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谢士炎
释义

“余誓以至诚,拥护共产主义,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之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无产阶级革命,尽终生之努力。”1947年2月4日,谢士炎由叶剑英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谢士炎,一个为革命尽终身努力的人。

人物简介

谢士炎,化名谢天纵,1912年生于湖南省衡山县。1937年考入国民党陆军大学。1940年任国民党八十六军四十六团团长。1942年浙江衢州之战,谢士炎率一团之众,与十倍于己的日寇激战数昼夜,歼敌两千多人,击毙日旅团长。1943年8月,谢士炎到湖北恩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部任参谋处副处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谢士炎参与芷江洽降工作,并任武汉前进指挥所主任,负责接收日伪部队,他内心深处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和反动政策已深恶痛绝,决心站在人民革命一边,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贡献。

1946年9月,谢士炎参与拟定国民党军进攻张家口的作战计划。他将作战计划通过陈融生交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叶剑英手中,有力地戳穿了国民党当局假谈判、真备战的阴谋。自此,谢士炎被我地下党吸收为秘密情报员。1947年2月4日,谢士炎由叶剑英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余誓以至诚,拥护共产主义,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之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无产阶级革命,尽终生之努力。”

1947年,谢士炎调任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少将处长。他利用参与国民党高级军事会议的机会,向党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军事情报,为人民解放做出了贡献。

1947年9月,由于叛徒出卖,谢士炎不幸被捕,先后被关押在北平监狱和南京陆军中央监狱。无论国民党当局怎样威逼利诱,甚至声称只要他退出共产党就能官复原职,但都不能使他有丝毫动摇。1948年9月19日,就义的时刻到了,谢士炎挥笔写下这样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况复男儿失意时。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从容走向刑场,牺牲时年仅36岁。

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

谢士炎(1912~1948),又名光熙,字上达,派名瑞蒸,化名天纵。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陆军少将作战处长。民国元年(1912)2月19日生。世居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双江村厚堂冲。因其父出抚给衡山一个伯父为嗣,兄弟俩随父母迁衡山县新桥乡田垅村。父母英年早逝后,随兄谢士显回原籍由其祖母带养成长。

抗战时期

谢家为国民党陆军将官门第。其叔伯兄弟有9人毕业于军官学校,其中6人成为国民党高级将官。伯父谢绍安,中央陆军大学毕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父亲谢绍先,清太学生,曾在湖北陆军任军需等职。民国16年,15岁的谢士炎随伯父来到南京,先考入国民党工程兵学校,以后又入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深造。毕业后,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职业军人。

民国26年夏,谢士炎在陆军大学毕业,正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目睹国土沦丧、民众惨遭日寇杀戮的情景,义愤填膺,慨然请战。其时,他在浙江出任第三战区步兵团团长,仅率1个团的兵力,将日军1个旅团击溃,歼敌2000余人,击毙敌旅团长,取得了衢州战役的胜利,深得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赏识,誉其为“壮年有为,能文善武”的一员战将,并以战功任他为少将参谋处长。

民国34年6月,谢士炎在湖北恩施第六战区长官部晋升为陆军少将副参谋长。8月,日军战败投降,谢士炎任武汉前进指挥所办事处主任。赴任时,武汉国民党先遣部队指战员到机场迎接,他发表了书面讲话。中外各报都以显要位置报导了这一消息,颂扬他为“风华正茂,文武双全”的风云人物。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各地负责接收日军的国民党要员,大都贪污腐化,抢夺民财。谢士炎严于职守,与趁接收之机大肆贪污的军统特务进行斗争,却反被诬告为“发接收大财”,遭到蒋介石革职查办,关押达3个多月。经营救获释,在武汉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民国35年,谢士炎投奔河北省政府主席孙连仲,任第十一战区长官部高参。当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迅速高涨、人民革命战争逐步显示威力时,他看到了出路。遂通过中共地下党员寻找共产党组织,并与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的中共代表团取得联系。曾将他代孙连仲拟定、经蒋介石批准、即将执行的《进攻张家口的作战计划》,告知中共北平地下组织负责人徐冰并转告叶剑英。随后又将蒋介石在涿州军事会议的军事部署情报送交人民解放军总部。民国36年2月,谢士炎由叶剑英等介绍,经中共中央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化名谢纵天,成为中共在国民党高级军事机关的地下情报骨干,为华北、华东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中共中央多次通电嘉奖。同年春末,第十一战区长官部撤销,改名保定绥靖公署。他任公署少将作战处长,随部迁保定。

同年9月6日,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秘密电台被破获,台长李某叛变告密,谢士炎被关进北平监狱。经两个多月严刑审讯和利诱,未能使他折服。11月,被押往南京木笼大厦看守所,他团结难友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顽强斗争,迫使监狱取消“报数制度”,民国37年2月转到国民党陆军中央监狱。他组织难友学习,宣讲“蒋军必败,革命必胜”的道理。11月,辽沈战役蒋军被歼47万,蒋介石惊恐,再次追究他“泄露军机”要案。19日,谢士炎与另外4位中共地下党员被处死。全国解放后,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谢士炎为革命烈士,并在《湖南省志》、《三湘英烈》、《湖南军事人物志》立传。

人物贡献

谢士炎,化名谢天纵,1912年出生于湖南衡山。黄埔军校长沙三分校第六期毕业生。1937年考入国民党陆军大学,毕业后一路荣迁,官至军参谋长。1940年他请缨赴前线抗日,任国民党八十六军四十六团团长。 1942年浙江衢州之战,谢士炎率一团之众,抗拒日寇十倍之敌,歼敌两千多人,击毙日旅团长。1943年8月,谢士炎调湖北恩施国民党第六战区长官部(司令长官是孙连仲),任参谋处少将副处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谢士炎参与芷江洽降工作,并任武汉前进指挥所主任,负责接收日伪部队。因严于职守,抵制军统特务发国难财,遭受诬陷,被蒋介石革职查办,关押数月。获释后对国民党的贪污腐化有了切身认识。1946年他赴北平投奔孙连仲,被安排在十一战区长官部任高参,后任军务处少将处长。

谢士炎虽然得到了孙连仲的信任,但内心深处对国民党官员结党营私、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早已深恶痛绝,思想上十分苦闷。在此期间,谢士炎与同在十一战区任外事处副处长的陈融生交往甚密。陈融生是中共地下党员,他送给谢士炎《大众哲学》、《新民主主义论》等一些进步书籍和刊物供其阅读。谢士炎的思想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他厌恶打内战,决心与祸国殃民的国民党反动派决裂,站在人民一边,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贡献。

就义诗

 忍看山河碎,愿将碧血流。 烟尘开敌后,扰攘展民猷。 八载坚心志,忠贞为国酬。 且欣天破晓,竟死我何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