轰鸣,打响了中国自行研制120毫米高膛压火炮的第一炮。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120毫米坦克炮及其配套弹种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之时,与之配套的新型坦克无疾而终。马上就要进入设计定型的120毫米火炮项目随即中断。为了保住即将到手的劳动成果,某厂私自决定将120毫米坦克炮装在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321型底盘上,进行了120毫米坦克炮和穿甲弹的工厂定型试验。

试验的结果之好,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协调,1986年兵器部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下文明确了某厂为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总装厂。从1987年5月开始,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相继完成了多种定型试验,经检测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1988年到1989年初,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试用。1990年,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复:"同意PTZ-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武器系统设计定型”。该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大口径高膛压自行反坦克炮的空白。其主要性能指标(如炮口动能、直射距离、穿甲威力)均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同口径火炮的先进水平。

本来,作为8910工程中的重点型号之一,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原拟定在国庆40周年的阅兵中首次公开露面,国庆阅兵取消后,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公开时间向后拖延了约2年的时间。1991年,电影《弹道无痕》中首次展现了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身影。不久,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出现了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身影。

火力系统

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火力系统包括火炮和炮塔两部分。火炮是一门口径为120毫米的滑膛炮。其炮身安装有抽气装置和均温护套。抽气装置可抽出炮膛后部的火药残渣和气体,以防有害气体进入战斗室影响乘员操作。

均温护套可防止身管因受热不均而变形,以致影响射击精度。 火炮的高低机可赋予炮身射角。方向机通过炮塔可使火炮作圆周回转,实现360度环射。双向稳定器可使火炮在行进间自动地稳定在预先装定的高低瞄准角和水平方向角上,以保证火炮在行进问的射击精度。高低机和方向机均可进行手动操作。当解脱高低机的自锁状态,火炮便进入“稳定”工况,此时火炮的俯仰由高低稳定器控制,并能进行电发射。方向机在进行电动操作时,火炮即在“稳定”工况下进行方向瞄准和射击。

炮塔是火炮回转部分的主体,通过大直径座圈与车体连接,并构成战斗室。炮塔和车体是由各种形状和厚度不同的装甲板焊接而成,对枪弹和炮弹破片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在战斗室内设置的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扑灭因中弹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火灾,并在灭火后自动启动抽气扇,将战斗室内的烟雾和粉尘抽出。

炮塔前部的中央有一椭圆形炮孔,炮身即由此伸出。炮塔前部的两侧各装有4个烟幕发射筒,用于施放烟幕。炮塔右上方装有1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供装填手对空中和地面目标射击。

在炮塔尾舱内安装的供弹机,由储弹、供弹、选弹和递弹等装置组成。储弹装置用于储备炮弹。供弹装置可将炮弹送到选弹位置。选弹装置自动(也可半自动或手动)选择所需弹种并送到装填位置,供装填手装填和发射。

供弹机由供弹电机提供动力,并由电控装置控制自动(或半自动)供弹及选弹等工作程序,完成自动(或半自动)供弹工作。

在炮塔和战斗室内设置的通信设备包括电台和单炮通话器,可完成炮车乘员之间、炮车与上级指挥机构之间以及炮车与炮车之间的通话和通信联络。

为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配用的弹药主要有脱壳穿甲弹和杀伤爆破弹。

火控系统

该自行反坦克炮配用的火控系统,由激光测距瞄准镜、主控箱(主要是一台弹道计算机)、方向角速度传感器、炮耳轴倾斜传感器、弹种显示器和操纵台等部分组成。由炮长和瞄准手两人负责操作。火控系统的功能是: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跟踪;测量距离、角速度和有关修正量;自动解算修正量和射击谙元;自动装定射击诸元;自动抬炮;与炮控系统相配合,完成对固定或活动目标的直瞄射击。

火控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由人工将环境弹道参数(气温、药温、横风和初速减退量等)输入计算机;发现目标后,瞄准手控制操纵按钮,操纵火炮瞄准跟踪目标;将方向角速度传感器测得的角速度和激光测距瞄准镜测得的目标距离以及炮耳轴倾斜传感器测得的倾斜角(需由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自动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按已存入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解算出射击诸元(射角和方向提前角);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驱动激光测距瞄准镜上的表尺和方向步进电机,带动分划镜作垂直和水平方向移动;实现自动装定表尺和方向提前量;与此同时,射角信息反馈送至操纵台上的自动抬炮控制电路,通过高低稳定器驱使火炮自动抬高相应的角度。

履带式底盘

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采用的是改进型的自行火炮中型通用履带式底盘。主要的改进项目包括:发动机由刚性支承改为弹性支承固定;发动机与传动箱之间,以及各传动部件之间的连接,由刚性连接齿套改为膜片式弹性联轴器;增加了变速箱换挡操纵液压助力机构;托带轮改为托边轮;筒式减振器改为旋转叶片式减振器;驾驶室内壁的单层隔板改为多层隔音隔热板。

该底盘由车体、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行走系统组成。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383千瓦(520马力)。传动系统为机械式,变速箱和行星转向器都装有液压助力机构,能大大减轻驾驶员操作时的劳动强度。行走系统采用小负重轮结构,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边轮。挂胶履带板对公路路面无破坏作用,并能减轻履带板在行驶中的噪声。

主要特点

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在进行直瞄射击时,由于弹丸初速大,激光测距精度高,能自动装定距离和方向提前量,加之履带式底盘与地面有良好的附着性能,因此火炮的射击稳定性好,射弹散布小,射击精度高。该反坦克炮穿甲威力大,能满足现代反坦克作战对穿甲威力的要求,可有效地对付现代坦克等装甲目标。配用的杀伤爆破弹,可以火力支援坦克和步兵战斗。

该自行反坦克炮的火控系统性能比较先进,功能比较齐全,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对提高火炮的首发命中率,缩短战斗反应时间,充分发挥火炮的威力等,都能起重要作用。供弹机可实现定点供弹,既能提高发射速度,又可减轻炮手装填炮弹时的劳动强度。

履带式底盘具有良好的越野机动性,使该炮能迅速占领和撤出阵地,伴随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前进。采用通用底盘可使其能与其它自行火炮及配套车辆构成车族,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对部队的使用和后勤保障也会带来很多方便。

为提高该自行反坦克炮的生存能力,除具有薄装甲防护、烟幕发射和自动灭火抑爆等措施外,在炮车底甲板前装有推土铲,可构筑简易工事和平整路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