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欣克利 |
释义 | 欣克利出生在俄克拉荷马州的阿德莫尔(Ardmore),但在德克萨斯州长大。高中以后举家迁往科罗拉多州。父亲是科罗拉多州一家石油公司的总裁,生意颇大,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幼年的欣克利羞涩内向,酷爱文体,喜欢篮球和橄榄球,迷恋披头士(Beatles)合唱团。在达拉斯一间高级中学就读时,性格变得自闭,落落寡合;在家中则深居简出,情绪低落,常常写诗、作曲、听摇滚音乐。 中文名:欣克利 外文名:John Warnock Hinckley, Jr 国籍:美国 出生地:俄克拉荷马州 出生日期:1955-5-29 主要成就:行刺当时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 简介像美国历史上多起刺杀总统案一样,欣克利(John Hinckley,Jr.)行刺里根总统案扑朔迷离,错综复杂,众说纷纭,其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仍是难解之谜。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法院对欣克利案的审判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刺客欣克利并没有精神病,有毛病的是过分保护罪犯权利的法律法规,有毛病的是枪支泛滥的美国社会。 事隔二十年后,前白宫办公厅副主任迪弗(Michael K. Deaver)认为,里根总统遇刺大难不死,自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立志赢得冷战胜利。为此,美国人民或许应当感谢案犯欣克利扭曲错乱的头脑。 凶犯遗书 ,刺杀总统为红颜1981年3月30日,里根前往位于华盛顿的希尔顿饭店,出席产联-劳联下属的建筑工会大会并发表演讲。结束后,里根经侧门离开饭店,从一排记者和摄像机前走过,正待上车之时,混杂在记者群中的刺客突然掏出手枪,瞄准总统连开六枪。 在案发现场,刺客当场被擒,人枪俱获,铁证如山。警方根据从凶犯身上搜出的证件和钥匙等线索,迅速追查到刺客住处。令人吃惊的是,根据刺客欣克利在旅馆留下的“诀别书”,他刺杀总统的动机,竟然是痴迷一位电影女星,追星不成,便试图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英雄伟业”,以轰动效应赢得意中人的敬慕和青睐。被捕在押后,刺客最为忧心的问题,竟然是预期当晚举行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是否因其“壮举”而取消。 消息披露后,刺客的动机不仅没人敢信,而且令人啼笑皆非。明朝末年,因爱妾陈圆圆被“闯王”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掳掠,明将吴三桂怒发冲冠,引清军入关,灭李自成,居三藩之首,后称帝反清,病死军中。陈圆圆看破红尘,削发为尼,隐居终生。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感慨万千,在长诗《圆圆曲》中写下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千古名句。 没想到,三百多年之后,远隔重洋的北美大陆有人东施效颦,出了一位“刺杀总统为红颜”的超级情种。 出乎意料的是,把刺客迷惑得铤而走险、行刺总统的这位女星,既无闭月羞花之容,亦无倾城倾国之貌。她芳名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当时是耶鲁大学一年级学生。刺客为她神魂颠倒,说明这小子的“追星”眼光颇具特色。一般而言,老美大多喜欢玛丽莲·梦露之类的性感女星,金发碧眼樱唇,丰乳肥臀蛇腰,媚眼迷离朦胧,如梦似露,如痴似醉,似张似闭,冷不丁睁开了瞅人一眼,一不留神就把魂儿勾走了。 相形之下,福斯特不施脂粉、朴素无华,与这类性感炸弹压根儿就不沾边儿。她1962年生于洛杉矶,自幼聪颖过人,极具表演天赋,年仅十四岁即被名导演看中,在影片《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1976)中扮演雏妓,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却为今后的影坛生涯奠定了基础。高中毕业时,出乎娱乐界意料,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常春藤名校耶鲁,主修法国文学和外交史。入学后,福斯特不事张扬,素面朝天,埋首苦读,五年后拿到本科学位,一口法语流畅优雅。欣克利行刺里根时,福斯特刚进耶鲁不久。这个震惊全美的大案立刻将她卷入新闻漩涡之中。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耶鲁毕业后,福斯特在影坛大放光彩,因两部犯罪片《被告》(The Accused, 1988)和《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ps, 1991)两次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迄今为止,她是惟一在三十岁之前脱颖而出并两次赢得此项大奖的女影星。 成名多年以来,福斯特的私生活一直颇为神秘。她从未过结婚,但却在1998年生了个大胖小子。孩儿他爹究竟是谁?至今仍是好莱坞最令人费解的疑团之一。街头小报东猜西指,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会是那位“慧眼识星”、为“爱情”铤而走险的“超级情种”欣克利。 法律偏袒,无罪开释惊天下欣克利生于1955年,他的父亲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是科罗拉多州一家石油公司的总裁,与副总统老布什等豪门权贵有生意往来。此公得知行刺案后,大惊失色,难以置信,决定不惜破费重金,聘请著名律师和专家证人出庭,以精神错乱为由,为儿子进行无罪辩护。 根据警方调查,刺客身世清白,没有任何犯罪和国际恐怖组织背景。在小学和初中时期,欣克利还算正常,羞涩内向,酷爱文体,喜欢篮球和橄榄球,对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Beatles)格外迷恋,不仅收集了“披头士”的全部唱片,而且还是演奏吉他的高手,能够全凭记忆,自弹自唱,从头到尾演唱“披头士”的全部词曲,梦想有朝一日,一鸣惊人,成为像约翰·列农一样的摇滚巨星。可是,不知因何缘故,从高中开始,欣克利性格突变,在学校极度自闭,落落寡合;回家后深居简出,情绪低落,狂热地写诗、作曲和听摇滚乐,废寝忘食,走火入魔。 1973年高中毕业后,欣克利吊儿郎当,不务正业,一心想当摇滚歌星。在其父连逼带劝之下,他好不容易进入得州技术学院,主修文学和音乐。入学后,他迷恋摇滚,学业荒废,游手好闲。一年后,因成绩太差,实在糊弄不下去,他干脆破罐破摔,变卖了家里送的小轿车,飞往加州洛杉矶,在好莱坞瞎闯胡混,试图靠作曲一举成名。为了向家里要钱,欣克利编造谎言,吹嘘自己正在与影视公司洽谈音乐合同,并与一位女星频繁约会,急需用钱。欣克利父母得知后喜不自禁,金钱随之滚滚而来。 在洛杉矶期间,欣克利偶然看了福斯特出演的影片《出租车司机》。他不仅对扮演妓女的福斯特一见钟情,而且对影片中的男主角、出租车司机极度崇拜,刻意模仿。在影片中,这位司机孤寂落魄,一事无成,情场失意。他留下一封“诀别信”后,铤而走险,企图行刺总统候选人。在影片结尾,司机虽然行刺未遂,但歪打正着,击毙歹徒,救出妓女,顿成英雄人物,赢得了媒体和意中人青睐。扮演出租车司机的演员,是著名影星罗伯特·德尼诺(Robert De Niro)。此公容貌奇伟,演技超群,因电影《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1980)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因《出租车司机》和越战片《猎鹿人》(The Deer Hunter, 1978)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提名。 福斯特和德尼诺这两位影星的表演,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乱假成真;出租车司机的爱情历险,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令人神往,把“摇滚青年”欣克利忽悠得神魂颠倒,寝食不安。他先后看了十五遍《出租车司机》,鬼迷心窍,神智恍惚。他买了一件司机行刺时穿的那种破军装,置了一把影片中司机使用的左轮手枪,大量阅读凶杀案的书籍,沉浸在虚构的情节中难以自拔。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欣克利有点儿像当代美国社会中的“雅废”,又称“年轻的都市失败者”(Young Urban Failure)。这类人的品位并不低,且小有艺术天赋,但是,在金钱社会的无穷欲望和残酷竞争的压力下,幻想破灭,感情失败,忧郁颓废,心理变态,个个好像都有点儿不太正常。 白驹过隙,转瞬数年。欣克利白日做梦,坐吃山空,生活难以为继。他只好编造假话,向父母诉苦,愣说碰上了蒙面大盗,钱财被劫,自己连惊带吓,身患重病,需要回家养病。返家后,欣克利父母见儿子身体尚好,不像有重病的样儿,只是精神疲惫,情绪绝望,郁郁寡欢,性格怪异,便建议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在写给医生备案的个人自传中,欣克利主动“交代”了自己对福斯特的迷恋。但是,这位医生却掉以轻心,对这种似乎司空见惯“单相思”未予足够重视。治疗后,医生诊断:欣克利的身体和精神都很正常;他的毛病是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缺乏人生目标。 根据医生诊断,欣克利父母与儿子开诚相谈,希望他确立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目标。欣克利当即表示,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当作家,听说名校耶鲁正在开办一个“作家训练班”,希望能够入学深造。父母闻之大喜,当即慷慨解囊。实际上,欣克利对父母耍了个心眼儿。他当时已通过媒体报道,得知福斯特入学的新闻。 1980年初秋,欣克利来到耶鲁,整天在校园里瞎遛达,追逐意中人的芳踪。他曾多次与福斯特迎面相遇,但却临阵怯场,害羞脸红,欲说还休。没胆量正面强攻,欣克利只好侧面迂回,多次给福斯特打电话、写情诗、送鲜花,情深意切,爱意绵绵,结果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追星不成,欣克利极度沮丧。他给父母打电话,报怨耶鲁之行令人失望,要求回家养病。实际上,他此时已暗下决心,要像出租车司机一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赢得意中人的爱慕。于是,他尾随正在全国各地竞选连任的卡特总统,企图行刺。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得手。回到科罗拉多州家中后,欣克利心情低落,郁郁寡欢。他的父母再次请来心理医生。这次,欣克利谈吐谨慎,守口如瓶,对医生隐瞒了追星失败、购买枪支、谋图行刺总统等内心隐秘。医生检查后得出同样结论,欣克利一切正常。 1980年12月,媒体突传噩耗,摇滚巨星列农在纽约遇刺身亡。欣克利悲痛欲绝,专程前往纽约,参加了纪念列农的烛光晚会。回家后,他仍然无所事事,东游西逛,欣克利父母深感不安。在美国的文化环境中,一个二十五岁的爷们儿,一天到晚赖在父母家中,好吃懒做,花钱似水,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实在不像个样子。相比之下,欣克利的哥哥勤奋上进,学有所成,已成为父亲公司的副总裁。1981年3月下旬,根据心理医生的建议,欣克利父亲痛下决心,把不成器的儿子扫地出门,让他独立闯荡,自食其力。 被扫地出门后,欣克利前往首都华盛顿,住进距白宫只有两街之遥的一家旅馆,根据白宫提前公布的总统日程安排,开始谋划行刺里根。行刺前两小时,他模仿《出租车司机》中的情节,给福斯特写了一封情深意长的诀别信:“ 亲爱的茱迪,当我行刺里根时,我本人极有可能已当场身亡。所以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向你承认,我之所以铤而走险,实因迫不及待地要感动你的芳心……以牺牲我个人自由,甚至可能生命的方式,希望能够改变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1〕在欣克利案中,这封意乱神迷的诀别信至关重要,它后来成为辩方律师证明被告精神错乱的重要证据。 欣克利入狱后,联邦政府起诉他犯有非法购买、拥有、使用枪支和谋杀总统、重伤四人等十三项重罪。欣克利虽然“罪大恶极”,但在正当程序的保护之下,仍然得到了公正处置。控辩双方都派出精神病专家,与欣克利反复接触交谈,观察谈吐举止,诊断心理精神,长达三个月之久。他们还对与欣克利打过交道的各界人士,诸如心理医生、机场警卫、旅馆服务员、案发现场的联邦特工等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取证。 1982年4月27日,联邦法院开庭,正式审理欣克利案。控方律师和医学专家认为,欣克利虽然精神怪异,行为乖张,不可理喻,但是,他并非医学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他谋划行刺卡特总统和刺杀里根总统之举,并非精神失常,鬼迷心窍,而是在神智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蓄谋已久,精心策划,冷血实施。因此,他应对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辩方反驳说,欣克利毫无政治动机,手无缚鸡之力,甘冒杀身之祸,以荒诞不经的方式追星,其想法和行为大异于常人。从医学角度而言,他是一个典型的“妄想狂”型精神病患者,把自己与电影《出租车司机》中的虚构角色混为一谈,异想天开,神智错乱。因此,被告不应负任何刑事责任。 那么,欣克利究竟是精神错乱,还是“装疯卖傻”呢?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但却没有明确和统一的答案。人类的精神病现象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千古之谜,至今尚无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进行临床诊断时,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矛盾现象,实属正常。 庭审时,欣克利父亲出庭作证,言之凿凿,老泪纵横,使陪审团深受触动。他痛苦地回忆说,儿子自幼胆怯害羞,与人为善,若非意乱心迷,精神分裂,绝对不可能铤而走险,干出谋杀总统这种骇人听闻的暴力罪行;自己身为父亲,数十年来忙于生意,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极少过问。由于儿子长大成人后不甚成器,做父亲的过于简单粗暴,未能发觉孩子的心理疾患,反而采取“休克疗法”的强硬手段,将儿子扫地出门,以致铸成弥天大祸,如今追悔莫及。他向法庭表示,希望父代子过,换得儿子今生平安无恙。 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规则主要有两条:一为“麦纳顿规则”(M’Naghten Rule),又称”对错规则”,即如果被告人因某种精神病影响而缺乏理智,在案发之时不知其行为的性质或对错,则被告不负任何刑事责任。另一个是著名的“德赫姆规则”(Durham Rule),又称“结果规则”。在普通人心目中,只有又疯又傻、又痴又颠、满地打滚才算精神病。可是,“德赫姆规则”的定义颇为宽泛,甚至连“情绪残疾”(Emotional Disability)也算精神疾病;由此,如果被告的行为系精神错乱或情绪残疾所造成的结果,则不负任何刑事责任〔2〕。 更要命的是,依照当时的联邦刑事诉讼法,在涉及精神病无罪辩护的刑事案中,控方负有举证重任。可是,由于精神病鉴定并非“科学”,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病及其严重程度的标准,常常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致使控方很难毫无争议地证明:案发之时被告的神智百分之百正常。仅凭欣克利留下的那封诀别信,辩方就可以提出合理挑战,断言欣克利鬼迷心窍、精神分裂。与此同时,美国法律还规定,只有当控方呈堂的证据确凿无疑,丝丝入扣,达到“超越合理怀疑”的严格标准时,陪审团才能将被告定罪。这些法律和规则,实际上是为刑事案中的精神病无罪辩护大开方便之门。 在法律和诉讼规则偏袒之下,虽然欣克利似乎只是轻度精神分裂症患者,但却在法庭诉讼中占尽先机。1982年6月21日,陪审团裁定:欣克利无罪,理由是他作案时精神错乱。法官宣布:把欣克利送往华盛顿市一所名叫圣伊丽莎白的精神病医院,接受监护治疗。欣克利本人无动于衷。他的父亲百感交集,案后辞去公司要职,捐赠巨额财富,在华盛顿市郊成立了一个资助精神病研究和鉴定的医学基金会,并自任总裁,成为小有名气的慈善家。 判决公布,举世皆惊!欣克利蓄谋已久,谋杀总统,重伤四人,罪大恶极。可是,法院审判的结果却是被告精神错乱,不负刑事责任。改革开放之初,这个轰动一时的司法大案既令人震惊,又启人深思,触发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思想震荡和深入思考。《世界知识》执行主编徐波回忆道:“甚至里根在上台不久遇刺受伤这一经历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一方面,它使我们了解到,美国社会原来是如此复杂,随便一个人手里就能有一把枪,而且,随便一个人就敢向总统开枪。另一方面,也并不因为谋杀的是总统,刺客就要被视作十恶不赦的‘现反’,而是在认定他患有精神病之后,将他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里根总统本人也并不对他进行蓄意报复。”〔3〕 实际上,里根总统本人不但未对刺客进行蓄意报复,而且在得知欣克利为精神病患者后,立刻在医院病房中为他祈祷平安。伤愈出院后,里根一度异想天开,打算邀请欣克利来白宫见上一面。因这个想法荒谬绝伦,在总统幕僚苦劝之下,里根最终打消了这个好莱坞式的荒诞剧念头。 在精神病院,欣克利接受治疗,度日如年。1984年圣诞节前夕,即判决仅两年后,据医生诊断,认为欣克利病情大有好转。经院方同意,每逢佳节假日,欣克利可以在医务人员监护下,回家与父母团聚。从医学角度而言,与家人团聚,而非与世隔绝,将有助于精神病人恢复心理健康。 二十年后,2003年12月17日,联邦法院裁决,欣克利可以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回家探望父母。里根夫人南希大惊失色,公开抱怨,她对媒体表示:“我和我的家人对这一裁决深感失望!”〔4〕 走笔至此,不由得想起轰动一时的日本电影《刑法第三十九条》(导演:森田芳光;主演:铃木京香、堤真一;1998摄制)。影片以秦田牧和妻子双双遇害开始。嫌疑犯柴田正树是个舞台剧演员,他如实招供了自己是杀人凶手。开审之日,法官问柴田:你对检察官呈庭的供词有何意见?柴田却当场念出了莎剧中的独白。辩护律师鉴于这种异常举动,要求法官委托精神鉴定法医提交鉴定报告。法医呈交的报告证明,柴田患有精神分裂症。日本刑法第三十九条明文规定:“身心不正常者所犯罪行,不应受到惩处。” 在柴田即将逃脱法律惩罚之时,法医的助理小川却感觉,柴田不像无法控制自己的残忍杀人犯。她凭直觉判断,柴田的双重人格和精神分裂是假装的。由此看来,精神病鉴定并无统一明确的“科学标准”,影片中经验丰富的法医和初生牛犊小川就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临床诊断。那么,柴田作案的动机是什么?即使小川的判断正确,柴田仍然没有明显的杀人动机。 小川向检察官解释了自己的疑惑后,检察官委托她再写一份精神鉴定报告。小川备受多方压力,开始调查柴田的背景,试图找出凶案的幕后隐情。几经波折,她终于发现,受害人秦田牧十五岁时,曾杀死一名女童。而这个女童,恰巧正是柴田的亲妹妹。然而,经法医鉴定,秦田牧精神错乱,依照刑法第三十九条,被判无罪,经六个月的监护治疗后释放。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柴田出狱后过得相当不错,考上了大学,成家立业,婚姻美满,娇妻怀孕,家庭幸福,工作努力,前途光明。相比之下,被害人的家庭却因爱女惨死而崩溃,母亲伤心过度,忧郁而终;柴田的人生、心理与感情历程凄风苦雨,挫折失败。为了报复凶手,柴田不惜抛弃身份,伪装精神病患者,残害秦田牧夫妇,报复和嘲讽刑法第三十九条的荒谬性。 那么,究竟是秦田牧精神失常、行凶杀人?还是柴田心理错乱、残忍报复?还是刑法第三十九条荒诞无稽、放纵罪犯?还是精神病鉴定荒谬不经、漫无标准?这部影片给世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空间。 人真的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吗?是否只有将案犯千刀万剐才能弥补受害者的心灵创伤?已治愈的精神病患者难道就不能生活美满、获得宽恕?会不会有人装疯卖傻、逃避刑事责任?在极力保护“人权”的同时,是否也应注重强调“人责”?实际上,如果没有守法负责、心态健全的公民社会相配合,自由、民主和人权皆有可能走火入魔,导致广场暴民和社会动乱。 大难不死,里根豪赌赢冷战信不信由你,里根在行刺案中吉星高照,死里逃生,对美苏冷战的胜负结局产生了至关重要、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 在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里根手术后康复神速。他开玩笑说:“如果当年在好莱坞能够如此引人注目,我就会在电影界干下去了。”〔5〕里根表面上谈笑风生,轻松自在,暗中却在运筹帷幄,谋划千秋大业。里根心腹、前白宫办公厅副主任迪弗披露,里根大难不死,感慨万千,立志赢得冷战。他对助手说:“我在医院养伤时,苦思冥想,终于得出结论,我得以死里逃生,其中必有缘由。从今以后,我将依据自己的直觉行事。”〔6〕 养伤期间,里根亲笔起草了一封致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信件,言辞诚恳,质朴无华。据迪弗回忆,国务院曾修改和润色里根的信件,使文辞和语气更为正式。但是,在总统幕僚提醒之下,里根相信直觉本能,遂令国务卿黑格将原稿寄出,使美苏这对冷战宿敌重踏对话之路。 在外交领域,里根一改卡特政府软弱无力、多谋无断的毛病。他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顾外事礼仪,言辞强硬,咄咄逼人,公开指责苏联是“邪恶帝国”。想当年,尼克松、福特、卡特等三位总统皆从实力地位出发,对苏外交和军事战略的基本目标是寻求均势。可是,里根却特立独行,提出追求战略优势的目标,大规模扩军备战,启动“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凭借高科技优势,以军备竞赛压垮苏联,最终赢得冷战胜利。 里根出任总统后,整军经武,气吞如虎,一口气把1981年度军费预算增加了百分之十一。在美国历史上,这是和平年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军备战。可是,在美国的宪政体制中,印把子虽然捏在总统手里,钱袋子却在国会控制之下。未经参众两院审核批准,总统提出的财政和军费预算只是天方夜谭! 想当年,一个显而易见的难题是,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严峻,通货膨胀率高达百分之十二,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七点四。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联邦储备委员会已把短期利率提高到创纪录的百分之二十一。可是,高利率又使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当时联邦预算赤字已高达五百六十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根本就没有闲钱让五角大楼敞开了瞎花。 为了遏制苏联,重振国威,里根痛下决心,有钱要重整军备,没有钱借“高利贷”也要重整军备。上任之初,他提出了雄心勃勃、大刀阔斧的重振国威方案,其主要内容为:第一,大幅度降低税率,刺激私人投资。令学术界吃惊的是,次高一档的个人收入累进税率,竟然从百分之七十剧降为百分之二十八,幅度之大,空前绝后。第二,大幅度削减政府开支,主要是削减贫困阶层的社会福利。第三,大幅度增加国防预算,在今后五年中,军费总额将高达一万亿美元。 可是,巨额减税、“劫贫济富”和扩军备战的国策弊端明显,争议百出。一方面巨额减税,使财政税收剧减;一方面又扩军备战,使国防开支剧增,收入支出无法平衡,联邦政府只能大举国债,寅吃卯吃,靠巨额赤字过日子。针对批评,里根坚信:依照供应学派理论,减税将会增加投资,促进生产,最终导致税收增加,预算平衡。然而,一些专家学者深表怀疑,认为里根不懂经济,盲目乐观,误国殃民。 为了通过减税法案和重整军备的军费预算,里根苦思冥想,费尽心机。1981年2月18日,他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首次抛出了振兴经济方案。可是,由于“里根革命”用药过猛,非理性色彩过强,朝野反对阵营声势浩大。政治观察家们普遍认为,“里根革命”方案被国会通过的可能性甚微,前景黯淡,路途漫漫。 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笔下,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被过分夸大了。实际上,偶然性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不可低估。1981年3月30日,里根遇刺,全球震撼。举国混乱之刻,生死攸关之时,里根临危不惧,勇敢坚强,谈吐幽默,感人至深。新闻媒体佳评如潮,全国民众赞不绝口,参众两院深受触动。偶然挨了一枪之后,历史突然拐了个小弯儿。被人们看轻低估的“二流戏子”里根总统形象大变,顶天立地,光彩照人,深孚众望,万民景仰,一时成为民众心目中无人匹敌的英雄好汉。此时此刻,没人不识时务,自找没趣儿,对他的激进施政方针过分较真。 1981年4月28日,即行刺事件仅四周后,里根不顾枪伤初愈,年高体弱,再次亲临国会发表演说,恳请国会高屋建瓴,顾全大局,尽快通过减税法案和军费预算。演说之前,当里根登上讲台时,国会议员不分党派,全体起立,向颤颤巍巍的老总统鼓掌致敬,长达三分钟之久,场面极为感人。两个月后,参众两院几经折冲,最终批准了里根提出的减税方案。里根政府1981年度军费预算,国会批准了百分之九十八;1982年度军费预算,国会批准了百分之百。如此之高的批准比例,在美国总统与国会打交道的历史上极为罕见! 影响深远的“里根革命”方案通过后,经济不但毫无起色,反而出现了前所罕见的严重衰退,犯罪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企业破产率、预算赤字总额触目惊心;各项经济指标恶化的危险程度,仅次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面对困境,参众两院忧心忡忡,白宫幕僚坐卧不安,呼吁和劝告里根改弦更张,削减军费,增加税收,渡过危机难关。 在美国知识界看来,里根不学无术,才智平庸。但是,后人不得不承认,此公具有敏锐的政治直觉和非凡的远见卓识,大智若愚,举重若轻,高瞻远瞩,敢作敢当,颇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气魄。面对危机,里根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罔顾巨额赤字,不惜付出重大政治代价,不肯在减税和军费问题上做出实质性退让。1982年底,共和党在国会中期选举惨遭挫败。第一夫人南希灰心丧气,向朋友吹风说,里根可能退出连任总统的角逐〔7〕。 出乎意料的是,从1983年初开始,美国经济峰回路转,凯歌高奏,气势如虹,以“四高”(高赤字、高利率、高汇率、高贸易逆差)为代价,一举冲破七十年代的“滞胀”困境,取得了连续六年高速增长的显著成就。里根以绝对优势赢得连任。想当年,在巨大压力之下,里根反复强调:“在巨额赤字和赢得冷战之间,我宁愿选择后者。”他对迪弗说:“我对这场豪赌承担全部责任!”〔8〕有一次,主管民意测验的白宫幕僚诉苦说:国民对总统的支持率已下跌到历史最低点。里根听后镇静自如,他轻松地回答:“大不了我出门儿再挨一枪。”〔9〕从某种意义上说,里根这种气吞山河的政治勇气,像“精神原子弹”一样轰垮了克里姆林宫的冷战城墙和苏联领导人的对抗意志。 回溯历史,里根在决定冷战胜负的关键年代入主白宫,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领域作出了高瞻远瞩的抉择,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亡羊补牢,禁枪法案惹争议为了修补法律漏洞,1984年,国会通过了《精神病辩护改革法》,“从严控制”刑事案中的精神病无罪辩护。该法规定,今后在此类案例中,改由辩方阵营承担举证重任,若证据稍有漏洞,不能达到“超越合理怀疑”的严格标准,则被告有罪。此款法律改变了偏袒嫌犯的旧规则,极大地增加了辩方打赢官司的难度。与此同时,美国各州也纷纷修改法律,总的趋势是严格限制滥用精神病无罪辩护。 欣克利案后,白宫宣布停止公布总统工作日程。因七十岁的里根恰好在执政第七十天遇刺,第一夫人南希疑神疑鬼,惊魂难定。她遍访星相大师,夜观天象,借助“占星术”挑选良辰吉日,随机安排总统工作日程,引起白宫高级幕僚极大不满。因“占星术”和“伊朗门”风波,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与南希闹得水火难容,最终以里甘卷铺盖走人收场。里甘不堪此辱,离任后写了本回忆录《记录在案》(For The Record),把第一夫人以“占星术”治国御夫的内幕揭了个底儿朝天,在政界引起轩然大波。 在美国历任第一夫人之中,南希以参政揽权、越俎代庖、专横霸道著称。里根年事已高,又是个“甩手掌柜”,对南希一向言听计从。可是,在所有公众场合,南希对里根崇拜有加,视若神明。每逢里根发表演说,南希必端坐在旁,不但洗耳恭听,而且自始至终以无限爱慕之目光凝视夫君,目不转睛,款款情深,整个儿就是一个纯情少女凝视白马王子。面对这种“人生似戏,戏似人生”的场景,平民百姓深受感动,新闻媒体讽刺挖苦,指责这位好莱坞出身的女强人假戏真做,老妪故作少女情窦初开状,以此掩盖她在白宫作威作福、颐指气使的真实面目。媒体特意创造了一个妙语,把第一夫人含情脉脉的目光讥讽为“南希式凝视”(Nancy's Stare)。 1991年3月30日,即欣克利行刺案十周年之际,已退休的里根和夫人南希应乔治·华盛顿大学之邀,亲临校园礼堂,向全校师生发表纪念演说,并向当年救治过他的该校医护人员当面致谢。美国学术界一向对里根不感冒,但在校大学生对老总统印象尚佳。笔者当时恰好正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读洋书遭洋罪,忙中偷闲,凑热闹起了个大早排队,好歹弄到一张前排票,稀里糊涂地听了一回里根演讲。 那天校园戒备森严,如临大敌。当时里根已届八十高龄,身板硬朗,风度潇洒,但不知为何,嗓音颇为苍老嘶哑。在开场白中,里根甩出了一连串俏皮话:“十年前,我遇刺大难不死,全靠上帝保佑和医生救治。十载寒暑一晃而过,日前收到贵校邀请函,我大惊失色,久久未敢启封。众所周知,本总统以糊涂健忘著称,或许当年欠下了医疗账单(Bill),如今赶上经济不景气,贵校打上门来讨债了。”话音刚落,台下立刻笑翻了场。 世人皆言,里根为好莱坞“二流影星”。但是,依笔者愚见,他绝对可以进入“一流影星”之列。此公相貌堂堂,气宇庄重,颇具国家元首之尊,但并不故作威严;他的演说动人心魄,幽默风趣,但并不流于戏谑,人称“伟大的沟通者”。在好莱坞一流影星中,至今尚未见任何一人,能将美国总统的角色诠释得如此到位。 里根的演讲趣味横生、妙语连珠,我身边有几位主儿差点儿笑岔了气。实话实说,笔者那时来美国尚未满三月,对里根脱口而出的那些笑话和俚语,大多似懂非懂,云里雾中。但是,我镇静自如,不懂装懂,滥竽充数,逢笑必笑,笑必大笑,愣是一付精通美式幽默和俚语笑话的模样,既大大改善了校园中亚裔学生不苟言笑、呆板乏味的传统形象,也给足了里根总统面子。我还注意到,当里根演讲时,南希举止端庄,风度典雅,“南希式凝视”大方自如,柔情似水,不似媒体讥笑的那般低俗不堪。 里根那天演讲的重点,好像就是讲笑话,笑料讲得差不多了,演讲也就快收场了。临近尾声时,他神情严肃,转入了演讲的主题。他一语双关地说:身为前任总统,他忧心忡忡的不是医疗账单,而是一项重要法案(Bill)的命运〔10〕。话音刚落,一位身坐轮椅的中年人被推到了舞台中心。里根介绍说,这位是前白宫新闻秘书布莱迪(James S. Brady)。十年前,布莱迪被欣克利射出的子弹击中头部,造成终生半身瘫痪。多年以来,布莱迪身残志坚,坚持不懈,极力争取枪支管制立法。里根表示,尽管他本人是全美步枪协会的铁杆会员,但他将全力支持布莱迪提出的枪支管制法案。 1994年2月,国会终于通过了《布莱迪法案》。该法规定:第一,购枪者需要五天的等待期;第二,等待期间,警方将对购枪者的背景予以调查,确保罪犯、精神病患者不得购枪;第三,警方对枪支买卖进行登记,记录将保持二十年。该法只是对购枪程序做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却引发极大争议,其主要条款竟然于1998年宣告中止施行,令禁枪阵营扼腕长叹! 美国是一个崇尚法治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极度崇尚暴力的国家。很多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是抗拒官府、亡命天涯的不法之徒,是西部荒草甸子上独往独来、弹无虚发的剽悍牛仔。此外,枪支在美国早已泛滥成灾,歹徒、罪犯永远都会拥有武器。在此背景下,政府出台的禁枪法案很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守法良民手无寸铁,束手待毙。即所谓:“如果持枪非法,那么只有歹徒罪犯才会拥有枪支!” 几百年来,美国人一向独往独来,自立自主,强调乡镇自治和公民拥枪自卫。震撼世界的美国独立战争,就是乡镇民兵挺身反抗官府暴政的结果。多数美国人认为:手中有枪,心中不慌;每逢危机动乱,大祸临头,官府和警察根本就靠不住。像《布莱迪法案》这种以“等待期”为特征的控枪法律,只会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束缚守法公民持枪自卫的宪法权利。 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事例是,1992年洛杉矶市发生黑人大暴乱时,警员总数高达八千之众的洛杉矶市警察局,畏敌如虎,退避三舍,困守繁华的商业区和政府办公区,缩头缩脑,“坚守待命”,无人赶赴中国城、韩国城和黑人区等少数族裔居住区“平暴”,听任黑人劫匪在那里烧杀抢劫,纵火焚烧,把四分之一的城市烧成了一片火海。 暴乱后,令媒体大吃一惊的是,中国城和黑人区的店铺损失惨重,但商店林立的韩国城却完好无损。 原来,韩国城中,有一家杂货店的老板是一位久经战阵的韩战老兵。此公退役后赴美经商,爱好舞刀弄枪,家中收藏了很多旧型枪支武器。暴乱之初,他见大势不妙,立刻把家中收藏的旧型枪支火速运来,并紧急购买了一批武器弹药,分发给手下的伙计们。这位老兵还指挥众人,用运货卡车堵住了韩国城的主要街口,并把整袋整袋的大米堆放在车前和车上,构成射击掩体和防御工事。就像淮海大战时困守苏北小镇双堆集的国民党军机械化黄维兵团一样,快速建成了一道环形汽车防线。 当黑人劫匪杀到韩国城时,迎接他们的是汤姆型冲锋枪和勃朗宁型机枪的猛烈扫射。这种老式枪械打起来动静贼大,把毫无心理准备的劫匪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这帮乌合之众外表气势汹汹,其实都是些欺软怕硬的主儿,一看对方手里有真家伙,便知难而退,另找软柿子捏去了。暴乱后,美籍韩裔店主手持机枪和冲锋枪,挺身自卫,威风凛凛地看家护店的照片,被醒目地登上了全美各大报的头版。 拥枪阵营坚称:“枪不会杀人,人才会杀人。”例如,瑞士全民皆兵,“枪支泛滥”,但瑞士国泰民安,民风淳厚,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国家。由此可见,枪支泛滥并非犯罪根源!不过,拥枪阵营大概是“当局者迷”,没有意识到美国公民的“原始素质”甚差,瑞士之例并不适合美国国情。 想当初,漂洋过海,离乡背井,远赴北美新大陆蛮荒之地“闯关东”的移民,绝大多数是在欧洲故土怀才不遇、胆大妄为、冒险成性、惹是生非的主儿。这帮人的主体是冒险家、发财迷、淘金狂、流放罪犯、奴隶贩子、难民饥民,再加上一拨又一拨走火入魔的宗教和政治狂热分子。他们强悍霸道,拥枪自立,卓尔不群,自命不凡。他们擅长另立山头,标新立异,扯旗造反,“替天行道”。美国的这种移民构成和自大心态,至今变化不大!那些尊贵体面、安分守己的良民百姓,大半留在了欧洲。瑞士风景如画,百年和平,如今的瑞士居民,皆为当年身怀谋生绝技、安土重迁的守法良民;如今的美国居民,至少一大半是当年世界各国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离家出走的“下三滥”。 在美国社会中,防止枪支泛滥的话题瞎扯了几十年,枪支管制的问题也争吵了几十年,至今莫衷一是,毫无结果。联邦政府试图管制枪支的任何一项立法,都会引发一场涉及宪法的永无穷尽的争论。在享有持枪自由的同时,美国社会不得不付出惨痛代价。立宪建国两百年来,已有林肯(1865)、加菲尔德(1881)、麦金莱(1901)、肯尼迪(1963)四位总统死于刺客枪弹之下。里根遇刺大难不死,重振国威,赢得冷战,青史留名,堪称奇迹! 注释: 〔1〕引自林肯·卡普兰:《精神错乱辩护与欣克利案》(Lincoln Caplan, The Insanity Defense and the Trial of John W. Hinckley, Jr., Boston: D.R. Godine, 1984, p.11)。 〔2〕参见杰姆斯·克拉克:《疯狂或仅是愤怒:欣克利和其他危险之徒》(James W. Clarke, On Being Mad or Merely Angry: John W. Hinckley Jr., and Other Dangerous Peopl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50~51)。 〔3〕金灿荣、杨玉圣、徐波:《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从大选说起》,载《世界知识》2004年第21期。 〔4〕2003年12月18日《华盛顿邮报》(Carol D. Leonnig, Judge Grants Hinckley Unsupervised Outings,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18, 2003)。 〔5〕保罗·博勒:《美国总统趣闻轶事》(Paul F. Boller, Jr., Presidential Anecdot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362)。 〔6〕〔8〕迈克尔·迪弗:《一个与众不同的鼓手:我与里根三十年》(Michael K. Deaver, A Different Drummer: My Thirty Years with Ronald Reaga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01, pp.151~154.)。 〔7〕罗·坎农:《里根总统:终身角色》(Lou cannon, President Reagan: The Role of A Lifetim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1, p.233.)说明:实际上,美国经济已于1982年11月开始复苏,但统计数字问世滞后一个季度。 〔9〕阿瑞安娜·博西:《里根:一个美国人的故事》(Adriana Bosch, Reagan: an American story, New York: TV Books, 1998, p.192.) 〔10〕英文单词Bill有账单和法案的双重含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