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辛德惠
释义

辛德惠教授:辽宁省开原县人,汉族,共产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土壤学家,农业科学家,教育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70年代初提出了“浅井—深沟体系”,对改良河北省黑龙港地区乃至整个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具有理论及实践上的意义,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被曲周人民誉为“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功臣。80年代后,创立了“泛生态学”—一普适性工程生态设计及理论。较早地采用系统论的方法综合考虑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为生产—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操作方法。

人物生平

介绍

辛德惠,1931年12月24日出生,祖籍辽宁省开原县。其父是开原县城外屯子里的农民,家境贫寒。“九·一八”事变后举家入关逃难到北平。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艰难的亡国奴生活中,辛德惠度过了少年时代。生于忧患的辛德惠对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和黑暗统治刻骨铭心,遂积极追求真理、投身革命。1949年他在北京通县潞和中学加入共青团,1950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后,在大学二年级时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并努力实践,逐渐形成了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成为他个人人生的宗旨。1954年他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58年在职赴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读研究生,1962年获得生物科学土壤部门副博士学位后回国继续任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为躲避农大校园的喧闹,1969年他和当时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的妻子刘一樵到云南边陲的森林中劳动。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棉花会议上,发出了合理开发地下水、科学治理旱涝盐碱地的指示。辛德惠终于可以学有所用,有了为人民效力的机会,心中激动不已。从滇回京不久,他就抛家舍子,毅然与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石元春等6名教师一起率先奔赴河北曲周,开始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的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作为两位主参人之一,他于1975年总结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盐渍化低产地区旱涝盐碱浅层咸水的“浅井—深沟体系”,实践中效果显著,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和国际同行们的关注。这期间,他开始关注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研究和运用新兴的系统论思想和方法,结合实际研究和应用,建立了自己的农田生态系统理论。1990年在“七五”专题研究中,他正式提出了“普适性工程生态设计及其理论(泛生态学)”。

辛德惠既是理论的创新者,又是伟大的实践者。“七五”期间,他主持“邯郸地区5县4万公顷盐渍化中低产田改造方案”、“涿鹿河川—丘陵春麦区”、“邯郸市马头攻关试区市郊型农业发展生态设计”,指导邯郸市“菜篮子工程”的工程生态设计与论证,均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1993年指导并初步完成“区域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系统决策和设计的现代信息工程系统”;1994年完成“宁波围涂造地综合开发的总体设计”;1997 年开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高产农业生态系统机理研究。多年的中低产区到高产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使辛德惠的“泛生态学”理论得以日益升华和证实。1996 年辛德惠在全国人大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发表了《我国粮食问题和农业—农村发展战略》论文,提出了他自己的有关国家粮食安全系统战略思想,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在长期从事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同时,辛德惠也十分注意学术组织的建设。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于1980年建立了曲周实验站(任站长),1990年建立了市郊型马头实验站(任专题主持人),1982年建立了农业生态研究室,后来改为农业生态教研室(任主任);1992年农业生态教研室与环保专业综合为农业生态和环境科学系(为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建立了农业生态研究所(为名誉所长)及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1995年建立了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为资源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校学位评审委员会成员),分别为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开设了7门课程,形成了结构合理、有效运作和不断发展的科研集体。在总体思想指导下,他重视发挥不同学科(如土化、农学、气象、生物、数学、自动化、环保、地理等)学生的综合优势。他鞠躬尽瘁,甘为人梯,促进了本学科发展,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目前他的学生已分别承担或主持教学、科研、开发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

辛德惠长年在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从事综合治理与发展的科研、教学、推广工作,同时还开辟了山区、荒漠化地区和高产区的工作,在农业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农业发展、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被北京大学土地科学中心聘为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委员会第七届评审组成员,1998年任教育部第四届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先后荣获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务院嘉奖令、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华农业科教农业科研贡献奖等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多种奖项及荣誉称号。

个人履历

1954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1958年12月至1962年12月在职赴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读研究生,获生物科学土壤部门副博士学位。

1954年7月开始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助教、副教授(1979年),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6年)。1973年以后,教学工作以外,主要参加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地区综合治理曲周试验区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科技攻关 专题的科研工作。1973年~1980年为主要参加人,1981~1987年和1991年为曲周实验站站长。“六五”“七五”“八五”黄淮海平原区域治理项目主要参加人和曲周试验区主持人,1997年为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桓台区主持人。

在承担黄淮海平原区域综合治理国家重点项目(主参人)和“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曲周试区专题(主持人)21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创立了工程科技领域的一个新方向,一门新学科~工程生态设计的方法和理论~泛生态学。

技术成就

提出“浅井~深沟体系“

1975年作为两位主参人之一,总结提出综合治理盐渍化低产地区旱涝盐碱浅层咸水的以深浅沟工程系统为基础、农业措施与水利工程、生物工程、田间配套工程相结合的“浅井~深沟体系”,曲周张庄试验区仅粮食亩产就由治理前的70多公斤增加到741公斤(1989年),引起了国家重视,建立了2。8万亩综合治理区。联合国农发基金会也在曲周县建立了28万亩综合治理项目区,到1989年4年间项目区累积增产粮食10718万公斤,棉花1692.5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4929.36万元。

“六五”专题研究

1985年在“六五”专题研究中,正式提出了完整的方法论~改造与调控盐渍化农田生态系统的工程生态设计与多层次人工控制系统的建设。指导了曲周及临近共5县60万亩综合治理区的设计与实施,效益巨大,仅曲周县到1989年4年间增产粮食24354万公斤,棉花4769.9万公斤,农村总收入增加6.12亿元。

“七五”专题研究

1990年“七五”专题研究中,正式提出和形成了普适性的工程生态设计及其理论(泛生态学),指导了邯郸市菜篮子工程的工程生态设计和论证,以及邯郸市马头攻关试验区以服务城市、发展农村为目标的市郊型农业发展,涿鹿县河川丘陵春麦区的农业发展生态设计,均已取得预期成果和综合效益,并设计了曲周县四疃乡“试验——示范——推广——培训——门市服务——市场一体化”的科技服务一条街。1994年完成了宁波围涂造地综合开发的总体设计,为大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成就及荣誉

根据工程生态设计的方法和理论,以及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本人指导下1993年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和生产系统决策和设计的现代信息工程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业生态教研室和农业生态研究所(硕士点);形成了结构合理有效动作和不断发展的科研集体;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32名。

辛德惠教授檌任农业生态研究室、农业生态教研室主任,农业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生态研究所名誉所长,资源五音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国内外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报告3篇和科技专著5部。辛德惠教授在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农业发展、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因此获得了7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及4项荣誉称号。

简历

1931年12月24日 生于北京。

1950-1954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学习。

1954-1999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958年12月-1962年12月 在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读研究生,获生物科学土壤部门副博士学位。

1973-1999年 参加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地区综合治理曲周试验区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科技攻关专题的科研工作[1973-1980年为主要参加人,1980-1987年和1991-1996年为曲周实验站站长;“六五”、“七五”、“八五”黄淮海平原区域治理项目主要参加人和曲周试验区专题主持人。

1990年 建立市郊型马头实验站,任专题主持人。

1991年 为河北省涿鹿县试区主持人。

1982年 建立农业生态研究室(后改为农业生态教研室),任主任。

1992年 农业生态教研室与环保专业综合为农业生态和环境科学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4年 建立了农业生态研究所,任名誉所长。

1995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产农业生态系统机理研究”主持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七届评审组成员。

1998年 任国家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论著

1 辛德惠.农田生态系统概论.北京: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1983

2 石元春,辛德惠.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

3 辛德惠.系统理论及其应用——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配套技术研究.见:黄淮海平原“六五”科技攻关论文集之二.北京: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1985

4 辛德惠.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综合发展的工程生态设计及其评价.见: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5

5 辛德惠.土地利用.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6 辛德惠,李维炯.浅层咸水型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发展.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7 辛德惠.盐渍化地区环境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农业”国际研讨会论文,1994

8 辛德惠.宁波市围涂造地综合开发项目规划.1994

9 辛德惠,肖荧南,郝晋珉.盐渍化改造区农业综合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