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辛毗引裾 |
释义 | 辛毗引裾:xīn pí yǐn jū 毗 【拼音】:[pí] 裾 【拼音】:[jū] 【原文】 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②。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 盛。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③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 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 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 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 【翻译】 曹丕轶事——辛毗引裾 曹丕做了皇帝后,发现京城洛阳周围由于连年战争,人口损伤严重,到处是一片废墟。他为了充实河南的人口,便打算从冀州(今河北一带)迁移百姓十万户。 当时正值大旱之年,蝗虫遍地,百姓忍饥挨饿,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朝中百官都认为曹丕在这种时候做出这种决定,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是逆天而行,万万做不得的。可是曹丕固执己见,以意孤行,坚决要迁移冀州的百姓。这一天,侍中辛毗与朝中百官上殿求见曹丕,据理力争,以便使他回心转意,收回成命。可曹丕一见这阵势,就知道是来劝谏的。于是便把脸色一沉,一屁股坐在龙椅上。一些胆小的官员见曹丕那气呼呼的样子,吓的话到嘴边又使劲咽了下去。而耿直的辛毗,却朝前迈了一步,跪在龙案前,对曹丕说:“陛下,如今久旱不雨,蝗虫成灾。真是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您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忍心迁移百姓呢?”曹丕唬着脸责问辛毗:“怎么,你以为朕迁民不对吗?”辛毗说:“我以为是不对的。”曹丕见辛毗敢当众指责自己,直气的脸色发紫。但由于辛毗是朝中元老,又是父亲曹操的功臣,不敢对他发脾气,便把脸一扭,说:“朕不和你谈这些。”辛毗没有因曹丕不理而罢休,反而进一步对曹丕说:“陛下把我安排在您身边,为的是为您出谋划策,商量治国大事,可您为什么在这样一件重大事情上不与微臣商量呢?再说微臣对陛下所说的不是个人私事,而是社稷大事呀。为什么还要怪罪于老臣呢?”一席话直说的曹丕在龙椅上坐立不安,一甩龙袖,气冲冲地向后宫走去。辛毗一见曹丕想一走了之,怎么会行,便提衣撩带,紧撵几步,一把抓住曹丕的衣裳角,死死的不松手。曹丕拿他没办法,叹了口气,对辛毗说:“爱卿帮朕治理国家,也不能这么急迫呀”。辛毗说:“在这灾荒之年,强迫移民,既失民心,又失道义,所以老臣不得不力争。” 曹丕见辛毗如此坚决,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做了妥协让步。把原计划迁移十万户改为五万户。 (据《资治通鉴》卷69编写) 【字词翻译】 ①辛毗:字佐治 三国时魏国侍中。 ②帝:魏文帝曹丕。 ③厕:安置。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