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量瀛 |
释义 | 谢量瀛,城市铁道工程专家。参加并主持了北京地铁西单、王府井、东单车站及区间等大型城市地铁工程建设项目,运用和发展了浅埋暗挖“双眼镜”工法,并组织创新开发了“地下洞桩支撑”工法,综合运用大管棚护顶、格栅支撑、挂网喷锚、化学注浆、围岩量测等5项技术,提供了城市地铁施工建设成功的经验和样板,为城市地铁施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文名:谢量瀛 出生地:湖南省益阳县 出生日期:1931年2月11日 职业:城市铁道工程专家 生平简介家庭背景谢量瀛,1931年2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父亲谢春初是益阳县沙头镇有名的私塾先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园。母亲王淑贞相夫教子,贤惠善良。书香门第的谢量瀛自幼聪慧好学,知书达理,小时候随父亲读过4年私塾,6岁时随父母逃难到乡下,五年级开始在乡下一所高小读书,直至毕业。 教育背景1945年9月至1951年7月在益阳县信义中学(今益阳市一中)读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基督教),校长及英语老师是早期留美学生,语文、物理老师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思想进步,学识渊博。受他们的教育和影响,谢量瀛崇尚科学、酷爱学习,为人正直善良,且学习成绩优秀,尤其数理化始终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在高中三年级上学期,因品学兼优,曾获得学校一担半谷子的奖励。1951年9月,谢量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大学期间他选择了桥隧专业,把詹天佑、茅以升当作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立志做一名铺路架桥的土木工程师,让中国人不再受“洋人、洋技术”的欺负。 实习生活1954 年5月到8月是谢量瀛大学毕业前的实习阶段,他来到由铁道兵团负责施工的武汉汉水铁路桥工地实习,工地领导热情接待了这位新中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大学生,向他介绍了大桥的施工方案,教他如何看图纸,钢筋工教他如何绑扎钢筋,木工教他如何立模型板。随后他又来到武汉长江大桥8号墩工地实习,见识了万里长江“天堑变通途”宏伟壮观的施工景象。之后又分别到北京丰台桥梁厂、山海关桥梁厂了解我国铁路钢筋混凝土梁、钢梁的制造工艺,到铁道专业设计院学习铁路专业设计知识……短短4个月的实习,使他和铁道兵、铁道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职业生涯1955年7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桥隧专业的谢量瀛服从组织分配来到铁道兵第十一师,历任工区技术员、营主管工程师、团副总工程师、师作战科副科长、总工程师、副师长等职,期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3月作为铁道兵代表参加全国科技大会。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转业,并人铁道部,改任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副局长。 社会成就1992 年被评为“提高工资待遇的高级工程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0多年来,谢量瀛先后参加了鹰厦、外福、乐德、永坪、襄渝、沙通、大秦、双怀等铁路工程建设,天津引滦入津引水工程建设,以及北京、广州、上海、青岛等城市的地铁工程建设。他不仅在工程施工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学术研究活动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他还注重国际、国内同行业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合作。担任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组个人会员,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副主任、资深委员,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技术协作网主任。因贡献突出,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铁道部“优秀知识分子”等光荣称号,1993年获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授予的“1992年至1993 年度国际名人”称号,并载入传记。 谢量瀛主持和参加研究的“北京地铁西单车站浅埋暗挖大跨双层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获1996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初期支护系统综合技术”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1992年科技进步特等奖;“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大管棚超前支护技术”、“正洞二次衬砌(拱梁柱及节点结构)设计与施工”分别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1992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戎马倥偬1955年7月,大学毕业的谢量瀛愉快地选择了铁道兵部队。在北京解放军总政治部报到以后,一纸命令他被分配到了铁道兵部队,通过集训后他来到了铁道兵第十一师54团施工技术股。当时部队正在福建抢建鹰厦铁路,技术人员非常缺乏,团技术股负责所属5个工区的技术指导,每个工区仅有两到三名技术干部。谢量瀛一上任,领导就让他分管一个工区,负责7公里的线路施工,如此一干就是两年。由于他完成任务突出,1957年被调到师技术处负责外(洋)福(州)铁路线福州车站编组站的测量工作,他应用“各型号道岔群”的测量要素进行分析,成功解决了施工放样的难题。随后在大睦埕大桥的抢建中,他大胆提出了用600公斤的串心锤打桩,扩大底层、增加桩数、换算承载力的最佳方案,操作方便快速,极大地提高了工效,最终赶在洪水到来之前完成了大睦埕大桥的深水桩基础施工,为确保按期铺通赢得了时间。1959年,谢量瀛因成绩突出荣记二等功,并作为军队先进模范人物出席了福建省、福州军区在福州市举行的盛大国庆庆典活动。 1960年,他被调到师作战科任参谋,负责拟制福州军区闽赣两省铁路重点目标的战备抢修方案。其中莱州大桥是鹰厦、外福铁路的交通咽喉,江西赣江大桥是浙赣线的交通命脉,鹰厦线上的大禾山隧道、鹰潭枢纽工程,以及后方仓库的选点等都是当时的铁路重点目标。根据战备要求,他做出了令铁路局、铁道兵、福州军区领导满意的抢修、迂回等一系列方案。1963年福建九龙江洪水泛滥,地处漳州的九龙江中桥被冲垮,地方组织一个工务段担负抢修任务,准备了一个星期,尚无抢修行动,于是福州军区领导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铁道兵第十一师。十一师派出了一个加强连,由时任作战参谋的谢量瀛带队,要求他务必在5天之内把长80多米的中桥抢修通。危急关头,谢量瀛带领队伍边勘察现场、设计抢修方案,边调集抢修物资,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并不顾个人安危,亲自测量定位,只身下到水底探明水下情况,提出“木笼片石基础,木排架组合墩,工字钢组合梁,枕木垛桥台”的抢修方案,经过日夜奋战、快速抢修,在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援下,部队不到5天时间就把该桥抢修通了。当第一列机车驶来,谢量瀛毫不犹豫地登上机车,负责任地陪伴司机驾驶机车隆隆驶过该桥,安全到达彼岸,如此的胆识和责任感赢得了全体抢修人员、当地政府领导和群众的喝彩,称赞他“艺高人胆大”!由于工作努力,完成任务突出,谢量瀛在1968年被评为铁道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69年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谢量瀛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免去作战科副科长职务,作为一名工程师下放到营部锻炼。这并没有动摇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白天和战士们一同在工地施工,夜晚则拿出《地质学》、《隧道学》、 《桥梁学》不断学习,反复研究,结合施工实际,写出了大量的心得笔记。在此期间,他成功地应用了栓焊梁长跨度悬臂拖拉技术,出色地指挥完成了襄渝线月河大桥施工与钢梁拼装架设的任务。 铁道情深1978年3月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他被选为铁道兵先进科技代表出席大会,代表们受到邓小平同志的接见,之后他被任命为铁十一师53团副总工程师,1979年4月又被提为师总工程师。谢量瀛的人生伴随着整个时代春天的到来而展现出勃勃的生机。 1980年至1981年,谢量瀛到江西永坪铁路支线负责信江公铁两用大桥的施工,他和陆鹤亭、何报成等工程师,根据信江水深、洪水期长的特点,提出利用浮船在水上做薄壁沉井,浮运就位、浮吊下沉的桥基围堰方案,使大桥施工进展顺利,按期建成。他关于此项工程具体施工方案的论文《信江公铁两用桥深水桩基础的施工方案》,对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施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983年,他被任命为铁十一师副师长,主抓沙通、双怀以及引滦入津等重难点工程。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潮在整个中国大地上涌动着。1984年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铁十一师随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更名为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谢量瀛被任命为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副局长,主抓大(同)秦(皇岛)铁路一期工程阳(原)张(家湾)段工程施工。 大秦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重载电气化双线铁路干线,全长653公里,是解决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阳张段是全线重难点工程最多最集中的管段,地质构造复杂,有和尚坪、大团尖、栗家湾、赵家1号、赵家2号、西坪等隧道群通过,合计长度26.1公里,工程艰巨,施工难度极大。从1983年底到1986年2月,谢量瀛主管阳张段工程的两年零三个月时间里,三件事他功不可没:一是在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领导的安排下,由他带领有关人员出国考察,购置了近二千万美元的先进设备,培训了一大批相应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二是制定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对队伍部署,水、风、电的选点都做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三是把隧道施工列为全线的重点,按照“长隧短打”的方案,并根据新奥法原理,采用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围岩量测等新技术、新工艺,为日后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对大团尖隧道平导出现大量涌水提出改线要求时,他经过科学分析,做出了“不能改线”的果断决策,并亲自带领队伍按既定线路打到目的地,避免了改线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对工期的重大延误。当西坪隧道出现大塌方时,他支持科研人员采用“眼镜法”施工闯过难关,赵家1号、2号隧道石质破碎,施工严重受阻,他就吃住在工地,引导职工严格施工程序,帮助基层培训锚杆工,把喷锚支护落到实处,使施工安全、质量、进度都得到了保证。1988年12月28日,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李鹏总理亲自为通车典礼剪彩,谢量瀛也得到总理的亲切接见。 精心组织地铁施工曾经有一位采访过谢量瀛的报社记者送给他一副对联,上联是:“修地铁北京城广州城南京城无城不晓”,下联是:“建车站西单口东山口新街口有口皆碑”,横批是:“地铁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称赞十六局这支兵改工的国家大型一级企业把地铁从北京修到了广州、上海、南京,而这支队伍的领军人就是谢量瀛。说起谢量瀛,人们就会想起由他指挥修建起来的北京地铁西单车站,也正是国内首次用“浅埋暗挖”工法修建的地铁西单车站成就了谢量瀛。 随着北京经济的飞速发展,北京的人口也大幅度增长,交通拥挤状况日甚,因此加速首都地铁建设,缓解地面交通拥挤状况已成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1988年底,十六局党委决定跻身北京地铁市场,参加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工程的投标工作,并听取了谢量瀛关于要联合一个设计单位组成设计施工联合体,才有足够的力量战胜竞争对手的建议,与建设大秦铁路时曾并肩战斗过的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组成联合体,参与北京地铁西单车站的投标工作。从此,谢量瀛作为这个联合体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和地铁施工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于北京地铁西单车站乃至地铁复(兴门)八(王坟)线繁华市区地段采用什么施工方法修建的探讨和争论由来已久。1988年底,北京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做出了西单地铁车站采用暗挖法施工的决定。然而暗挖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如台阶法、单眼镜法、中隔壁法、双眼镜法等,最终采用何种暗挖方法,要视具体的工程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结构规模等因素而定。西单车站位于长安街西单路口,地面车水马龙,又是外宾必经之道;地下管网密布,整座车站设计长260米,宽26米,高13.5米,地层为沙土,覆盖厚度仅6米,其间埋设有20余条市政管线,最大污水管直径达1.64米,地表沉陷量不允许超过30毫米。甲方要求设计施工必须做到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绝对安全。方案要经济,工期要合理。必须保证不出现塌方,控制地表沉陷的技术措施要稳妥可靠。方案要充分体现暗挖法用地拆迁少,地下管道改建少,对环境和市容、交通干扰少的优点。 身负重任的谢量瀛十分清楚:十六局、铁三院联合体要想中标,不仅要满足甲方的要求,而且要有超出对手的“高招”。谢量瀛带领十六局和铁三院联合体的技术人员,就西单站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了殚精竭虑的研究,收集了国外30多个暗挖地铁车站和国内一些暗挖工程实例,结合西单地铁车站各方面实际情况,凭籍几十年的地下工程理论根底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深思熟虑、集思广益,与铁三院共同研究出5种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同时做理论检算和模拟实验。在“浅埋暗挖”的诸多方案中,谢量瀛果断决策,优选出具有重要突破创新意义的“双眼镜法”方案,同时采用短台阶开挖、喷锚支护、钢格栅支撑等新技术以及大管棚超前护顶、小导管注浆固结地层两大辅助工法的综合运用。 北京市地铁建设指挥部招标委员会组织召开评标会时,谢量瀛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施工早已烂熟于心,对专家评委的提问他对答如流,头头是道,合情合理。谢量瀛的精彩答辩征服了在场的专家评委们,为十六局、铁三院联合体中标赢得了优势。 创新开发地铁技术1989年7月15日,地铁西单站举行前期工程开工典礼,根据甲方要求,谢量瀛出任地铁西单车站工程施工指挥长。他从全局挑选了近百名精兵强将,其中有高级工程师,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以及测量、量测、注浆、喷锚、大小管棚等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刚分来的大学生一起组成地铁工程指挥部。在他的主持下,经常召开专题研讨会统一认识,明确任务,使这些骨干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最实际的工作,以保证“双眼镜工法”在实施中不走样,以及各项技术工艺一一落到实处。1990年1月,西单车站开始正洞主体施工;1992年6月15日完成主体土建工程;9月25日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与站厅装修,达到运行条件;10月10日举行了竣工典礼;12日正式投入运营。总工期1117天,与国外同类工程建设工期相比缩短了一年左右。 1992年10月,北京地铁复八线东进工程开工,铁十六局负责王府井、东单、建国门车站及区间的施工。谢量瀛继续担任地铁工程施工指挥长,王府井、东单、建国门站和西单车站虽然都同属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脊部地带,但越往东地下水位越高,施工难度越大,如果把地下水抽干再施工,地面建筑物难免下沉开裂,而且北京市是严重缺水城市,也不允许把大量的地下水抽掉或污染。对地下水硬排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怎样才能保证施工安全,地面不沉陷,地下又便于施工呢?谢量瀛提出了“因地制宜,去弊存利,保护环境,技术可行”的十六字令,制定了“地下洞桩支撑法”施工方案。实践证明,“柱桩支撑法修建浅埋暗挖大跨度地铁工法”在王府井、东单车站施工行之有效。 1993年5月13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对地铁西单站工程进行了项目建设后评价,建设部总工程师、专家组组长许溶烈宣布了专家组评审结论意见:铁十六局和铁三院联合体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结合国内外的经验,以及自己的经验和机械设备,开发了浅埋暗挖“双眼镜法”,辅以大管棚与小导管注浆相结合的超前支护技术,采用恰当的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以及拱、梁、柱及节点结构,形成了一整套设计施工技术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在松软地层中开发庞大洞群的多方位、多层次、多作业面施工引起的复杂应力变化的转换与平衡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控制了地面沉降,确保了围土和洞体结构的稳定。工程实践证明,这一套设计施工技术体系科学合理、实用性强,对大跨、浅埋、松软地层的地下工程施工,是一项可供选用的先进适用技术体系。施工技术措施(即五大技术)是紧密结合西单车站工程实际需要所采用或研究开发的,并经综合配套,完善提高,实现了先进适用和科学合理的结合,在许多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不仅为成功的建成地铁西单车站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为今后类似的地下工程建设开创了先例,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1994年10月,十六局负责施工的广州地铁1号线东山口车站暨东(山口)杨(箕)区间隧道工程开工,工程指挥长仍然是谢量瀛,这段工程由于建设单位在评标中采用了以他为主提出的变更该站围护结构的投标施工方案而一举中标。广州地铁建设总公司为是否将该市地铁盾构施工方案改为矿山法施工,召开专题研究专家咨询会,特聘请谢量瀛任该专题研讨会专家组组长。经过全面的分析和多方面论证,他提出了科学的主导意见,得到与会专家们的赞同和当地政府的采纳,将原设计盾构施工的近4公里地段改用矿山法施工,节约了大量资金。受到广州地铁公司的欢迎。 继广州地铁之后,谢量瀛还先后被邀请到南京、上海、青岛、武汉等城市以地铁施工技术专家的身份帮助他们进行地铁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审报工作,对地铁施工进行技术性指导,并根据不同地点、不同地质结构、不同设计方案,总结不同施工方法,发表了数十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为我国城市地铁施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重学术技术交流谢量瀛在领导地铁指挥部完成地铁施工任务中,既坚持独立负责,又十分注重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诚恳征求和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以检验和完善自己重大技术方案、措施的理论正确性和实践可行性;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方案和工法,乃至先进的理念,力图增强中国城市地铁建设队伍的国际竞争力,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 原国际隧协执委、我国著名地下工程专家、西南交大教授高渠清在地铁西单站考察以后说:“这里采用的‘双眼镜工法’是对新奥法原理的独特运用,西单地铁车站实践证明,中国的地下工程技术并不落后,是堪称世界一流的。” 1990年9月国际隧协第十六届年会在成都召开。谢量瀛应邀参加,通过专题交流发言、幻灯演示和举办《建设中的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图片展览,首次把西单地铁车站介绍给了与会的35个国家和地区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同行。随后,美、英、法、德、意、日、韩、俄、泰、瑞典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一百多名地下工程专家、学者来到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工地参观考察。意大利隧协主席科伦先生率团参观后非常高兴的与工人留影,还把一枚意国隧协徽章送给谢量瀛,称赞地铁西单车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谢量瀛十分重视专业学术团体、学会的作用,与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技术专业委员会等高层专家建立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请他们就地铁车站工程的设计施工发表意见;还和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共同组办了该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西单地铁车站工程讨论会,请与会的400 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留下了宝贵意见。他还与总参工程兵第四研究设计院地下工程专家梁炯鋆、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总工程师熊厚金、总参工程兵第三研究所总工程师任辉启等人积极活动,成立了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技术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了岩石锚固与注浆技术学术领域内的各项交流、应用、咨询、服务活动。他参与组织召开了三次大型学术技术研讨会,编译出版了日本VSL锚固协会编写的《VSL锚固施工法设计施工规范》,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注浆专业委员会主席R·维德曼的《世界最新注浆技术总结报告》,英文版《国际锚固与灌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以及《中国锚固与注浆工程实录选》等6种专集及文献。 培养锻炼地铁人才谢量瀛一直着力于培养年轻有为的地铁施工技术人才,为中国城市地铁施工技术的发展努力做人才储备,他们即将或已经成长为整个行业的中坚力量,其中有些人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贡献。当人们称赞他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地铁施工技术专家时,他总是说:“是他们赶上了好时机,是他们自身努力学习,努力实践的结果。”1996年他退休后,有的地铁建设公司准备用高薪聘请他当顾问,他总是说:“单位还需要我,我们的年轻人还需要我带一带。”这样淡泊名利的心态和长远的目光,显现出他对整个行业高瞻远瞩的姿态。 谢量瀛对自己在地铁施工领域和学术界取得的成果非常坦诚,非常谦虚,他常说:“我没有什么创造发明,只不过是综合运用。”然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理论的泉水,还是思考的阳光,最终还是要用来结出实践的果实,我们的事业才能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谢量瀛用一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实践,将国内外先进的观念与工艺融会贯通、取利除弊、灵活运用,探索出了地铁工程施工领域“理论与实践如何相结合”的新路子,这种“综合方法论”的“发明创造”,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比起具体某一项工艺发明更为重要,且尤显宝贵。 简历1931年2月11日(农历) 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 1951-1955年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桥隧专业学习并毕业。 1955-1959年 铁道兵第十一师技术员。 1959-1966年 铁道兵第十一师作战科参谋。 1966-1969年 铁道兵第十一师作战科副科长。 1969-1977年 铁道兵第十一师五十三团四营工程师。 1977-1979年 铁道兵第十一师五十三团副总工程师。 1979-1983年 铁道兵第十一师总工程师。 1983-1984年 铁道兵第十一师副师长。 1984-1996年 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6-现在 退休。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个人会员(终身会员),铁十六局专家组顾问,先后出任深圳地铁1号2号线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郑州黄河顶管工程项目部顾问。 主要论著[1] 谢量瀛.北京地铁西单车站施工方案比选与辅助施工方案的选择.北京: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1989. [2] 谢量瀛,黄长江,胡万毅.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工程的系统分析与决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以下简称“年会·论文集”),1992:45-57. [3] 谢量瀛,胡万毅,范明贵等.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工程的系统控制.年会·论文集,1992:58-64. [4] 谢量瀛,胡继洲,廖美焕,许文学.北京地铁西单车站梁、板、柱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年会·论文集,1992:85-89. [5] 谢量瀛,胡发甫,傅强,肖德成,赵国平.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工程综合防水技术.年会·论文集,1992:100-106. [6] 谢量瀛.廖美焕.韩少光.胡万毅.北京地铁西单车站立体交叉结构设计与施工.年会·论文集,1992:114-123 [7] 谢量瀛,胡万毅.北京繁华闹市区浅埋暗挖法修建大型地铁车站所遵循的原则.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公共工程组,1993:64-73. [8] 谢量瀛,黄长江.北京地铁西单车站工程的环境维护.城市地铁施工技术与管理报告会报告文集.广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主办,1993:51-6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