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金松 |
释义 | 谢金松,男,汉族,1962年6月出生,浙江海宁人,本科学历。 顶级 收藏家。 1、个人简历: 1987.6-1990.12 海宁市许巷学大五金厂厂长 1991.1-1993.1 海宁市许巷建筑公司装潢部经理 1993.2-1995.12 海宁顺达木制品厂厂长 1999.5-至今 海宁市新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6.12-至今 海宁市谢氏艺术收藏馆馆长 2007.8-至今 浙江金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11-至今 浙江谢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社会职务 2001年 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 1999年 浙江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2007年11月-至今 海宁市收藏家协会会长 2010年 嘉兴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2008年 海宁市旅游协会副会长 2006年 中国海宁徐志摩研究会理事 2007年 第十一届海宁市政协委员 1999年 亚洲钱币学会会员 1998年 海宁美术家协会顾问 2001年 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会员 2004年 海宁市房地产协会理事 2008年 海宁市灯彩协会顾问 2010年 海宁市翁埠企业家协会会长 2、主要业绩: 2000-2010年成功开发12个楼盘 2002建立谢氏艺术收藏馆 2009年成立中国香港米雀集团有限公司 2006-2010年成功举办10次大型文化活动 2009谢氏艺术馆专家赴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学术交流 2010年赴香港成功收购一对明朝戏狮 2010成立谢氏控股集团 2010年列入海宁市政协企业家联谊会活动基地 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董事长从1985年起正式开始收藏生涯,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目前已拥有藏品三万多件。在以房地产事业为中心的基础上,2002年经海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开始筹建谢氏艺术收藏馆,注册资金2000万元。2006年9月在艺术馆广场举行隆重开馆仪式。仪式上,有二十多家媒体前来报道。2007年国家旅游局工作人员前来为创建AAA级旅游景区做指导。通过一年的努力,谢氏艺术收藏馆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藏馆开馆以来,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000多万元。多次授海宁市人民政府文化特别奖。 几年来,谢氏艺术收藏馆举办了多次公众性的大型活动。如:2008年3月,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专家团"走进海宁谢氏艺术收藏馆"举行大型鉴宝活动,也是全国县市级最大的鉴宝活动。2008年2月,海宁市美术家协会在谢氏艺术馆举办了"春秋美术作品展及现场写生"活动;2009年成功成立中国香港米雀集团有限公司,它是一家具有国际连锁的西餐厅。2009年9月,浙江省收藏家协会及有关专家鉴宝团也举行了鉴宝活动。通过这两次活动,共鉴定出国家文物级藏品数十件,受到海宁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好评;2009年10月海宁市收藏家协会及周边收藏协会共同举办了藏品交流展;2010年赴香港成功收购一对明朝戏狮 ,震撼了整个海宁收藏界。2010年5月举办了 "谢氏杯" 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强赛;2010年11月举办首届江南书法艺术节。特别是书法艺术节的举办,给嘉兴地区带来了书法的热潮,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融入其中,这为打造浙江文化大省和建设海宁文化强市具有积极的意义! 3、主要获奖情况: 2006年被评委优秀企业家 2007年被评为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被评委第九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2009年被中国国际茶文化评委示范茶楼 2010年被评委第十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我们今天的故事,发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小乡村。据传这个村里藏着3万多件稀有之宝,这么多宝贝集中在一起,实属难得一见。这是哪朝哪代人遗留在此的宝矿,还真值得研究。 这些宝贝的主人叫谢金松,今年四十有六,出生在浙江海宁市许巷翁埠村。海宁有世界上的一大自然奇观——著名的海宁潮,更有关于乾隆皇帝身世之谜的陈阁老宅,这些都给海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我们的主人公老谢,祖上没出过高官富贾,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是小本生意,而他家中却收藏着3万多件物品。这些究竟是何宝物,它们又是从何而来呢? 其貌不扬的谢金松家里,稀奇古怪的玩艺儿那真是不少,用琳琅满目来形容都委屈了他。民国时期的夜壶、老上海的留声机……便宜到10块钱的纺车、贵到120万元一个的哥窑米黄釉荷口空碗……美国大脸盆手摇型留声机,10万元;宋代官窑粉青八爪瓶,100万元;再看那水车、大花轿、古代战车……光是手机就有1万多部,从第一代的“大哥大”到最现代化的蓝牙手机,无所不包,这些都是老谢这么多年收来的宝贝。3万多件啊!为了收藏,老谢足足花了大半辈子挣的钱。可是他一介农夫,哪来的这么多钱呢? 谢金松1962年出生,割过草,养过羊,喂过猪,还种过地。家境贫寒的他小学没毕业就学起了篾匠手艺,之后便靠着这个手艺营生。谢金松的收藏天分从13岁起就初露端倪,那时的他靠编织一天能挣上两三毛钱,而他竟然花了半月所得——3块钱买了一套四张的邮票。买回家后马上藏了起来,怕家长发现后挨骂。再大一些,谢金松开始收藏农具、水车、风车,还有布机、摇机、麻布机,这些农具迄今还珍藏在老谢家里。 谢金松20岁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大江南北,为了能多赚些钱,谢金松干过泥瓦匠、电焊工、维修电器等营生,回到家仍然搞编织,很快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万元户。那会儿,谢金松骑摩托车、穿喇叭裤,颇为拉风,而家中收藏也已经颇具规模。老谢收藏标准就一个:年头够久。他可是个会砍价的高手,一套红木家具100块钱搞定。别人认为旧,随手扔掉的东西,他如获至宝般收回家里。总之,这些东西一旦到了老谢手里,那便是宝贝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婚配的年龄,老谢找对象竟然也与收藏有关。初到未来丈母娘家拜访,发现她家里有一个麻布机,谢金松觉得很有收藏价值,便对未过门的妻子说:“让你妈把这个给你当嫁妆吧,以后我们开博物馆的时候,把这个东西收藏起来。”就这样,一箭双雕——娶了老婆,收了麻布机。 不过,老谢搞收藏也不是一帆风顺。多年前,刚从城里搬到县城住时,谢金松一家人租住在一处漏雨进风的旧屋中,而他在装修队里做小工的那点工资,连养活一家老少都成问题。就是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谢金松竟然拿出1000块钱去买了一个旧风箱。这1000块钱在当时够得上他们一家人两个月的生活费了。别人想不通他为啥要这么做,也看不出一个破旧的风箱有什么用处和价值,但在老谢眼里,那就是宝贝,如果不买回家,晚上就睡不着觉。 后来,房地产日渐红火,谢金松也改行做起了房地产,赚了不少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收藏”也跟着水涨船高,他的宝贝们终于突显出它们应有的价值了。 在老谢的诸多收藏中,有一样不得不提,那是他最大的骄傲——一张元朝铁木真时期的地图。为买这张地图,当初老谢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最后只花了100块钱就把这宝贝收入囊中了。如今,有人想从他手里高价买走。10万,不卖!20万,不卖!来者急了,竟想用一辆全新的“凯迪拉克”来交换——“地图给我,车归你了!”而老谢仍然就俩字:不卖!老谢搞收藏有一个规矩:只进不出。只有他收进来的,没有他卖出去的。当初家里那么穷都坚持下来了,如今日子富裕了,哪能放弃呢?再也不用为钱发愁的老谢每天就琢磨着一件事:要给他3万多件宝贝找个家。 家里的宝贝太多,眼瞅着已经没地方摆放了,为了不委屈这些宝贝,也为了让大家都能观赏到这些难得一见的宝物,老谢可是下了血本,竟出资5000万元建了一个私人收藏馆。用老谢的话说,那可是搭进了这些年来在房地产行业赚来的所有红利了。 2006年9月28号,浙江省第一家大型私人收藏艺术馆开张了。老谢的收藏馆占地40余亩,陈列着瓷器、农具、手机、战车、地图等,馆内共12个展区,展出收藏品3万多件。收藏馆一开张,慕名而来的游客众多,不惜花上25元一张的门票,也要看一看这村子里的数万件稀奇宝贝。 收藏馆的宾客一直络绎不绝,这对老谢来说也算一个最好的回报。多年收藏,终有所成。 万部手机 述说中国电信光辉历程 谢金松对手机的收藏兴趣,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那种被戏称为“砖头机”的模拟手机在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群中比较盛行,成为某种身份的象征。很快,数字手机开始取代模拟手机。谢金松首先把目光盯上了正在被淘汰的模拟手机。似乎很少有人对这种淘汰物品产生尊敬之意。 1992年,谢金松在海宁市邮电局偶尔发现一部被人丢弃的车载模拟手机。这部手机最初的售价为10万元,而谢金松捡的是“垃圾”,所以不必支付分文。别人的“垃圾”成全了一位有心人手机收藏的原始记录。 谢金松家里的手机藏品共计2000多个品种,1.3万余部。他决定不向南京的工作人员透露这个消息,免得他们大惊小怪。他说:“全世界2000年以前生产的各种手机我基本上拥有了。” 谢金松从小对机械情有独钟,收藏的宝贝也与众不同,不以字画、古董 为主,而将小型工业产品作为主要收藏品。除了品种繁多的手机,还有各国各时期的电话机。 “十里红妆 ”演绎江南生活柔情 谢金松出生在海宁市郊的许巷翁埠村,长辈们世世代代种田务农。青少年时代,他受朋友集邮的影响,偶尔也找些邮票玩玩。后来,谢金松开始经商并成为农民企业家。举家迁居海宁市后,谢金松才正式有了收藏的雅趣。起初,他从收集正在淡出人们生活的粮票、油票、布票等票证开始,从中体味出无限的感动。 在谢氏艺术收藏馆2楼展厅,几架早已令现代人陌生的麻布织机昂首挺立,犹如现代装置艺术品一般招徕目光。其中一架麻布织机上还保留着当年使用的一截原材料,谢金松介绍说:“这是我丈母娘用过的织机。” 从前许多地方嫁女之时,女方要在结婚的前一天,将置办的奁具送往男家,由伴娘为之铺陈。送嫁妆队伍往往绵延数里之长,因而被称为“十里红妆”。走在展厅复古的青砖地板上,琳琅满目的红妆物品仿佛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八九十年前的中国江南:从烛台灯火、杂粮果桶到精致玲珑的讨奶桶、鼓桶、提桶、藤箱红橱,简直一片中国红 。 如今“十里红妆”已成往事,但是,谢氏艺术收藏馆却使参观者感受到“十里红妆”的民间文化遗存与它闪烁不灭的历史光芒。 百幅地图记录华夏疆域变幻轨迹 谢氏艺术收藏馆开馆以来,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普通群众,也让不少专家学者闻讯而来。老地图展厅展出了200多幅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地图。有“会说话”的语音地图,有完全以人工手绘的中国各省疆域详图,有元朝制作的夏、金、北宋、南宋及元代地图,还有清朝初年《皇朝一统全国》的羊皮地图,以及现代战争时期的绝密军用地图等。这些地图是谢金松从自己收藏的1.7万多张地图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而其中的《中华现势大地图》已经成为谢氏艺术收藏馆的镇馆之物,在严加呵护的基础上向观众展示。 历史是无法篡改的,地图作为见证历史的产物之一,有着独到的作用。从谢氏艺术收藏馆展出的许多老地图中,我们读到了疆域的变化和行政区域的转移,从一个侧面认识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